登陆注册
3768100000027

第27章 任重道远话治疗(4)

2002年联合国提出了艾滋病防治的“三个一”目标,即建立一个领导机构、一个防治规划和一个督导评估体系。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督导评估机制并未真正建立,于是便给那些搞“花架子”和弄虚作假者开了方便之门。中英防治艾滋病合作项目要求,每3个月要对服抗病毒药的感染者进行一次回访并进行记录,但许多地方根本没有落实这一工作。在西南某县的疾控中心,我曾经亲眼看到,项目快结束时,既无资料也无记录,为了应付专家们的检查,疾控中心布置了“突击任务”,两三天之内突击填完两年多的9次回访记录,这些靠弄虚作假搞出来的回访记录,当然失去了任何价值。

近年来,国际社会为我国的艾滋病防治提供了大量援助,我国的公共卫生政策自“非典”后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已经加大了对疾病控制体系、传染病防治体系、农村卫生体系的投入,对艾滋病的投入已经从2001年、2002年的1亿元增加到2003年至2005年的3.9亿元、8.1亿元和7.01亿元。抗艾年人均投入泰国是0.55美元,乌干达为1.85美元,印度为0.17美元,和这些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投入仍然很低。但更重要的是,我国中央的投入没有很好地与地方的“财政能力”挂钩,对贫困地区没有很好地倾斜,经费分配的“透明度” 差,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以澳大利亚为例,他们的预防经费中40%以上用于高危行为人群,仅10%用于一般人群,其他便用于青少年、性病病人、医务人员等,而我国却把对一般人群进行宣传教育放在首位,用过去“搞运动”的方法,大量的报表,各种总结和印刷精美的宣传画、小册子,国内外满天飞的参观和考察,许多人坐在电脑面前玩文字游戏,对高危人群扎扎实实的干预力度和救治力度却远远不够。张北川等教授已经建议,应该调整思路,把更多的经费用于干预,确立干预为主,一般宣传教育为辅的观念。

一些中央下达的项目资金往往要求地方配套,但贫困地区大多是吃饭财政,有的连工资都要国家转移支付,“地方配套”往往成为一句空话,甚至中央拨的款很大一部分也被挪用,根本不可能落实到艾滋病防治上,为了应付上面便常常弄虚作假。中央应该了解这种情况,但不知道为什么,这虚假的“地方配套”一直沿用至今。以四川凉山州的国贫县布拖、昭觉等地为例,虽然疫情十分严重,但每年落实到县上的防治资金只有几十万元,至今从事艾滋病工作的人员,每天的9元钱津贴一直没有落实。安徽省国贫县利辛为了对机会性感染的病人实行免费治疗,不得不一再强迫全县干部职工捐款,而他们的工资并不高。

造假和说假不但已经成为官场中的通病,而且还被当成了“制胜法宝”。某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原先是位教授,在谈到当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时曾痛心疾首地说:

“我是搞业务的,很难适应官场的这一套。现在说假话的人太多,10个人参加培训可以报100个,下乡两次可以报10次……钱就这样装进自己的腰包。基层疾控部门有了房子、有了仪器,但却没有专业技术方面的内行,防疫站多是县领导的关系户,素质差,根本不干事也干不了事,待遇又低,真正能干事的来了又走了。两万人口的小县,吃财政饭的可以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层层盘剥后基层经费缺乏,最后只能造假报假。有人曾扬言:‘我根本不用工作,可以让汇报材料天衣无缝!’这个人后来竟被提升了,调到了省级机关……防治艾滋病我们是‘雷声大雨点小’,吼叫得凶,但扎扎实实的工作做得少。”

某县负责对“小姐”们进行宣传教育的基层工作人员也反映了类似的问题:“防治艾滋少不了做假,有的镇上报的全是假材料,说是重视,但开会时书记、县长不来,请都请不来,有些单位来个副职,坐了半小时强调忙走了!一说经费大家眼睛发亮,说到工作漠不关心。有人甚至想把给‘小姐’们搞宣传教育的经费都卡下来给自己的单位。”

连参加培训有人也是走过场,北京地坛医院在各地举办培训班时,便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次在广州一位快退休的护士带着丈夫来参加培训,她理直气壮地说:“医院照顾我,让我来,说我快退休了,让我来看看大城市。”

职业暴露也是艾滋病防治中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国外曾报道,有两名护士在护理艾滋病人时,不小心将沾有病人血液的针头刺伤了脚背上的皮肤,结果27天和45天后分别发现已经感染了艾滋病毒。目前我国许多护士在为感染者抽血检测时都曾扎破了自己的手指,在广西考察时,我曾亲眼看到护士在为感染者做颈内穿刺时被扎了手掌。在四川某县考察时,当地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的科长就曾两次被扎伤,一次是到戒毒所去搞检测,一次是在暗娼中抽血。我去考察时他正在服抗病毒药,胃肠道反应剧烈,常常呕吐,完全没有食欲,体重下降,对肝、肾都有危害,但国家对他没有任何补偿。他告诉我,当地被针具扎伤、被感染者抓伤的已有多人,医生们在给艾滋病人进行外科手术时,也曾经多次被弄伤。

