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5000000005

第5章 经典语录(4)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无法长久地过安乐生活。有仁德的人才能安心于实行仁德,有智慧的人才能善于利用仁德。”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所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困与卑微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是不会逃避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称之为“君子”呢?君子是连吃完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能违背仁德的,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始终按仁德去做,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行事的。”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君子关心的是道德教化,小人关心的是乡土田宅;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实惠。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不担心没有官职地位,只担心自己没有能用以站得住脚的学问和本领。不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值得被人们所知道的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感到耻辱啊。”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每天一竹筒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狭小的小巷里,别人都无法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乐善的快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孔子说:“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未免流于粗俗: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具备君子的风度和修养。”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常常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换来的财富和显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长处而跟从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篇第八》

【译文】孔子说:“恭敬而没有礼就会劳扰不安;做事谨慎而没有礼就会畏缩拘谨;勇猛刚强而没有礼就会作乱;直率没有礼就会说话尖酸刻薄。君子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忘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篇第九》

【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人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论语·乡党篇第十》

【译文】饭食不嫌做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变味了,鱼和肉不新鲜了、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不好闻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不按正确方法切割的肉,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主食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能喝到昏醉的程度。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如果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不能兴建起来。礼乐制度兴建不起来,刑罚就不会恰当执行。刑罚执行得不恰当,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怎样做才好。所以君子确定名分必须名实相副,说出来一定要可以实行。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只是没有一点草率马虎的地方罢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孔子说:“君主本身品行端正,不用发令百姓就会照着去做;君主品行不正,即使发布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虚伪做作的人交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孔子说:“侍奉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未到该说话时强先说,叫做急躁;已经该说了还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这叫瞎了眼。”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戒除: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除的是迷恋女色;等到壮年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惕争强好斗;等到老年时,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的是贪得无厌。”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孔子说:“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天命而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的人,蔑视圣人的话。”

《孟子》十七则

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从而容易治理了。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孟子说:“作战时,季节、天气等条件不如地理条件重要,但地理条件又没有人心的一致重要。三里见方的内城,七里见方的外城,敌人包围并攻打它但不能取得胜利。能够包围并攻打它,那一定是得到了合乎天时的战机;如果仍然不能战胜的话,那就是这个战机不及地形更为有利。城墙并不是不高大,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盔甲并不是不坚硬锋利,备用的军粮也不是不充足;守军弃城逃走,那是因为地形虽有利,但不如人心一致更有力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也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戚朋友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民都会归顺他。用天下人民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亲戚朋友都背叛的人,那么,君子要么不打仗,打仗一定会取得胜利。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君子不抱怨上天,不责怪别人。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上》

【译文】一个人只有对某些事放弃不做,才能够集中力量有所作为。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译文】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鱼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二者不可同时获得,那我就放弃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但两者不可以同时获得,那我就牺牲生命而追求道义。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仁厚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人民敬畏它;良好的教育,人民喜爱它。良好的政治获得人民的财产,良好的教育获得人民的心。”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文】尊重道德热爱义理,就可以快快乐乐了。所以士人在贫穷时不会丧失道义,得志时不会背离原则。贫穷时不丧失道义,所以士人能自得其乐;得志时不背离原则,所以人民不会对他失去希望。古代贤德的人,得志时,把恩惠施加给人民;不得志时,就修养品德给世人作表率。贫穷时就搞好本身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天下政治清明的时份,用道义随身行事;天下政治黑暗的时候,用生命捍卫道义。没有听说过牺牲道义而屈从于他人的。”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还在其最次。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不多,他的善性虽然有点丧失,但不会多;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他的善性虽然有所保存,但是极少了。”

《荀子》十九则

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译文】君子说:学习不能够停止不前。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而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但比水还要寒冷。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译文】君子的生性并非与别人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帮助自己罢了。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荀子·劝学》

【译文】各种事物的发生,一定有它的起因;荣誉或耻辱的来临,必定与他的德行相应。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译文】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地方,交游要接近贤士,这样才是防止自己误人邪途而接近正道的方法。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文】不一步一步的积累,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不汇集众多的小溪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同类推荐
  •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是一本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大量经典文章首次独家入选:编者爬梳书海,披沙拣金,精选出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这些被遗忘的经典作品,皆为首次独家入选。
  •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的抒情诗中,柔肠百结、无法申述的情状是魅人的,同样富于魔力的是精致的概括,它通常以结论式的句型作用于人的知解力。闪烁中的肯定,肯定下的闪烁,把概括指向不定性和深邃性,柔和的渊谷和鸟瞰的伟岸同时出现在读者脚下。
  • 尘事

