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4700000053

第53章 季氏第十六 为后世子孙忧(3)

小人们不懂天道的运行规律,所以不怕,但天道起了变化后,他们就不知所措,茫无头绪了。由于他们不知道“大人”,所以他们与“大人”可以亲密但却不庄重;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没有将“大人”看作是“大人”,只看成是与他们一样的人。而对圣人留传下来的经验教训,他们认为那是过时的、落后的东西加以侮辱,不思学习和利用这些经验教训,而用自己的青春和血汗来摸索前进的道路,等走了一大段弯路后,或者是碰了南墙后,才得出与圣人留传下来的经验教训一样的结果,但此时已晚矣。那么,季氏和冉有是什么样的人呢?从孔子的这几段话来看,他们表面上是君子,实际上是小人。因为他们“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9.季氏之忧在萧墙之内

【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属于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属于次一等;困惑不通后才学习的人,又次了一等。困惑不通而又不愿意学习的,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人了。”

【说明】上节说了君子与小人,实际上是说季氏和冉有等人就是小人,本节孔子进一步分析,那么季氏和冉有等人是哪一种人呢?显然就属于下等的人了。因为他们困惑不通而又不愿意学习,如果他们经过学习,也就不会因为颛臾近于费而攻伐他了。“今不取,後世必为子孙忧。”这种托辞与借口是骗不了人的,如果季氏现在与颛臾建立良好的关系,有恩于颛臾,那么,根据“对等原则”,颛臾也会回报于恩于季氏或者是他的子孙,如此,还有什么忧呢?所以,季氏之伐颛臾,完全是为了满足他的私欲罢了。如今季氏伐了颛臾,焉知颛臾的后世子孙不会伐他季氏的后世子孙吗?这种冤冤相报,何时能了呢?冉有与子路困惑不通,明知道季氏不对,但又说服不了季氏,又不愿意学习,所以是最下等的人!所以季氏之忧,其实不在颛臾,而是在他身边的小人们,在他内部的最下等的人的身上,在他本人的思想深处,“而在萧墙之内也。”

那么,有没有“生而知之者”呢?翻查古今中外的历史,的确有些人是生而知之,当然,这并不是说一生下来就知道一切,而是说这种人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教育,但一点就通,人情世故通了,什么也都通了。

10.君子有九种思考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考,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清楚没有;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没有;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思考是否恭敬;语言表达要思考是否忠诚;做事情要思考是否敬业认真;有疑问时要思考是否向别人请教;冲动时要思考是否有什么后患;见到有所得时要思考是否符合最佳行事方式。”

【说明】孔子又进一步分析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当然,凡此九种,如果经过了思考才有所行动的,自然也就是君子。没有经过思考的,也就是小人了。小人行事,在还没有看清楚的时候就会有所行动,在还没有听清楚的时候也会有所行动,根本不会思考脸色是否温和,也不会思考容貌态度是否恭敬,也不会思考语言表达是否忠诚,也不会思考做事情是否敬业认真,也不会思考有疑问时是否向别人请教,也不会在冲动时思考有什么后患,也不会思考在有所得时要采取什么方式,有所得?拿来就是。而所有这些没有经过思考的事,都是盲目的行动,而盲目的行动,就如“盲人骑瞎马”,是很难成功的。所以季氏之伐颛臾,就如“盲人骑瞎马”,是不会成功的,即便是暂时取得成功,攻下了颛臾,那将留下更多的后患。所以孔子断言,“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11.伸手进去“探汤”

【原文】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而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善良的事情就好象害怕来不及学习似的,见到不善良的事情就好象把手伸到沸水里那样赶紧避开;我见过这种人,我也听说过这样的话的。避世隐居以要求达到自己的意志,用最佳行为方式以达到正确的道路;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但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说明】孔子又进一步分析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君子就是见到善良的事情就好象害怕来不及学习似的,见到不善良的事情就好象把手伸到沸水里那样赶紧避开;而小人见到善良的事情不会努力学习,见到不善良的事情只要有利,如果那沸水里有金钱,他也会伸手进去“探汤”的。所以季氏之伐颛臾就如同伸手“探汤”一样,表面上看那汤不沸,伸手进去了,也就会知道那汤是摸不得的。所以,有些人口口声声“避世隐居以要求达到自己的意志,用最佳行为方式以达到正确的道路;”我孔子听说过这样的话,但没有见过这样的人。避世隐居了,不出仕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情,还谈得上有什么意志呢?一个人躲在深山老林里,再也不出来,也就如同死去一般,用什么样的最佳行为方式,对谁用什么最佳行为方式达到什么样的正确道路呢?

