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2900000045

第45章 怀念与铭记(2)

1982年初夏,老总编调往北京,临走时向省委推荐让流萤接替他的工作。在流萤以副总编辑主持报社工作期间,有关部门的同志多次向报社送来领导同志的长篇讲话稿件,要求在头版全文刊出。编辑部的同志对此议论纷纷,援引宋平同志主持省委工作期间的意见和做法,认为现在这种做法不符合党报的宣传原则,找流萤直接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在此之前,有关部门也一度把宋平的讲话送来,要求全文刊登。当时老总编就直接请示宋平,宋平说,那是他们搞的,不是我的意思,今后我的讲话要全文登报,需经我本人同意。他还说,其实我在一般会议上的讲话不一定登报,有些要登,摘个消息就行了;有的讲话你们觉得重要,可以改成报纸的评论,不必老登领导人的讲话。宋平的这个要求,后来就成了规矩。当天面对这篇讲话,根据以往的惯例,流萤发了一些议论,说我看这是一般会议讲话,还是改成消息,短些精练些,登突出些,效果更好。按照流萤的意见处理以后,也未闻异议。可是过了一段,传说省委收到一些来信反映,流萤批评省委领导人的讲话“没水平”,还经常要求在报上全文刊登。过了一段又有传说,有关方面把那封信送给其他领导同志传阅,传阅的两位领导同志以此为笑话,说批评“没水平”的那个同志倒有点水平。在这期间流萤泰然处之,继续大刀阔斧地在报社推行改革调整,直到第二年初夏,流萤才被任命为《甘肃日报》总编辑,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又过了一段调任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常委。我们中有人曾经把那封信当作笑料,问过流萤,他说:我早听到了那封信的传说,其实,那封信是演绎的,我本是一番好意,根本没有批评别人的意思,我也知道“全文刊登”是下边工作人员的要求,试想,即使我有那种想法,也不能在编前会上当众批评领导人的讲话没水平呀!

流萤从政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少了,他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后,仍然见面不多。原来他还是想“为甘肃老百姓办些事”,在兰州白塔山修建碑林。资金由省、市投资和自己多方募集各三分之一。甘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著名的历代书法大家和丰富的书法遗存。他还亲自四处查阅、八方征集,从出生于敦煌的书法大师、汉代人张芝,到现在的一大批甘肃籍书法家的墨宝为主,兼及全国历代书法大师的遗存,统统搜集起来,镌刻成碑,镶在墙上,配以文字解说,按照历史顺序陈列于庭室长廊,使观者一目了然,不仅增强了人们对甘肃文化遗产的了解,更加深了对中国文化源流的认识。有一次流萤来报社办事,有人问他,碑林不是已经展出了嘛,你怎么还这样来去匆匆?他风趣地说,工程收尾缺钱,不得不继续“上山刻碑,下山化缘。”

我们都已年过古稀,一向身体较好的流萤同志却先我们而去,显然有积劳的因素,给我们留下深深的遗憾。每当经过滨河马路中段,北面山头上那座白墙黄顶、苍翠掩映的建筑群,很自然地便会映入视线,仿佛流萤同志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眼前。

2007年1月于兰州

《神州诗书画报》编辑部《鑫报》编辑部

乐观而博学的老人曾在自己的简历中如是说:“问汝平生功业”,做编辑,“为他人做嫁衣裳”;做官,“为他人当敲门砖”;老矣,下山“化缘”,上山刻碑,与塔影河声相伴,以习字读书为乐。

记得我们初识流萤老先生时,他曾把人生的几件大事和人生的要义归结为:做人、做事、做官、做文章。他说的时候是那么轻松而诙谐,但我们在之后的近20年里一直体味与追寻着其中三昧,而总觉不得皮毛矣!假如除却“做人”之根本,将其他三项作为人生的三大阶段的话,做文章、建碑林,则应该是他老人家最为精彩的华彩乐章。

兰州碑林终于在世纪之初的那个6月14日,历经了“十年酝酿,四年筹备,两年建设”后,初步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计划,开始向社会开放了。提起坐落在兰州白塔山西峰顶部的兰州碑林,那可是兰州人近年来引以为自豪的话题。因为那片面积35亩,有14亩花圃绿地、憩息游园和6000平方米仿古风格的建筑群落,以浓郁的甘肃地域文化为突出特点,以经典的书法刻石为浓厚内涵,汇集了几千年来与甘肃息息相关的名人名笔。它与山下“道通西域”的金城关、高耸入云的白塔和滚滚东去的黄河、横跨百年的铁桥,构成了兰州一个别具特色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可是,当人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时,再回首时很难体会到酝酿、筹备、建设的历程何其艰辛。