北京地坛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曾多次被扎伤,有时感染者的血还喷在了医生的身上脸上。

对这些医务人员不能单讲“奉献”、讲大道理,进行适当的补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像目前这种只责备“管理不善”,只让职业暴露者服点抗病毒药的办法,是不合理的,也会严重挫伤医务人员们投身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当然,最令人发指的是那些利用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赚钱的“好心人”,以及公然侵吞防艾资金的“蛀虫”们。

河南的上蔡、新蔡、柘城、睢县等艾滋病患者较多的地方,有人办起了“孤儿院”、“关爱之家”等,他们中的有些人便利用社会的捐助,为自己盖起了小楼,做起了生意,甚至养起了情妇。

至于侵吞防艾资金的,河南上蔡县原县委书记杨松泉便是其中的典型。

上蔡是豫东南的一个平原大县,曾以古蔡国所在地和秦丞相李斯故里知名于世,如今却是闻名全国的艾滋大县。

杨松泉2000年4月走马上任担任了上蔡的县委书记,直到2005年8月被免职,在任的5年多时间,正是上蔡艾滋病疫情从“捂盖子”到闻名遐迩的5年。

2000年以后,上蔡县艾滋病的严重疫情被专家和媒体披露,2001年卫生部决定以疫情较公开的文楼村为突破口,继而全面解决河南的艾滋病问题。但当时的上蔡县领导对卫生部公开疫情的做法却大为不满,强调影响了当地的“形象”,并认为北京应当承担全部救助任务,上蔡县和艾滋病防治无关。

“非典”时期,世界卫生组织指定要去上蔡县检查,杨松泉如临大敌,派出了大批警察严防群众和他们谈话和接触。文楼村有两个村民曾想和来访者沟通,但被阻拦扣押。后来杨松泉还对部下破口大骂,斥责他们没有把“封锁工作”做扎实。

但随着上蔡县疫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连国务院副总理吴仪都亲自前来考察,以杨松泉为首的官员们便摇身一变,又是派工作组,又是修路打井,搞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假象,杨松泉还亲自“蹲点”知名度最高的文楼村。2003年末中央领导到疫区看望群众时,杨松泉害怕中央了解到当地救治不力的真实情况,便事先安排好一批人进行汇报,为他歌功颂德,甚至还安排人冒充艾滋病患者欺骗中央。

随着上蔡县艾滋病疫情大白于天下,来自北京和社会各方面的善款也不断流入上蔡县,但这些善款并没有真正花在身染绝症的农民身上。2006年6月杨松泉被驻马店市检察院批捕,原因是“买官卖官收受贿赂”、“渎职”和“滥用行政权力”,在1000多万元的涉案金额中,相当部分和“防艾”资金有关。仅以修路和打井为例,耗资几千万元,工程或由杨松泉直接发包,或由他的弟弟和表兄转包,其中的“猫腻”不言而喻。

从一件金额不大的“小事”便可以看出杨松泉贪得无厌的嘴脸:2005年春节,温家宝总理来到文楼村,和老百姓一起过节。当时总理提出给文楼村村民每人发10元压岁钱,文楼实际3217人,但报上去的数字却多了883人,骗了总理8000多元,村支书刘月梅说,是“县领导的意思”。

在这样的官员领导之下,艾滋病防治和对患者的救助能落在实处吗?

同类推荐
  • 没有人烟

    没有人烟

    对“诗是语言的艺术”的说法似乎没有争议,但是,何物“语言”?这就有歧义了!我们可以遇见古今两种常见说法。第一种是诗与散文使用同一种语言;第二种是诗使用自造的专属语言。
  • 给诺贝尔一个理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精选

    给诺贝尔一个理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精选

    本书精选了从1901年到2005年29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获奖演说,其中包括品特、耶利内克、君特·格拉斯、大江健三郎、海明威、黑塞、加缪、聂鲁达、叶芝等文学巨匠。他们的演讲或深沉凝重,或婉转抒情,像智慧的泉水,深邃的大海,超越了语言和种族,贴近人类的本心。他们用文学诉说着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感、灵魂和真理,正是这些大师使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人类精神领域因影响巨大而据有独特的地位。读者在欣赏精彩演讲的同时亦可从中得到启迪和裨益。
  •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中国的眸子

