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常常对自己进行联想性的思想训练。我们可以就随意指定的一件事,或者一个事物,作为想象的起点,开始我们的联想之旅。比如我们可以由筷子——碗——饭——水稻——田野——越野车……,手机——短信——家人问候——童年——老家的房子……放飞自己的意识,让我们僵化的思想再次激活。
思维训练营
思维情景再现一
怎么样才能使洗衣机洗后的衣服不粘上小棉团一样的东西?这个问题现在也许不是难题,但是几十年前,这是一个令科技人员大伤脑筋的问题。解决方法不是没有,但是都非常复杂,需要增添不少设备,这又会提高洗衣机的成本和价格。然而最后这个问题却被日本的一位家庭妇女给解决了,她正是观察到生活中的一个现象而得到了启发。
联想思考术
这位家庭妇女想起了幼年时在农村山冈上捕捉蜻蜓的情景,她们都是利用一个小网来网住蜻蜓。她想,如果在洗衣机中放一个小网是不是也可以网住小棉团之类的杂物呢?经过一番联想之后,她觉得是可以以此类推的,于是她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对自己的这个创意进行完善和加工,终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由于只需要在洗衣机里面加上一个小小的网兜,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这个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就大获欢迎。很快,世界上的洗衣机厂都来购买这项实用的专利,而这位日本妇女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思维情景再现二
牛黄,别名丑宝,是中医里常用的一种药材,它是牛胆结石的结果,以前只能从牛胆中取出,并不是每头牛都会得胆结石,所以天然的牛黄特别珍贵。如何研制天然的牛黄呢?
联想思考术
一个药品公司想要解决牛黄匮乏的问题,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一天,一位科研人员从河蚌育珠的应用中联想到:既然将少量异物塞进河蚌内,可以通过刺激使得河蚌体内慢慢形成珍珠,那么在牛的胆囊中也埋入合适的异物,是不是可以培育出牛黄呢?经过这种联想,这个科研人员立刻展开研究,最后果然取得了成功,培育出了人工牛黄。
思维情景再现三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晚期,德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苏军决定解放有德军残余部队驻守的克里木半岛。双方对峙在彼列科普这个地方,这个时候忽然天降大雪,这对战斗前的侦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何快速地侦查到敌人的防线呢?
联想思考术
苏联集团军的炮兵司令正在发愁,忽然看到刚走进掩体里的参谋长,只见他身上粘上的雪花在室内的暖气中开始融化,先前被积雪所覆盖的臂章也露出了轮廓。这个时候他突然联想到:随着天气的转暖,敌军掩体内的积雪也必将融化,为了保持战壕的干燥,他们必然要清除掩体内的积雪,而只要他们打扫开始清除积雪,必然就会露出马脚。于是司令员立刻命令对德军阵地进行连续侦查和航空摄像,结果只用了几个小时,就从敌军前沿阵地积雪的变化中,推断出德军的兵力部署,而苏军立刻调整好了相应的兵力,一举突破了敌军的防线。
思维情景再现四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于是当地的政府从欧洲引进了牛羊发展农业,可是很快草原上布满了苍蝇,而它们的叮咬也大大地影响了牛羊的生长发育,这同时也让人们感到奇怪:为什么其他大洲的牧场没有出现这种问题呢?
