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2900000012

第12章 作品(12)

这里要特别强调,编辑人员成年累月住在领导机关,与领导和干部打交道多,和农民直接来往少,即使下了乡,也是和干部接触多,和农民接触少,往往习惯于从领导角度出发,讲起话来,领导上应该怎样,干部应该怎样,而不是说农民应该怎样,结果把“面对农民讲话”改成了“面对干部讲话”,这是很危险的。长此以往,报纸会脱离农民,使农民报成了干部报。事实证明,只要报纸面对农民来讲话,不仅农民感到亲切,容易接受,乡干部也可以从这里了解到应向农民讲些什么,要农民干什么,怎么干。这就是说,既满足了农民的要求,也满足了干部的要求。据了解,乡村小学教员和一部分高年级学生,读农民报的也不少。生活在农村,和农村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求知道党的农村工作政策和农村生活的变化,那是很自然的。

我们应主动地向他们发行报纸,通过他们扩大报纸宣传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转移视线,研究起他们的教学工作来。当然,必要的宣传还是要的。

为了切实贯彻面对农民直接讲话的方针,甘肃农民报创刊的时候,曾提出“眼睛看着农民,耳朵听着农民,嘴巴对着农民”的口号,要求编辑人员熟悉农村,倾听农民呼声,关心农民生活,在下笔编稿的时候,力求讲到农民心上去。这个口号,在这几年的实践过程中证明,对改造编辑人员思想,坚持通俗化编写原则,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不过,以后也发现,这个口号的前两句是有毛病的。我们不仅要看着和听着农民,还要看着和听着国内外局势,国家社会主义工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小手工业改造等,给农民加以必要的讲述。仅仅看着和听着农民是不够的,狭窄的。

农民报纸的第二个特点,是当地农村生活的宣传,占了报纸的主要篇幅。党创办农民报纸,是为了教育农民,指导农村工作,报纸对于当地农村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必须以主要篇幅去反映和指导,促进其发展。在份量上,一般要占到四分之三。从内容上看,大致包括:农村工作政策的传达及其执行情况;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面貌;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民文化活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政权的建设;先进生产经验和先进工作经验的推广;农村科学技术卫生的传授,农民的意见、批评、呼声等。当然,随着农村工作的发展,报纸的宣传内容要经常改变。比如:在土地改革完成以前,反霸、减租、土地改革,是报纸宣传的中心内容;在土地改革以后,合作化以前,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是报纸宣传的中心内容;现在,除高级合作化的宣传以外,要特别抓住社社巩固,社社增产,户户增收的宣传。从文章作者看,绝大部分应该是农村通讯员写的,而且要注意到地区的平衡,不要把省级农民报办成某县的农民报,把县级农民报办成某几个乡的农民报,否则,会使报纸的宣传面狭窄起来,脱离了其他地区的农民。

前面这样讲,是不是说,农民报纸对于其他方面的社会生活不宣传呢?不是的。对于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建设、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手工业改造、各项重大事件,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资本主义国家的腐朽、保卫和平的斗争等,都要加强宣传。不过,在宣传时,一定要面对农民,从教育农民的角度去着眼,不能泛泛而谈。

农民报纸的第三个特点,是文章编写必须具体。农民接受新事物,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从事实出发,不从理论出发,一切要拿“样子看”,好了干,不好了不干。我们在编发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农民的这个思想特点,尽量用农民的实际生活去教育农民。也就是说,让农民去教育农民。当然,在“言事”的时候,要有“说理”的成分糅合在里边,把实际生活和理论灵活地结合起来,使农民看了“事”,也明了“理”。有的报纸把这叫做“活人活事活道理”,是很恰当的。农民认识新事物,还有一个特点,是一比一串,这是农民运用很广泛的一个思想方法,张三比李四,上庄比下庄,解放后比解放前,入社后比入社前,从对比中引伸出结论,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提高。农民的这种思想方法,在我们编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注意运用,以增强宣传效果。有的报纸,为使文章写得具体,在编写理论教育、时事教育、科学教育等性质的文章时,曾经提出了从事实到原则、从具体到抽象、从近到远、从不熟悉到熟悉、从简单到复杂等做法,是很好的。另外,在行文时,切忌那些含含糊糊、笼笼统统的字句出现在报面,使农民无从理解,造成困难。

