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0300000011

第11章 元英宗硕德八剌

英宗硕德八刺是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嫡长子,十四岁立为太子,十八岁即可汗位,二十一岁被叛党弑杀。在位仅近三年的他推行了“振立纪纲,修举废坠,裁不急之务,加惠兵民,轻谣薄敛”的种种新政改革,其核心仍然是在继续进行元世祖即位以来的“行汉法”的政治措施,企图以此开创一个继承世祖业绩,创造天下太平,国富民足的政治局面。只是性格有些柔弱、政治经验不足让他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失败者。

1、英宗夺权

仁宗在即位后,要处理的另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就是自蒙古立国以来所始终未能妥善解决的“皇储”问题。自大德十一年(1307)的宫廷政变之后,武宗登基,没有将“皇储”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仁宗,这在当时,本不合常理,只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产物,也正因为如此,故而武宗和仁宗当时约定,如果仁宗死后,皇储仍须由武宗之子承袭。仁宗对这一协定是表示同意,才得以继承皇位。

但是,仁宗在当了皇帝之后,对于先前的这个“协定”就开始感到不能忍受。于是决定要撕毁“协定”延祐二年(1315)冬,仁宗先封武宗长子和世为周王,翌年春,命其出镇云南。相随者则有武宗旧臣秃忽鲁、教化、釐日等人。当时诸人已经知道仁宗有改立“皇储”之意。十一月,和世行至延安,辅臣教化等欲重夺皇位,于是和关中重臣阿思罕、塔察儿等相勾结,调动关中大军,准备回攻大都,重争皇位。然而,当回至河中时,军中发生内讧,塔察儿等杀掉阿思罕、教化,和世等人遂被迫逃往漠北草原。西北诸王察阿台等乃归附于他。仁宗见和世出逃,正中下怀。于是在十二月,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并在延祐四年闰正月,诏告天下。仁宗因皇太子年幼,乃选派儒臣为其辅佐。仁宗的这一“易储”做法,出于私利,遂为日后的元朝皇位之争,留下了隐患。

据说在仁宗太后答己眼里,和世“少时有英气”而硕德八剌“稍柔懦”为了达到继续干预朝政的目的,答己太后和右丞相铁木迭儿等,在他们兄弟二人内,选中了生性柔懦的硕德八剌,有意不立他的哥哥和世。因为他们推测,如立“有英气”的和世,必不利于己”

由于已经有了以上精心安排,延祐七年春,仁宗因病而亡后不久,延祐七年(1320)三月十一日,硕德八剌没有遭任何反对继承了他父亲的帝位,是为英宗,年号至治。

英宗看似稍显柔懦,但在父亲的精心培养,经过十多年的春风化雨,他不仅在思想上信服于儒家学说,而能读写汉文,有着较高的汉文化素养。加之他“以幼冲,嗣承大业”年少气盛,颇有一番“励精求治”这就注定继位后的英宗,将与把持朝政的蒙古、色目贵族之间有一场不可避免的政治冲突与权利争夺战。

铁木迭儿在延祐七年(1320)仁宗去世到至治二年(1322)他自己去世之间,得到了比他在爱育黎拔力八达朝还大的权力。按照已是太皇太后的答己的旨意,在仁宗去世后仅三天,铁木迭儿就第三次被任命为右丞相。由于铁木迭儿有太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亦由于皇帝本人是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并被身为太子太师的铁木迭儿在前两年中牢牢地控制在手中,铁木迭儿轻易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他将自己的族人和亲信委以要职、打击报复那些攻击过他及在过去不与他合作的人。在硕德八剌朝初年,铁木迭儿的权势已达到近乎独裁的地步。