12.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的富裕还是贫穷

【原文】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於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齐景公有千驷之多的马车,他死的时候,人民不觉得有什么好的德行可以称赞他;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人民到如今还在称赞他们的品德。这是怎么说的呢?

【说明】一个人是否有德行,并不是看他富裕不富裕,季氏就算是攻下了颛臾,就算是与齐景公一样富裕了,有马千驷了,是否就是一个好人了呢?这句话不论是孔子说的,还是《论语》的编纂者们安排在这里的,都是为了说明季氏之伐颛臾,乃是“无德”之行。所以季氏如果死了以后,人民也是“无德而称焉”。我们曾在《公冶长》第二十三节中讨论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伯夷、叔齐在父亲孤竹君死后,两人互让王位,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最后是让老二做了君王,伯夷、叔齐拒食周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这段故事说明他们是放弃了富贵而贫穷至死的,这也就说明,人民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的富裕还是贫穷,而是看他所追求的是否是真理,所实践的是否是真理。如果不是为了真理,不是正道,就算再怎么富裕,人民也是瞧不起的。

13.孔子想的是所有的学生和天下的苍生

【原文】陈亢问於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

【译文】陈亢问于伯鱼说:“你从老师那里有没有得到特别的教导?”

伯鱼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那里,我恭敬地轻步走过。他说:‘你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你就没有话可说。’我于是退下来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那里,我又恭敬地轻步走过。他问我:‘你学习社会行为规范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习社会行为规范,无法立足于社会。’我于是又退下来学习社会行为规范。我单独听到的就是这两次。”

陈亢退下去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个问题而得到三个回答,知道了学诗和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又还知道了君子对自己的儿子并不特别亲近。”

【说明】《论语》的编纂者们安排了齐景公和伯夷、叔齐的故事来说明人的德行不在于富贵与贫穷。而从第一节冉有和子路来说了季氏伐颛臾的事情后,孔子就从“天下有道,………”一直说到“……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孔子对季氏和冉有和子路的批评可以说是很尖锐的,那么,孔子自己的德行怎么样呢?批评别人讲了半天,自己到底怎么样?《论语》的编纂者们便在这里安排了一段陈亢和伯鱼的对话,欲借此来说明孔子个人的德行怎么样。这段对话的重点其实就在于陈亢最后的那句话:“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在对待自己儿女的问题上也如同对待他所有的学生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传授,更不会有什么特别的遗赠了。这与冉有所说的:“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是截然不同的态度。季氏想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完全是一派私心;孔子想的却不是自己也不是自己的儿女,而是他所有的学生和天下的苍生。孔子这种不为自己也不为儿女着想的德行,确实比季氏要高上许多许多。

14.“正名”原则

【原文】邦君子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诸侯邦国君主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而“夫人”则自称为“小童”;邦国里的人民则称之为“君主夫人”;但对别的诸侯邦国的人来说,则自称她为“寡小君”;别的诸侯邦国的人如果称呼她,亦称之为“君主夫人”。

【说明】《论语》的编纂者们为什么在这里突然提出国君夫人的称谓问题来了呢?这就牵涉到孔子著名的“正名”原则了,根据这个原则,统治者在处理国家事务上,必须先要确定事务的范畴,才能确定立个什么官,才能确定这个官职的职权和责任。而这个官员才能根据职权和责任干好他的事。颛臾是从前的周天子曾经封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仪式的一个独立的邦国,而且它是在鲁国的境内,就相当于是周国的直辖市,就象现在的重庆市在四川省境内一样,属于中央直辖。而季氏既不能代表鲁国的国君,更不能代表周国的国君,他就想入非非,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和为了免除子孙的忧虑,就妄图攻伐颛臾。他这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一个国君夫人的称谓都是很讲究的,更何况季氏作为鲁国的一个大夫官员呢?本节是全篇的最后一节,这个称谓问题也就是孔子的“正名”原则,因此也就是对季氏伐颛臾的结论,经过孔子的反复论证,《论语》的编纂者们安排了这个结论,也就是从根本上反对季氏之伐颛臾。

