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5000000004

第4章 经典语录(3)

【译文】所以,在喜爱某个人的同时,能知道那个人的缺点和不足;在厌恶某个人的同时,能了解那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这样的人天下少有。所以有谚语说:“溺爱子女的人不知道孩子的缺点,盼望庄稼长势旺盛的农夫不知道自家禾苗的壮硕。”这就是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不能管理好家庭的原因。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大学·传》第九章

【译文】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仁爱相亲,那么整个国家都会崇尚仁义;如果每个家庭都能谦让相敬,那么整个国家都会崇尚谦让;只要有一个人贪婪暴戾,那么整个国家都有可能陷于混乱。以此类推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一个人就能安定国家。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大学·传》第九章

【译文】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先让自己具备美德,然后才去要求别人具备美德;自己身上没有恶习,然后才去批评别人,使其弃恶从善。如果自己不讲究恕道,而去教导别人讲求恕道,这样的事情是不该发生的。所以,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所说的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是说国君能敬重老人,百姓就会崇尚孝道;国君能尊敬长者,百姓就会崇尚恭顺;国君能怜抚孤儿,那么,百姓就会同样跟着去做体恤孤贫的事。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得到民心就能守住江山,失去民心就失去了江山。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所以,国君首先要在道德修养上慎重从事。有了道德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了土地才会拥有财富,有了财富就会使国家财用充足。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道德是立国的根本,财富只是枝末。如果国君轻视道德这个根本,而重视财富这个末节,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说,国君聚敛财富,就会失去民心;国君散财于民,就会得到民心。这就是说,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得不明不白,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此谓惟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这就是说,只有具有仁德仁心的人,才能够做到喜欢好人,憎恨坏人。发现了贤人却不能举荐他,举荐了却又不能亲近信任他,这是以怠慢的态度对待贤人。发现了不善的人却不能斥退他,斥退他却不能将其流放到边远地方去,这是一种过失啊。喜爱大家所憎恶的事物,憎恶大家所喜爱的事物,这就违背了人的本性,这样的话,灾祸一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仁德的人通过疏散财富来争取民心,使王业兴盛;没有仁德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财发财,以致失去民心。没有君王爱好仁德,而臣民不爱好道义的事;没有听说过热衷道义而事业不获成功的事情;没有听说过百姓爱好忠义而国库里的财货不属于国君的事。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所以说,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采用忠诚信义来争得民心,骄横奢侈只会失去民心。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增殖财富有个大原则,就是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就会使财富长久充足了。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当权者应该爱民之所爱,恨民之所恨,才能算得上是百姓的父母。

《中庸》二十则

作者作品简介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合,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中庸·治国》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发表言论,事先想定,就不会说不下去;做人行事,事先计划好,就不会发生困惑;有所行动,事先筹划好,就不会因做不下去而抱愧;要实行中庸之道,必须事先用功勤勉,然后再实行,这样道就无穷无尽了。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修身》

【译文】君子既不抱怨说上天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没有人了解我,君子能够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君子不仅不会抱怨、呼天抢地,甚至还会“反求诸己”,更加修养自己的德行。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程子提示》

【译文】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做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的意思是天下的定理。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纲领》

【译文】人们秉受天赋的理叫做性,遵循本性的自然发展行事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到众人就是教化。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纲领》

【译文】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普遍准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知人》

【译文】君子的言行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小人的言行则完全违背中庸的道理。这是因为,君子能时时省察对于中庸的理解,做到随时而异,适中不偏;小人对于中庸的理解,则任性妄为,肆无忌惮。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正心》

【译文】天下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官爵俸禄是可以放弃的。雪白的刀刃是可以践踏而过的,但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中庸·知物》

【译文】君子所秉持的道,往大了说,天下没有什么能承载得了;往小了说,天下没有谁能剖析得了的。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中庸·知物》

【译文】君子所秉持的中庸之道,是从普通男女之间的浅近道理开始的,但推究到精深深奥处,就能明察天地上下一切事物了。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修身》

【译文】君子安心于此时此刻所处的地位去做本分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向来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向来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该做的事;向来处于边远的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向来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修身》

【译文】君子身处上位的时候,不作威作福,不欺凌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君子身处下位的时候,不钻营攀附,不会乞求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只求端正自己而不乞求于别人,那么心中就会泰然而没有怨恨。上不怨恨苍天,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安处现状来等待天命的安排,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齐家》

【译文】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从低处起步。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中庸·知天》

【译文】所以说,上天生养万物,必定会根据他们的资质而厚待他们,能够栽培的就一定去栽培它,而要倾覆的就让他倾覆。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治国》

【译文】所以国君处理好政事的关键在于获得贤才;而获得贤才的方法就在于国君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在于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就在于存有仁爱之心。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知性》

【译文】由于内心诚实而明察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察事理而达到内心的诚实,这叫做后天的教育感化。内心诚实了就能明察事理,而明察事理同样能够达到内心诚实。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叁矣。——《中庸·诚意》

【译文】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才能充分发挥天下一切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天下一切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对万事万物进行演化和发展;能帮助天地对万事万物进行演化和发展,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修身》

【译文】君子一定要恭敬地奉守天生的德行,广泛学习,探究事理,使自身的学问和德行日益广大深厚,达到精深高妙的境界,不偏不倚,遵循中庸之道。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中庸·修身》

【译文】在学习方面,经常温习过去所学到的知识,以便有新的体会和新的发现;在道德修养方面,要使专诚之心更加充实,用以崇尚礼仪。所以,身居高位的人不骄傲,身处下位的人不违背礼仪法度。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昏庸无道的时候,他的沉默自守也足以使其处于乱世而远避灾祸。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中庸·知法》

