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6100000015

第15章 再次问鼎(3)

这让他对南方革命军多了一层好感,加深了认识和了解。冯玉祥在滦州起义时就同南方的革命力量发生关系,以后又结识了许多国民党人士。耳濡目染,对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逐渐加深了认识,并心向往之。特别是他读了孙中山的建国大纲之后,思想更发生了很大变化。

1923年,孙中山派人将联合张作霖、段祺瑞的情况告知冯玉祥,并催促冯早日发动倒直行动。冯玉祥明确表态,目前双方兵力相差比较大,我还不能盲动,只能等待有利时机。时机到来,我一定有所举动,请将此意转达中山先生。

同时,共产党员李大钊在这个时候也有意识地接近冯玉祥。其实,他们早在辛亥革命和滦州起义时,就彼此认识并成了知己好友。辛亥革命后,李大钊和冯玉祥一同加入了同盟会,1912年1月,冯玉祥、李大钊等在北方发动了反清的滦州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那时冯玉祥和李大钊就结下了革命友谊。

此时,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是著名学者。他为了争取冯玉祥参与革命,亲自到南苑去见冯玉祥。他们原来就是战友,见面格外亲热。李大钊向他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情况,并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这让冯玉祥大长见识。他兴奋地说:“原来革命可以这样取得成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从此冯玉祥就已经暗下决心,联合孙中山与张作霖反对直系。

1924年秋,曹锟和吴佩孚密谋出兵东北,直捣张作霖的老巢。张作霖于是派马炳南秘密来到北京探听冯玉祥的动向。这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冯玉祥因公务原因,没有时间亲自去见马炳南,派参谋长刘骥代见。这个刘骥,也是在官场上混久了,当马炳南探问冯玉祥对出兵东北的态度时,刘骥并不了解双方私下往来的进展,因为后来的联系是交给了张树声的。为了谨慎起见,刘骥开始打起了官腔:“冯将军以及所部一切行动都听从中央的命令!”

马炳南当场呆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赶紧去找一直跟他来往的张树声。张树声一听哈哈大笑,对马炳南说:“你就放心吧,刘骥说的不是真心话!冯部一师三旅已奉命日内移防,但绝对不进攻奉军。”

再后来双方往来越来越紧密,到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前,冯玉祥与张作霖约定,张作霖不入关,就在山海关与直系军队作战,而冯玉祥在内部发动倒戈。如果双方军队发生遭遇,就对天鸣枪,冯军缠红布臂章,奉军缠黑布臂章。

第二次直奉战争

直奉之间的矛盾已经发展到顶点,双方战事一触即发。但在正式爆发前,却先爆发了江浙战争。

卢永祥盘踞浙江,却始终牢牢把持着上海不放手,因为上海可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城市,它的经济几乎可以相当于半个中国,谁都不愿意扔掉这么个香饽饽。卢永祥原来就是淞沪镇守使,直接管辖上海,后来他升了官,调升浙江督军。临走前,突击任命部将何丰林为淞沪镇守使,这样他即使人在浙江,上海的一切却尽在掌握。但是上海当时在行政上是属于江苏的,这就惹恼了另一个人。

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卢永祥占据上海,却让一个人如骨鲠在喉,欲除之而后快,那就是江苏督军齐燮元。当时的上海还划归江苏管辖,但他作为江苏督军,竟然不能控制上海,总觉得自己这个督军做得是名不副实。

更让齐燮元耿耿于怀的就是上海的税收。上海是全国第一大经济中心,每年的税收那可是一大笔,再加上上海还是全国烟土买卖的中心。当时外国人在上海从事烟土买卖的不在少数,据说光是印度一个地方运来的烟土税收 就足以养活三个师。而他卢永祥不仅收税,还自己直接派人去外国贩来烟土 销售牟利。这两项收入之丰厚,让他垂涎欲滴。如果自己得到上海,至少军 饷就不用再发愁了。

