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300000002

第2章 自序:享受生命里的无上美妙(2)

按照佛的制度,出家人应当过着清净无染而俭朴节约的生活,以注重佛教教理的研究和禅定的修习为主。除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外不蓄私财,不做买卖,不算命看相等等。在德行上要为在家修行者树立模范,作出榜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劝善止恶,安慰病苦,必要时救人于危难之中。

总之,无论在家还是出家,都是为了求得个人的解脱,为了利益众生的目的。按照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说,“佛教徒本有四众,有出家男女二众,有在家男女二众。出家二众负住持佛法的责任,在家二众负护持佛法的责任,合成为双重的教团,所以佛教并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很多佛教经典,特别是大乘经典如《维摩诘经》和《优婆塞戒经》,都是称赞在家学佛的。”

需要特别强调一点的是,无论是从佛教的教义来说,还是从佛陀所制定的制度来说,出家都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事实上,出家是有很多限制的,比如,要经过父母允许,不是逃避刑法,也不是逃避负债的等等。尤其是在佛教昌盛时期,出家人的资格要求更是非常严格的。例如,唐朝时著名的玄奘法师出家的时候,就需要经过举荐和考试等很多手续才行。

另外,出家人的主要目的,并非“看破红尘”的消极避世,而是要信奉佛陀的教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像佛陀那样博学多闻,要能够指导人们去走正道,去过清净安乐的幸福生活,要能够帮助人们脱离苦海,求得解脱才行。

实际上,出家的本意其实是出离生死和烦恼的枷锁,目的就是为了求解脱,为了得自在,为了过上清净喜悦的生活。那么,如何才能求得解脱?如何才能获得自在呢?如何才能过上清净喜悦的生活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广行布施和勤修智慧。广行布施就是多为人们做好事,多为社会做贡献。勤修智慧就是勤奋修习所有的智慧,而所有的智慧当中,又以般若为最。

《般若波罗蜜》这本书正是专讲般若学的。根据我的个人经验,佛经里的般若学应该是更适合现代社会的人们来修学的。至少在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般若学起到了巨大无比的影响。我希望能与大家一同分享多年来的心得。

当然,个人的能力始终有限。再加上佛法本身博大精深,我也不敢保证我自己受用的,就一定对其他人管用。就像我对一位朋友说过的,佛法就像药一样,最终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一碗药你看来看去,看上一年也看不好病的。而且,不同的病也是要不同的药来治的。如果你把治疗头痛的药用来治胃病,当然就不能如愿以偿。

佛经号称有十二部,内容浩瀚纷纭,无所不容,就是佛陀针对不同的人们和不同的情况来说的。其中,甚至还有佛陀为牧牛人说的如何牧牛的内容。

更确切地说,一方面,《般若波罗蜜》这本书是作者十多年来学佛参禅的体会。另一方面,这本书也是一种尝试,一种将文言文的佛经通俗易懂化的一种尝试。

所以,这本书尽量做到不用佛教术语来阐述佛法中的关键:“般若波罗蜜”。因为这本书的起因,是作者多年来学佛参禅的一个总结报告。这本书首先是应家人和朋友们的要求所写,而这些人大多很少时间精力去弄懂佛教术语。其次,这本书是为那些刚开始接触佛教的人们所写,希望他们能够吸取我的教训,以尽量避开那些误区和少走不必要的弯路,早日觉悟原来宇宙的真相竟是如此地不可思议,早日体验到生命里的那种无上美妙。

总之,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到佛法的真实面目。第一,佛法不是迷信。第二,佛法是大智慧。第三,学习佛法可以终生受用无穷。第四,佛法可以让人们心生欢喜,永离烦恼痛苦。就像《心经》里所说的:“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归根结底,只要能够让人们记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并试着努力去做,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真心地感谢您!

是为序!

