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7700000021

第21章 1906\[意大利\] 乔苏埃·卡尔杜齐(1835—1907)(3)

卡尔杜齐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腐败、卑劣、平庸、怯懦、无能、失败的讥讽和抨击是诗人怀念古代完美社会之后面对现实的一种积极的反应。当然,这种转变不是一天之内发生的,而是渐进的。在《抑扬格的诗与长短句的诗》中也有一些讥讽腐败的诗。在1871年底写的《为走向坎皮多利奥的意大利而歌》中,对那个为解决赤字而采取无情手段来征税的财政大臣塞拉是这样写的:

直到有一天,在月末,

塞拉一脚踢翻箱子,

将我的骨骼

零星售给英国考古学者。

这里的“箱子”在意大利文中有两个含义,一是箱子,一是存钱柜,即国库。这里的“我”是这首诗一开始所说的“伟大统一的意大利”,也就是说,这位财政大臣需要时会把统一的意大利当破烂卖掉,一副卖国贼的嘴脸跃然纸上。诗人看到,政府为换取议案通过而封官许愿,频频更换大臣,因此内阁也就无法稳定,频繁更迭,于是写道:

这样一年又一年,一位大臣换上

又一位大臣,我撤换中右内阁

换成中左内阁,

就这样艰难地苦熬生活。

这就是当时意大利政治的真实写照。诗人这样写时不仅仅是讥讽,而是满怀悲愤:

这真实的心意使肌骨消融,

另外的原因是这可恶的文明,

使我愤怒地挣扎扭动。

这里的“可恶的文明”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社会风气”,诗人以此概括了一切卑劣、腐败和没落。在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这种“文明”也作了具体的解释,那是人们“坐在乡村的长椅上”:

向孩子们讲那

过去的勇敢故事,汗流浃背的追猎

以及危险的包抄

——《玛雷玛的牧歌》

“包抄”后猎取的却仅仅是“仰面朝天的野猪”,即“唱着歌追到的猎物”。这是一种辛辣的讥讽:唱着歌追猎,浩浩荡荡,气势确实非凡,猎获的却仅仅是一只受伤的野猪。这同诗人早期诗歌中歌颂的英雄行为简直有天壤之别。社会的平庸、卑琐和虚张声势暴露无遗。总之,正如诗人在这首诗最后一句所说,这些人统统是“意大利的怯懦者和特里索廷”。特里索廷是莫里哀剧中那个雄心勃勃的诗人。

卡尔杜齐在前期的作品中满腔热情地歌颂古代社会和英雄业绩,同时赞颂当时的民族复兴运动,无疑是将这一运动看做完美的古代辉煌的再现。现在,国家统一了,独立了,复兴运动的大业完成了,诗人面前的社会却并非完美的古代社会的再现,而是令人感到痛心、悲愤的腐败和没落。卡尔杜齐的古代梦、英雄梦破灭了,也可以说,诗人在事实面前清醒了。诗人没有消沉,而是以自己的诗作来讥讽现实,抨击那些腐败现象,因此出现了他的创作历程中的一大转折。

在这一时期中,诗人创作中的另一个主题是爱情。1871年,卡尔杜齐认识了一个名叫卡罗莉娜·克里斯托弗里·皮瓦的女士,对这位女士满怀激情,但在诗作中并没有用这位女士的真实姓名,有时用的是莉迪娅这个名字,有时则是莉娜。在诗人笔下,他对这位女子的爱慕是一种神化了的爱,是一种诗意的爱:

但我将远离别人,

融入莉迪娅含情脉脉的爱意,

无名的愿望和神秘

在那目光中游移。

——《在阿达河上》

在《秋晨的火车站》一诗中,诗人更把这种爱描绘成一种梦境,那爱的“美丽的时光”“一晃而过”,然后是:

灵魂深处是

烦怨的回声

内心的痛苦与之回应。

诗人把这种爱比做:

六月的骄阳

高兴地用光亲吻

这种爱是神圣的爱,是使诗人领悟生活真谛的爱,是获得创作灵感的爱。诗人在描绘这种爱时用了很多古典著作中可爱人物的名字。诗人将这种爱升华为一种典范式的爱,与具体的历史毫不相干,因为引用的都是过去的英雄、诗人和美人,认为只有这种爱和由这种爱产生的诗才能使古代的美复活并永久流传。卡尔杜齐描写爱情是一种手段,是一种过渡,是以这种爱为因由去追寻古代的美,去追寻古代美的梦境。在古典美之梦中,浪漫的爱情的所有特殊的、具体的概念都消失了,诗的升华使这种爱抽象化、纯洁化,成为一种亲吻一切的“六月骄阳”的阳光。

