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100000063

第63章 季氏篇第十六(3)

了解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看事物的全貌和整体,只有这样才能看得明白。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对听来的东西进行多次对比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听得清楚。我们要注重内在品德的修养,和颜悦色,态度平和,言行举止要恭敬谦卑。诚实守信,办事认真,不耻下问,这一切更需要我们时刻自我反省。这个社会不是只有我们自己,任何事情不是我们想怎样就能怎样,所以遇到心烦意乱的事情实属正常。我们应该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凡事要多加忍让,遇事冷静不冲动,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发火动怒的时候要考虑到可能引起的祸患。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尤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抵挡得住物质的诱惑,十分不易。面对钱财,我们要先思考下是否正当是否合法,坚决不做为了一己私利而违背道义的事情。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凡事多想一想,仔细考虑考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将做一个符合圣人“九思”要求的仁德君子作为我们人生的不懈追求116.11子曰:“见善如不及①,见不善如探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注释

①及:赶得上。②汤:指热水、沸水。

译文

孔子说:“见到善良的行为就好像赶不上一样去努力追赶,见到不良行为就好比把手伸到沸水中要极力避开。我见过这样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节操,按照礼义行事来达到自己所主张的道。我听过这样的话,却没见过这样的人。”

名家注释

朱熹注:“真知善恶而诚好恶之,颜、曾、闵、冉之徒,盖能之矣。求其志,守其所达之道也。达其道,行其所求之志也。盖惟伊尹、太公之流,可以当之。当时若颜子,亦庶乎此。然隐而未见,又不幸而蚤死,故夫子云然。”

解读

孔子说他见过立志向善、远离邪恶的人,但是没有见过以隐居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人。这就说明一般人都具有是非善恶之心,能够达到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品德修养的更高层次应该是淡泊名利,不惜隐居山林来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了,甚至连圣贤之人都难以做到。

追求善良远离丑恶,独善其身,容易做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很难做到。这是因为前者关键在于自己,只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管住自己太颧的行为就可以达到。后者除了主观愿望跟努力外,还需适当的客观条件和良好的形势机遇,正所谓“时势造嘉耋萋霾”。有时候我们的愿望很好,也立志高远,但是运喜气不佳、环境不允许的话,我们也难成其事。所以,如盒果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环境,就不要苦苦追求,不能成就“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大事业,能做到独善其身也是好的。

说好听的话很容易,真正能做到却很难。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人自古有之,这些人往往言不由衷,嘴上标榜着自己的高尚,背后却做着为人不齿的勾当。有些人经常说自己不看重功名利禄,但是一旦他有机会飞黄腾达,就立刻变得神采奕奕,唯利是图。面对物质诱惑,现代人就连独善其身都难以做到,更别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了,这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注释

①千驷:