吴佩孚也不傻,他也一直在拉拢卢永祥。他知道,卢永祥是段祺瑞的人,算是皖系的最后一支力量。如果将他拉过来,段祺瑞就彻底没戏了,同时张作霖也就少了一个在他后方捣乱的机会,但是卢永祥对吴佩孚的拉拢根本不为所动。经过多次接洽试探,吴佩孚最终确定,卢永祥不会投向自己。彻底失望的吴佩孚决定兴兵讨伐,命令江苏齐燮元、福建孙传芳夹攻浙江和上海。

1924年5月,段祺瑞收买曹锟的译电员,抄出了吴佩孚致曹锟的密电。 吴佩孚在密电里,主张以鄂、赣、苏、闽几省的兵力,围攻浙江、上海,由 江苏齐燮元和福建孙传芳主持其事。段祺瑞派人把密电原文送交卢永祥,一 再叮嘱他早做准备,卢永祥随即派邓汉祥前往奉天联络,以求得张作霖的支 持,张作霖的态度却显得不那么坚决,犹犹豫豫,不肯答应!

现在的形势是,有外援要打,没有外援也要打,妥协是不可能的。卢永 祥知道这一点,于是他对手下军官们隐瞒了张作霖的态度,只是告诉他们, 张作霖态度坚决,准备与浙江军人共进退,终于鼓舞起了军官们的士气!

唇亡齿寒,一旦卢永祥失利,直系势力将更加猖獗,到时候自己恐怕是独木难支。张作霖终于想通了中间的利害关系,立即通电助卢永祥,准备分兵进关;孙中山也发表宣言,率领军队北上支援;段祺瑞也积极联络冯玉祥。反直三角同盟再次组建,并且这次注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齐燮元与卢永祥开打,双方互有胜负。最初凭借装备精良,卢永祥颇占优势,很有一举拿下江苏的气势,但是很快江苏与浙江两省的战争扩大为五个省,安徽、福建、江西三地的军队都加入进来,变成了“四英战吕布”。可怜吕布再勇,也吃不消这车轮战。9月17日,福建孙传芳军队进入浙江,占领了衢州,使浙卢后方受到威胁。孙传芳、齐燮元以钳形攻势令卢腹背受敌。眼看形势十分紧张,而奉系军队远在北方,远水不救近火。大势已去,卢永祥长叹一声,通电下野,与自己的忠实部下何丰林一同赴日本“考察”去了,但很快就辗转回国并来到奉天,投奔了张作霖。

卢永祥兵败下野,但他的失败却为张作霖赢得了天赐良机。就在9月17日孙传芳围困卢永祥那一天,张作霖向吴佩孚宣战,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9月4日,孙中山在大本营召开筹备北伐会议,决定北伐。迁大本营于韶关,亲督各军,命各军分路进入江西、湖南。

几乎就在同一时候,在张作霖大帅府召开旅长以上紧急会议,决定出兵讨伐直系,并组成镇威军。9月13日,京奉线停开普通列车。15日,奉军分别向山海关和热河方向移动。

双方的总兵力有差距。奉军的总兵力约有25万人,直军的总兵力约有30余万人,还不算其他的援军。从总兵力上看,直军占有绝对优势,但经过两年的整军经武,奉军官兵的斗志旺盛。

奉军的战略部署计划周密,将军事目标直接指向曹锟、吴佩孚统治的中心。而且在政治和策略上,张作霖也做好了先期准备。三角同盟最大限度地孤立了直系,牵制了直系的兵力。同时,他手里还有一张足以颠倒乾坤的王牌——冯玉祥。

9月10日,曹锟以十万火急的电报召吴佩孚来京。9月17日,总统曹锟正式组成讨逆军,任命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王承斌为副司令兼直鲁后方筹备总司令。

吴佩孚接受任命后,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部署作战方案。这就是历史上的吴佩孚“四照堂点将”。

吴佩孚的战略部署如下:

第1军,以彭寿莘为总司令,陈兵于山海关正面,作主攻部署;

第2军,以王怀庆为总司令,出朝阳;