序二:什么是“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题释

什么是“般若波罗蜜”?说实在的,这可真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按照通常的解释,“般若波罗蜜”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妙智能到彼岸”。这里的“般若”是指无上的智慧。“波罗蜜”的本意是“事究竟”,也就是“到彼岸”的意思。不过,“般若波罗蜜”并非是这么几句话就能说清的。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般若”这两个字不能按照现在的普通话语音来念。因为这是南北朝和唐朝时期的译文,和我们今天的普通话语音,已经相差很多了。传统上一般都读作“波热”或“钵诺”以为正确。另据懂得梵文的朋友介绍,更确切地应该读作“巴尼亚”才接近原音。“波罗蜜”接近原音的读法是“巴拉咪达”。这样,“般若波罗蜜”的正确而完整的读音,应该是“巴尼亚巴拉咪达”,也就是唐朝人所发音的“般若波罗蜜多”才对。也就是说,“般若波罗蜜”和“般若波罗蜜多”是一个意思,只是翻译的不同而已。

那么,到底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呢?

禅宗经典《六祖坛经》里,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如是说,什么叫“般若”呢?“般若”就是智慧。如果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能够做到念念不愚,而富于智慧,这就是般若相伴。如果一旦有所迷惑,那么般若就会立刻消失无踪了。如果一旦灵机一动而智慧生起,那就是般若现前的缘故了。

真正的般若,其实是无形无相的,是大彻大悟之后的亲身实践。仅凭言语文字是无法说清楚般若的含义的,不过它勉强可以称作善用智慧的心。什么叫“波罗蜜”呢?“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彼岸是相对此岸来说的。此岸是现实的话,彼岸就是理想。

按照佛教经典《大智度论》里的说法:“般若波罗蜜”其实和诸佛是一回事。因为诸佛就是通过般若波罗蜜,来得到最终彻底的觉悟的。没有般若波罗蜜,就没有诸佛。所以,般若波罗蜜就是诸佛,诸佛就是般若波罗蜜。换句话说,般若波罗蜜,其实就是诸佛法身,就是诸法实相。

那么,什么是“诸法实相”呢?“诸法实相”就是宇宙人生的本来真相,就是宇宙间的终极真理,也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所悟到的无上真理,就是“缘起性空”。什么是“缘起性空”呢?“缘起性空”就是“诸法由因缘而起”,究其本来实质,其实“毕竟空”。

这样,再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什么是“般若波罗蜜”?我们就可以说,“般若波罗蜜”就是佛法身所在,是佛法的核心、精髓和全部,是宇宙万有的真谛,是生命的真相,是人生在世的意义,是为人处世的秘钥,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等等等等,如果真要说起来,那可真是说一辈子也说不完道不尽的啊。

“摩诃般若波罗蜜”中的摩诃,就是大的意思。“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大般若波罗蜜”。简称“大般若”。

有道是,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仅仅是演说“般若”,就说教了二十二年。

有道是,当年鸠摩罗什大师把《大智度论》翻译成汉文后,也足足有一百多万字,有一百卷之多。《大智度论》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注释。而且,《大智度论》的汉文版本在最后的卷尾还特别注明说,这只是翻译了其中的精华部分。如果把全部内容都翻译出来,会是现在的十倍之多。

有道是,唐朝玄奘法师西游印度十七年,取经回来专门从事翻译佛经。其中,光是关于“般若”的佛经,就翻译了整整六百卷之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般若经》。

关于这部《大般若经》,上海真如寺方丈妙灵法师在他的《般若智慧论》中介绍道:

“佛说法四十九年,根据隋朝智者大师,将如来一代所说教法,分成五个时期: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华严涅槃时。

佛在第四时期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说了全部般若经。这二十二年中佛所说经很多,所说内容也很丰富,从内容和部类归纳有八部般若经的类别。后来唐朝的玄奘法师,把整个般若经重新翻译到中国来,名《大般若经》,共有600卷。从600卷《大般若经》来说,共有四处十六会,而这部《金刚经》是在九会中说的。《大般若经》在佛教所有的经典中,篇幅非常大,约占全经藏的三分之一。”

说到底,“般若波罗蜜”就是佛法的总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句话也被称为佛法的三法印,是佛教区别其他宗教的唯一特征。

简单地说,这三句话的意思就是:“(一)无造物主。无物永存,宇宙万物皆是无常,终归坏灭。(二)物无自性。万物皆可再分,都由他物组成。即使人自身也只是身心现象的不停交织而已。(三)因果相续。因缘所生的一切法,既是生灭无常的,同时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因果相符,果因相顺,类别决定,绝无杂乱”。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

