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4800000027

第27章 做一名聪明的医疗消费者——正确对待医患关系(1)

把身体健康完全寄托在医生手中是极端危险的。

——(英)弗农·科尔曼《别让医生杀了你》

做聪明的患者,首先要学会在尊重与自信的前提下与医生打交道。因为医生也是人,也和你我一样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现代医院的诊疗模式,注定了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时间不会太长。在与医生探讨病情之前,最好做一些准备工作,尽可能地提升沟通质量。注意有条理地叙述病情,同时避免谎报军情。

现有的医疗模式,决定了我们必须成为一名聪明的医疗消费者,学会如何与医生打交道。如果可能,尽量与医生建立私人友情,以建立长期的互信的关系。

医院里那些你不知道的“潜规则”

在古代,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可谓是“生死之交”。因为患者选择某个医生,是出于对这位医生医术、医德的信任,等于把自己的性命已经交给了医生。医生呢,也会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现代社会的医疗模式,有其优势,但也有着显着的弊端。

你吃什么药,可能取决于医药代表当今社会药商和医院以及医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制药公司“医药代表”对于你最终会吃下什么药和接受哪种治疗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些药厂的医药代表为了推销自家的药品,不断地向医生吹嘘药品疗效。如果临床医生给患者用药时,在不同厂家生产的疗效相同的药品中选用该厂的药品,即直接对有关医生给予“回扣”,医生用药量与受益的金额成正比。此种促销手段不仅违犯了有关规定,而且增加了患者患上药源性疾病的可能性。

这种现象国内外都有,甚至是行业内众人皆知的秘密,人们甚至称医生是“制药公司市场部的附庸”。

病名和药品是医院出售给患者的商品我们这种社会习惯了用钱去买一切:买快乐、买方便、买名誉,甚至以为可以买健康。生了病,自己不去动用自愈力争取健康,却期望医生替自己“修复”身体。

我们就像去商场一样,去医院挂号、验血、买单、取药,全世界的医疗机构都乐于通过检查、诊断、手术和开药赚钱。

商业化的医疗机构鼓励我们这样想,因为只有这样,高度商业化的医疗服务行业才可以继续财源广进。

弗农·科尔曼在《别让医生杀了你》中如是说据说,抑郁症、哮喘和关节炎这三种疾病现在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制药公司当然希望慢性病的患者终生服用自己的药物维持生命。

抑郁症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疾病之一,但是否真的有这么多人得了抑郁症呢?

十几年前,你有些抑郁,他可能叫你放松一下,并给你开一安神的补品。

现在去看医生,可能诊断你得了抑郁症,并给你开一些作用强大的抗抑郁药。

抑郁症是种连定义都很模糊的疾病,如果医生鼓励并激发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来缓解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而不是使用强大的、有潜在危险性的药物,也许是更好的治疗方案。

诚然,任何医疗手段都有利有弊。主流医学发展到目前这个层面,用药也不见得就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现有体制下,某些医院已经沦为把病名和药品当做礼物送给病人的地方。

现代医学取得成就是,使得各种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随之而来的是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日趋严重,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大量涌现。所以许多病人发现,自己药越吃越多,各种奇怪的慢性病也越生越多。

现代医学是被流水线割裂的知识

在现代的医疗体系中,医院和诊所都是按照“按件支付”模式来创收的。比如拍一张“片子”收取多少费用,开了多少药收取多少费用,这很类似一般娱乐消费场所的创收模式。

几乎全世界的医院都是由如下流程来获得利润的:

检查→化验服务→出售药品(或做手术)现代医学日益依赖各种化验设备、试纸、试剂,以及大量的介入性和非无损性的检查设备。

患者只要到医院去,就会被告知“安全起见,先做个检查吧”。

一切从检查开始的状况绝不是什么新鲜事。就算你患了个普通感冒,有的大夫二话不说,在电脑上一敲,打印出一个单子,让你先去抽血化验,否则不敢给你开药。

根据检查的结果用来确定病名,然后拿药,交费,走人,这几乎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准流程。

类似的事情想必很多人都经历过,你可能觉得有些别扭,但从程序上又挑不出什么毛病。

至于治疗究竟有没有效?药有没有副作用?病因是什么?最佳治疗方案是什么?患者的意愿是什么?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似乎无关紧要,医生也好像懒得去和患者探讨。

当然,多数医生都是具备专业的知识、而且恪守职业道德的。很多医生也是制度的牺牲品,相信没有一个医生学医的初衷就是“全天候抢钱”。

陈可冀院士曾说:“中医的人文传统早退了,西医的人文建构又迟到了,这就形成了当今中国医学中的人文空白。”陈院士的这番议论,可谓针砭时弊。

曾有尖刻的读者这样批评作家刘墉:“眼睛太弹了,像甲亢的人”。其实,刘墉真的曾经患有甲亢。刘墉一度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心悸,却被一位国外回台湾的名医诊断为“精神紧张,心脏不协调”。然而,治了多年却没什么效果。后来,一位护士暗示他:

应该去新陈代谢科查找病因。

很快,他就被新陈代谢科的大夫确诊为“甲亢”,医生责备他:

“怎么眼睛都凸了才来?”