自蒙古立国,直到元朝初期,其诸帝,如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蒙哥汗,乃至于世祖忽必烈,多为雄才大略的人中豪杰。因而国家大政,都出于帝王之手。有弄权的大臣,如奥都剌合蛮、阿合马等,多则10 余年,少则数年,必遭致杀身之祸。而到了元朝中期,自成宗以下,诸帝之才略已远逊于前,而中宫之势力日增,左右朝政,都如“垂帘”称制。到仁宗时,中宫之势已凌驾于帝王之上,造成嬖臣弄权,横行不法,竟然擅杀大臣,帝王欲治其罪而不能。这种现象,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铁木迭儿胆敢如此猖獗,除了皇太后的包庇之外,他在改易皇储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也使仁宗不得不念其“功劳”而予以姑息,希望他能够在日后辅助年幼的英宗坐稳江山。

但是,年轻的皇帝英宗并没有坐视不管。皇帝不久就成为与强权的铁木迭儿斗争的儒士效忠的核心。英宗准备推行儒治,因为他与他的父亲一样,都受到过良好的汉学教育。在他成为皇太子之后,朝廷官员不断向他的父亲建议选择硕儒对他进行教育。英宗的老师有汉儒王集和周应极。在儒学的极深影响下,硕德八剌能够背诵唐诗,并擅长书法。从即位初年,英宗就显出了超出他年龄的政治独立性和坚定意志。他甚至在即位之前就敢于违抗祖母的旨意,拒绝以她的亲信取代仁宗朝的大臣。英宗即位后,虽然从礼仪上尊答己太后为太皇太后,又是尊号,又是授册文,但是对她“浊乱朝政”的行为十分反感。因此,当太后前来祝贺英宗登基时,英宗即毅然见于色”这使得答己万分后悔,说:我不拟养此儿耶”从此“饮恨成疾”直至死去。

为遏制太皇太后和铁木迭儿的权力扩张,英宗于即位初就任命22 岁的拜住(1298—1323 年)为左丞相。这一任命给年轻的皇帝带来了两点政治好处。第一,拜住的得天独厚的家族背景有助于他得到蒙古旧贵族的支持。拜住家族在蒙古人中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因为他是成吉思汗的伴当和统帅木华黎的后人。第二,拜住是在蒙古人中最能得到儒臣支持的人。安童曾以反对忽必烈的色目理财之臣和坚持政府的儒治原则而享名天下。拜住本人受到过良好的儒学教育,在延祐二年(1315)就任太常礼仪使后,他与许多儒士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这样,英宗和拜住组成了一个年轻和有力的联盟,能够从不同方面限制铁木迭儿的影响,并且保护儒臣不受铁木迭儿的迫害。

两个集团的冲突在英宗即位后仅两个月就达到了高潮。是时,以硕德八剌之弟兀都思不花取代英宗做皇帝的阴谋败露。由于参与谋划废立的都是太皇太后的幸臣和铁木迭儿的亲信,皇帝拿不定主意如何处置他们。恰是拜住鼓励皇帝在太皇太后和铁木迭儿插手之前采取果断行动,将其全部处死。但是铁木迭儿本人未受到处罚,甚至没收的谋逆者家产还有一部分被赐给了铁木迭儿。果断地清理了这次叛乱,揭开了少年君主全面亲政的序幕。

健康因素亦对年轻的皇帝有利。铁木迭儿的身体每况愈下,皇帝因此能给拜住更大的权力。铁木迭儿死于至治二年(1322)十月,此后一个月太皇太后亦去世,英宗终于得以亲政。第二年的前半年,御史台官员指斥铁木迭儿及其同伙私吞公款和贪赃,全面清算铁木迭儿于此开始。在宫廷中未受挑战长达10 年以上的这一集团遭到沉重打击。但是他并没有覆灭,这也为以后的政治风雨笼罩了一层阴霾。

2、至治改革

没有了太皇太后和铁木迭儿的阻碍,硕德八剌现在完全自主了。铁木迭儿死后他立即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在至治二年(1322)十二 月任命拜住为右丞相。作为硕德八剌朝后期的独相,拜住起到了执政大臣、道德启发者和规劝者的作用。