这个最为根本的问题,就是现代社会里所有问题的症结根源。这个最为根本的问题,就是认为“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一了百了”。既然如此,人们就可以完全不负责任地去做坏事,为了自私自利而去发动战争,去伤害他人,去烧杀抢掠,结果常常是害人又害己,得不偿失。佛陀把这种认为“现象灭了就不再生起”的主张称作“断见”。而这种声称“人死如灯灭”的断见,其实正是造成社会动乱不已的根源所在。

事实上,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发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因果的,而绝不是什么“现象灭了就不再生起”的“人死如灯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真是一点都不会错的。

特别是原子弹出现以后,人们已经确确实实地懂得,世界范围的战争一旦启动,就已经没有最后的赢家。即便是原子弹以前的战争,其实也是如此。事实上,任何一场战争对作战双方都是极大的伤害。战火一起,没有胜者,都是输家。

世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和战争一样,争论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争论并不能说服任何人,而只能带来羞辱和仇恨,最终两败俱伤。

按照佛陀的教导,人们生活中的所有烦恼和冲突,其实都是来源于对万物的分别和执著。然而事实上,万物其实是统一而连续的。觉悟就是了悟宇宙万物本是一体,我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单独的“我”存在着。觉悟既是真我的实现,也是领悟到无物独存的事实真相,领悟到“一即一切”的宇宙万有的真相大白:整个宇宙其实是互相依赖的一个整体。

就像一本介绍佛教的书中所讲:“佛教认为,世界万物遵循缘起法则。我们的生存状态现状是我们过去身心所造业的报应。因此即使生命的表面看起来像一条河的流动或四季的变迁一样,不受任何影响,但是,事实上,我们的未来仍受制于我们现在如何作为。我们愈能看穿贪欲、嗔怒和无明,我们未来的生存会愈光明。

“本世纪有一个禅师这样说,你的心如明镜,镜前万物都能照清。可是你的心如果一旦去思量、攀缘、愿望,你心之明镜就会蒙上阴影,就会歪曲外物之形象,这是心之妄想,也是人之大障。此障之恶果是它造成分别见,我们开始分别”我”与”非我”。事实上,万物都是一体,不可分别计度之一体。错误地认为自己斗争在一个由彼此分离的事物组成的世界中,这是一切敌对、贪欲和不可逃避的痛苦的根源。”

所以,当我们由此尝试着返观内心,仔细地观察着我们的欲望、妄想和各种各样的猜疑等等。你会发现很多的意识想法其实都是多余的,你就会觉得既然想了无用,那还不如不去想。慢慢地,渐渐地,当所有的思虑都归于静止,一切都开始变得心平气和,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原来不过是宇宙的某一部分。我们便会开始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实在是依赖于整个宇宙的存在。没有人能够独立于自己的生活之外,独立于这个社会之外,独立于这个世界之外,独立于这个宇宙之外。万物由他物引起,又引起他物。这就是“因缘生法”的真实含义:宇宙间的普遍缘起性,佛教称之为“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佛教中的“空”,并非是无所有。比如说,这里有一把椅子,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我们知道,一把椅子其实是可以分解成无数的元素。当椅子哪一天被损坏后,而这些元素其实并没有被损坏,只是换了一个形态重新存在而已。这些元素的存在状态,就是“空”的本义:你看不见,或者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但它们确实存在着。

换句话说,人,并非死了就什么都结束了。就像白天过去了,黑夜接着来临。就像你睡着之后,醒来是清晨。就像人们的身体和容貌会随着岁月渐渐改变,而人生的记忆却无从抹煞,哪怕一丝一毫,直到回光返照。

更确切的例子,来自于“水”。水的形态是最为常见的多种多样:雨、雪、雾、云、水蒸汽、冰等等,虽然形态各异,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对雨、雪、雾、云、水蒸汽、冰这些物体来说,水分子就是它们的“法”,就是它们的“般若波罗蜜”。

就像找到了水分子,就等于找到了雨、雪、雾、云、水蒸汽、冰一样。找到了“般若波罗蜜”,也就找到了宇宙的终极真理。

换句话说,当我们一旦找到了“般若波罗蜜”,也就找到了打开幸福大门的金钥匙。找到了般若波罗蜜,当然也就可以直达幸福而快乐的彼岸。

说白了,“般若波罗蜜”其实就是能让我们心想事成的无上法宝。就像在生活中,比如我们要去某一个城市。我们知道最好能先找到一个交通工具,然后最好能有一张地图,再准备好适当的钱粮,最后我们就可以上路了。

