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4700000054

第54章 阳货第十七 君子的羞耻问题(1)

1.教育的作用

【原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译文】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但孔子不去见他,于是他就送给孔子一只蒸熟的小猪。

孔子侍机趁阳货不在家时,前去拜见他。

不巧在半路上两人碰见了。

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对你说。”他接着又说:“自己身怀本领,却听任国家迷途失道,这能叫仁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又说:“喜好从事于于政治而屡次失去时机,这能叫有智慧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又说:“时光去而不复返,岁月是不会等人的。”

孔子说:“是,我即将出来做事。”

【说明】阳货是季氏的家臣,掌握了季氏家族的大权,而季氏又掌握着鲁国的朝政,也就等于阳货掌握了鲁国的朝政。这就是《季氏》第二节孔子所说的“陪臣执国命”。此时阳货权势极大,但他也深知孔子的学问极高,故而想拉拢孔子为他效命。但孔子始终不买他的帐,不和他见面,于是有一天阳货送了一只蒸熟的小猪给孔子。古代送礼很讲究,受礼的人如果接受了礼品,是要亲往送礼的人家拜谢的。阳货肯定是趁孔子不在家时送的小猪,孔子没法,只得侍机趁阳货不在家时,才去见他。不料半路相遇,孔子躲不过去,只能上前相见。阳货大刺刺的,官僚派头十足,“来!予与尔言。”很不客气,但他很聪明,不直接叫孔子来他那里当官做事,而是提了个问题,“自己身怀本领,却听任国家迷途失道,这能叫仁吗?”意思是你孔子满腹经纶却不出来救国救民,在一边袖手旁观,你一天到晚讲仁义礼智信,这能称得上仁吗?逼得孔子只有说:“不可以。”阳货接着又说:“喜好从事于于政治而屡次失去时机,这能叫有智慧吗?”这又是直逼孔子,说孔子等于是没有智慧。逼得孔子只有说:“不可以。”阳货又接着说:“时光去而不复返,岁月是不会等人的。”逼得孔子只有回答说:“是,我即将出来做事。”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被阳货咄咄逼人的提问逼得走投无路了。

阳货所提的问题,并不是无理取闹,确实有些道理,自己身怀本领,不出来当官从政做事,却听任国家迷途失道,的确不能称为仁。屡次失去时机而没有出来当官从政做事,也可以称为没有智慧。但一个人是不是非要出来当官从政做事才叫仁,才叫有智慧呢?孔子作了下面的回答。如果没有下面的回答,根据孔子以往的言行,《论语》第一至第十六章的记载,尤其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我们也可以断定孔子的志向不在于自己一个人出来当官从政做事。一个人出来当官从政做事,也只能搞好这几十年,也只能管好一个地方,而如果他把正确的“为政”方法教育给几千人,这几千人每人又教育几千人,那么,出来当官从政做事的就将有几万人、几十万人。这几万、几十万人的力量相比于一个人来说,就要大得多。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也就不是几十年的问题,也就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了。这样就可以看出,以及从以下的论述中亦可以看出,孔子之所以不出来当官从政做事,并不是没有智慧,并不是不讲仁爱,而是有他一定的道理,有他羞耻于与小人为伍、共事的道理,故而孔子的智慧比起阳货的智慧确实要高上许多。

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原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天性、本性是相近的,但人的习惯、习俗是相互远离的。”

【说明】本节是孔子回答阳货的话。孔子为什么要这样来回答呢?这就是孔子对阳货的婉言推辞,意思是说,我们作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相近的,但我们之间的习惯、习俗,也就是习性是相互远离的,不同的。你习惯于当官从政做事,我习惯于读书教学;你习惯于捞取金钱财富,我不习惯;你习惯于热衷名誉地位,我不习惯;你习惯于剥削掠夺,我不习惯;你习惯于窃位篡权,我不习惯;你习惯于腐化堕落,我不习惯。“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我不能为你做事。

3.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原文】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有智慧的人和下等的愚笨的人不为习惯、习俗所移动。”