农民报纸的第四个特点,是文字口语化,念来顺口,听来顺耳,像说话那样。

农民报纸的第五个特点,是报纸杂志化。农民报纸,限于农民的读报时间和读报能力,一般都是两三天才出一期,一期是四开四版或两版,充其量不过一万五千来字,可是它的宣传任务经常压得编辑喘不过气。在这种任务多、刊期长、容量小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应该像一般报纸那样,迅速地、多方面地反映情况;一方面应像杂志那样,抓住关键,系统地、突出地宣传好某一个问题。

除此之外,农民报纸还有字大、行稀、图文并茂、编排方块化等特点。

什么是通俗化

刚开始接触通俗报纸的人,总喜欢问:啥叫个通俗化?要想给通俗化下个定义,然后从这个定义出发,去钻研通俗化,去办通俗报纸,那是靠不住的,会束缚自己的脚手的。但是,为了开步走起来,思想上有个初步的认识,对于许多人的说法,知道一些还是必要的。

这些说法是什么呢?就我们搜集到的一些介绍给大家。有的说:“通俗化是众人的口”;有的说:“通俗化是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教育老百姓”;有的说:“通俗化是细致的思想工作,艺术的创造工作”;有的说:“通俗化是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反映和指导当前群众最关心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有的说:“通俗化是深入浅出的问题”;有的说:“通俗化的实质是联系实际和指导实际,联系群众和教育群众”;有的说:“通俗化是个严重的政治任务,不是单纯的技巧问题”;有的说:“通俗化是决定报纸命运,即能不能深入群众的问题”;有的说:“通俗化是编辑人员的思想改造问题”。

这许多说法,虽然有的还不够那么全面和明确,强调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是从这些说法里,可以看出:我们提倡通俗化,把通俗化作为报纸的编辑方针,其目的是为了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使报纸以群众的经过提炼的语言,反映群众的思想、生活,反映群众迫切需要的问题,并以简单明了、具体生动的形式,来宣传党的政策,使党的政策和群众的要求与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指导当前农村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毛主席讲:“严重的任务是教育农民。”这个严重的任务,一部分是要农民报纸来担负。现在农村已经合作化了,单干农民已经成了集体农民,但是在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上,道儿还很长很长,任务还很多很多,要求报纸不断地去宣传,去鼓动。比如说,从经济地位讲,我国农民已经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成员,但是从思想形态讲,许多农民还保存着自私、保守等小农经济的思想,党是要帮助农民逐渐克服,而在这方面,报纸是有它的一定作用的。再比如说,农民迫切要求提高文化水平,要求多知道些理论、时事、科学、技术、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报纸必须采取深入浅出的办法,尽力地去满足他们。所以,我们应当首先认识,通俗化是个严重的政治任务,丝毫不能抱着一种轻率的态度,马马虎虎,得过且过。

要做好通俗化的工作,必须具有坚强的、经常的群众观点;必须采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必须钻研党的政策,经常树立明确的政策思想。这是通俗化的关键,我们应从这方面多下工夫。我们要时时刻刻记着,我们宣传的对象是农民,他们由于长时期的受到封建阶级的统治,不识字,没文化,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几年大家学了些文化,识了些字,但是多的人还是不识字,摘了文盲帽子的还是少数。我们在写文章时,用一个词,写一句话,都要想到他们的接受能力,不能用那些抽象的冗长的话去为难他们;更不能以为农民是无知无识,只有自己是全智全能。其实,农民比我们高明得多,知道得多,所谓通俗化,就是拿农民自己的东西去教育农民,并不是我们坐在办公室里,在个别字句上改一改就是通俗化。只有老老实实地向农民学习,才能做好为农民办报的工作。可惜的是,我们许多同志的群众观点,有时有,有时没;有了,稿子编得很通俗,没了就编得很生硬。在日常工作中,“改稿”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改人”。在工作方法上,还应该经常注意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方法,多做群众工作,多做调查研究,多培养通讯员,多发表他们的文章,使报纸紧紧地联系着群众,吸引着群众。

一离开群众生活,报纸就显得苍白无力,通俗化也就失去了基础。对于党的理论、各项政策更要经常地、联系实际地学习,头脑经常保持清醒,不为现象迷糊,不使自己失却工作方向和辨别能力。总起来讲,通俗化的过程,就是编辑人员的思想改造过程,群众工作开展的过程,和编辑部马克思主义水平提高的过程,只有这三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持久的彻底的通俗化才能得到保证。这三方面的工作进展程度,会具体地反映在报纸通俗化的水平上。