同类推荐
  • 现代小说技巧讲堂

    现代小说技巧讲堂

    这是一部大学讲义,共八讲。第一讲:小说技巧的缘起第二讲:故事与情节第三讲:角色与身体第四讲:场面与背景第五讲:谁在说与怎样说第六讲:切分与组合第七讲:语言与言语第八讲:意图与理念。从小说文本和小说创作技巧的层面,对现代小说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阐述。全书依托国内外名家名篇技巧分析,追踪故事、人物和环境三要素之从体验到构思,再到语言生成的想象化与符号化过程,强力洞穿经典叙述技巧的秘密。全书既有开阔的理论视野,又有对小说诸要素清晰独到的论述和精彩的文本分析。
  • 天使知道我爱你

    天使知道我爱你

    本书所选散文均来自杂志《青年文摘》。作者为杂志超人气作家。选文共分8个栏目,包括:力透纸背的爱,凤仙花的忧伤,睡在风里的蒲公英,送你一窗阳光,找回的戒指 分送的玫瑰,有一种欺骗叫真爱,两只柜子的幸福生活,相爱是一种命运。爱,哪有没有问题的,爱,就是一堆问题。
  • 好说歹说

    好说歹说

    文坛怪才阿城、陈村担任主持人,与文艺圈各路高手共同打造十二场谐趣对话。神侃对手包括姜文、洪晃、朱德庸、史铁生等人。话题不拘一格,既有关于生命的哲理性体认、对爱和快乐等人类情感的溯源;也有对语言文字和音乐影像的生动考察;抑或闲聊惬意的旧时光、身边的新动向。看似庞杂随意,但在话语的交锋处时有火花闪现。
  • 虚城

    虚城

    《虚城》是作者结集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收录十多年来作者在业余时间创作的诗歌一百余首,题材涉及乡愁、爱情、文化、历史等多领域。全书作品力求回归传统,注重韵律和节奏,用字古朴典雅,但也不抱残守旧,意象精彩纷呈,风格变化多样。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本书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的教师合作完成。封面署名的排列顺序,以各位教师所撰写的《作品导读》的字数多少为依据。参与编写工作的教师,大多拥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具备学术研究的深厚实力。同时又都是在一线从事教学的骨干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本教材的篇目编选和导读写作等方面,能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体会融入其中。
热门推荐
  • 穿越孪生:惑君侧

    穿越孪生:惑君侧

    曾经是特别组织一员,而现在是神秘而深居简出的女首富叶爱,因为夺得了与国际天之骄子肖墨漓的合作而招来杀身,穿越墨清朝。她成了墨清最神秘的百叶宫宫主、是尚书府千金、又是不知名的神秘女子,一身多份,迷惑君王身侧,他能否看清她?
  • 《魔女闯世界》

    《魔女闯世界》

    魔界有个独特的规矩,在皇族成员到16岁的时候都会去人界历练,魔界公主去人界又有什么故事发生,而谁又是她的爱人魔界最大家族的大公子慕轩“我只要在你身边默默地保护你就好”妖界未来之主凌清“我知道你不可能喜欢我,爱上我,但是,我一定会守护你一辈子”神界六翼天使岑天“只要你好好的我就知足了”人界王爷欧阳霖“我只知道我会爱你一辈子”
  • 全系魔法师:逆天五小姐

    全系魔法师:逆天五小姐

    傲天大陆,强者为尊,魔法师盛行,大家族羽家却出了个废物五小姐,成为所有人的笑柄,星魂斗转,神魂归位,凤凰涅槃以后,注定翱翔九天,掀起一番惊涛骇浪,丹药宝器在手,神兽强者追随,携手那世间最至高无上的男人,笑看天下……
  • 梦回三国当王者