如今,人们来到碑林,无论谁的眼前都会为之豁然开朗:在大片鲜花绿地、松翠杉青的集散广场上,跃入眼帘的,是高大的仿古牌坊正面上方镌刻着的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诗人、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兰州碑林”。赵朴初先生曾是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日友协副主席。据了解,这是赵先生至今为我国碑林题写的第三块匾额,此前两块是韶山碑林和孔庙碑林。映衬着它的是兰州连云的建筑群落和群山、大河给予它的大气魄。

习仲勋曾经说:“兰州碑林是给甘肃人民树碑立传。”一位不知名的市民曾给碑林留言:“谁说甘肃愚贫穷,请君放眼看碑林。”这一切生动地说明,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我们的老百姓真正读懂了碑林,接受了碑林。

为碑林付出巨大艰辛的流老先生说:“碑林开放以来,已经接待了不少的国内外游人,大家都反映景点不错。”

谈到激昂处,先生说,“兰州碑林以鲜明的地域文化为特色,名曰碑林,实则是甘肃若干历史的显示。我认为,碑林向人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书法,那里也不只是参观和学习书法的地方。书法只是大文化的一个侧面,从其中我们可以读到的有文学、书法、历史和文字学,以至更多东西,兰州碑林最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应该是多民族融合的历史,是众多民族和世界四种古文化在悠长的融合过程中,遗留在甘肃这片土地上的东西。”

东西文化,陇右汇流。这8个大字不正是一代宗师季羡林所说,一代书家朱克敏所写,流萤先生所想要长留在山顶摩崖石刻上方的文字吗?当我们再次说到它时,先生会意地笑了,笑得那么灿烂。

我们似乎穿行在历史的浪花中,我们似乎驰骋于时光的通道中。

8000多年的历史,转瞬间就从身边流过。

每块碑刻,都立着一个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每帧手札,都隐含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光芒四射的古人思想,历来就是东方瑰宝中的明珠。走进兰州碑林,就如同翻开了一部中国文学、书法的发展史,隶规篆章,草矩楷法,同源异流,各领风骚;甘肃历史,本土文化,跃然眼帘。其凭借突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尽情展示陇原大地著名的碑刻和历代书法大家的作品。凡咏陇佳品,不论古今,不分出处,一概纳而用之。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展出的精品中,淳化阁帖、秦汉简牍、敦煌写经、怀素自叙帖丙辰本、李白送贺八大诗等已为碑林镇馆之宝,其中不乏有史以来首次面世者。

在这里,我读到最古老的历史诗篇;在这里,我见到了历史生活上的每幅画卷;一会儿,我似乎漫步在古城长安人流如潮的大街上;一会儿,我似乎又看见了远古战场中迷漫的尘雾;一会儿,我似乎又听见了那些为国为民而不顾生命安危激烈争辩的早朝声……哦,碑林,在你面前,我感受到了时光的短暂,我知道了生命的渺小,我明白了生存的可贵。我们也感受到了一位老人的赤子之心!

谈到激昂处,先生说:“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爱好者日众,特建中国传世书法展厅与陇右书艺院,供人观赏,以资研习。

所有碑刻石料来自陕西富平县凤凰山,刻工来自各方,力求每一通碑诗文好、书法好、石料好、镌刻好。碑林同仁努力将兰州碑林建设为具有历史、艺术、教育、游览休闲价值之文化圣地。”先生介绍说,兰州碑林自建设以来,得到了省市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及热诚关怀……

转瞬间,我不知是走进了碑的森林还是来到了石的宫殿,那一块块灰黑的灵石,那一行行流动的文字,那一件件凝聚着古今仁人志士血汗心声的珠宝,无不印着智慧的花朵,无不闪着劳动的光彩。这无言的石碑,似乎在诉说千古沧桑的巨变,似乎在表达人类思想光芒的伟大。

游人的脚步纷至沓来的往还中至此驻留片刻,立即会心驰神往,置身于深深的文化氛围之中。古语道:“字如其人。”你看那石碑无语,却组成了一幅甘肃悠远历史的长卷,而持如椽巨笔写就这篇兰州碑林大章的人就是流萤老先生。

碑林延续着陇右的文脉,也延续着老人的生命。他建起的兰州碑林为我们生活的都市人文色彩增加了浓重的一笔。

今年6月,由兰州碑林委托《鑫报》独家为新建仿古建筑和999级上山踏步征集名称的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和众多热心市民的支持,他们纷纷来信、来电或通过其他现代通讯方式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及建议。在重病中卧床的老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不住地喃喃说道:“好,好,好!这就好了!”