一篇真正通俗化的文章,一定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物。我们发表一篇文章,要是主题是群众最关心和最需要的,讲得合情合理,真正能解决群众的问题,在不得已的时候,即使用上一两个难懂的词,句子稍微长一些,群众还是喜欢看。要是内容和群众的生活、斗争没有关系,或者讲不到点子上,即使写得再通顺活泼也没人喜欢看。内容是首要问题,语言和形式只能帮助内容的表现,使群众更容易接受,文字本身不能决定文章的价值。但是我们也不能片面地去强调内容的重要,忽视了群众语言和群众形式的采用,如果认为内容群众需要就行了,文字可以不管,那实际上是取消了通俗化,会和单纯追求文字技巧而忽视内容一样地走到错路上去。只有文章的内容具有明确的政策思想和真实的群众情感,采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说是一篇通俗化的文章。

至于前边那许多说法到底以哪一个说法好?我们认为“深入浅出”这四个字概括了通俗化的原则和作法,抓住了通俗化的要领。至于怎样去理解,各个人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是这样理解的:所谓深入,就是:深入地钻研党的理论、政策、指示,深入地了解群众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群众的思想状况,深入地改造编辑人员的思想;所谓浅出,就是:从群众现在的思想水平和文化水平出发,用群众的普通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理论、政策、指示,生动活泼地传达给群众,吸引群众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深入,是指编辑人员说的;浅出是指所编写的文章说的。二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共同构成通俗化。

对一些错误认识和错误作法的批判前面讲了我们对于通俗化的认识,通俗化的目的,通俗化的关键所在,和怎样才算是一篇通俗文章等,这里顺便把一些对通俗化的错误认识和错误作法讲一讲。

有的人讲,“做通俗化工作,没出息,有失身份”,于是不安心,盼望早调走。他们不了解,做通俗化的工作,为农民办报,是关系着工农联盟的一桩大事情,不但很光荣,很重要,而且味道很长,做起来很不简单,不下工夫学,根本做不好。

有的人,在开始做通俗化工作的时候,往往容易把通俗化误解为简单的文字翻译,他们认为,只要把“本省”改为“咱省”,“我们”改为“咱们”,“去年”改成“年时”,“干什么”改成“干啥”,“农民们”改成“乡亲们”;把二三十字的长句子改成十来字的短句子,把“买进耕牛三头”改成“买进三头耕牛”;把那些空洞的字句和不必要的修饰语删掉,就是通俗化了。一句话,他们认为通俗化工作,仅仅是个别字句的改动。也有的人,认为通俗化仅仅是形式的问题,“前后是快板,中间加插画”,就是通俗化的文章。很明显,这些看法,是形式主义的,不正确的。只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同时去研究,才可能进入通俗化之门。

有的人,在开始工作时,叫喊:“难呀!老虎吃天爷——没处下爪呀!”一天愁眉苦脸,很不愉快。是的,要做一个通俗报纸的编辑很不简单,思想要健全,政策要读懂,报纸业务要熟悉,还要有一定的文艺知识、生产知识,确实很不容易把工作做好。“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只要我们下苦工学,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日积月累,是会由不懂到懂,由外行到比较内行的。

通俗化的文章,要求事物形象化,作者往往容易过分渲染,添枝加叶;编辑容易想当然添一些情节进去,结果违犯了新闻真实性,损害了党的威信,切忌。

给农民宣传,文章故事化是很好的一个办法,有矛盾,有曲折,有人有事有道理,但是我们硬编,假设上一个人,就道起故事来,这是错误的。至于拉洋片之类,应当别论。通俗化要求短,但是我们不能把复杂的事物,为了迁就短,简单化起来。那样做的结果,文章质量降低,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简练要得,简单化一点要不得。

在开始学习通俗化的时候,必要的临摹是允许的,但是我们不能死搬硬套,人家来个啥,咱就来个啥,人家怎写,咱就怎写,不研究,不创造,不从群众生活出发,那是很不好的。

至于有人问:通俗化是为了适应群众文化水平,将来群众文化水平提高了,就不需要了吗?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短时期就能做到的,也不是不分先后的,群众在任何时候都有水平高低之分的。

我们还应该这样看,通俗化是最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生命力最强的。因而通俗化是永远需要的。

§§§第二部分

政策和群众

前面已经说过,通俗化的目的,就是为的把党的政策意图深入浅出地贯彻到群众中去,使它变为群众行动的动力和指针。

我们党的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但在一定时间内和群众的思想还是有某种程度的距离的。这是因为:党的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但是,它是群众中先进思想的集中表现,当再回到群众中去的时候,在一定时期并不能马上为广大群众所普遍理解;而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不是一样的,对于党的政策,在当地执行时,必须加以具体化。

我们通俗化的任务,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把党的政策变为广大群众的认识,因地制宜地指导群众的实践。

那么,怎样解决政策和群众思想的矛盾呢?