这一年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速发展。一至九月各地水、旱、霜、苞、蝗灾四十九次,遍及山东、河北、四川、湖北、江南十余省的大部分地区,各种民变、兵变和少数民族起义频仍不断。正是这种“地道失宁,风雨不时”的社会状况,迫使英宗决心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改革制度,调整政治。 英宗新政历时只有十个月,从至治二年(1322)十月至三年(1323)八月。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大量启用老臣儒士。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拜住任右丞相后,首荐“四世旧臣”张珪,并向他请教“宰相之体何先”的问题。至治二年(1322)冬,起张珪为集贤大学士,继又拜中书平章政事。自此以后,拜住大事“召用致仕老臣,优其禄秩,议事中书。不次用才,唯恐少后,日以进贤迟不肖为重务”英宗、拜住为了“一新政务”的需要,尊礼老臣”大量起用遭受铁木迭儿排挤打击的先朝致仕老臣,商议政事,一方面可以弥补这对年轻君相治国经验不足的缺陷,避免政治上的差错;另一方面则显然是出于对抗以太皇太后答己为代表的蒙古守旧势力的考虑。在“其党犹布列朝中”的形势下,君相二人只有借助于在政治上反对守旧势力的老儒旧臣。而这些老儒旧臣在被征用后,为了实现儒学治国的政治理想和汉族人的利益,也无不尽心辅佐。

(二)罢免冗官,整顿吏治。鉴于元世祖以后各朝官僚机构急剧膨胀,内外官署改开创设,日积月增,冗官冗职泛滥成灾,历朝虽曾决心整改,但成效甚微。为此,英宗决定大刀阔斧地减并除罢冗官冗职。至治二年(1322)十一月,开始下令罢世祖忽必烈以后冗置之官僚机构。三年(1323)二月,罢微政院所属三总管府。接着,又“罢崇祥、寿福院之属十有三署、江淮财赋之属六十余署”与此同时,英宗执法严明,果于刑戮,注重整肃吏制。颁行仁宗朝就已经汇编,但尚未完全实施的《大元通制》就体现了英宗重视法制,督责各级官吏遵循典制法令,以改变政令不一,罪同罚异的混乱现象,革新政治的用意。

(三)行助役法。针对当时国内“水旱相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为缓和阶级矛盾,至治三年(1323)四月,在中书省集议的基础上,英宗“记行助设法,遣使考视税籍高下,出田若干亩,使应投之人更掌之,收其岁入以助役费,官员不得与”并规定:凡民田百亩,今以三亩入官,为受役者之助。这种方法仅需要规定按资产多少各出一定比例的土地,以土地的出产补贴应役者。这种农民交纳少量土地上的粮食,就不用亲身服劳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减少官员干预又降低了官员借机盘剥的可能性。这一制度的目的显然是减轻小土地所有者的差役负担,这种助役粮法,在英宗死后,被其后继者沿用。同时英宗还减免了朝廷的许多不急之征,下层人民大为称赞。

英宗所做的一切,又不能不触犯保守的蒙古色目贵族的利益,这引起他们的恐慌和不满。同时又因为英宗笃信佛教和儒学,伊斯兰教在他在位期间颇受歧视。上都的回回寺被毁掉,改建成帝师殿。负责传授波斯语言的回回国子监被废罢。回回散居郡县者,每户岁输包银二两,而在以前他们是享受免税待遇的。这也得罪了部分信奉伊斯兰教的贵族们。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场谋杀英宗的非同寻常的宫廷政变发生了。

3、南坡之变:英宗之死

铁失为铁木迭儿之党徒,但其行事之奸诈,英宗没有察觉,因此在英宗一朝,始终受到重用。至治元年(1321)三月,英宗命铁失任御史大夫,总领谏台之政,并授以军权,统领忠翊侍卫亲军。同年十一月,又命其兼领战斗力极强的左、右阿速卫亲军。这对于英宗来讲,无异于把性命交到敌人手中。翌年二月,又赐铁失父祖碑,以彰其功。然而,这些恩宠都没有除去铁失的叛逆之心。