可此时已经是延误多年,连护士都看出的疾病,名医居然视而不见。让这位畅销书作家白白吃了多年的镇静剂、降压药。

笔者有一表侄,感觉自己胸口软骨长了一个凸起。去某三甲级医院去看,挂外科的号,医生看不出什么病来,甚至坚持称不存在什么凸起,只是表侄的一种错觉,很不耐烦地打发表侄走。笔者感觉这位大夫太草率了,就让表侄又挂了个号,去这家医院的骨科去诊断,结果医生诊断为因疲劳引起的软骨发炎。

在综合性的大医院里,每一个西医都是一条规范化的流水作业线上的一个环节,只能在自己的科室范围内考虑病情、操作治疗,从而人为地割裂了知识。医生的误诊,加上病人的无知、家属的粗心,难免会产生一些遗憾。

不能把自己完全交给医生

现代医学虽然承认人体具有自愈力,但某些医疗机构在正在做着的却是否定人类自愈力的事情。

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你一边理发,理发师一边还会在你耳边喋喋不休地劝你染发、烫发。尽管染发、烫发可能并不适合你。

股神巴菲特的一句妙语:永远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

去医院就诊的患者,有时也能体会出这句话的微妙。

一些医院,将医生的工资与患者的消费额度挂钩,于是乎,患者是否吃某种药、做不做一个手术,都关乎医生的收入。

虽然大部分医生都不乏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高尚情怀,但在现有的医疗体系下,难免会产生与这种精神背道而驰的商业行为。

据媒体报道,新加坡有一位女医生起诉一位病人,因为这名患者其实没有病,只是借看病之名对自己进行性骚扰。被告的律师问,既然你知道他没有病,为什么还要给他开药。女医生回答说,没有病的话,就给患者开镇静剂和抗生素,这是行规。

多么令人震惊!给没病的求医者开镇静剂和抗生素,已然成为某些无良医院的“潜规则”。如果患者是医生的亲人,他们还会给患者开那些药吗?

身体是自己的,在关乎健康的事情上,兼听则明。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不能把自己完全交给医生。

听听不同的观点,或许对您会有所启发。

不要忘记你就医的权利

国外曾对100多名医生做过调查:假如你是患者,或者患者是你的亲人,你还会给他采用目前的治疗方案吗?大部分医生选择了NO。

从某种意义上说,医生每开一次处方,都是在进行一次试验。

医生也不能确切知道病人吃了这些药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有人曾统计,有接近40%的人服用药物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甲吃下一片药,便秘了;乙吃了同样的药物,却拉肚子了。

所谓“甲之美味,乙之砒霜”。在一群人中间,某种药物的有效作用可能仅限于其中的某几个人,而不是所有人。

兼听则明,看病也是“货比三家不吃亏”。

同类推荐
  • 有病不要乱求医:长命百岁的绝世真经

    有病不要乱求医:长命百岁的绝世真经

    中医认为,病是病根,症是症状,有着明确的区分。很多症状是人体自愈现象。抑制症状,可能是多余的关照。发烧和食欲不振是世间的两大名医;疼痛是上帝送给人的礼物。中医讲究以毒攻毒,以病治病。“治风用风,治热用热”,健康需要“大局观”。小病不断,大病不犯。有“病”不一定是坏事。从来不生病,一病就要命。没“病”不一定就健康,也可能是免疫系统不够敏锐。“药不暝眩,其疾不愈”。要区分药物的副作用与瞑眩反应。中医讲究“虚不受补”,小心被补品害惨。免疫力是把“双刃剑”,开非越高越好。 本书以真心的关照,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真真切切地照料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营养健康每一天

    营养健康每一天

    本书从不同的月份论述了包括妇女、儿童、老人等各类人群所需的营养,提出了重视吃饭问题,讲求营养供应,注意膳食调配;重视科学配餐等日常生活中个人、家庭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本书通俗易懂、取材新颖、可操作性强,十分便于推广,具有一定的知识性、科学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是一本有价值的营养参考书!
  • 糖尿病自我健康管理全书

    糖尿病自我健康管理全书

    《糖尿病自我健康管理全书》针对糖尿病这一常见病,从健康教育、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控五方面出发,结合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起居和日常饮食,注重饮食调理、心理呵护以及并发症的防治,详细地讲解了与糖尿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防控糖尿病的方法和糖尿病病情的监控等方面的知识。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全面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调养方法,能够对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和危害、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产生较好的指导作用。
  • 24节气与中医保健