这其中,交通工具不是“般若波罗蜜”,地图也不是,钱粮更不是。那么,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呢?就是那能够帮我们找到交通工具的,能够让我们找到地图的,能够为我们准备好钱粮的,能够让我们决定上路而终究上路了的,能够让我们认准了方向而不会走错路的,正是那能够最终让我们安然无恙地到达目的地的,正是这些不可捉摸的看不见却能感觉到的,正是这不可思议的微妙神奇,这才是真真正正的“般若波罗蜜”。

再说得明白一些,其实啊,“般若波罗蜜”就是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

怎么?还不明白?再想想,是什么会让你继续看下去的呢?再想想吧,让我也想想。

对了,看过动画片《一休和尚》的朋友们,你们一定记得,当聪明的一休和尚一遇到难题的时候,他就会去找个地方,嘴里念念有词的那句:“格的格的……”

其实啊,一休和尚这里所念的,正是《心经》最后的那个般若波罗蜜咒:“噶帝噶帝,波罗噶帝,波罗僧噶帝,菩提僧萨呵!”那么,这个般若波罗蜜咒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呵呵,您为什么老要问是什么意思呢?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您为什么不试着像一休和尚那样,一遍遍地念念不忘呢?或许当你试着去做的时候,你就已经恍然大悟了呢。

不过,还是让我试着说一下我的理解吧。不过,需要提醒您注意的是,我这里所说的,只是我个人的亲身体验。这种来自个人的体验,未必适合其他人,也未必适合于您。对其他人来说,对于您来说,我的这些经验仅有参考价值,而并非标准答案,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不是吗?

当然,如果能对您有所启发,有所帮助的话,那真是我的荣幸之至了。照我的亲身经验来讲,般若波罗蜜咒其实就是《努力努力歌》:

努力努力,快快努力,大家齐努力,速到彼岸去!

努力努力,快快努力,大家齐努力,速到彼岸去!

努力努力,快快努力,大家齐努力,速到彼岸去!

…………

…………

…………

同类推荐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 勇气:成功之道

    勇气:成功之道

    做人,要有勇气,才能在人世间的横逆挫折中,愈挫愈勇。佛教讲“成佛作祖”,也不光是有慈悲、有智能就能够成就,最重要的,还要有勇气。你看,观世音菩萨游行三千大千世界,救苦救难,如果没有大无畏的勇气,他怎么能普度众生呢?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也是要有勇气,才能深入地狱救苦。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佛教博大精深,各种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往往使初学者望而生畏。针对这种情况,本书采用了符合现代人知识结构和快节奏生活特点的问答模式,将艰深晦涩的教义和纷繁复杂的宗派传承历史一目了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您轻松阅读。
热门推荐
  • 异世神魔斗

    异世神魔斗

    “这位朋友,看你骨质奇葩,浑身上下没有一点是正常的!绝对是练武的奇才啊!我这里有两本武林绝学!”“纳尼?卧槽!你功夫片看多了吧?还来这套?话也说不清楚,什么叫骨质奇葩?那是奇特好不?还浑身上下没一点正常的?我靠,我哪里不正常?”“好,小伙子,你这性格我喜欢!看我们这么有缘,两本书只卖你五块钱!”现实与异世的混乱,与糟老头的一段莫名的对话!主角被神秘女子带到异世,留下了那句“弑神灭魔无视佛,毁天灭地傲苍穹仇人三千又如何,只为红颜一抹笑”四个不同的空间,迷一样的世界!且看主角穿越后,如何一步步解开谜团,弑神灭魔!********本文开头确实有些小小的慢热,但中后期会相当精彩!也请各位看官多多支持,细细品味,相信小鱼会给大家带来一个精彩的故事!
  • 重生之妃倾天下

    重生之妃倾天下

    她与自己仇人同归于尽,却穿越到了古代世界。刚刚感受到家的温暖,整个家便被朝廷赶尽杀绝。昨日的杀手便重回冷漠,踏上了报仇的道路。为了复仇,甘愿为妃,陷入宫中纠葛,遭遇暗杀,她又从容应对。紧要关头,命悬一线,前世的仇人救她一命,而后大仇得报,两人又会铸成怎样的一段姻缘。
  • 今生一世