随着铁木迭儿的奸党陆续被英宗剪除,铁失的危机感也就日益加重。而这些尚未被英宗罢斥的奸党,也就自然要汇集到铁失的麾下,共商保存自身利益、对抗英宗新政的办法。当然,最便当、快捷的办法是发动政变,推翻英宗的统治。这种办法虽然危险性极大,但在迫不得已时,也只能铤而走险。最令铁失等头疼的事则是,在杀掉英宗之后,将推举谁来担任这个国家的新首脑。以资历,威望、血统而论,武宗海山的两个儿子——和世与图帖睦尔最占优势。但他们与太后答己及仁宗已经因皇位被夺而结下仇怨。铁失等人,皆为太后幸臣,当年曾经参与“易皇储”的阴谋,自然不会再拥立和世兄弟为新首脑。

除此之外,诸宗王中可入承帝位的人选,就只有晋王也孙铁木儿了。也孙铁木儿之父甘麻剌系世祖忽必烈之嫡长孙。当年曾和铁穆耳争夺皇位继承权失败后,出镇漠北。及甘麻剌死,也孙铁木儿袭晋王之爵,仍镇守于漠北。既掌有军权,又与英宗一系有仇怨。于是,铁失等人乃与晋王亲信大臣倒剌沙勾结,并将准备政变的意思转告给他。得到其默许后,遂开始放手策划逆乱的具体方案。

至治三年(1323)八月初,英宗南还大都,在距上都三十里的南坡驻营,铁失与其弟宣徽使锁南,以及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宗王桉梯不花(武宗时被杀之安西王阿难答之弟)月鲁铁木儿(阿难答之子)等人相联手,一面派人通知晋王也孙铁木儿,一面调遣所辖之阿速侍卫亲军,将英宗大帐包围。铁失等先杀中书省右丞相拜住,再弑杀英宗。后世称之为“南坡之变”

晋王也孙铁木儿是最早得到逆乱消息的宗王,也是这次“政变”的最大受益者。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令万人垂诞的、曾祖父求之未得皇位拿到手中。同年九月,也先铁木儿与宗王桉梯不花将英宗生前所掌的皇帝玺印送到也孙铁木儿镇守北疆的驻地——当年成吉思汗的大斡耳朵。于是,也孙铁木儿在王府诸官及逆党的拥戴下,即位称帝,并下诏宣称:众人商量著:大位次不宜久虚,惟我是薛禅皇帝(指忽必烈)嫡派,裕宗皇帝(指真金太子)长孙,大位次里合坐地的体例有,其余争立的哥哥,兄弟也无有”

南坡之变之所以能够得逞,英宗之所以如此轻易被杀,不能不让我们探究其中之历史。

首先是深刻的政治原因。英宗新政触犯了蒙古色目贵族的世袭传统利益,使那些“居高位,食厚禄”的上层贵族官僚难以像以往一样享受各种特权和为所欲为,因此当行汉法的改革继续推进时,他们必然要联合起来进行强烈的抵制和反抗。当时这种反对新政的守旧势力十分强大。以致使得英宗、拜住君相在上层统治集团中感受到莫大的压力和孤立。在16 个知名的反叛者中有5 个是宗王。但实际上参与此事的宗王比列出来的人要多得多。在也孙铁木儿即位后不久,右丞相旭迈杰告诉他能够自拔逆党、尽忠朝廷的“宗戚”只有买奴一人。诸王与铁木迭儿的关系,现在尚不清楚。诸王作为一股势力有充分理由怨恨英宗。在英宗在位时间中,有两次因为财政困难取消了诸王的岁赐,这在元朝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举动,连他父亲仁宗都深知这一点。此外,为了增加皇室的权威,英宗似乎比他以前的各位皇帝在封王上控制得更严,并试图对诸王进一步加以约束。他不顾皇室宗亲享有的传统特权而采取这些限制诸王的措施,促成他们参与谋反。

