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300000003

第3章 引子 在那星光闪烁的夜空下(1)

题记:不可思议的般若波罗蜜,竟是如此地令人着迷!

1.那一天的早上,神舟五号飞上了天

公元2003年10月15日,清晨,一个人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穿行,拖着长长的身影。

远处的乡村上空,飘着淡淡的炊烟。道路两旁的田地里,白色的氤氲起伏飘渺。不知是哪里的许多喇叭,远近高低地相互响应着,到处都回荡着这嘹亮而有力的声音:

“同志们:举国上下期盼已久的”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已经取得成功,我国自行研制的飞船载着我们自己培养的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

神舟五号上天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发射成功了!

公元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是中华民族又一个新的纪念日。

这是“举国欢腾,举世瞩目”的一天,也是我浴火重生,又见天日的一天。

就在这一天,曾经丧魂落魄的千头万绪,终于从昏沉不已的梦魇中清醒过来,慢慢缓缓地,我开始重新回到现实当中。

就在这一天,浑身上下,包括手脚都冰冰凉的我,一步步地踏着坚实的马路,心里也越来越踏实,越来越温暖。

昨夜的星光,那一路上满天的星光,那一睁开眼就是遍布夜空的璀璨星光,此时此刻正装满了我的胸怀。

仿佛回到半个月前,那时我对朋友们说,“我要步行去少林寺”,为了找到那梦寐以求的答案。

经过十二天的徒步跋涉,终于,那些奇异的声响,那些曾经缠绕我多时的莫名的声响:虫鸣、汽笛和曼妙的歌声等等,渐渐离我远去。种种奇妙的景象也一天一天地淡化无痕,曾经的千头万绪,在某天的忽然之间,一下子也消失迨尽,觅无踪迹。

清晨,当我再度睁开眼,又见星光闪烁的夜空里,依然是那颗最为明亮耀眼的星星,依然默默无语,仿佛仍在指示着那神秘的方向。

忽然间,无数道星光激射,扑天盖地,我的周围一片光亮。

刹那间,我被耀眼的光芒所包围着,不禁心醉神迷。

多么美妙的时刻啊!

虽然仍是睡在荒郊的野外,虽然仍是孤身一人在路上,虽然身体早就已经疲惫不堪,然而,内心里的那股喜悦啊,却象春天里的花朵般盛开着。

稻草真是个好东西! 在寒冷的秋夜里,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在无处落宿的空旷里,稻草是真正的财富和好朋友。

已经习惯了在田边的稻草里过夜。

当金黄的稻草盖上身的一瞬间,春天就会立刻前来报到,马上就温暖了整个天地。

虽然仍是一个人,我却并不孤单。

我不再去想什么答案不答案了。

路上的奔波早让人无暇去胡思乱想。

在无靠可依的路上,更重要的是每天行进的方向、吃饭和休息。

当然,如果能安安静静地,从头至尾地,从容自在地,完完整整地,好好诵读一遍《金刚经》的话,那就再美妙不过了。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从某种意义上说,《金刚经》就是我的命根子,如同《红楼梦》里的通灵宝玉对于贾宝玉一样。

我第一次接触到全本的《金刚经》,就是寺庙里用来结缘的那种小册子,准确的时间是在公元1993年国庆节之后。就在那段日子,我初次见识了人生难得的奇特经历。就在那场梦幻般的经历中,是《金刚经》最终救了我的命。

《金刚经》是一本专讲“般若波罗蜜”的佛经,是佛经《大般若经》中的一部分。而《大般若经》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佛经。据说,佛陀一生宣讲佛法四十九年,光是《大般若经》的内容就讲了二十二年。

在佛教中,只有佛陀所演说的内容才能被称之为“经”。

佛教中的各种戒律和仪规,被称作“律”。

后世的人们对“经”和“律”的解说和阐释,被称作“论”。

佛教中的所有经典被后来的人们集中编印出来,号称《大藏经》,共分“经藏”、“律藏”和“论藏”三个部分。而《大般若经》就占了经藏里的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

按照印度佛教传统,能够精通五十部佛教经论的人,就可以被称为“三藏法师”了。我们所熟知的《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唐朝时的玄奘法师就是三藏法师。他被人们俗称为“唐三藏”,就是这么来的。

汉文版的《大般若经》就是唐朝时的玄奘法师所翻译的,共有600卷之多。在这600卷的《大般若经》当中,代分为四处十六会,就是佛陀在四个不同的地方,分为十六次来讲般若的内容。这其中,《金刚经》属第九会,具体地说,是第五百七十七卷“能断金刚分”全卷。除了玄奘法师所翻译的这个《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版本,我们所常见到的,流传更为广泛的,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版本。

