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4800000026

第26章 医学必须是“科学”吗——走出“唯科学主义”的谬误

卫生保健,已成为这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失败产业。

——伊曼纽尔·切拉斯金(美国医学家)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宿命。

就算医学再昌明,仍有很多疾病无法治愈,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

就算所有的疾病都找到了缓解方案,仍会有新的莫名其妙的疾病诞生。

医学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什么?一位欧洲名医在其墓志铭上写道:“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我们对医学的态度,会影响自己的身体的态度,对待疾病的态度,需要一种观念上的变革。

这真是个医学昌明的时代吗

一个人患了疑难杂症,人们常会这样安慰他:“现在医学发达,科技昌明,相信不久的将来就能治好这种疾病。”但是,说这话的人恐怕心里也没有多大把握。

自从20世纪60年代沙宾疫苗克服了小儿麻痹症之后,四十多年来没有再听到哪个疾病又被克服的好消息。

多年来,不断有新医学进步的成果,每一届的诺贝尔医学奖也从未空缺,但是所有最新医学科技的发展,都只是预示着明天或有一天人类有机会解决某一个疾病,从来没有今天已经解决了哪一个疾病的消息。几十年来,许许多多无法根治的慢性病,一个也没解决。

除了外伤性疾病和传染病以外的各种慢性病,多数只能控制不能治愈。

环顾自己周围的亲友,就会发现许多现代医学无法彻底治愈或治愈概率非常低的疾病。例如痛风、重症坐骨神经痛、肌无力、关节炎、过敏性疾病、高血压、骨刺(骨质增生)、哮喘、硬皮症、尿毒症、糖尿病、各种癌症等。

再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几乎人体从头到脚每一个器官都有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疾病。这使人们对西医治疗只着重控制,而没有能力治愈疾病的本质,更有深切的认识。

三分治,七分养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佛教谓之能容下许多缺憾的“婆娑世界”。

很多疾病都是不可逆的,所谓的“治好”,至多只是阻止病情恶化而已。根本不存在“治愈”的可能。

目前的医学,对很多疾病都找不到彻底解决方案。有些疾病爆发以后,甚至连患者的DNA都发生了突变,治愈又从何谈起?

一个慢性病患者,如果早点承认医学的不完美,正如承认人体的不完美,或许会早一点乐天知命,按照“三分治,七分养”的方式去生活,也许生活会比踪迹遍布全国各地去寻找除根的秘方好得多。

在慢性病的治疗方面,虽然中医也不具备已经成熟的痊愈技术,但是相较于西医,中医有更完整的理论基础,在“七分养”方面更有优势,至少能给患者更好一点的生活质量。比如各种常见慢性病一般都可通过食疗达到一定的缓解。

网络作家和菜头说,病人如果把医学视为一种万灵药,那么他永远都不会满意。如果他能接受医学并不完美,身体也并不完美,只要机能本身不受影响的话,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带着缺憾生活下去,那么他的心态会平和许多。

医疗,只是防止健康恶化的手段我们常说的“卫生保健”实际上只能算是“疾病保健”而已。现代医学并没有提供真正的卫生保健,相反却从中赚取了高额的利润。

现代医生所接受的训练,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判断患者患了什么病。所以症状表现出来之前,医生处理不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虽然医疗机构也鼓吹疾病的早期发现是多么重要,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早期发现疾病的训练。

有些医生只会在症状明显、病情一目了然的时候,一脸凝重地将诊断结果通知患者。

这种马后炮式的废话,至少可以使医生的威严和体面充分得到保全,不受任何损害。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医学院的名誉教授伊曼纽尔·切拉斯金医生,将“卫生保健”称为“发展最快的失败产业。”切拉斯金医生认为:

“医学只是预防健康状况恶化的主要手段。”

阑尾真的无用吗

多少年来,西医把阑尾看作是退化无用之物,认为其不仅多余,还有害健康。更有人用极端的语气讥讽说,阑尾最大的用处恐怕就是给外科医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源,因为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因阑尾炎而不得不进行阑尾切除手术。

阑尾对我们的身体真的是一无用处了吗?