其次是英宗君相自身的软弱和优柔寡断。英宗少年气盛,力行新政,勇气有余,而“识见有所末尽”他缺乏政治家的清醒头脑,对斗争的严重性和激烈程度估计不足,缺乏对政敌的应有警惕和防范。尤其是当他们在以儒家的政治思想为指导推进新政时,又把儒家迂腐的习气带了进来,以致一再对自己的政敌妥协、宽恕。英宗和拜住对于别人提醒他,鉴于奸党经常密语,“谋中害之”的情况,应当引起重视,“且请备之”的警告,他竞不屑于听,从而放松了警惕。进而让铁失一伙掌握了亲军,这在前朝是绝对不会有的。

最后是铁失一伙成功地控制了卫军,并选择了怯薛值日的有利时机发动政变。在元朝,宫廷皇室的安全通常由两部分力量来保卫。涉及皇帝的外围护卫和巡行层从,由五卫亲军来负责;涉及宫禁斡耳朵的安全,怯薛近侍轮番值日来环卫。铁失以御史大夫兼领左右卫亲军,为暗杀得逞制造了“外应”的有利条件,而在禁卫军中也不乏叛军的内应。所以正如《元史》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大臣兼领军务,前古所无。铁失以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以知枢密院事,皆领卫兵,如虎而翼,故成逆谋。

简而言之,铁木迭儿一派的残余势力与不满的蒙古诸王结盟,终于演出了南坡之变。探视其更深的背景,英宗的被杀是两个政治集团之间冲突的极点,而这种冲突至少在仁宗朝初年就已经开始了。仁宗和英宗在汉化的蒙古大臣和汉人儒臣的支持下,做了多种努力使元廷更加儒化,这意味着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另一方面,以皇太后答己和她的亲信铁木迭儿、铁失为首的一派似乎不只是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斗争,他们还在蒙古、色目贵族和官员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这些贵族和官员对有损于他们世袭政治、经济特权的改革自然是持反对态度。虽然英宗在答己和铁木迭儿死后赢得了短暂的胜利,他的进一步行动和自己的宽大却激成反叛,并导致了他自己的悲惨死亡,元朝的汉化之旅也即将走到尽头。

有元一代之帝王,由靠自己的威望和实力争得皇位的忽必烈,蜕变为由中宫扶立之成宗、仁宗诸帝。再而蜕变以至于由叛军所拥立之泰定帝。既然名已不正,其实力又不足以威镇诸王、勋臣,故而导致此后近十年间,皇位之人选迭更,政争纷起,甚至刀兵相见,二帝并存,胜者为王。而大臣亦借机擅权,政治腐败,元朝之灭亡,于此已见其先兆。

硕德八剌个人小档案

姓名: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出生:1303年

卒年:1323年

享年:21岁

在位时间:1320-1323年

年号:至治(1321-1323年)

谥号:睿圣文孝皇帝

庙号:英宗

父亲:爱育黎拔力八达,

母亲:庄懿慈圣皇后弘吉剌氏

最自豪: 推行新政

最遗憾:被叛军所杀

最郁闷: 天性柔懦善良

最擅长:读写汉文

同类推荐
  • 特殊材料铸人生

    特殊材料铸人生

    本书是颜鸣皋院士的一本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沉的情感、翔实的史料、流畅的文笔、精彩的描写、动人的情节、传奇的故事,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传主在曲折和苦难中漫漫求索,在风霜及忧患中拼搏奋斗,在使命与责任中攻关创新,在光荣与自豪中无私奉献的精彩人生!阅读该书,不仅可以了解一位中国科学家真实而又辉煌的一生,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新中国航空工业忠诚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曲折前进、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本书不仅适合航空从业者及社会公众阅读,尤其还对广大青少年读者具有教育启迪作用。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查理的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的背景,影响着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次女宋庆龄嫁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财政部长,后升任到行政院长,二子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他们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风云变幻的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名声显赫的,宋家王朝的变迁在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 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

    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奋斗和成长的故事。“傻根”“阿炳”“许三多”,谁才是真正的王宝强?一个农村孩子八岁时的梦想,在十六年后变成了现实。这不是传奇,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少林寺学艺六年。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北影厂的门口蹲候三年,只为有一个说台词的角色。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工地上搬砖、运沙,挥汗如雨。为了这个梦想,他和所有一样有梦想的年青人一样,离开家乡,走在奋斗、成长的路上。他用十六年,完成了这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他用不抛充不放弃的精神制造了一个喧器时代的梦。每个梦想皆能成真。王宝强独家陈述关于命运,关于机缘,关于成长,关于情感,关于亲情的全方位思考。
  •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爱因斯坦和富兰克林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邪妃甩夫忙:驯服残暴太子爷