    24节气与中医保健

    四季的交替影响着人体的健康,节气的变化会引起人们生理与心理机能的代谢与更替。依四时节气的变化规律进行保健,是华夏祖先总结的祛病健身的智慧结晶,是传统中医原创造的益寿延年的养生之道。本书依据中医学理论揭示了24节气的运行特点与生命健康的关系的影响,介绍了顺应节气科学养生的道理和健康常识,汇总了根据节气变化人的在出行、饮食、预防疾病、身心调适、应急治疗、中医保健等多种实用可行、效果显著的养生方法。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服务大众、贴近生活、自保自疗。是一部面向大众读者的家庭保健、呵护生命的实用养生工具书。
  • 粥膳祛病事典:做自己的粥膳医生

    粥膳祛病事典:做自己的粥膳医生

    本书结合了大量专家的建议,充分运用了营养学以及饮食祛病的科学原理,详细阐述了粥膳的药用功效以及制作方法,旨在告诉广大读者在食疗祛病时,如何正确服用粥膳。书中所选粥膳配方有的源于民间验方,有的源于中医典籍,还有的是一些当代著名医学家的实践经验总结。各配方制作简便,方法灵活,祛病效果显著,是力图将高深的传统医学以粥的形式摆上平常百姓餐桌上的一次尝试,其目的是使人们在一日三餐的饮食当中,不知不觉地达到祛病防病的效果,让你健康生活每一天!
热门推荐
  • 特工女教师

    特工女教师

    暗杀、窃密、偷盗、保护,每一样她都完成的非常漂亮。诡异的密林和那本无意中得到的秘籍,白天化身为可亲的老师,夜晚化身为性感的小猫咪,频频出现在身边的杀手、学生,还有那如狐狸般的师兄们。她,只不过是个小小特工教师,他们又何苦纠缠不放!
  • 帝戮

    帝戮

    苍茫乱世,沉浮不定修罗出,诸圣寂,鬼神崩,众生渺神阵为牢,横封天道他来到了这个世间历经万千杀戮,诸般沉浮战修罗,踏血途,破天阵,渡苍生漫漫帝戮,谁主沉浮以我紫阙,告诸天道并非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成就了神!QQ书友群:478212267
  • 浮世

    浮世

    风卷雪裹的旗镇,有三条远近文明的巷子:财馆好汉巷、烟馆神仙巷、妓院杏花巷;还有纸灯笼街、野鸡岭、豪华岭、豪华典雅的人头红楼,以及时常有钟声响起的北大庙和圣·尼拉大教堂。山里种罂粟的烟客,深夜出没国境走私的“扒皮老客”,杀人越货绑票抢劫的“胡子”......镇子上来了一个神秘的旅行家,裤裆街口的千年榆一夜间竟旺绿了一大枝,注定了旗镇一段撼魂动魄的兴衰传奇。作品境界内涵悠远,格调品位高雅,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长卷。
  • 淮南鸿烈解

    淮南鸿烈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问剑寻心

    问剑寻心

    一壶浊酒一柄青锋一曲情殇一世张狂何為劍道
  • 兽王·恶魔之土

    兽王·恶魔之土

    倒霉的墨菲特因为被困在虫巢中,只能向兰虎立下誓言,以获得兰虎的救援。当他恢复健康后,为履行誓言而带着兰虎前往一颗充满恶魔的巨大星球,寻找传说中的生生之土。生生之土又名恶魔之土,诅咒之土。这种土壤一小点就蕴含着大量纯粹的土系能量,是炼制守护碑的绝佳材料,因此兰虎毫不犹豫地与墨菲特一起穿越空间,来到了这个主人是恶魔的星球……这颗星球到处是火焰、高温和熔浆,这里的生物大多性格凶悍,战争对它们而言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随时发生。穿越空间来到这里的兰虎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伪装成恶魔,加入了一个恶魔首领的军队……
  • 让身心与梦想齐飞(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让身心与梦想齐飞(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间谍:历史阴影下的神秘职业与“幕后”文化

    间谍:历史阴影下的神秘职业与“幕后”文化

    本书将为您回顾数千年的人类间谍秘史,揭示英雄们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更为您解密独具魅力的间谍职业,阐释博大精深的谍海文化。
  • 无上仙尊

    无上仙尊

    人间灵气匮乏,众生皆认为不可能成仙,但云峰毅然倔强踏上仙途,开始了一段奇幻的成仙之旅。
  • 荒天传

    荒天传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扶摇而上九万里。看乾坤纵横,一念即成;拿千山月日,只手之间。看一边荒少年,如何搅动天下,风云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