    今生一世

    有生有死,万物是也;有能有不能,万生是也。遥远苍上古天崩,昆仑陨,泰山灭,轮回尽毁,万多英豪不生,落于大地,死即尘埃。任时光,虚染白发,任岁月,刀刀剔骨,一个个无上的强者,曾眸起天落,弹指藏天,最终败于岁月,一声声怒吼,密布虚空,一丝丝执念,仍乱天地。不甘……轮回已无,惟有红尘争渡,一生不死……
  • 校草后会无期

    校草后会无期

    苏小小来到Z大,一眼就看见了他。在灿烂的阳光下,帅气,迷人。一次又一次的偶遇,让他渐渐爱上了这个王子。他是校草,她却不是校花,可还是阴差阳错的走在了一起。她出国留学,回来后,却收到他的请柬。“我对你的只是喜欢,不是爱。"他这样对她说道。是啊,不是爱。她出现在他的婚礼现场,一步一步地走向他。可惜,那个新娘不是苏小小。她终于明白,那个下雨天为自己撑伞,生病时照顾自己,晚上对她说晚安的男人只是把自己当妹妹一样对待。她在一旁默默祝福他们,回忆着以前的故事,不禁泪流满面。也许,他们本来就是有缘无分。校草,我们后会无期。
  • 逼良为妃之三嫁奇缘

    逼良为妃之三嫁奇缘

    如果彼时的我能够预料到日后遭受到这妖孽的荼毒,我一定干脆利落地扭断他的脖颈。当我用尽心机即将完成复国大计之时,却再一次被他算计,沦为他的囚徒。他霸占我,囚禁我,不要以为他这是在变态地爱着我。因为不久之后,他便迎娶了另外一个女人——冷傲雪。帝王心,总是令人寒彻骨。而女人心,则更像是毒蛇的芯子,沾满了索命的毒液。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足以让昔日的仇恨挫骨扬灰,沉淀下来的是与日俱增的相思与爱恋。当小号版的他步履蹒跚地走向他时,他是何其的震撼与激动!他抓着小号版的他,疯也似的呼号:夏琉璃,你究竟在哪里!
  • 用我寂寞一生换你十年天真无邪

    用我寂寞一生换你十年天真无邪

    在张起灵的记忆中,他只记得那个曾经叫他小哥的吴邪,"我是谁"张起灵问自己。他只记得自己的使命和那个天真的人。未来的路那么漫长,前方的路那么迷茫,吴邪和张起灵又会以何种方式相遇呢。。。。。。。。。
  • 死亡游戏之外科医生

    死亡游戏之外科医生

    一场CS真人赛,将原本普通的外科医生卷入了血腥的屠杀之中。人类的体内流淌着不安分的血液,当欲望与理智碰撞,看着身边的人渐渐在杀戮中迷失本性,年轻的外科医生能否坚持自己的本心?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角力,如何才能避免死亡成为归宿?在这场游戏中,只有赢得人才能活下去。
  • 漂洋过海只为你:越伤越爱

    漂洋过海只为你:越伤越爱

    有人问:“易希辰,你喜欢千以嘉什么?”他说:“不知道,就是喜欢她。”她,从卑微,悲伤,勇敢的美丽精彩蜕变;他,即使她走的再远,不离不弃,永相随。(青梅竹马文,女强男强,虐文)
  • 极品阴阳师

    极品阴阳师

    方云这辈子最大的烦恼,是他身边的女鬼太多。08最新都市精品,要看!
  • 龙蛋孵化器

    龙蛋孵化器

    身份:龙蛋他爹;使命:光复龙族;神技:龙的一切潜能;成就:一龙之下、万人之上,世界首富;责任:不成龙便成仁。一场无妄之灾,圈定了左煌哲的未来,伴随神秘儿子出现的,四只忠心护主的鳄鱼保镖送给了他一份龙族光复咒。为了完成把世界上最后一枚龙蛋变成龙的梦想,左煌哲和他的龙蛋儿子签订了灵魂契约。从那天开始,他他变成了一只兢兢业业抱窝的母鸡,会孵蛋的工具。当然,借此机会,他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比如金钱、美女、地位、玩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