现在我的手里,正是拿着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这本《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经大约五千多字,到了南北朝时南梁的昭明太子,为了方便人们诵读,划分成三十二分。

《金刚经》是除了《心经》之外,在中国流传最广的一部佛经。

唐明皇的时候,为了推行三教并重的政策,下令从佛家、道家和儒家各自的经典里,分别选出一部经典来大力推广。儒家选的是《孝经》,道家选的是《道德经》,佛家就选的是这本《金刚经》。唐朝当时的僧侣剃度非常严格,必须通过朝廷考试。而考试的主科里就有《金刚经》。

另外,中国佛教流派中的禅宗,原来一直是以诵读达摩祖师带来的《楞伽经》为主。到了五祖弘忍禅师时,就改为劝人诵读《金刚经》。并说只要一直坚持诵读此经,不但功德无量,更可以直接见性而当下成佛。

禅宗六祖慧能禅师,就是偶然在别人读诵《金刚经》时,听到其中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下子就豁然开朗。因此专程从广东岭南经三十多天到湖北,前来求教五祖弘忍,从而继承了禅宗衣钵,并将之发扬光大。影响之大,直到今天。

我第一次听到有《金刚经》,是从一位拳师介绍大成拳的文章里。那位拳师专门讲到《金刚经》里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并说这“四无相”,其实正是大成拳能够克敌制胜的奥妙所在。

《金刚经》既然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当然也就是专讲“般若波罗蜜”的一部重要经典。所以,经中明明白白地阐述了般若波罗蜜的根本,概括起来,就在于“无相,无住,无修,无得”。

对我来说,自从得到了《金刚经》以后,第一个直接的好处,就是从此不再生气,也不发脾气了。即便偶而也会有一闪念的愤怒,那也只是一闪而过了。事实上,就连这一闪而过的情形,也是屈指可数了。

这之后,我渐渐地发现,《金刚经》所带来的好处是越来越多。

3.欲事界、灵理界和性空界

曾经有一个人,身上背了干燥的稻草,要去穿过有五百里之长的山口,一个正在燃烧着冲天大火的山口。这个人既要能够有办法穿过大火燃烧着的山口,还要能够有办法保证身体安然无恙,还要有办法能让身上所背的干稻草完好无损。再没有比这件事更困难的了。

事实上,想要把“般若波罗蜜”解释清楚,这其中的难度,并不亚于这个人背着干草穿越火山口而毫发无伤。想要把“般若波罗蜜”说清楚,其实就是这么难。

虽然,关于“般若波罗蜜”,很多的书里,很多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不过,这终究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说明的,而且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独特见解,就像每个人所穿衣服各有各的尺寸一样,每个人都有适合他自己的答案。

也就是说,即便是我的体验如此美妙,却仍然不能代替你自己的体验。毕竟我所经历的种种,并不是你所能经历的。就像不能向一个天生的盲人解释颜色的道理一样,在我的生命里所遇到的种种神奇和美妙,我也无法向你解释清楚。这其中的情形,有句古话说得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是如此之难,却也并非无法办到的事情。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拥有“般若波罗蜜”的人与不曾拥有的人,这两者到底会有什么不同呢?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先介绍一下“三界四句一中道”。“三界四句一中道”是帮助人们准确认识现实的一种思维工具。这里的“三界”指的是欲事界、灵理界和性空界,“四句”指的是揭示和判断事物真相的四个步骤和内容:有,无,双非,双是。“一中道”就是中道,就是介乎极端两头的中立场。

通常情况下,人们看待现实中的问题时,都是习惯用“一元论”的思维方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分为二的二元论。然而这都不是全面认清事物真相的最好办法。最好的办法是全元论,各方面的角度都看过去,然后找出那个最为符合事物本质的,就是事实的真相了。

不妨回顾一下“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四个盲人想知道大象的样子。于是他们分别用手摸。第一个盲人摸到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光滑的大萝卜。第二个盲人马上说,你说得不对,大象就像是一把大蒲扇嘛!原来他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第三个盲人紧接着说,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他摸到的是大象的腿。第四个盲人呢,慢条斯理地等他们说完后,才郑重地宣布说,你们都错了!大象真正的样子其实是根绳子。原来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