第3军,以冯玉祥为总司令,出赤峰,绕击奉军后背。

张福来为援军总司令。

吴佩孚除了在前线布置了陆军三军,在后路布置了陆军十支部队外,还 任命杜锡畦为海军总司令、温树德为副司令,向辽东海湾活动。

战斗首先在热河打响。奉军第2军的李景林和张宗昌兵分两路进攻热河, 在朝阳寺一带击败热河地方守军,奉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朝阳,先头部 队开到冷口附近,奉军对直军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包围圈。

而在另一个战场山海关方面,集中了双方的主力部队。直系方面还是著 名战将彭寿莘,他凭借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可攻可守,奉军进攻一度受 阻。但奉军在张作霖几年的改造之下,早已经脱胎换骨,战斗力极强。

9月28日夜,山海关方面的两军开始接触。经两天的激战,奉军夺取了九 门口的东口。占领这个据点,对奉军全局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到10月中旬 末,战斗一直激烈进行,奉军第1军突进九门口,占领荒山1:3。郭松龄部猛攻 山海关正面,但遭遇直军的顽强抵抗,一时形成胶着的对峙局面。

就在这关键时候,奉军内部却闹起了内讧,主要原因还在别之争, 而主角就是奉系两大将郭松龄和姜登选。

奉军第1联军在战争间隙召开了一次首脑会议,郭松龄主张突袭九门口, 而军长姜登选不同意把山海关正面部队调出转移到这方面。两人争执不下, 竟然互相对骂了起来。说着说着,旧恨新仇一起涌上郭松龄心头,他又翻起 了旧账。原来,2旅的炮兵陈琛团配属于第l军,在九门口作战。营长阎宗周 一直以来就和陈琛不融洽,战斗进行中,陈琛向姜登选说阎宗周作战不力、 贻误战机,姜登选一怒之下撤了阎宗周的职。阎宗周可是郭松龄的老部下, 他马上向郭松龄告状。郭松龄大怒,依样画葫芦,也撤了陈琛的职(因为陈 琛团属于郭松龄编制下的部队),并恢复了阎宗周的营长职务。

同类推荐
  • 八福客栈

    八福客栈

    她是一个四处给人帮工的女佣。她是一个不被任何教会组织认可的志愿传教者。1930年,28岁的她只身来到中国内陆山区小县城——山西省阳城县。在那里她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最值得回忆的岁月。她加入了中国籍,成为地道的山西农妇。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她无私无畏地救助战争伤员、帮助流离失所的难民、收养无家可归的孤儿。她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刺探日军情报;她也利用自己对山区地形的熟悉,帮助中国军民狠狠地打击闯入家园的日本侵略者。她曾护送一百多个孤儿历尽艰辛,翻越杳无人迹的大山,从日本鬼子的占领区,成功抵达抗战后方。她的事迹经《时代》周刊广为传播,被认为是影响美国人看待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人物之一。
  • 北洋总管段祺瑞

    北洋总管段祺瑞

    段祺瑞品质高尚,爱国有心,同时又倾心权术,迷信武力。一生毁誉参半。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 李敖自传(节选)

    李敖自传(节选)

    中国大陆首次出版,李敖最后一部自传。他独坐书斋、独步文坛、独立抗争;他狂放不羁、锋芒毕露、风流多情;他博闻强识、皓首穷经、纵横捭阖;他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他用一支笔震撼海峡两岸, 用一张嘴影响无数华人。他是李敖,他阅尽人情世事,豪显文采风流。
  • 褚时健传(试读本)

    褚时健传(试读本)

    《褚时健传》,褚时健数万字自述首次披露,褚橙运营细节深度全公开。褚时健最认可的权威授权传记,自序中称本书“写出了他真实的一生”,《褚时健传》是他最重要的传记作品。88岁老人的传奇人生,起落、颠覆、从谷底反弹的力量,风靡全国的“励志橙”创业史,以及他不息的强大生命力。王石、吴晓波作序推荐《褚时健传》,王石称自己看完书稿夜不能寐。大量细节披露褚橙经营方法和理念,包括褚橙的内部管理、渠道拓展、营销、品质监控等,这是之前的书都没有详细讲到的部分。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热门推荐
  • 我的大财神系统

