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4800000006

第6章 中医王道,西医霸道——扶正还是祛邪(2)

谁最需要益生菌

弱势群体中老年人、婴儿、儿童和妇女。

急需补充人群使用抗生素药物者、经常吸烟喝酒者、习惯性便秘者、办公室工作人员、电脑工作人员、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癌症化疗等疾病患者。

用细菌对抗细菌也可治病

艰难杆菌是一种人体内的“超级细菌”。正常情况下,艰难杆菌受制于人体内的其他细菌,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但是,当人体生态失衡时,就容易被艰难杆菌感染,引发炎症、致命腹泻和并发症,并最终导致死亡。

英国媒体报道,有一位83岁的女性患者,名叫埃塞尔。埃塞尔长期服用抗生素,药物破坏了她肠胃中各种菌类之间的平衡,从而感染了艰难杆菌。

许多医生们束手无策,有一位专家突然想出了一个方案——决定采用“用细菌对抗细菌”的办法为老太太治疗。

医生从埃塞尔女儿的肠内采集到一定量的细菌,用导管直接送到老太太的胃部和肠道中,从而将她体内菌类恢复到平衡状态。这种疗法非常有效,不久,老太太就恢复了健康。

对抗性疗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西医目前的主要疗法是对抗疗法。此疗法首先就是用抗生素来对付细菌。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物质。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西药,很多药物名称前总会有一个与“抗”相类似的字。比如说,抗感冒药、抗生素、抗高血压药、退烧药、镇静剂、止痛药等。很明显,这些药物本质上就是用来消灭症状的。仅仅从分类上就可以看出其“对抗性”。

我们对人体所知有限

人体自身抗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并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对抗性药物治疗对人体自愈机制的损害很难被人们充分估计到。

抗哮喘药能使哮喘症状暂时缓解,但病理变化反而加重,并将酝酿着越来越重的复发。

用碱性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和胃溃疡病,不仅不能使病灶愈合,反而会导致胃酸越发增多,形成把小苏打当饭吃的现状。

长期使用抗凝血药能使人体凝血机制减弱,一旦停药,往往会出现可怕的血栓。

泻药用久了,肠功能会部分瘫痪,便秘情况会比使用泻药之前更糟。

纽约大学生物学教授乔治·威廉姆斯曾说:“经过漫长的进化,人体已经产生一套自己抵御疾病的机能,如果生物学家能够对人体的防病机理了解得更深入一些,医生就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滥用抗生素易引发细菌的反扑抗生素的适当和适量使用,对健康与生命有保护作用。但是抗生素的滥用,使现代医学开始走向歧途或异化,正如过犹不及,这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研究发现,人类肠道的细菌与环境中的细菌是可以交换基因的。

在人类结肠中发现的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如今有80%的细菌携带有四环素耐药基因。大约40年前,只有30%的细菌携带有四环素耐药基因。

现在,有耐药基因的细菌正在倍速增长。这既是人们滥用抗生素的恶果,也是对动物使用抗生素的后果。

如何使用抗生素是人类面临的棘手问题。我们不可能完全消灭致病微生物,聪明的办法是与细菌和平共处,或者主要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对付病原体和疾病。这才是避免现代医学误入歧途和破坏环境的方法。

中医是不求速效的治疗方案

不追求速效,是中医的特点,也是中医的长处。如果有人承诺用中药能快速治愈癌症,就需要慎重考虑这人是不是庸医,毕竟这种概率太小了。

和西医用抗生素消炎、用化疗杀死肿瘤细胞的对抗性治疗不同,中医是“投鼠忌器”的治疗方案,有时会选择与疾病和平共处。这种方法虽然有的人不太接受,但它确实治好了许多人的病。

对于肿瘤,中医不一定去消灭,让病人带瘤生存也是一种治疗方案。这一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了西医的推崇。

我们之所以说“中医王道”,说的是中医在治疗过程中会考量怎样保护病人的元气,减少药物对人体自身元气的伤害。

中医的特点是“治人”,而不是“治病”。中医擅长通过增强人体自愈力达到祛病的目的。中医理论形成时,并没有艾滋病,现在却能在艾滋病治疗上起很大作用,就是因为中医治的不是艾滋病毒,而是被艾滋病毒感染的人。

“开门逐寇”与“关门打狗”