    梦回三国当王者

    屌丝也有逆袭日!玩穿越·召群雄!异界之旅,度过不一样的三国之旅!
  • 温润王爷,你别跑

    温润王爷,你别跑

    “你不是在这种时候,还要想着他把。”床榻上,容颜妖媚的男人一脸讽刺的对着自己身下压着的新娘问道,她的沉默彻底的激怒了他,强行的带着报复性的吻痛醒了被他栖身压在身下的女人。她不知道,他是这么缺乏安全感的男人!勾上男人的脖子,荔菲黛诗学着他平时的那种戏谑的样子,在耳边魅惑低语:“怎么?你吃醋了?”似乎是故意的捉弄他,那声音,带着撩拨,带着极具诱惑的程度,调皮粉唇还嫌不够的在耳边呵气。洞房花烛夜的前夕,床榻上的新娘,心里想的却是其他人,新郎又岂会如了她的愿呢?明明知道她喜欢的是别人,他势必要将她的心她的身,强取豪夺过啦,即使知道是自欺欺人他也要。就是死,她也只能够死在他的身边!温柔和疯狂的两个男人,她会选择谁?**她,是二十世纪的冷漠少女,亦是他的青梅竹马,她有她的奇遇。他,是乾紫皇朝的王爷,背负着太多的东西,他有着他的无奈。就因为初见的那一眼,仿佛已经认识了很久。他冷漠,她愤怒。面对无奈的选择,她只能够投身于别的男人怀抱,明哲保他人。他的冷静,冷漠,冷淡,给了她距离。他只是为了保护他,奈何,她还是此次次置身于陷阱。复杂错综的陷阱,感人的母子之情,冷血女人的觊觎。他只是一只弱弱的小白兔,还非要保护这个披着羊皮的狼女。狐狸弟弟的捣蛋时常,无厘头陪同穿越少女,凶残的母后,无用的父皇。
  • 蛇妃嫁到:逆天妖后要成魔

    蛇妃嫁到:逆天妖后要成魔

    她不就是中了毒,刚好冤家头是一条蛇吗?她还没有嫌弃他是蛇呢,他反而恶人先告状,居然把她告到阎王爷那里去了。阎王殿里,某条蛇满眼泪花的诉苦道:“本王只是好心的想要救她,没想到刚变身成人就被她给……呜呜……”好吧,她接受审判,当他的王妃就是了,当王妃每天都有蛇肉吃,没事烤烤蛇,炖个蛇汤来补补也是不错的,听说蛇王的汤最滋补养颜了。
  • 不死小妖

    不死小妖

    万年之前,人人皆有本命金莲,可坐莲修炼,悟仙道,踏仙途。一场浩劫,万年之后,金莲为何物,书无记载,人无知晓。自此,窥天机,悟仙道,踏仙途,难如登天。万年后,穆羽体内再现本命金莲。且看他如何坐莲悟道,一步步揭开本命金莲消失之谜,成就不死妖。群:128672383
  • tfboys和粉丝们的十年之约

    tfboys和粉丝们的十年之约

    十年之约,不离不弃因源而聚,一路凯歌玺卷青春,四叶同行TFBOYS和粉丝的十年之约,相信四叶草家人们并不陌生,十年后你买好飞机票和车票,只为多看一眼,你当初的骄傲
  •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在泱泱大唐诗歌的花海中,作者简墨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 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这片星野时空交错,那些闪耀着灵性与才情的诗人的一生 或片段如历史剧般一幕幕倾情上演闪烁、归寂,而他们的一吟一唱却闪烁着诗意的光辉,历千百年不落。
  • 办公室攻略:中国人不可不知的123个职场陷阱

    办公室攻略:中国人不可不知的123个职场陷阱

    总裁独家秘诀,职场版“宫心计”。《办公室攻略》是一部职场生存和发展的智慧宝典,引领您穿越危机四伏、五花八门的职场陷阱,在不断探索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