    我的大财神系统

    这是一个软妹币玩家带着bug俯看人间的故事
  • 王的朝鲜美人

    王的朝鲜美人

    “真淑,你到底是爱钱还是爱本王?”“王爷,我爱钱,也爱王爷!”大清最有权势的无冕之皇多尔衮,妻妾成群。他最爱的女人,是他从朝鲜掳来的美人李真淑。李真淑跟多尔衮在对抗中,赚得盆满钵满,富可敌国。.第二部是穿越剧,喜欢穿越剧的,真接看第二部。《学霸萌萌哒:BOSS坏坏哒》也希望读者喜欢。
  • 田园小王妃

    田园小王妃

    方菡穿越了变成了九岁的方菡娘,身后还多了两个弟弟妹妹。爹娘不在,爷奶不爱,亲戚使坏,一手烂牌!然我偏要把命争,斗极品亲戚,养弟弟妹妹,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请叫我——致富小能手!只是,那个面瘫王爷,你能不能离我远点?你这条大腿,我并不是很想抱……姬谨行:那就抱腰。
  • 孩子素质教育:礼仪篇

    孩子素质教育:礼仪篇

    风度礼仪展示出洒脱、高雅、文明、富有涵养之美。而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实在与形式的尽量完美地结合与平衡里才可以找到“(席勒语)。在人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典雅的风度礼仪绝不是简单地学习效仿,也不是仅仅讲究形式的例行公事和一种机械的动作,它是与人自身的修养密切相关的,是一个人良好的内在素质、高尚的文化道德修养的外化和表现。外秀的根基在于内在的素质,”慧中“方能”秀外“。因此要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要想使自己具有文明、高雅、洒脱的礼仪风度,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质。
  • 重生之女仆我最大

    重生之女仆我最大

    从3012回到2012,还顺便带了个机械美女仆人;重生回来并不只是为了赚钱泡妞,还为了应付高考,孝敬父母,以及度过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将未来的科技全部动用起来吧。且看他如何圆了以前的遗憾,又是如何度过世界末日的呢?
  • 巡天路

    巡天路

    你问何时再相见,我已寻你三千年。莫问大道无衍路,手中长剑可问天!
  • 红颜醉之袖舞江湖

    红颜醉之袖舞江湖

    红颜阁,天下第一的武林名门,名下更有百花十二门,江湖人畏而远之。而她,偏偏出自红颜阁,是百花十二门中的绿萼门主。意欢,有着世间女子最尊贵的身份,可是遇上了生命的劫,从此飞蛾扑火灰飞烟灭。她与他,有缘,有难。历经重重磨难,等待两人是结合还是分离,命运未知。七窍玲珑心,为世间至宝,她与他,携手共赴江湖路
  • 剑荡神魔

    剑荡神魔

    这是四荒世界,,修剑者,号排剑侠,剑王,剑圣,巅峰为剑仙,巅峰者虽少,不足十一,但凡其一,皆可震惊神魔。
  • 巫道神途

    巫道神途

    不经意进入巫道的少年不舍亲人、朋友不舍家园、故乡哪怕置身炼狱烘炉亦要为不舍的羁绊打出一片天空
  • 狂戮之魂

    狂戮之魂

    转眼间,由人类统治的青铜时代即将步入尾声。在这风云变幻之际,人类内部守旧派和激进派的对抗日趋激烈,各方势力也纷纷蠢蠢欲动,意图趁此机会达成目的。我们的主角洛克在机缘巧合之下,也踏入了这场时代的浪潮之中。而直到最后他才发现,似乎一切冥冥中早已注定……PS:本书为西方魔幻的世界观,所以为了和设定搭调,人物名字只能使用了外国的命名方式_(:3」∠)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