现在,科学家已经认识到阑尾并不是多余,因为它有着重要的免疫作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

人出生后不久,淋巴组织便开始在阑尾中聚积,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之后迅速下降,并在60岁后消失殆尽。这些淋巴组织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应归于中枢免疫器官,它担负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功能。最新研究成果证实,阑尾能分泌多种物质和各种消化酶,以及促使肠管蠕动的激素和与生长有关的激素等。

在欠发达国家,阑尾炎的发病率要低于发达国家。这意味着,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区,阑尾炎可能是细菌引起身体免疫系统产生过度反应的一种表现。

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区,人们接触的细菌较少,稍有较多的细菌,即使这些细菌并非对我们身体有害,也会引起体内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从而诱发阑尾炎。而在卫生条件糟糕的地区,人们会对许多细菌产生适应,人体免疫系统包括阑尾,不把它们当作外来的敌人对待,因而免疫反应较轻。

我们比身体更聪明吗

现代医学,在基本逻辑上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低估人体系统的智慧能力,高估人类的知识能力。

以最常见的疾病感冒为例,药厂研制一种疫苗,通常需要三五年,投资几亿元。可是,你刚注射完疫苗,这种感冒病毒的变种可能很快就产生了。

目前已知的感冒病毒有好几千种,并且在不断变异出新的品种,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反复感冒的原因。

可是为什么感冒自己就能好了呢?是人体的自愈力在起作用,一分钱都不用花,人体三五天就能自动产生出抗体来。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体已经演化成一个高度系统化有机体,永远不要小觑我们身体的智能化程度。

人体的精密、复杂超越了“高科技”,现代医学与人体的精密程度相比,仍是“小儿科”。与人体的复杂相比,所谓的“高科技”还在山脚下呢。

一些医生,自以为完全了解人体,当疾病发生时,就成为和疾病对抗的总指挥,完全采取对抗性疗法,以人体为战场,和疾病展开激烈的战斗。

由于对人体奥秘的所知有限,这些医生的对抗手段,经常也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伤害。有时候甚至敌我不分,将人体的元气也伤害了,经常遇到的情况是,疾病消失了,人体也崩溃了。

中位数不能传达什么

一位医生曾说,人体属于一个“灰箱”,现代医学对它既不是一清二白(即所谓“白箱”),又非一无所知(即所谓“黑箱”)。这样,医生在治病时,可以估计到的治疗效果只是一个概率,犹如天气预报的降水概率。在畅销书《黑天鹅》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作家兼科学家古尔德曾被诊断罹患致命的胃癌,关于他能活多久,他收到的第一份信息是:这种病的存活期的中位数,约8个月。他觉得这个信息很像《圣经》中的以赛亚告知希西家王说,赶快在他死前把家整理好。

这种病情诊断,特别是那么严重的病情,会激励一个人拼命做研究,尤其是像古尔德这种多产的作家,总是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多写几本书。古尔德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实情和他最初获取的信息大不相同。

主要的差异在于期望(亦即平均)存活期比8个月长得多。他注意到期望值和中位数两者根本不同。中位数意指约50%的人活不到8个月,50%的人则活了8个月以上。但是活了8个月以上的人,生命维持的期间相当长,大致来说和普通人一样,可以活到保险死亡表预测的平均寿龄73.4岁左右。

这就是不对称现象。活不到8个月的人,很早就死掉了,而活过8个月以上的人,则继续活得更久。结果出现不对称时,存活期平均值和存活期中位数并不相同。

古尔德因此发现“偏态”的概念,因而呕心沥血写下《中位数不能传达什么》一文。文内的主旨是,医学研究机构使用的中位数概念,并不具备概率分布的特性。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一位欧洲名医的墓志铭。

对于医学来说,人文关怀,有时比一堆冰冷的数据更有价值。

如果医生宣布患者快要死了,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因此真的被恐惧击倒,从而使医生的预料成为事实。正像恐惧和焦虑会杀死病人一样,希望和坚定的意志也能延缓死亡,应该有更多的人意识到这种力量,并尽可能地发挥其巨大的潜在作用。

中医是“如科学”

中西医之争,本质上围绕“是否科学”展开的。指责中医“不科学”,正如指责西医“不哲学”,这种指责无意义,且永远不会有结论。中医对“科学”两个字本来就反感,因为科学不等于真理,到达真理的路径不止科学一条。

“科学”只是个中性词

“科学”相当于一个中性词,科学本身也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进步的。科学不等于真理,到达真理的路途上有很多的路径,科学只是一种。所谓科学就是科目的学问,它鼓励创新而不崇古。但是新东西是否一定比旧东西好呢?比如,化肥一定比大粪好吗?化纤一定比棉花好吗?化学药物比天然中药好吗?

