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风暴
龙是一种“精华”动物
我们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中国龙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图腾。关于中国龙的形象,到处可见,比如龙绘、龙雕、龙灯、龙舞、龙舟,风景名胜有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北京北海的五龙亭、江苏徐州的云龙山、辽宁沈阳的黄龙府、四川都江堰的伏龙观。
但是,自然界是找不到这样一种动物的,龙是华夏先民在洪荒远古与兽为邻的时代,把许多动物的精华部分(鹿角、马脸、牛眼、虎嘴、虾须、蛇身、鱼鳞、鹰爪等)组合而想象出的惊人创造。
想象的不断重新组合与糅合,是我们社会不断发展,文明不断进步的主要途径。
从植物根系到钢筋混凝土
1865年,法国园艺师约瑟夫·莫尼埃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植物根系的特点:植物根系在松软的土壤中盘根错节、相互交叉,成一种网状结构,并将泥土紧紧地抱成了一团。他立刻联想到花坛和花盆的制作工艺,于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一些网状的铁丝,结果不出所料,这些器具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破碎。1875年,约瑟夫·莫尼埃又借鉴这个经验建造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桥,非常坚固。因此,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可和应用。
KTV的色彩心理学
一家KTV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KTV老板咨询营销专家,如何扭亏为盈。专家经过仔细调研以后,给老板出了一个主意,老板按照这个建议执行以后,生意渐渐好了起来。
原来,专家让老板把自己的包厢分为不同的格调,一部分包厢的墙面刷成绿色,一部分刷成黄色,一部分包厢刷成粉红色,并打出了“颜色KTV”的口号。这中间的奥秘在于,颜色包含了一种心理层面上的联想作用。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有差别。
一般来说,绿色、青色和蓝色等颜色能让人想象到大自然、蓝天、白云,这些颜色被称为冷色调。而红色、橙色和黄色等鲜艳的颜色能让人联想到阳光、火焰等有温暖感的东西,这些颜色被称为暖色。颜色对人的心情、食欲、状态都有很大的影响。
来唱歌的人心态无非分为两种:愉悦型和沮丧型。不同心情的人在不同颜色的包厢里唱歌,感觉也大不一样。因此,很快这个“颜色KTV”就火爆起来了。
本星球最具创意建筑“鸟巢”、“水立方”
经历了北京奥运会,有人这样说:整个奥林匹克公园里至少有两座堪称伟大的建筑。可以说它们是这个星球上最具创意的建筑之一,是人类想象力的伟大产物。建造这样的建筑,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资金,这两样我们中国人都具备了。
如果说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的竣工,是我们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象征;那如今在天安门广场以北10英里50码的地方的奥林匹克公园则有力宣告了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全球化的决心。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它在2009年入选世界10年十大建筑。
它是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由艾未未担任设计顾问。国家体育场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充满着艺术的张力和想象力,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国家体育场的外墙上包裹着无数纵横交错的弯曲钢筋,形成网格状形态,因而得名“鸟巢”。观众席上方的91000根网格状拱形钢筋结构支撑着半开放的顶棚,并形成透气孔,顶棚中心则是敞开的。大量悬空的钢筋结构让体育场看起来就像一尊巨大的金属雕塑,但实际上这些钢筋结构都是工程需要,而非装饰性部件。
在“鸟巢”的隔壁就是“水立方”。“水立方”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其先进的建筑技术,而在于它将“泡沫建筑”这一模糊而陈旧的建筑概念转化成一座优雅迷人的真实建筑。奥运过后,水立方和鸟巢已成为北京市的新地标。可以说,鸟巢和水立方正是想象力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深山藏古寺”:不拼画技拼构思
相传古时候一位皇帝曾以“深山藏古寺”为题,召集天下有名的画匠作画。于是这些有名的画家都绞尽脑汁,力求画出最贴合这个题目意境的画。
最后角逐出了三幅画:第一幅是在万木丛中显露出古寺的一角,第二幅画是在景色秀丽的半山腰中伸出了一根幡,第三幅画是一个老和尚从山下溪边跳水,沿着山路缓缓而上,而远处只见一片山林,根本无从寻觅寺庙的踪迹。
“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貌似简单,但是却需要画家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功底。一个“深”和一个“藏”字,需要画家用想象力表达出来。可见,第一幅画太浅白,“万木丛中显露出古寺的一角”体现不出“深藏”的意思,而第二幅也是同样的毛病,只有第三幅画,以老和尚挑水,表明山里自然有一所古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幅画独特的构思自然让它最终独占鳌头。