    邪妃甩夫忙:驯服残暴太子爷

    一朝穿越,风起云涌,昔日的傻子不知所踪。世人皆知她平静起飘如浮云,淡如烟尘,却不知她的杀尽狠绝。丑颜破,回眸一笑,清冷绝色,轻狂腹黑无止境!“成我太子妃,许你一世宠!”这是他给她的承诺。当腹黑狡诈的她遇上风华绝代的他,又该上演怎么样的一场追逐好戏——
  • 娇探

    娇探

    身手敏捷头脑呆萌的中国女刑警沉着冷静思想睿智的天澜皇子温文尔雅善解人意的西陵太子手段毒辣速战速决的昆吾皇帝当搞笑逗比遇到高冷男神,千奇百怪的事态频频发生。什么什么?玛丽苏吗?不,他们的身世并非如此,命运的绳索将它们凝结到一起,会发生什么?绝代风华,温文尔雅,冷漠孤傲哪个是女警的菜?哪个是王中之王?权谋的大网将世间百态包裹其中。煽情恐怖的背后连接着卑微的人性,看欧阳敬云如何潜入大雁云撩天下!你有你的宫廷事变,我有我的旷世绝恋!
  • 神之战帝

    神之战帝

    萧峰站在高岗上大声叹道:“为何人家都是得到的绝世武功,无双美女,而我得到的却是一只色狗。”红毛说:“本尊不是狗,乃是天下独一无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此一个的傲娇神兽。”萧峰和红毛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一起打仙尊,调戏仙女,快活人间......
  • 邪王别嚣张:邪魅萌宝要翻天

    邪王别嚣张:邪魅萌宝要翻天

    二十一世纪华夏族日益强大,杀手榜近三年来一直稳居第一,著有“杀手之王”“罗刹暗魅”自己之称。这么强大的存在因为一次意外竟然穿越到异世大陆,成了将军府嫡出的三小姐。俊爹爹,美娘亲,帅哥哥,集聚宠爱于一身,冷酷特工化身为天才萌宝。如此优秀的她,遇见温柔的他,邪魅的他,天真的他,腹黑的他,各种风格的美男都痴心于她,她的真命天子到底会是谁呢?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网游之极限刀客

    网游之极限刀客

    天生右手残废的刀客。竟然领悟了传说中的三刀流?!为营救父亲,不得已要变强,要在“极限”中称霸,要对抗五大家族。看其如何在游戏中翻云覆海!兄弟?!不用说!看了你就懂什么是真正的共患难的兄弟!归海一刀!——妖刀!无敌!
  • 天心劫

    天心劫

    经历人世,又有多少人记得,她卑微的名字。披上红妆,谁能看见,她受过的伤。朋友,爱人,王府,皇宫。异世之中—谁为谁卸下假面,谁为谁洗尽铅华。他们都爱着,同时都痛着。她的出现,就是他们的劫,也是他们的念。
  • 在树林里(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在树林里(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中老年菜谱(美食与保健)

    中老年菜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是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又享受着养生保健和预防治疗的待遇,那简直是人生的超值恩赐了。
  • 绿茶配青梅

    绿茶配青梅

    我自认为长的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一个眼神足以迷死万少女,奈何……少了设备。我有三个老婆。三老婆比较花痴:“相公,虽然你很帅,可是我喜欢的是男人。”二老婆喜欢激动:“靠,你有毛病吧,我不是同性恋……”大老婆容易暴动,直接一巴掌劈头盖下来:“调戏我,你找SHI……”最后,只剩下陆青文,面若桃花,嘴角含笑的看着我说:“既然你的老婆都不要你了,那你还是回家给我当老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