事实上,保证判定正确的关键,就在于绝对不能预设立场,要先放下个人所有的情感、倾向和立场。否则得出来的结论,就难免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这就像戴上有色眼镜看世界,怎么看也会色彩失真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依据自己的观念来理解一切的。就是说,人们看到的东西,往往是他们想要看到的样子。高兴的人看灰暗的天空也会感觉是美好的。不开心的人看到阳光也觉得是末日来临前的预兆。然而实际上,天空也好,阳光也好,本身并不会因为人们的情感而产生变化。

如果更形象的说法,“三界四句一中道”的全元论就是“内圆外方”。内心里保持无所不及的宽容和认同理解,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要举止有方,进退有所凭据。这个凭据就是“三界四句一中道”的圆满无碍论。

先来说说“三界”。我这里的“三界说”,当然是来源于佛经,但又不尽相同。佛经里讲三界,分别是:欲界、****和无色界。而我所理解的“三界”,则是:欲事界、灵理界和性空界。

三界中的欲事界,就是指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现实世界。由于身体的存在,所以就会有欲望的存在。准确地讲,这是一个物质至上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所有的问题都围绕着“利益”二字在说话。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必须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在这样一个世界,我们无法摆脱肉体的局限,所以常常被身心的欲望所纠缠,带来无尽的烦恼和苦痛。

三界中的灵理界,就是文学艺术家们创造出来的精神生活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不存在任何的阻碍,只要你敢想,只要你敢当。传说中的历史人物,经过加工的文学人物,各种各样的知识积累,各种各样的灵感火花,各种各样的创造动机,等等等等,就像天上闪耀的星光灿烂一样,简直是数也数也不清。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才华是耀眼夺目的明珠而备受推崇。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想像力是令人羡慕的天使翅膀,可以带我们去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一颗米粒儿,可以盛装下成千上万个地球,或是无数个银河系。是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一切就是如此地不可思议。

三界中的性空界,就是生命和生活的初始和最终,是无始以来的起点,也是不知所终的终点。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孕育着生活的无数种可能性。在这样一个世界里,隐藏着深不可测的巨大潜能。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埋伏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形象地说,性空界就是掌中计算器里的归零设置。既可以结束一个运算,也可以继续进行运算,还可以重新开始又一个新的运算。

“三界说”中所描述的三个世界形态,正是我们所在的这个现实社会的真相,是天地间最为基本的真实写照。

有关这一点,著名的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也意识到了。

他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说:“艺术家的想象力是一个包容种种潜能的世界,这是任何艺术创作也不可能成功阐发的。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是另外一个世界,适应着其它形式的秩序和混乱。在纸页上层层积累起来的词语,正像画布上的层层颜料一样,是另外一个世界,虽然也是不限定的,但是比较容易控制,规划起来较少费力。这三个世界的联系就是巴尔扎克所说的不可思议(indecidable);或者,我想称之为无法判定(undecidable),这是包含着其它无限的整体的无限的整体的相谬之处。”

卡尔维诺先生说的这番话,其实正是我原本一直想说的:欲事界就是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现实世界;灵理界就是文学艺术作品里所展现出来的文艺世界;而性空界就是思想家们形而上的精神世界。弄明白这一点十分重要。

最起码的一点,是不要将精神世界或者文艺世界里的种种条件和要求,混淆到现实生活中来。同样也不要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去强加到文艺世界或精神世界当中,从而扼杀了灵感和想象力的活泼生机。当然,更不要去把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欲望宣泄,当成是寻找和发现文艺世界的灵感来源。

通俗一些讲,就是不要将近乎完美的文艺世界和形而上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混淆。文艺世界其实是人类的理想世界,精神世界是我们试图达到这个理想世界的一座桥梁。我们不能以理想世界的标准,来强求现实世界,这样就会导致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同样,也不要用现实世界的标准来限制理想世界里的灵动飞扬,那样就会最终造成生命的窒息。

同类推荐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见人见己见如来

    见人见己见如来

    浸润了千年历史的“禅”文化,能够帮助我们化解“浮躁”环境所带来的困惑与迷失,让我们在内心深处有所触动,为我们答疑解惑,减少我们的烦恼,改善我们的生活。本书从真伪、即心、因果、缘分、得失、机趣、目标七个方面解读了一些人之所以有所成就的因缘。我们可以从这些人的生活和经历中,读出关于禅宗的感悟,悟出生活的本质,得到幸福的回报。
  •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各地讲法汇集》、《随笔·杂记》、《晚晴集及格言别录》、《说律解经手书题记》和《书、画等的序和跋》五部分。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道教