盲目提升免疫力,也是一种常见的对抗性思维,中医视之为庸医的做法。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开门逐寇”,而不是“关门打狗”。在清代医家陆以湉所撰的《冷庐医话》里,提到了宋代大文豪苏轼自医致命的例子。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即公元1101年,66岁的苏轼从海南回来,在江苏仪征的渡口遇到了一位故人——大书画家米芾。米芾约他到附近的西山游览。这时酷暑难当,但苏轼又不好驳老朋友的面子。游览的舟中闷热不堪,苏轼解衣露坐,贪风纳凉。

晚上,苏轼觉得疲惫、燥热,就到舟外乘凉以解暑气,还服用了很多冷饮。半夜,忽然暴下急泻不止,及至第二天凌晨,已经是全身软弱乏力,疲惫不堪。

早饭时苏轼特意服用了黄芪粥,感觉舒服了很多,中午又被一帮老朋友约去聚餐。盛情难却,在筵席上,苏轼突然又腹泻不止,朋友见他身体不舒服就送他回船休息了。

苏轼赴宴之后,病势陡然加重,更加暴下泄泻。从此胸膈作胀,饮食不进,夜不能寐。于是,苏轼让仆人将人参、茯苓、麦门冬三味中药煮成浓汁来喝。

几天以后,热毒转甚,继而全身高热不退,齿间流血。这时,苏轼仍然迷信人参、茯苓和麦门冬等补药,继续服之不辍。但病情日渐严重,各种药物都用尽了,也没什么效果,半个月后就病发身亡了。

苏轼旅途劳顿,加之忽冷忽热,所以引发疾病。用今天的观点看,很可能患的是肠胃型感冒。如果他用清热解暑之药,慢慢调养几日也就可以了。

但学问渊博的苏轼,还是给自己开错了药方。黄芪、人参、茯苓都是提升免疫力的补药,苏轼先是误食黄芪,后又用人参补气,犯了“虚不受补”的大忌。

外邪不除而食补药,就好像“关门打狗”,只会越补症状越重,这就是他最后牙齿流血的原因,所以,清人陆定圃在《冷庐医话》中作了这样的评论:“病暑饮冷暴下,不宜服黄芪,殆误服之。胸胀热雍,牙血泛滥,又不宜服人参、麦门冬。噫,此非为补药所误耶?”

中医更重“缘”

一些反中医人士常说,中医连病毒都搞不清楚,怎么治病?

徐文兵先生在《中医太美》这本书中这样解释这个问题:我们经常简单以为,有因就有果,有因必有果。事实上,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可是,“有志者,事不成”的例子也有很多。有因不见得有果。

病毒、细菌,只是个“因”。有了它就会出现病理症状吗?说中了甲型H1N1病毒,会造成感染,会高烧、腹泻、肌肉酸痛,然后会死人吗?答案是,不一定。

因为这中间还有个“缘”字,“因”——“缘”——“果”。

缘,就是具备了条件。有一个生长条件,才会有结果。

如果你自己的身体不给它提供发病条件的话,就算是你感染了,也会相安无事。

所以,中医关心的不是那个“因”。

这好比家里进了贼,你没有必要当时弄清楚这个贼姓甚名谁,哪方人士,哪个门派后才去把他赶走。来了贼,要么关门打狗,把它暴揍一顿,也把自家坛坛罐罐打烂;要么敞开大门,合力把它赶出去,然后,再总结经验,把自家篱笆扎紧,至于那个贼是谁,就没必要知道了,只要看护好自家的院子就行了。

中医治疗重“缘”,通过改善身体内环境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就说那个致病的“因”进入到我们的身体后,中医不用知道这个“因”是谁,但是,中医会把这个“因”赖以生存的条件给破坏掉,然后这个“因”在我们的身体里待不住了,走人,我们的病自然就好了;或者那个“因”没有走,只是在不适宜的生存环境中一直待到灭亡。

这就像敌人进攻以后,我方力量不足以抗衡,怎么办?那就敌进我退,我走了,但是坚壁清野,不给敌人任何生存条件。这样,敌人无法在这里存活,自然就撤退了。

开膛破肚找西医,固本培元找中医

一般来讲,西医的专长是危机处理,而中医的长处则是调理慢性复杂疾病。

开膛破肚找西医,固本培元找中医。这是老百姓选择中医和西医的一个朴素认识。

西医在细菌学方面的发展,克服了大多数的传染病,无疑为人类做出极大的贡献,西医在外科手术方面的长足发展,以及在急救技术上的各种手段,无疑也是中医无法也不需要替代的。