【说明】一般的人由于不能“三十而立”,树立不起自己的思想,故而很容易受环境影响、受时代影响、受周围人群的影响。受到影响以后也就产生了自己的习惯、习俗,每个人受到的影响不同,故而每个人的习惯、习俗也就不同了。那么,有谁不会受到影响呢?只有具有上等智慧的人和下等的很愚笨的人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具有了上等的智慧,也就看透了一切,了解了一切,懂得了一切,理解了一切,因此他不会被环境所左右,不会被时代所左右,不会被其他人所左右。他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性格,便能够超然独立于环境之上、时代之上,独立于其他人之上,所以他不移。而下等最愚笨的人由于根本不懂得环境、不懂得时代、不懂得其他人的习惯、习俗,他只知道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冷了要穿,其它什么都不懂,所以他也不为所移。因此,阳货之“陪臣执国命”,是被环境所左右的,是被时代所左右的,是被自己的私心、私欲所左右的,因而是没有智慧的人。而与没有智慧的人相共事,那是要倒霉的。我们现代人动不动就说要换个环境,其实都是被环境所左右着,如果有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性格,超然于环境之上,还用得着换环境吗?

其次又可以看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那么“上智”与“下愚”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可以“移”的,再根据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原则,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认定并不是不变的,君子如果自甘下流,也就是小人了,而小人如果“自行束、修”,具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是一个君子了。可“移”也就可变了。顺便说明一下,古人之称呼某些人为小人,并没有贬义,只是形容某些人只具有少年儿童的智力、智商,如同小小的人一样,便称为小人。不象现在,称呼小人是带有很大的贬义。

4.用礼乐来教化人民

【原文】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译文】孔子去到武城这个地方,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笑了一下说:“杀鸡何必用杀牛的刀呢?”

子游回答说:“以前的时候,我也听到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正道则会对人有爱心;小人学习了正道则容易使用。’”

孔子说:“弟子们,子游说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说明】“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中间大部分是可移的。因此子游在当了武城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之后,便开展了礼乐教化,意在用礼乐环境来影响人们,使人们有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因为君子若是受到好的环境的影响,便会更好地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而小人们受到好的环境的影响后,懂得了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也能学会最佳的行事方式,由此而对上级下达的命令能更好地遵守执行。也就是说,好的环境能改变人们的习惯、习俗,坏的环境也能改变人们的习惯、习俗。地方行政长官的职责就是要创造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都能够得到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本节的编纂很有意思,表面上看来与阳货问孔子之事毫不相关,但在其内在的本质上却是联系着的。阳货手握重权,没有想到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没有用礼乐来教化人民,而子游只管理了一个小地方,却用高度的文化礼乐来教化人民,这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从本节又可看到,孔子的教育方法是活泼泼的,他到子游当官的武城这个地方来玩,一见面就与子游开了个玩笑。但子游很认真,马上就质询孔子,以前你不是经常告诉我们,君子学习了正道则会对人有爱心;小人学习了正道则容易使用吗?为什么现在要说我“杀鸡何必用杀牛的刀呢?”孔子马上承认说我刚才只是开了个玩笑,承认了子游是对的,并且要弟子们向他学习。再从本节又可看到,孔子自己为什么没有出来当官从政?他教育出来的学生已经能够有所作为,对社会、对时代亦有所贡献了。

5.你想利用我吗?我还想利用你

【原文】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译文】公山弗扰占据费邑图谋叛乱,派人来召孔子去,孔子亦想去。

子路很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要到公山氏那里去呢?”

孔子说:“那个叫我去的人,难道会让我白去吗?如果他想用我,我难道不会是为了东周而去吗?”