“伪科学”这个词汇在汉语中一种强烈的贬义色彩,因为“科学”这两个字在汉语中是神圣的。其实,方舟子批评中医是伪科学,并没有完全否定的意思。但很多人不能接受,因为科学在他们眼睛里已经成为真理的化身,伪科学就意味着是被最彻底的否定。

否定中医是科学,不等于全盘否定中医。中医就算没有科学价值,但还可以有人文价值,中医的某些经验疗法也有其实用价值,值得现代医学去挖掘。

中医是认识人体的另一种思路

谈到中医就离不开一个“玄”字,中医甚至与算命、风水共用一个理论基础平台,这是必须承认的事实。但这有什么不好呢?一个人病了,西医解决不了,他还可以用中医的方法去缓解甚至解除苦痛。

政府成立了“中医科学研究院”,似乎给了中医钦定一个科学的名分。其实,让中医和科学攀亲,只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中医治病救人的时候,科学还没有出生呢。

鉴定一种东西是否伪科学,要符合这样两个条件:第一,它不是科学;第二,它打着科学的旗号。当我们非要强调中医“科学”的时候,中医就难免会陷入“伪科学”的争论了。

“柳叶刀译丛”的主编王一方曾说,中医不是科学,也不是“伪科学”,而是“如科学”……“如科学”是一个境界,是一个包含中国智慧的“类知识”,是在科学之外开辟了一个新的维度……科学讲求普遍性的规律,中医则是历史经验,是地方性知识,它不是普遍性知识。

不怕中医是伪科学,就怕科学是伪真理

徐文兵和梁冬在《中医太美》中的一段对话很有意思。

梁冬:所以司马南总说伪科学。

徐文兵:伪科学没错,中医就是伪科学,中医就不是科学。中医是另外一门认识自然的学问。

梁冬:对,或在到达真理的路途上有很多的路径,科学是一种。

徐文兵:对。

梁冬:宗教、艺术、文学都是。同时,我觉得我们对于科学的这种界定还不一样。可能对于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中医是另外一种广阔的科学,也不一定。

徐文兵:不怕中医是伪科学,就怕科学是伪真理。

科学只是人类认识宇宙、生命、真理的一条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科学是人们利用实践经验、逻辑推理的过程,科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科学结论并不是真理,只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而已,究竟是否正确还很难说。

四环素1953年上市的时候,也经过了临床实验,获得了科学依据,但是十年之后发现,小时候使用这种科学产品的孩子长出了一嘴四环素牙。

科学结论不等于真理,有时甚至是谬误。

同类推荐
  • 养生育人精华

    养生育人精华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优生、优育、优教,养生延年及处世治家之道,包括优生与胎教、后天教育法、智残障儿童家庭教育、新生儿至青春期的养护、人体亚健康防治、青壮年及老年期养护、常见病防治等知识。
  • 养病先养心

    养病先养心

    本书是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栏目同步推出的重磅新书,由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传人祝肇刚教授和协和医科大学心理专家杨霞教授联手打造,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心理学完美结合,以独特的视角解读16种常见疾病的实用养护方法。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腰酸背痛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腰酸背痛一扫光

    书中内容介绍了作者多年精心收集的最齐全的腰酸背痛老偏方,经过医学证明是最安全、最有效、最实用的。
  • 便秘食疗食谱

    便秘食疗食谱

    本书含便秘菜品类食疗食谱和便秘粥类食疗食谱两部分。每个配方根据药食性味、功能、特点,科学配伍;每道菜品、汤羹,既有配方、功效,又有制作方法。
  • 治病养病宝典

    治病养病宝典

    本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代谢类疾病、风湿类疾病等七大类的42种常见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西医诊断依据和治疗、中医分型及治疗,对每种疾病的饮食疗法、生活调理、预防与保健,以及相关知识作了颇为详细的叙述,包括现代研究新看法、新观点,并对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养生提供了建议和指导。
热门推荐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原乡

    原乡

    本书讲述了从两岸隔绝到台湾当局开放探亲那将近40年的特殊年代,两岸亲人之间日夜思念、隔海相望的感人故事,再现骨肉分离的撕心痛,揭秘骨肉团圆的万般难,演绎了民族史上深沉的乡愁,同时也通过展现老兵踏上漫漫归乡路的执著,以及故土亲人的企盼与守候来讲述海峡两岸割不断的亲情。重拾这段历史,使读者体会前人种树的艰辛,珍惜今天这种和平交流的局面,极具现实意义。
  • 女丞相