“唯科学主义者”主张废除中医,追随者竟然很多。但在很多慢性病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案的今天,废除中医实在是不明智的。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知道自己的局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才符合科学的精神。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中医常讲“治标”与“治本”。但“标”与“本”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一个可以转化的关系,这就需要认清“标本缓急”。

急则治其标比如感冒,只要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必服退热药。可是,明明体温已经40℃了,还拘泥于“治标”还是“治本”的问题,就显得愚不可及了。过高的体温,对机体有损害,应当采取果断的降温措施。

如肝血瘀阻水鼓病人,就原发病与继发病而言,鼓胀多是在肝病基础上形成,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如腹水不重,则宜化瘀为主,兼以利水;但若腹水严重,腹部胀满,呼吸急促,二便不利时,则为标急,此时当先治标病之腹水,待腹水减退,病情稳定后,再治其肝病。

中医古训讲究“标本缓急”,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高度概括了应对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应采取的治疗措施。

某些情况下,标病甚急,如不先治其标病,会影响本病的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就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缓则治其本

如痰湿蕴肺之咳嗽,痰湿内阻是本,咳嗽是标。此时标病不至于危及生命,故治疗不用单纯止咳法来治标,而应化痰祛湿以治本,本病得愈,咳嗽也自然会消除。

标本兼顾

标本同治适用于标病和本病俱急或并重之时。如气虚血瘀中风患者,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是本,瘀血阻滞经脉是标。此时标本俱急,须以补气药与活血化瘀药同时并用,这就是标本同治。可见根据病情的需要,标本同治,不但并行不悖,更可相得益彰。

同类推荐
  • 糖尿病自我管理101:告别肥胖

    糖尿病自我管理101:告别肥胖

    本书阐明了减肥和保持减肥效果的基本知识以及手术和药物减肥;论述了运动的基本知识、糖尿病并发症以及为了方便居民进行体育锻炼而进行的社区改革等内容。
  • 食疗不如心疗:心态决定健康

    食疗不如心疗:心态决定健康

    本书内容包括:好心态成就好人生、心态关乎健康大问题、积极心态是身心健康的基础、让自信和乐观赶走自卑、做情绪的主人、做个知足常乐的人换个角度看幸福等。
  • 教你活到100岁

    教你活到100岁

    人们常说:名老中医最懂得养生保健。这是因为传统中医学里蕴藏着极其丰富而宝贵的养生之道。作者自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三十多年来深入研究中医养生学,并结合自身实践,总结出了三条主线六个方面的中医养生重点,即动养与静养、食养与药养、养“先天”与养“后天”。这是一部难得的实用中医养生读本,也是为当今老龄化社会所做出的一份贡献,相信广大读者,尤其是中老年及养生爱好者们必能从中获益良多,争当百岁人。
  • 最好的健康给父母·身卷

    最好的健康给父母·身卷

    本书是中老年人的健康宝典,从饮食、睡眠、运动、日常生活和两性等方面有效地结合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针对中老年人群的营养和身体健康状态以及延年益寿所必须关注的重点进行了详细讲解,还讲述了中老年人应如何预防疾病。帮助中老年人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奉书语句通俗易懂。内容权威严谨、科学且实用,非常贴近中老年人的生活,养生保健的方法操作起来简便易行。可改善中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骨质疏松症营养康复食谱

    骨质疏松症营养康复食谱

    本书首先总体介绍国人的饮食营养知识,然后介绍骨质疏松疾病基础和营养康复知识,以数十道配餐,提供科学实用的营养康复指导。其中关键配餐均列出原材料、制作方法及食用方式,并精选出12道配餐附有实物彩色照片。
热门推荐
  • 神界人间

    神界人间

    当所有人把他逼上绝路,当自己爱的人相继死在面前,当这一生变得生无可恋之时,他,一念成魔,一双没有污垢的桃花眼,染上嗜血杀戮的火光,这人间将会成为他最爱人的陪葬品。死算什么,即使赔上这世间万物,我也要换回她一缕魂魄。总是千年,万年留在这暗无生机的神界,我也要等她回来。且看一介凡夫风子天是如何逆转成为独霸世间的神尊。
  • 爱情絮语之等待那人