同类推荐
  • 暑假闯荡江湖

    暑假闯荡江湖

    本系列儿童小说主要围绕某市星光小学学生王豆展开。王豆眼小人胖,十分贪玩,有超强幻想力。
  •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这是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中国南极科考历程及其昆仑站建站始末的纪实文学。《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受到《十月》杂志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委托和支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记录并揭示了中国年纪科考历程及其惊世成就,堪称首部全面反映昆仑站建设始末的纪实文学。作者在亲自采访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后,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严谨而又生动的笔触对南极内陆考察的重大成就——格罗夫山地考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以及在冰穹A建立昆仑科考站,进行了客观的全景记录并深入解析。
  • 荷塘

    荷塘

    《荷塘》是梁必文步入生命之秋后出的又一本诗集,字里行间已没有了年轻气盛时的外露与浮躁,代之的是内敛与平和,追求的是一种诗的静美的诗思。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 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 妞妞

    妞妞

    《妞妞》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仅仅活了562天便夭折了的小女孩——妞妞。由于妈妈孕期的一次意外生病,妞妞出生便患有眼部恶性肿瘤,父母给与了最细心的照料,但仍旧无法挽回妞妞的生命。在陪伴妞妞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有欢喜有无助,有下相互扶持有激烈争吵,父亲周国平用感人的文字记录下来,带给读者很多启示。
热门推荐
  • 大小姐凌心

    大小姐凌心

    苏宇夕离开学校,看见门口有人打架,便去劝架。劝架成功却被卷入一件大事。他遇见一个神秘老头,老头传授苏宇夕一身本领,却让他开始了传奇人生的旅程……
  • 通天

    通天

    新婚洞房花烛夜,却被美辣娇妻陷害,家破人亡!岂料天生逆脉不能修炼武技又是魔法白痴,幸得五大剑圣收其为徒!从此一步步走向颠覆整个天地的存在。他不仅是一个万人敬仰的英雄,更是一个风流的枭雄!醉卧美人膝,天地变幻随我心。醒掌杀人剑,翻天覆地定乾坤。
  • 花月痕

    花月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霸九霄

    女霸九霄

    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修炼的世界,碰到了传说中的冥幽狐。什么?我是阎王殿主?怎么可能嘛。看一位少女如何由弱变强,踏上巅峰!
  • 剑仙的女友

    剑仙的女友

    七星传人入世修真,岛国的黑龙会大举入侵,夫妻双修PK采阴补阳,地仙对上地忍。十大洞天分崩离析,外敌刚退,又同室操戈。有人说,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是女人,可这里的美女可不好惹,弄不好,你瞄上的,就是一个要命的主。
  • 主公,臣妾恭候多时

    主公,臣妾恭候多时

    我一生挚爱者,便是我家主公。我为他食不知味,寝不安枕,朝思暮想,刻骨铭心,不死不休……
  •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纵意花丛

    重生之纵意花丛

    孙逸辰带着他的小猴重生了,做为曾经的商业大亨,孙逸辰重生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好好享受一下生活,能泡泡妞,调调情,装装逼也就足够了。
  • 等待十年

    等待十年

    当你第一次真的爱上一个人,你会为她等待十年么?那是属于我的青春年华,却把岁月留在了满腹的悔恨和无尽的懊恼里,我曾经努力过,失败过,但你说过要我等待,我决定等待,哪怕这种等待是那么的不值得。
  • 重生阿修罗

    重生阿修罗

    本来幸福的生活被一纸体检报告打乱,为了治好自己他尝遍了几乎所有方法,却还是改变不了命运,于是他决定挺而走险,尝试非科学的方法,却没想到成功了,代价是他一直处在极度饥饿的状态,只有足够的能量才能满足他的胃口…人类…超能…宝具神器都是能量,但他不忍心,正因为如此,他死了,如今他重生到了小时候,一切都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