    尘事

    作者通过两个农民家庭冉家和李家的发展变化,讲述了在改革开放以后,宁夏南部山区的农民,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落后的生活状态,实现经济富裕,走向小康之路的发展历程。同时也道出了中国最广大的群体渴望知识,渴望进步,渴望改变的普遍心情。
  • 大冲动

    大冲动

    《大冲动》以东南沿海另一个小镇为背景,延续九十年、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直至一零年代前叶生活在小镇上的人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演绎出的有声有色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展示出了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内心产生的一波又一波不止歇的“冲动”。
  •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诗,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诗,是人类心灵的深切呼唤。诗是一条流经人类每个角落永不枯竭的清清小河。诗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那是因为由诗所传达出的人的美好情感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诗,可以越过沧桑岁月,到达地老天荒。诗是整体意义上的美,是春风沉醉的美。诗是美的极致,因为诗具有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热门推荐
  • 神证魔途

    神证魔途

    活着至少要有个梦想,万一哪天实现了呢。有时候执着会是一种笑话,有时候天真也会是一种笑话。但天真的并且执着的人却可以让梦成真,这并不是一个笑话。少年满眼星辰,天真的问道,狮虎,你所真的有神灵存在么?
  • 邱少云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邱少云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邱少云(1926--1952),革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一次执行潜伏任务时,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斗部署,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年仅26岁。
  • 创诺之陆

    创诺之陆

    主人公炎毅的身世之谜,与幼时玩伴的冒险之旅。下周开始周更。
  • 我要上北大

    我要上北大

    这是来自21位清华学子的真诚忠告;这是来自各地高考状元的真知灼见。对于他们来说,高中、高考已经成为过去,而你们还在前进,还需要拼搏进取。通往成功的路径绝无坦途。崎岖坎坷,遍地荆棘。也是生命中的美景——如果你能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轻松快乐的心情踏上前进的征程,即使目标很远。成功再难。也能够坦然的龙门一跃。《我要上清华》的篇章都是出自全国各省市高考翘楚之手,这些思想与方法是他们高中学习、备考过程中真实经历的记录。书里有他们学习方法的总结,有考试心态的调整,有应对考试的技巧。有感情的困惑和他们的处理方法。
  • 妃同一般:三小姐乖乖爱

    妃同一般:三小姐乖乖爱

    白简溪一睁眼,看着眼前的一切,愣了愣,她到底是死了还是活了?什么?!穿了?还是白将军府嫡女?那不错!什么,嫡女是废物?没事没事,咱变成稀有物!别大皇子嫌弃要退婚?那不行,咱把大皇子退了,咱嫌弃他!姐姐狠毒,妹妹恶毒?没关系,偶尔斗斗嘴,玩玩心计,还是可以的!只是,那个王爷,怎么有事没事就在屁股后面跟着?什么?她走到哪里跟到哪里?带上银两,捎上妖怪,咱逃吧!看着被绑的无法动弹的娇妻,亲了亲那动人的小嘴,满意的点点头“爱妃,味道如初……今晚可是洞房花烛夜,本王,期待已久!”敢情,跑了一圈,还是跑到洞房去了?果真……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
  • 魔法学院日记66

    魔法学院日记66

    这个故事主要讲诉了一个名叫雪露的女生,她生活在一个奇幻的小岛上,在一个魔法学院就读,而且也是一个很棒的精英队队长,守护着小岛的和平。因为一些成长中的经历,给她的中学生涯添上了有趣的一笔。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九部天脉

    九部天脉

    那是一只巨眼,那是一只天眼,那是一只脉眼。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将我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给了我一个无名的身份,给我安排了一个一个九死一生的坎坷人生。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什么也不知道。我从春天醒来,从寒冰上来,从黑夜里来。只为找到自己,寻找失去的记忆、、、、、、、
  • 力量觉醒之夜辉

    力量觉醒之夜辉

    千年前的世界大战形成了如今人类世界的统一,这段历史的起因被胜利者模糊化,甚至成为一个禁忌。主角夜辉在寻找凭空消失的母亲的过程中经历了尔虞我诈、爱情与友情、背叛与欺骗,还有许多光怪陆离的事,自身的星辰之力也逐渐觉醒,当夜辉揭开自己是来自异空间的身世秘密之后,发现了这个世界与异空间的巨大阴谋,处在阴谋漩涡中的夜辉又将会如何抉择?
  • 别玩我的心

    别玩我的心

    清晨的阳光轻轻地透过阳台和窗户,静静地躺在床上。这个时候,赵冬华早已起床,正在洗手间做上班前的准备,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感觉跟两年前刚毕业的时候不太一样了,究竟是哪部一样了,他自己也说不上来,“难道这就是成熟了,不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