11月22日下午,老先生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他操劳了一生的新闻事业。当杨德儒、黄应寿、杨重琦等几位新闻工作者前去看望他时,他显得特别精神,简直是近十几天中最兴奋的状态,对他们说:“干新闻很累,你们要坚持!办报纸,需要和企业界的同志合作……拜托了。”当《神州诗书画报》的杨德儒社长和黄应寿总编辑说道,希望先生病愈后再为该报写一些书法作品时,先生说道:“我扛呗……”他孩子般忘情的谈话中说到了甘肃的经济、定西的洋芋和其他许多事情。

先生的拳拳之情,日月可鉴。那种眼光、那种语气,激起在场的人多少感慨!

在我们惊闻老先生11月23日不幸逝世的噩耗后,《鑫报》编辑部和《神州诗书画报》编辑部同仁们写下挽联:秉烛逐赤光,仕札在河南,遗爱在河北。鹤鸣星空:做人做事做官做文章,忍吟塔影河声,竟成绝唱;依笔鉴千古,有利于陇右,无愧于平生。鲸吞浩然:立正立史立碑立天下,泪望兰山流韵,真归蓬莱。

(本文执笔《鑫报》社长:杨重琦)

流萤——我永志不忘

王明远

2002年6月,流萤同志将其所著《塔影河声》亲自送到我手,他还写上了“相交六十春秋,此生永志不忘”,并题“明远同学同乡同事留念”。当时我的心情不言而喻。

根本没想到,他的第二句话,竟然变成我对他的永志不忘了!因为他从小到老体质比我结实,我还比他大两岁。所以我对流萤的逝世,感到特别难过,只说“他走得太早太远了……”相交六十春秋,我对流萤是有说不完的话,这里只概括说说。一是他有很强的事业心。他和我在甘肃日报社一起工作了20余年,在一个办公室就工作了8年多,在夜班室一起工作和住宿也有较长时间,他从不迟到早退,甚至加班加点工作。后来在“文革”中他离开报社,在另外的单位,又把我们放到一个办公室了,他还是一样的扎实工作。那时我常迟到早退,有时还发点牢骚。有一次流萤很认真地对我说:“不管怎么样,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自己的事业嘛”。这对我影响最深。他对事业做得越来越多越好。大家知道的兰州碑林,还有参与会宁红军会师纪念塔的建设等。为建碑林和编著杨慎之一书,开头都是他和我交谈的,他总怕办不成办不好。我说:“根据你的本事和性格,你愿办的事一定要成;不愿办的无论怎说你也不干。”他听了不说,一笑就过了,事实证明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二是流萤的性格是胸怀开阔,也是爱说爱笑的。但对工作和重要事情,他是想得多,说得少,甚至是含而不露。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他也碰过钉子,受过很大委屈,但事后我从没有听到过他对有关人和事表示怨恨的话。也从没有听过对什么事后悔的话;对没有帮上忙的人和事,总是表示遗憾。

从1983年开始,他进入省委工作,先在宣传部,后到组织部,那时候我在政府大院又办了《甘肃经济报》,和流萤又有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见的多一些,说的话也不少。我对他说,到高级政治领导岗位上,重要的是和政治家打交道,这既要听人家说出来的,更要听不说出来的。他说:“多少年了,我第一次听这个话。”过后几年,他对我说,“你曾说过的那句话,我亲身体验到了,是有哲理的”。

在我们交往中,这是流萤对我唯一的口头赞许。因此,我想起了80年代后期宋平同志说的一句话:“甘肃流萤的组织工作有理论色彩。”

流萤走了一年多了,他走后我多次梦见我们在一起。实在是“永志不忘”啊。

无愧先贤益后学

——对流萤先生的几点个人记忆

许维

每当在黄河边漫步,透过岸边滨河路旁轻轻拂动的柳丝,对岸翠山峻岭上那座重檐叠轩的兰州碑林,“草圣阁”便遥遥在望。这大概是兰州这座城市最有诗情画意,也最具人文精神的地方。我常常流连河滨,眺望远山。在我的意象里,那高耸云天的“草圣阁”就是一位宽厚长者的雕像,就像罗丹的《思想者》那样,凝神注视着这座城市,也让这座城市的人们怀念着他。