    女丞相

    她本裙钗,却不甘困居闺阁,于是女扮男装,混迹朝堂,竟一步一步坐到丞相之位。庙堂之上,故人重逢,却是相逢不相识。是该叹年华如水,还是造化弄人?这一顶乌纱是一场执念,得了江山,却也葬了前缘。昔人犹在,落花成冢。一曲游园,恍然惊梦。==========================================================================谁说女人只会谈情说爱?她就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谁说女人间的友情经不住爱情的考验?走过风风雨雨,还是姐妹最懂你。玩权术,设阴谋,欢欢乐乐混朝堂,离龙椅只剩一步之遥,到底要不要高升一步呢?“现在,你可以随朕回宫了吧。”她笑:“是你随朕回宫。”
  • 轻狂道君

    轻狂道君

    茅山道士自古以来靠追鬼赶尸赚钱,传至第十二代时,整个道馆就剩下六个人,主人公李不坏,从小被李无为收养,苦练茅山道术,后来茅山遭遇变故,师徒六人阴阳相隔,师兄弟又失散于古界之中,李不坏无奈踏入了城市之中,却发现外面的世界......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金钰满堂

    金钰满堂

    现代环境污染太严重了,想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太难了,小女子我身负重任,带着如意门前去古代发展旅游基地,那些挡在我面前的阿猫阿狗统统让道。挡我财路者,挡我开发美男帅哥者,都给我滚,马不停蹄的给我滚!(此文不11,结局HE,最后走一夫一妻路线,情节轻松,有些恶搞,不求内涵,但求读得欢乐。求票、求收藏,求包养,喵呜)
  • 校花的全职保镖

    校花的全职保镖

    午夜下载却惊魂,极品差生张宇得到了意想不到的能力。神遁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千里眼,可以看到意想不到的东西哦。顺风耳,可以听到你的心声。神所拥有的能力我都可以拥有,且看极品差生张宇如何逆袭,成为美女的守护神?
  • 长相思2:诉衷情

    长相思2:诉衷情

    诉尽离别相思,刻骨深情。最好的年华,总在不懂得珍惜前就已消逝;最深爱的人,却在来不及用心前悄然远离。在等待中错过,在失去时追悔,却不知失去的便不再有,错过的就再也无法找回。爱情也许经得住生死分离的考验,却敌不过信任的阻隔。小夭和颛顼如何在几方势力的夹层中求得生存,璟和小夭又如何在重重阻隔下守护相守的诺言,对的人与爱的人又该如何选择,都将在《长相思(2诉衷情)》中找到答案。
  • 地主家的小娇娘

    地主家的小娇娘

    穿成地主家的长女,爹爹短命,娘亲柔弱,眼看着偌大的家业都要被人眼红出窟窿了,谢玉娇决定守住家业,管好生意,科技兴农,造福乡亲,顺便招个上门女婿。只不过,这上门女婿的身份,也太过高了点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半寸日光,一夕天堂

    半寸日光,一夕天堂

    楚陵中学最普通的一名学生夏南风,因为男友邱冬柏和第三者阮浅浅意外认识了沈胥然。这个神秘并且帅气的人毫不客气的出现在夏南风的失恋生涯当中,越来越多的事情随之发生了改变。曾经的好友也不再亲密;仰慕的前辈另怀心思;沈胥然的接近也并不单纯。夏南风带着悲伤迁居他城,做了一名医生,有了很好的未婚夫,很好的生活,在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的时候,偏偏沈胥然再次出现在她面前不遗余力的说爱。生活再次被打乱,尘封的往事扑面而来,程越北的难言之隐、苏唐的背叛始末、蔚朵朵的出狱……夏南风措手不及,然而悲伤才刚刚开始……
  • 暗黑之我是亚马逊

    暗黑之我是亚马逊

    在游戏中奋力鏖战的纪锋,始终无法相信自己竟然来到了在游戏中极为熟悉的暗黑世界,然而在邪恶强大的恶魔面前,纪锋所有的知识远远不如自己手中的标枪和弓箭犀利。难道真是如此么?逆天的神符之语,通过赫拉迪克方块制造的橙色品质的手工艺品,以及对职业的了解和装备的选择搭配......当然最神秘的似乎藏有无限秘密的男性亚马逊的身体,以及穿越而来的超级极品神器无形祭典之标枪泰坦的复仇,引导着纪锋一步一步走上了亚特瑞山脉巅峰。热衷于改良魔法技能的亡灵法师伊凡,教条主义骑士精神的卡蒙,在迷离世界的背后,是战友还是敌人?实力强大的黄金法师艾西,在暗黑世界中遇到的第一个人,亚马逊罗兰,还有温柔可爱的佣兵刺客!到底纪锋该选择哪个?本书完全可以当做异世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