    中国的眸子

    在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边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边为自己作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回忆噩梦般的过去,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毛泽东的两句话,那意思还真是说对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作品,肯定与读者已经见得太多的浅吟自斟、杯水微澜以及具有某种装饰性、仅有动物性的作品迥然不同,除了命运使然外,还因为自上世纪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这现实中总有披裹斑斓神话的历史暗度陈仓,让我常常有捕捉它们并解读它们的强烈冲动。
  • 追踪报道

    追踪报道

    本书讲述了黑白利益盘根错节、基层司法监管空白、国企改制资产流失、派系之间权谋倾轧的故事。新闻媒体以镜头剑指腐败,突破层层阻碍揭露真相。资深媒体人十年磨一剑,直击中国媒体舆论现状。本书从细微处着眼却不落窠臼。书中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某市一起离奇的车祸在电视台播出,引得方方面面的强烈关注,随着报道的深入,唯一的女知情人被迫害成精神分裂,案情陷入迷局……副台长方诺亚基于记者的职业道德,决心将官场腐败的黑幕彻底掀开,他像拆弹专家一样游走在生死边缘。随着幕后主使渐渐浮出水面,方诺亚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更大的谜团……
热门推荐
  • 中国散文精典·当代卷

    中国散文精典·当代卷

    大自然的神奇,往往出乎人类的想象。一个园林艺术的杰作,却伴了民族的耻辱。
  • 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民间的书写

    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民间的书写

    关于文字与影像、文字文化与视觉文化、平面媒体与电子媒体之间的同与异、电子文化的霸权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本文并不打算在这方面忝列旧说,只是认为在中国的影像工业包括影像传媒中,有一些新的现象值得注意,有一些新问题值得探讨,有一些熟视无睹的东西值得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认真审视。
  • 怪案侦探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怪案侦探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本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标题提问简单明了,正文讲述精炼扼要,一问一答,相得益彰,详略得当,通俗易懂。正文还有趣味小版块,是对主要内容的适当补充、引申、扩展、点评、启发和引导等,用以开拓思维和引导知识,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本套丛书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将要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终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怀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际,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
  • 剑武双修

    剑武双修

    天宇大陆,以武为尊,这里有能够开碑裂石的强大武者,同样也有剑气惊天的强大剑者。一个从地球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将会发生怎样精彩的人生呢?
  • 老婆,不要跑!

    老婆,不要跑!

    深海公司的总裁宗司翰,是所有女人梦寐以求的男人。容貌上等,身材一流,家世显赫,追求女人的时候舌灿如花,对女伴出手大方。只是,和他交往的女人,最久也只会持续一个月。不管是骨感名模还是千金小姐,从来没有人可以留住他的心。家世普通长相平平的席若素,一个刚刚失业的岁“老”女人。父母同事眼里的乖乖女,在相亲的第十二次,在餐厅遇到了和女伴吃饭的宗司翰。两个性格完全南辕北辙的人,相信彼此不会有交集。
  • 我不想做老大

    我不想做老大

    诗云:沧桑人间路,道义担两肩。铁骨柔情重,此情天可鉴!本该上重点大学的巴凌锋,却因痞子陷害,意外地被判入狱。那段刻骨难忘的牢狱生活,居然成就了他一身的本领。后因他表现出色,又被两次减刑。出狱之后,他便上演了一幕又一幕跌宕起伏的复仇故事……经过多次激烈的交锋,他终于使他的仇人--黑社会老大臧小军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 鬼淘沙

    鬼淘沙

    九龙山中的前朝古镇、苍松闭日,杂草覆盖着流水,小溪间奇异的野生鱼儿追镞着戏嬉。九龙岗中的练兵场、动人心魂的千军布阵,人与灵魂之间的斗智斗勇,千年古墓中的豪华宫殿。让土夫子彻底走进了宫廷生活流沙墓、鬼吹灯、蛇桥、盗洞中琴音,墓中的吹啸人,沾满鲜血的绣球、奇异的迎亲队伍、宫廷封官、逃跑的附马、尽在午夜三更,够胆就看“鬼淘沙”。
  • 员工职业精神

    员工职业精神

    本书阐述了优秀员工应必备的职业精神,明确指出只有具备职业精神的员工才是一名优秀的员工。诠释了如何才能做到爱岗敬业,对公司忠诚对员工自己有什么好处,如何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如何进行团队协作等。
  • 十三次伴娘

    十三次伴娘

    纪小惠给自己寝室其他的三个人做过伴娘,给她表姐,表妹,还有七七八八的人当过伴娘,她在第一次做伴娘的时候与龚西楚相遇,然后纠纠缠缠,在第十二次做伴娘的时候和他分手,她以为两个人就这样了,而她觉得十二是一个圆满的数字了,再也不去当伴娘了,然而却不得不当了十三次,只是这一次她以为是伴娘却变成了新娘!(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