【说明】阳货想见孔子,而孔子不见,那时阳货尚未叛乱,此时公山弗扰召孔子,孔子却想去,是因为公山弗扰叛变了季氏,占据了费邑。孔子深为东迁后的周朝担忧,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见于《左传》的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其中以姬姓者为最多,有晋(在今山西侯马)、鲁(在今山东曲阜)、曹(在今山东定陶)、卫(先在今河南淇县,后迁至今河南濮阳)、郑(在今河南新郑)、燕(在今北京)、滕(在今山东滕县)、虞(在今山西平陆)、虢(在今河南陕县)、邢(初在今河北邢台,后迁山东聊城)等国;姜姓国有齐(在今山东临淄)、许(原在今河南许昌)、申(在今河南南阳)、纪(在今山东寿光);嬴姓有秦(在今陕西凤翔)、江(在今河南罗山西北)、黄(在今河南潢川)、徐(在今江苏泗洪);芈姓有楚(在今湖北江陵);子姓有宋(在今河南商丘)、戴(在今河南兰考);姒姓有杞(原在今河南杞县,后迁到今山东潍坊);妫姓有陈(在今河南淮阳);曹姓有邾(在今山东邹县)、小邾(在今山东滕县);任姓有薛(在今山东滕县);曼姓有邓(在今湖北襄樊)。另外还有属于风姓、己姓、□姓、偃姓等小国。各国之中最强大者为晋、楚,其次为齐、秦,再次则为郑、宋、鲁、卫、曹、邾等国。春秋末崛起者为吴、越两国。除以华夏族为主的大大小小国家之外,还有不少的戎、狄、蛮、夷交错其间。在长期的相互混战之中,不少小国被强国所吞并。见于《左传》的一百二十余国,到春秋末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了。社会这样混乱,人民饱受战争侵扰之苦,使得孔子再也无法安心于教育了。他之所以想去公山氏之处,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名誉地位,也更不会去捞取金钱财富,他只是为了周朝的利益,想去看一看到底可以有什么作为而已,你想利用我吗?我还想利用你为了周朝哩。按照孔子的思想,象“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一样躲开,是孔子所不愿的,而象季氏或者阳货一样篡权夺位,也是孔子所不愿的。那么,到底怎么办呢?

6.处理、协调好人际关系

【原文】子张问“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叫仁。孔子说:“能够有五种品德用于天下的,就是仁了。”

子张问:“请问是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真心诚意、敏捷、仁爱。恭敬待人则不会受到侮辱,宽厚待人则能得到众人的拥护,真心诚意待人就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敏捷勤快就能够提高功效,仁爱待人就能够很好地使唤人。”

【说明】孔子到底怎么办呢?去还是不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去了又怎么办呢?于是便有了子张问仁这一节。“能行五者於天下”,也就是为政管理天下,但这为政管理天下,必须要具备五种品德,即恭、宽、信、敏、惠。这五种品德也就是每个领导人都应该具备的,不具备这五种品德,也就管理不好天下。不恭敬待人就会同样受到不恭敬的对待,这是人际关系中的对等原则;不宽厚待人就不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这也是对等原则中的基本原则;不真心诚意待人,那么谁还会信任你呢?“巧言令色,鲜矣仁”。不敏捷勤快怎么能提高办事功效呢?不仁爱待人,又有谁愿意听使唤呢?这些人际关系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协调,也就谈不上治理国家了。

7.不会被环境所影响、所左右

【原文】佛肸召,子欲往。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於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译文】佛肸使人来召孔子,孔子想前去。

子路说:“从前我仲由听老师说过:‘亲自做了坏事的人的那里,君子是不去的。’佛肸占据中牟反叛,先生您却要去他那里,这怎么行呢?”

孔子说:“是的,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但不是也说过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吗?不是也说过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的话吗?我难道是只匏瓜吗?怎么只能够挂在那里不让人采食呢?”

【说明】“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孔子想知道自己具不具备这五种品德,因此想去佛肸那里。这时子路又跳出来反对,理由是你自己说过的话,亲自做了坏事的人的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您要去,这怎么行呢?是的,按一般人的理解,“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是不应该去。在第五节我们说过,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诸侯混战,你争我夺,人民饱受战争侵扰之苦,使得孔子再也无法安心于教育事业了。而且他认为自己有如坚硬的石头,是磨也磨不薄的,是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的。也就是说,一般人不能去,那是因为容易被环境所影响、所左右,陷入而不能自拔。他是不会被环境所影响、所左右的。他总不能象只匏瓜那样,悬挂着让人观赏而没有实用价值。

8.要学会辨别!