联想思考术
问题出在了哪里呢?科研人员和当地的农民都在找寻着原因。后来经过多方考察,才发现原来问题出现在屎壳郎身上。原来屎壳郎可以将牛羊的粪便做成一个个粪球,然后将粪球推入地下。由于有了这样的“牧场清道夫”,很快这些排泄物就被清理掉了,蚊虫苍蝇自然也就少了许多,牛羊——牛羊粪便——屎壳郎,这个客观存在的链条,形成了一个“因果”的联系链,而澳大利亚只引进了牛羊,却没有引进屎壳郎,自然无法出现其他大洲的良性循环。于是,澳大利亚立刻成立了“屎壳郎研究所”,相继从世界各地引进了大批的屎壳郎。很快,蚊虫不再泛滥成灾,蚊蝇也随之减少,这个问题也最终得以解决。
名人逸事
想象出来的原子内部结构模型
在19世纪,虽然物理学家们普遍都知道,在一个原子里,既有正粒子,也有负粒子,然而这两种粒子在原子的内部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却没有人知道,一方面,这仅靠逻辑推理是办不到的;另一方面,当时的实验条件也限制了做实验来考证。所以,当时的物理学家另辟蹊径决定用自己的想象力来设定一些模型。
其中,最出名的模型就是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提出的“葡萄干面包模型”和卢瑟福提出的“太阳系模型”。
汤姆森的想象模型为:带负电的粒子,就像葡萄干一样,镶嵌在由带正电的粒子所构成的像面包一样的没有空隙的球状实体里。卢瑟福提出的太阳系模型是:带负电的粒子像太阳系的行星那样,围绕着占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带正电的原子核旋转。
汤姆森和卢瑟福都是以自己的有关知识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物化出了各自的原子内部结构模型,以填补和充实对原子内部结构认识上的不足和缺陷,这就是补白填充想象。
“哈利·波特”诞生在火车上
乔安妮·凯瑟琳·罗琳,是一位看起来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女性,她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热爱英国文学,大学主修的是法语。毕业后,她只身前往葡萄牙发展,可惜事业发展的却并不顺利。经过一次短暂而失败的婚姻后,她便带着3个月大的女儿杰西卡回到了英国,栖身于爱丁堡一间没有暖气的小公寓里。找不到工作的她,只好靠着微薄的失业救济金养活自己和女儿。期间,抑郁的她甚至想到了自杀,然而为了女儿,她决定活下去。
24岁那年,罗琳在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一个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车窗外对着她微笑。他一下子闯进了她的生命,使她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虽然当时她的手边没有纸和笔,但她开始天马行空地想象,终于把这个哈利·波特的男孩故事推向了世界。于是,哈利·波特诞生了——一个11岁小男孩,瘦小的个子,黑色乱蓬蓬的头发,明亮的绿色眼睛,戴着圆形眼镜,前额上有一道细长、闪电状的伤疤……哈利·波特成为风靡全球的童话人物。
《哈利·波特》系列描写的是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六年的学习生活冒险,并与邪恶势力伏地魔斗争的故事。这套书充满着天马流星般的想象力,将西方传说中的巫术和现代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哈利·波特这个人物叱咤文学江湖,让数不清的读者为之倾倒,这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如今《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已经在全球售出了至少4亿册,并引出了一个总值70亿英镑的附带工业。罗琳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之一,私人财富高达5.45亿英镑。
联想——让文明的变迁成为一幅长卷
人类的发展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呢?从无到有,从蛮荒到文明,这期间的漫长、艰辛似乎很难一次说清楚。
著名的瑞典哲学家艾赫尔别格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形象地为我们勾勒出了人类发展的画卷:他认为,直到在到达最后1公里之前的漫长的征途中,人类一直是沿着艰难崎岖的道路前进的,穿过了荒野,穿过了原始森林,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却对周围的世界万物茫然一无所知。只是在即将到达最后1公里的时候,人类才看到了原始时代的工具和史前穴居时代创作的绘画。当开始最后1公里的赛程时,人类才看到难以识别的文字,看到农业社会的特征,看到人类文明刚刚透过来的几缕曙光。离终点200米的时候,人类在铺着石板的道路上穿过了古罗马雄浑的城堡。离终点100米的时候,在跑道的一边是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神圣建筑,另一边是“中央之国”四大发明的繁荣场所。离终点50米的时候,人类看见了一个人,他用创造者特有的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眼光注视着这场赛跑——他就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剩下只有10米了,人类开始出现在火炬和油灯焕发出的光芒之中。剩下最后5米了,在这最后的冲刺中,人类看到了惊人的奇迹,电灯光亮照耀着夜间的大道,机器轰鸣,汽车和飞机疾驰而过,摄影记者和电视记者的聚光灯使胜利的赛跑运动员眼花缭乱……
赫尔别格运用了联想思维,让文明的变迁成为一幅长长的画卷,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看到它的描述,人类的发展立刻在我们头脑中立体般浮现出来,这就是想象的作用。
挥毫与拔剑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出于张芝、张旭,和张旭齐名。他的书法,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他的书法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
关于他的书法特点来源,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怀素自幼苦练书法,但是很快便遇到瓶颈,长进不大。为此他陷入了苦恼之中。有一天,他看见别人在舞剑,感觉剑花如同行云流水,让人眼花缭乱,他将书法和舞剑进行对比联想以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倘若以笔为剑,又当如何?从此书法突飞猛进。后人是如此评价他的: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