    道教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讲到宗教时,曾说:“大凡人类奉拜相同的神和信仰相同的祖宗,也可以结合成一个民族”,根据这个道理来看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国固有的宗教是道教,道教崇奉的是“虚无自然元始天尊(王)”,相当于一般人通常所称的上帝,这就是中国人所奉拜的相同的神。而我们信仰相同的祖宗就是黄帝,大家都知道我们都是黄帝的子孙,因此道教是我们大部份中国人所信奉的宗教。
热门推荐
  • 智勇双全(中华美德)

    智勇双全(中华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本书为“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之一,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智勇双全”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智勇双全,简言之就是既有勇,又有谋,二者兼备。有勇有谋,才是胜者,更是成功者所必备的条件。若想在当今的社会立足,有所成就,就要不畏惧风雨,不怕挫折,不惧坎坷。还要有审时度势的头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大天庭系统

    大天庭系统

    何为强者,手可摘星,拳可破天;何为强者,脚踏星辰,眼望天地;何为强者,一吼震天地,一剑破星辰。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看我华夏男儿如何力破苍穹
  • 神魔之缘

    神魔之缘

    一次偶然的机遇,造就了一个不朽的传说。他闯荡各个位面,傲世群雄。
  • 明月倾

    明月倾

    明月倾城;情缠三生,若有选择,这辈子我仍愿陪你走下去。——云凝月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离。我愿用我三生寂寥换你一世欢颜。——墨君白
  • 网游之紫青剑诀

    网游之紫青剑诀

    第三次世界大战终于不可避免的生了,甚至动用了核弹。地球面临核冬天,为了生存,人类凭借强悍的思感技术,并且将肉体冻在未受污染的南极大6最底层,除了必要的技术人员以外,全民进入了虚拟空间——《幻恋》。由于幻舞机器出现问题所以会出现一章很多重复的问题暂时幻舞还不怎么会解决~~很快幻舞就会把多余的章节删除~~给大家带来不便幻舞由衷的说声对不起也是重伤,没有办法在战斗了。
  • 忠孝勇烈奇女传

    忠孝勇烈奇女传

    木兰女年十四,孝心纯笃。亲衰而病,适军令至,女扮男妆,代父从征,十三年而回,无人知晓,又能居丧如礼,全命全真,岂非奇中奇人。虽然木有根本,水有源流,若不叙其祖宗何人,桑梓何处,何为忠孝,何为勇烈,则徒一木兰女也。
  • 回到从前的年代

    回到从前的年代

    他,是明朝第一高手,不满魏忠贤的统治,他刺杀魏忠贤,寡不敌众,刺杀失败,就在他处于死亡的边际的时候,天地异象,他穿越到了现代,面对金钱权力女人的诱惑下,他会怎样呢?他的人生会怎么改变呢?
  • 不暗不成恋

    不暗不成恋

    一夜缱绻,竟然认错了人!错就错吧,关键是这个人就是你暗恋的人!带着球偷跑一年很时髦吧!千万别说出去丢人哟,人家默不作声又躲了你五六年!依旧是叱咤商业圈的冷漠女王,Ahome普通到家的小粉领,艾昕和纪可昕,谁才是真实的!以前算命的说,纪可昕这辈子和医的缘分很大。高中的时候学习理科,还以为会当个医生。后来总结和医的缘分在这里,从小体质弱,隔三一小病,差五一大病。医院还给了她生死离别的痛苦记忆。再后来,发现自己暗恋了这么久的人竟然做了医生,为了多和自己暗恋的人接近,就投资建个医院吧。再后来嫁了个医生,儿子也不死心,非得将老妈的医缘进行到底,说什么也要考医科大学,从此商人是路人。
  • 灵鹫山失踪事件(少年推理迷系列)

    灵鹫山失踪事件(少年推理迷系列)

    灵鹫山景区内发生了一起神秘火灾,由此引发的调查令两年前的失踪事件再度浮出水面。前来度假的姚小刀被意外牵扯进来,几度险些丧命。而身份各异的人们形成了一张怪异的关系网——果断仗义的景区老板,没品的死胖子作家,神秘的保险经纪,偶遇的漂亮女生,大嗓门的设计师女助理……在这些看似单纯的面具下,隐藏着复杂的关系,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罪犯?
  • 圣魂缔造传说

    圣魂缔造传说

    梁傲龙——前世为本源之圣!掌控整个空间生死存灭之能和空间之力,而不知原因的转生后,他,因为一次很不爽的穿越,得到了接触天道的机会,最终体内圣魂的觉醒让他得到转生前的记忆,在穿越后的上古大地创造出流传千古的——【聖魂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