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卡尔杜齐还写了很多怀念故去的亲人和回忆青年时代情景的诗。这些诗中也充满温馨与爱意,充满幽思与抑郁。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将过去与现在、真实与幻觉、情感与理智、回忆与现实错综重叠地融为一体,构成意境深远、饱含深情和令人回味的乐章。

如上所述,由于诗人心目中的爱是纯洁的,有如阳光,所以在沐浴这种爱时回顾过去的生活常常会感到“内心的痛苦”,甚至感到死亡将至:

不会久了,亲爱的朋友们,不会久了,“不驯服的心

啊,请不要愤激”。

我将要沉寂,将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安息。

——《下雪》

这种内心的痛苦和死亡将至的感觉,可以说正是英雄梦幻灭的结果,也是纯洁的爱反衬的结果,是将现实生活中的邪恶和邪恶的人与诗人心目中那种纯洁高雅的爱相比之后产生的一种心境:

邪恶的幽灵来自你们心底的黑洞,

你们的心充满思虑。

——《在圣圭多镇前》

这里的“你们”指的是人类,这是圣圭多镇的麻雀的口气,事实上是诗人的概括:人的“心底的黑洞”造成邪恶。这也正是诗人在歌颂英雄、讥讽邪恶之后的必然结果。因此,诗人的爱情诗和回忆青少年时期种种情景的诗,也应该同诗人的怀古和英雄梦联系起来看。这几者是相互关联的。诗人在歌颂英雄之后看到了邪恶的现实,因而对其进行讽刺和抨击,与此同时又感到圣洁的爱与儿时的淳朴与古代完美社会有某些相似之处,因而唱出了对圣洁的爱和淳朴生活的赞歌。

因此,诗人在表达内心痛苦之后所产生的死之将至的念头,并非是完全悲观的,而是看到了死生是相互联系的,有死才有生,有生有死才能构成永恒:

我们将会死去;给万物以生命的

太阳仍将不倦地照耀大地,

每时每刻都有千百个新生命

像火星一样升起。

诗人认为:

新生的一代,我们手中的火炬

将传到你们手里,你们也将

消失,成群的人带着希望

到永恒中去。

——《在马里奥山上》

因为:

一切总在运动中,永无终极。

——《途经托斯卡纳的玛雷玛》

总之,这种对爱、淳朴的儿时生活、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个人细腻的情感以及死生相互联系的歌颂,也是诗人怀念古典美、怀念英雄、向往完美社会的必然结果。这种歌颂是这种怀念和向往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诗人希望爱和淳朴能与完美的古典社会死生相继,构成永恒之美。

卡尔杜齐的诗作是民族复兴运动的颂歌,是投向教会、教皇和资产阶级政客们的匕首,是抒发内心的爱意与情感变化的抒情诗,无论是赞颂、讥讽还是抒情,诗人都极为注意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注重抒情性,绝无直白和空喊口号。

我们知道,卡尔杜齐极力坚持古典主义,反对浪漫主义,对当时鼎鼎大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曼佐尼多有微词。诗人对古典主义的颂扬和对浪漫主义的批评,都不是直白的,而是通过比喻,通过象征,以艺术性的手法表达出来。诗人将古典主义比做太阳:

太阳温和亲切;帮助劳作的人

使他们的心灵欢乐:

金色的庄稼为它激动地低下头

召唤镰刀来收割。

它在高处向犁微笑

犁在湿润的黑土块间闪光,

而此时,耕牛慢慢在耕过的

土地上徜徉。

在这里,诗人把抽象的古典主义生动而形象地表达出来,让读者在艺术的感召力之下了解了这一抽象概念的威力,了解了这一抽象概念的一切,同时也了解了诗人对它的鲜明态度。

与此同时,诗人把浪漫主义比做月亮:

但是,月亮你享受着这美好时光,你的光照着废墟和墓地;

你在奇妙的运行中成熟

你既不知花朵也不知果实。

在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心目中何谓浪漫主义,而且说明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关系:一个是根,一个只不过是影,是反光。诗人接着写道:

在哥特式建筑的尖顶

你装饰着牛奶似的柔情,

向游手好闲的诗人

向多余的爱卖弄风情。

诗人在这里仅用“柔情”“游手好闲”“多余的爱”和“卖弄风情”几个词便把他心目中的浪漫主义的本质和作用以艺术化的手法讲得一清二楚。诗人的态度是:

我恨你那愚蠢的圆脸,

生硬疲惫而又庸俗,

像淫僧一样淫荡而不育,

像个徒有其美的女信徒。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在那首著名的诗《牛》中,没有任何夸张,没有任何浪漫的想象,以朴实的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牛的赞颂:

啊,你高兴地钻向牛轭

让人的劳作轻松;

他催你鞭你,你的回答

仍是眼含沉静脚步慢而沉着。

诗人把牛的品质形象地表现出来,最后写道:

庄重的蓝色大眼含着质朴温顺

映出广袤安静

绿色田野的神圣。

——《牛》

因此,诗人说牛“多么庄严像一座纪念碑”。这种诗意的表达既朴实又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像这首著名的诗一样,无论是颂歌式的作品和讥讽诗,还是他的抒情诗,都充满高雅庄重的古典美,蕴含着诚挚、深沉的感情和怀古的忧郁。他尊崇古典主义而反对浪漫主义,因为古典主义最适于他,适于为民族复兴运动唱赞歌,适于对腐败和虚伪进行讥讽抨击。至于浪漫主义,卡尔杜齐认为这种艺术风格缺乏英雄气魄,有的只是伤感情调,因而无法歌颂英雄业绩。而卡尔杜齐认为,诗人们应该以丰富的感情颂扬民族的光荣历史和人民的高尚情操、美德和力量,应当写出史诗,而不是矫揉造作的浪漫诗。卡尔杜齐的诗学观是:

诗人是伟大的手艺人,

这职业

使肌肉变得坚硬如钢:

头总是高仰,脖颈挺直,

胸脯赤裸,

手臂有力,眼睛含着欢愉。

这是多么雄壮的诗的宣言,是多么慷慨激昂的对诗人的赞歌!他认为诗人应该:

紧握,令人疲惫的

大锤

在铁砧上锤锻。

他边捶边唱。太阳高悬,

照耀他的

前额和粗糙的锻件。

诗人“劳作”的结果是:

锤锻。为自由

于是锻出了宝剑,

于是锻出了勇士的盾甲,

于是锻出了胜利的花环

为光荣,

为美锻出王冠。

而诗人自己则别无他求:

这可怜的劳作者

为自己锻一镞

金色的箭,投向太阳:

看它如何上升云游

如何投下光芒,

观看,享受,再无他求。

——《告别》

在卡尔杜齐的心目中,诗人是神圣的,他的劳作是神圣的,他的作品是神圣的;他必须歌唱,他必须批判,他必须流汗,他必须创造;他创造出英雄,他创造出楷模,他创造出准则,他创造出完美的社会,他创造出美好的理想;诗人是为民族确立典范的人,诗人是为民族带来至理名言的人,诗人是过去和未来的联系人,是命运的仲裁者。而诗人自己则没有任何要求,只有奉献。

卡尔杜齐的诗论和诗作是古典的,是维吉尔式的,贺拉斯式的,但丁式的,但又是经过18世纪新古典主义熏陶的新古典主义式的,因而能将古典的传统题材同爱国主义的内容结合起来,为民族复兴运动唱出了新赞歌。同时,正由于他善于以古代社会做楷模来观察身处的社会中的一切事物,所以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能洞察社会的一切弊端,因而能抓住要害,对一切腐败、虚伪、反动进行无情的讥讽和抨击,使其作品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卡尔杜齐是在托斯卡纳仍是一个公国时受的教育。那是一个十分闭塞的外地省份,这种闭塞倒成了他接受教育的一个积极方面,因为闭塞,只能接受古老的传统教育。而且,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拉丁文,因而被古拉丁著作所吸引,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他对古典著作太精通了,信笔拈来即是古典著作中的英雄和楷模,甚至有人批评他在诗作中卖弄学问,几乎每一行诗中都有人们不熟悉的古代英雄的姓名。然而,卡尔杜齐之所以是卡尔杜齐,原因也恰恰在于此。古典传统是他观察一切、分析一切的标准,是他诗歌创作的标准,正因为如此,他的诗作中才可能有那么多的政治因素,才可能饱含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才可能在诗作中以满腔热情歌颂民族复兴运动中的那些英雄,才可能切中时弊,对教会和窃取胜利果实牟取私利的资产阶级政客进行无情的讥讽和抨击,才可能像古典诗人们一样以优美的语言歌唱圣洁的爱情,歌颂大自然。

卡尔杜齐作为一位诗人,他的贡献在于他以他的颂歌、讥讽诗和抒情诗歌颂了英雄,打击了反动势力,以崭新的民族诗歌反映了民族革命的伟大潮流。他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成为19世纪意大利诗歌创作的顶峰,而且具有出色的政治内容,使诗人成为在祖国和民族兴亡的关键时刻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出色歌手。他的诗具有豪迈的气魄和感人的力量,他的诗像号角,像匕首,他的诗写出了民族的悲壮历程,写出了雄壮的史诗,具有“永久性的美丽价值”,成为不朽之作。