思维新天地
联想催生创新
联想思考术,顾名思义,就是用联系和想象的方法来思考。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创造和发明都来自于联想。从猫科动物厚厚的爪子我们联想到了现在运动员必备的钉鞋,从观察蜘蛛结网我们联想到纤维的交织可以增加纤维的韧性,从翱翔天际的老鹰我们可以联想到飞机……总之,联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可以不断开拓人们的思想,激发人们的创新能力。
联想是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人的头脑中储存着大量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信息会渐渐被人们遗忘,在脑海中变得模糊杂乱、支离破碎,成为一些无用的细节。联想思考术能让我们挖掘出潜意识深处的种种信息,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再次勾勒出来。
许多人成功的事实表明,能抓住生活中的细节,用自己的想象力加以润色和勾勒,最终化腐朽为神奇,让麻雀变成了凤凰。比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来源于一条女子卧轨的新闻时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就来自于看世界地图的想象,牛顿从落地的苹果联想到了万有引力,贝尔从听到吉他声想到改装电话机……联想的力量影响着人类的历史。
开发想象力,首先要敢于想。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缺乏想象和观念。我们的想象力,是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所以要敢于异想天开,不要害怕胡思乱想。其次是“能够想”,想象的火花迸发与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了然于心的经验是想象力的基础,所以我们要拓宽视野、博览群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这样才能产生科学的创造想象,否则就会出现“想”却想不出,或者“想”出的是无用的空想。最后是善于想,要打破常规,跳出传统的桎梏,任想象不受束缚地自由飞翔。
1.拓展想象力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身积累的过程,不仅需要训练我们自己的智力,更要拥有提供想象力的土壤,在这个土壤中,最肥沃的就是经验。第一手经验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想象动力,因为它们能够长期地储存在我们大脑中供我们使用。
比如经常旅游就能增加我们的想象力,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造地和,我们的思维也能被大大地扩展;人与人的交流也可以丰富和激起我们的想象力,与才智之士交流,不仅是心灵上的愉悦也是想象力上的一次突破……总之这些生活中的经验帮助着我们,给我们提供着想象的动力。
2.平时多读一些优秀的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思想的结晶。看一些经典的书籍,不仅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也提高了我们的联想思维能力。比如读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句,就能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文字的包容与力量。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这些诗句读起来如同万马奔腾,有一股席卷万里的壮阔气势,不由让人拍案叫绝。
3.要提高联想思维能力,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联想思维准则:
(1)相似规则。所谓相似规则,是指在人的头脑之中可以根据事物之间的形状、结构、性质或作用进行相似的联想,从而引发某种新的设想。如朱自清的《绿》:“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这段文字用了四个比喻句,从水纹、水光、水质和水色四个方面,“皱”、“明”、“清”、“碧”与彼物外形的特征展开联想,对梅雨潭的绿作了多方面的描写,生动传神。
(2)相关规则。所谓相关规则,是指在思考问题时,尽量根据事物之间的实践和空间等方面进行联想。由于世上万物都有联系,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利用事物之间的关联进行联想,也能够打开思路,做出创新。如由曹雪芹想到李白想到杜甫;由《本草纲目》想到《天工开物》想到《梦溪笔谈》;由“团结就是力量”想到“众人拾柴火焰高”想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想到“别后唯所思,天渊共明月”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
(3)因果规则。客观事物之间具有一种奇妙的因果关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因果规则进行推导,可以由原因到结果,也可以从结果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