【译文】天地间万物一起生长却不会互相妨害,天地之道相互并行却不会互相违背,小德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德使万物敦厚淳朴,无穷无尽,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于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乎?——《中庸·正心》

【译文】君子在内心省察自己,就不会有过失和愧疚,没有恶念头存于心志之中。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因为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严格要求自己。

《论语》三十四则

作者作品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我国古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的言行被他的学生写成传世经典《论语》。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还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政事而又恪守信用,既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按照农时的忙闲去使用民力。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调节和约束,也是不可以的。”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安逸,做事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不断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用法制命令去管理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百姓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是无法从心里意识到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约束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会改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遇事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正确地对待各种言论;到了七十岁时才能够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也不会超出规矩。”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但不以私情相互勾结;小人善于拉拢勾结,而不在道义上团结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那就危险了。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美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开在废墟上的花

    开在废墟上的花

    从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写故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从故事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哪里去寻找中国的好故事?《中国好故事》特邀国内顶尖故事家,为中国的孩子们、为芸芸众生讲述最沁人心脾的故事。
  • 汶川地震诗歌漫谈

    汶川地震诗歌漫谈

    本书既有对汶川地震诗歌的总体描述,又有针对诗人诗作进行的具体分析,还有国内出版的汶川地震诗集(含CD)名录与部分报刊汶川地震诗歌评论(含访谈)篇目索引、序言、后记。
  •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三百多年来,《红楼梦》为汉语白话写作树立了一面旗帜,是中国古典文学在小说技艺上达到的最高峰。三百多年来,《红楼梦》激动着无数的读者,一代又一代人为它的故事所倾倒,为它的文字所痴迷。无数少男少女们心下默念着贾宝玉林黛玉的名字,暗藏着自己的青春情怀。又是多少历经世事磨练的人从中品位政治纷纭、勾心斗角。更有不能数计的文艺作品从《红楼梦》中演化而出,小说、日记、戏剧、歌舞、影视剧……或改编,或续写,或戏说,三百多年来,一部《红楼梦》成就无数文本。一并多少学者名师潜心红学,皓首穷经,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在图书馆里已作汗牛充栋。 ……
  •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女诗人余秀华的首部个人诗集,共收录其精选作品100余首,内容始终围绕爱情、亲情、生活感悟和对外面世界自由的向往。余秀华一直生活在乡村,出生时脑管肢体的部分受了损伤,但这一切似乎与她的诗人角色毫不违和,她以为“就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诗歌)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她的诗有着大胆的想象和刻骨铭心的爱,语言也具有直击读者内心的力量,她的诗苦痛但不阴暗,大胆而又清纯,给人信心,充满阳光。
热门推荐
  • 美男太多不好选

    美男太多不好选

    逗比男神,高冷殿下,恶魔王子,天使美男,花心大少,请选择,全都要,不行,美男太多不好选
  • 校园恋爱之只是偶然

    校园恋爱之只是偶然

    这是爱情小说哦,记住记住记住记住记住记住!
  • 股权结构的理论、实践与创新

    股权结构的理论、实践与创新

    本书通过对公司治理理论和股权结构理论的讨论分析,结合分析我国股权结构的现状和特点,通过运用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尝试对我国股权结构问题做出初步的尝试。
  • 玄魔至尊

    玄魔至尊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苍茫大地谁主浮沉。辰羽一代邪少重生,弥补缺憾。弱肉强食的世界,慢慢走向巅峰。热血不断,故事跌宕起伏,来和辰羽一起崛起吧!
  • 灵武通天

    灵武通天

    继承了父亲的恶魔力量,世人皆要诛他.一路腥风血雨地杀来,只为守护心中所在乎的那些人!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艺术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艺术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

    刷新世界的100个技术发明(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微臣有喜

    微臣有喜

    听闻当今圣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我不以为然。当然,若是掉得一手好节操也算必杀技的话,他倒也算不得一无是处。他欺我辱我鄙视我,作为一个臣子,我却要爱他敬他了解他。圣上最爱听的是御史大夫的糗事、最爱吃的是御史大夫的豆腐……次奥,臣申请辞职找会计结账走人好吗?
  • 光耀大唐

    光耀大唐

    盛世的大唐,是民族的荣耀。每每读到这段历史,多少人为贞观、开元击节而叹?这样的盛世不应有撼!它的光芒应照耀世界……一不小心来到大唐,李科决定玩他个天翻地覆、非把世界变个模样不可!弄个字典开启民智,却引来山东士族逼迫?看老子挑起民愤吓死他!高原吐蕃要崛起?多大点事,早晚华夏一家亲,看我弄出个啤酒花、种他个遍布高原,没了粮食他还不老实坐下给咱打起手鼓唱起歌!天下初平人少物寡?看咱掀起一场技术革命、解放生产力!曲辕犁、水力传动、钢铁冶炼、水泥……物力丰足,商业兴起,新势力寻求朝廷诉求?呵呵,想多了吧?咱是皇子能让你丫挤兑皇权?看老子……太宗青睐,欲传大统?啊呸!作为新世纪杰出青年,岂能被封建糟粕侵蚀!看我传播自由主义思潮、问鼎万民精神领袖!什么?长孙无忌那老小子想弄我?李承乾那怂货耍阴招?佛门道门还有战区的几个教派明枪暗箭、还抹黑我?来来来,你不过来我就过去,绝对不用火药炸死你……
  • 小王妃倾城

    小王妃倾城

    冷若凝很小的时候双亲被杀,为了复仇加入了一个杀手组织,她的代号是七号,长大后杀死了仇人,自己却死在那些所谓的“兄弟”手中。重生后的她女扮男装逛青楼,入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