他便是兰州碑林的创建者流萤先生。

流萤先生是我做新闻工作的老领导、好师长。20世纪70年代初,我刚到甘肃日报社不久,住在报社的力行新村家属院。流萤先生也住在那个院子里,我们算是邻居。我只知道他文章写得好,50年代初就是甘肃日报的“四大才子”之一。但因当时他在省农林厅任职,不在一起工作,来往并不多。后来,流萤先生回到报社任总编辑,接触多了起来。那时,社会风气较好,报社还是革命老区的传统。无论总编辑、部主任,还是普通编辑,大家都是互相以“老”字或“小”相称,从来没有以职务相称的。流萤先生姓刘,老同事都直呼其名,我们小字辈实在不好直呼其名,便还是以“老刘”相称。一直到他当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组织部长,我们见了面,还是称“老刘”。他也从不介意。流萤先生十分爱惜人才,重视提携后进。那时候,我才刚刚跨入新闻的门槛不久,采访写作也才刚刚学步。他看了我的几篇通讯后,却鼓励说:“你用散文笔法写通讯,文笔不错。”其实,那些东西现在看来实在还很粗糙,只是那时的通讯大都是一些用滥了的官话、套话,我不过套话用得少了点而已。后来,流萤先生到省委做领导工作。在他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报社总编辑时,还曾选调我到省委去工作。我这人胸无大志,只是喜欢爬格子,喜欢报社工作,没有去。他也没有生气,照样对我很友好。直到多年后说起这件事,他还表示惋惜。

同类推荐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一生要会背诵的唐诗

    一生要会背诵的唐诗

    唐诗宋词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两颗璀璨夺目、精美绝伦的明珠。它们题材广泛,形式不拘一格,风格多姿多彩。《一生要会背诵的100首唐诗:100个首宋词》荟萃了一生要会背诵的100首唐诗和100首宋词,它们或文雅、或悲壮、或哀怨、或柔媚、或深沉……
  •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我要回报以歌

    我要回报以歌

    本书收录了张丽钧最新创作的40多篇散文,充满了对现实与生命的感悟,为阅历尚浅、忽略过多的中学生们摆出了一场珍贵的“纯净阅读的盛宴”,展现了精神原野上的美好风景。
  • 一江春水

    一江春水

    本书收集了作者自2003年以来笔耕不辍写下的34篇文字,其中,有为人处事的厚重智慧,有夫妻之间的幽默调侃,有对天地万物的独到认识,有对青春家园的深情回忆,有对文学诗歌的真知灼见,有对年幼女儿的谆谆教诲。这些文字包罗万象,大气磅礴,又细腻感人,朴实真挚。作者保持着一颗宁静而低调的心,一颗积极而温暖的心,款款叙述,娓娓道来。
热门推荐
  • 火影之轮回战魂

    火影之轮回战魂

    武士,国家;忍者,村子,家族;无止境的战争衍生出斩不断的憎恨;在逆境中寻求力量,在战火中寻求和平,传说天地间第一缕光明诞生于黑暗之中;要想守护重要的东西必然会双手沾满鲜血,如果守护就意味着要被憎恨,那我景天便要打破这憎恨。
  • 封土:西夏迷踪

    封土:西夏迷踪

    爷爷的意外死去,在整理遗物时我无意间发现了爷爷当年的一些东西。缺页的残卷、古老的护身符、怪异的家族遗传病……一切的一切都因为爷爷打开了当年的那一口棺材。如果诅咒不破除,我和我的家人将会在不解和困惑中死去……为此,我踏上了一条不为世人接受的道路——摸金校尉!在一座座古墓中拯救自己,和探秘那些尘封已久的秘密……
  • 灵异游戏

    灵异游戏

    好奇是我们对未知的欲望,而恐惧是我们对未知的害怕。
  • 武天凌神

    武天凌神

    遥远的星空无边无尽,神秘的大地有着无数神奇,我来到这个世界我迷茫,我彷徨,我不知所戳。
  • 鬼医邪少

    鬼医邪少

    苏家医圣的传人,无意中得到了神农医皇炎帝的传承,他是少女的杀手,寡妇的救星,少妇的最爱!
  • tfboys之遇见你的曾经

    tfboys之遇见你的曾经

    在那给爬满壁虎的老旧房屋里装着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美好的童年回忆十年过去了他们又相遇了这次女孩没有逃避她会选择谁,,,,,。,。,。,。,
  • 选择

    选择

    丛盛元回头看看小双,笑着,拉起她的手。这一次,小双没有拒绝,顺从地被牵领着。他们走到酒店大厅的时候,谁也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 Allan'  s Wife

    Allan' s W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鬼

    白.鬼

    那天,他就像那块石头一样消失在她的生命中。他倾尽一切,换回见到她的机会,与她拥抱,却发现自己穿透了他,他才明白——自己不过是个鬼魂。“白鬼!你真的很自私!你永远只爱她!你从未看到你身边的人!”“对不起......"
  • 青少年成长必知的心理学定律

    青少年成长必知的心理学定律

    本书借鉴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引用了浅显易懂的小故事,介绍了当前社会上比较有影响的心理学定律,对帮助青少年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树立健全向上的心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