同类推荐
  •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上)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上)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包括上下两册,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上册收录了包公斩国舅、欧阳修巧对赖秀才、钱王除神、尧王嫁女、李良审鹅、李世民选贤、清官海瑞除二张、岳阳楼的传说、李世民三请张古老、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朱元璋寻访常遇春、火烧庆功楼、花木兰攻山、兵士巧治大臣、周文王访贤、康熙调解纠纷、佘太君智退辽兵、梁红玉大败金兀术、巾帼英雄秦良玉、戚继光惩倭寇、林则徐微服私访、西门豹铲强扶弱、海瑞与菩萨、伍子胥复仇、宗本请客等故事内容。
  •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独辟蹊径,用“脂砚斋评语”诠释《红楼梦》中的“秦可卿问题”等,得出颇多独到的与众不同的新解。作品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并被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誉为“二百年来红学沉滞中之大突破。”
  • 易经密码

    易经密码

    《易经密码》的读者对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文化层次、更不分性别与地位高低,只要是初学者都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易经》这门古老而神秘的智慧经典,从中获得的智慧必将终生受益!
  • 清廉之梦

    清廉之梦

    《清廉之梦》中,既有新体诗,也有旧体诗,还有一些词,甚至还有一些打油诗。不管哪种诗体,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这就是清廉可敬,贪腐可恶,反腐倡廉,抑浊扬清。如果读者能从中品出悠悠历史岁月和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音韵,将是笔者之莫大欣慰!
  • 长沟流月去无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本书在诗歌的解读上,并不注重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在介绍完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后,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出诗歌的内容,同时还注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尽可能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热门推荐
  • 说琴

    说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帕斯卡尔思想录赏析

    帕斯卡尔思想录赏析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这一超越时空的经典哲理散文,它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此,我们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思想录》就像一叶智慧的扁舟,带你驶向远离浮华虚空的彼岸。读《思想录》,更是一次走近大师的心灵之旅,能帮助我们从精神的噩梦中苏醒。
  • 推销活用36计

    推销活用36计

    靠碰运气永远成不了推销高手,只有正确的策略才能造就成功的推销,《三十六计》智慧如此丰富而实用,用于军事能战无不胜,用于推销也必能大大提高推销效率。《推销活用36计》智慧,让你成为无往不胜的推销高手!《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兵法智慧,而《推销活用36计》则让这种古老的智慧结晶在推销领域重新焕发出了光彩。本书将大量巧妙而又具实战性的推销故事融入《三十六计》之中并呈献给大家,同时,对每条计策和故事都进行了点评,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更多启悟,使你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领略“三十六计”的精髓,从而掌握高超的推销技巧,做个无往而不胜的推销高手。
  • 乱世战神录

    乱世战神录

    一代天才崛起!成大业者,不唯惊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乱世硝烟,任凭世人冷眼,唯有,战!
  • 逆天神尊

    逆天神尊

    天地万物,相克相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逆天而行,天理不容。顺天而行,亦可叫地不应。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与天作伴与地为伍。漫漫长空,太多须弥弥漫天际。在“时空隧道”里有可能回到遥远的过去,或进入未来。对人类,它既关闭,又不绝对关闭——偶尔开放,就看谁偶尔碰上,被拉进去了。
  • 上古世纪世界之都

    上古世纪世界之都

    东大陆哈里兰族的林奇的母亲是哈雷岛国王林姆的后妃,因为王后多伦娜要杀他,所以他要想办法逃跑。而他要跑去的目标地方就是世界之都,一个他从小听到大的神奇地方,一个全世界所有英雄和传奇人物聚集的地方。于是他想办法上了一艘商用三桅帆船,向未知的世界之都进发,开始了他的大冒险。
  • 火眼神探

    火眼神探

    一位侠客,有着独一无二的洞察力,由于多嘴的毛病让他卷入一个个不同的案件中。
  • 懦夫日

    懦夫日

    他承认自己是现实中的懦夫,经常自嘲:鄙视老纸的人那么多,你算老几?自从踏上游戏征程,他发现自己原来还是懦夫,于是索性把这一天命名为“懦夫日”,并时刻提醒自己:人只要能活到不要脸的地步,怎么也能活下来!
  • 狂后倾国

    狂后倾国

    在这陌生的古代,她照样能够随心所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江湖、皇宫,乃至整个天下,都尽在她的手中掌握。没爹疼、没娘爱,她照样活得精彩!感情,什么东西?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对于一切未知的东西,没兴趣!可当他散尽三千后宫,放弃帝王之尊,只为博她一笑时,她,迟疑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里的魔法师

    都市里的魔法师

    难道魔法就只能存在于玄幻小说里?也许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