    爱情絮语之等待那人

    在那个青春的悄悄到来的时代,在那个爱情的种子偷偷萌芽的花季,在那个阳光的倾斜午后,在那个安静的街口或巷尾,你是不是在等待一个人的出现,此时你的心里忐忑不安,不见他,你的心像被一根弦悬了起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见了他,你的心又像有个小兔子,砰砰砰的跳个不停,茫然不知所措。这就是我们曾经的寂寞流年的那段爱情往事……
  • 《风云磬绫》

    《风云磬绫》

    应为一不小心触碰的古老羊皮卷轴,让风、云来了一个穿越,唉!可怜的风、云不得不暂时“借住”在风云府的五、六小姐的身体里,这可苦了风与云了!想知道她们的故事吗?来读一读吧!luc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
  • 豪门契约:诱拐小娇妻

    豪门契约:诱拐小娇妻

    叶伊:“傅云卿,送你一盒大宝。”傅云卿:“为什么?”叶伊:“因为大宝,天天贱!”叶伊一觉醒来睡了自己的大boss,不是说总裁大人都是高冷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吗?为什么她惹上的这只,即闷骚又毒舌呢。迷迷糊糊中签了丧权辱国的卖身契。从此。“叶伊,给我把衣服洗了。”“叶伊,咖啡不加糖。”“叶伊,按摩。”“叶伊,过来亲一个。”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啊呸,傅云卿,老娘不伺候了。”傅云卿嘴角一扬,长臂一勾,将叶伊压倒身下。“那换我来伺候你。”婚后。叶伊:“傅云卿,人家老公都那么浪漫,你怎么不学着点。”傅云卿邪魅一笑:“那我们就来浪漫一次。你浪一点,我慢一点。”叶伊:“唔…”傅云卿,你个禽兽!
  • 亦云仙踪

    亦云仙踪

    “此祭祷以诸天灵神,祈缘虚尽,结缠世倾封阵之力...所相其天,以应愿化之世...”不知名的少年,授以魂梦牵引,历经沧桑浮世,沦沉遭变。穿越未尽之时光,空虚之岁月,追溯上古三族所弥留的故事......于此,不同的人生,异样的境遇,错综复杂的离奇故事。一切缘起昆仑,皆因虚无混沌、有相其生,延忆青海之故。上至九霄重云,下达九幽冥渡,横此三十三天外,惟“亦”成名。届时,也请大家关注我另一本作品《魂途极乐》。
  • 王爷,请休了我!

    王爷,请休了我!

    被洪七公的徒孙洪九公,用‘周杰伦式’的穿越法误把正在打抱不平的她,当成男子虏到了明代,还和她约法三章只有她办成了他交代的事情才把她送回去。当真是一个人倒霉,喝水都会塞牙。想她一个还在读书的黄毛丫头,却为了生计不得不冒充王妃,王爷的老婆好歹工作也稳定了,事业也起步了住的穿的吃的也不愁了,王爷,你就休了我吧,好让偶自由的在天空飞翔,在明代闯一番天。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学巨著。全书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即“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354卷,约300多万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为重心,占了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二,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 篓

    观其《篓》中收获,装满“鱼虾蟹蚝”,捞尽“江海河鲜”,而且偶意深邃。作品取材于乡土民情,贴近社会,紧贴生活;恣情解剖人间的善恶奸邪,狡狯贪婪。他抽丝剥茧的手法,幽默风趣的笔调,寓哲思,见智慧,人情练达。诚好文章也。
  • 偷偷喜欢你

    偷偷喜欢你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怎么办?”“我会抱着你一起死!”“就像这样么?”易水转过身,移步到小诺的面前,双手抱住他的腰间。小诺轻轻勾起唇角,对啊!就是这样。他们青梅竹马,从小似是情侣一般的黏在一起。偷偷的喜欢成了说不出的隐瞒,没有停止过的依赖成了理所当然。当她的右手牵住另一个人的左手;当他已经不在身旁。
  • 不老

    不老

    用不一样的方式解读《三国》中的事件,黄巾军如何在起义初期积累大量财富?庞统走江湖这几年究竟在干些什么?门派的较量,阵法的搏弈,众多谋士究竟谁更技高一筹?惨败的吕布、英年早逝的郭嘉、吐血身亡的周瑜,活下来的就是胜者吗?文臣武将,帝王平民趋之若鹜的不老之术,究竟如何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