【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言辞有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听说过。”

孔子说:“要学会辨别!我告诉你,爱好仁却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就是愚蠢。爱好知道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就是放纵无止境。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就是易被坑害。爱好公正正直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就是易急躁。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就是容易乱行事。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就是轻率狂妄。”

同类推荐
  • 金瓶梅之谜

    金瓶梅之谜

    《金瓶梅》因其大胆描述中国几千年伦理道德中最为害羞的一面,自其问世以来引发了古今数百年的争论。作为一部文学巨作,它不但像是一幅古代社会世俗的巨幅画卷,又有着深厚、浓郁的特定时代经济文化所衍生的思想内涵。如何正视《金瓶梅》,一直是文学界乃至社会探讨不休的话题。《(金瓶梅)之谜》的创作缘起便是希望通过历史、公正的态度,科学的、严谨的考证将该书不为人知的一面展现给读者,给大家正确对待该书提供一个参考。全书本着缜密探究经典文学作品的精髓、帮助读者解惑答疑之宗旨来创作。书中内容间或出现些许有关《金瓶梅》书中关于性的叙述,仅为研究需要,供读者加深对书中人物特性的理解,希望读者能够正确面对。
  •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本书选辑了30多位散文名家的作品,包括《初恋》、《恋歌》、《假如你想结婚的话》、《一切有命,莫勉强》、《拾玉镯》、《角落》、《情是根》、《爱的履历》等文章。
  •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朱世忠文存(上卷)

    朱世忠文存(上卷)

    世忠走了,世忠的书留下了。世忠的这四十多万字,权且取名《朱世忠文稿》或者《朱世忠文存》吧,因为了没有写完,很多的篇章也没来得及修改,“稿”字含有草稿之意,未完之意,也含有我们对这位出身微寒、韧性奋斗、性格豪放、学养深厚、谦恭随和、才情勃发、利世利史的朋友英年早逝的惋惜与悲悼。
热门推荐
  • 黑狱狂龙

    黑狱狂龙

    万丈红尘,或徘徊尘下,或骚尽尘俗,或甚嚣尘上……
  • 乐儿经

    乐儿经

    一部希望能让读者高兴,也能让自己高兴的作品。只是快乐的协作
  • 二谛义

    二谛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个关于小红帽和派大星的故事

    一个关于小红帽和派大星的故事

    这是一篇单线条的,以小红帽和派大星为主人公的叙述形式的青春回忆式小说。文中有他们不顾一切的青春,有奋不顾身的爱情,有纠缠不休的情感纠葛,有感人至深的温情画面,有那些属于你的我的他的珍贵的青春回忆。
  • 辛巳泣蕲录

    辛巳泣蕲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之二

    智慧具有传承性,本套图书精选智慧故事、内容丰富、故事精彩,为广大学生增加智慧提供了一条路径。
  • 青春如此

    青春如此

    青春太短,你好难忘。我在青春年少的时节爱上了陆涛,此后他成为了我一生中最大的笑话。
  • 乾坤之落

    乾坤之落

    这个没有科技没有和平的日子,“乾为天坤为地,乾坤反转重生天地。”弱肉弱食,实力为尊,在这乾坤大陆的一角将会出现一个新的传奇。”
  • 抗日之东江英雄

    抗日之东江英雄

    讲述的是一个叫刘南的青年,性情如火,嫉恶如仇,从小顽劣可为人颇讲义气,为救朋友在大牢里被关了七年,出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铲除当地土匪汉奸营救民主人士,智擒死敌日本驻港特务头子东条正之,威震港九、让日伪闻风丧胆的传奇故事
  • 99夜

    99夜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原来我还不信,现在对于我,婚姻不仅是坟墓,而且还是玩火自焚的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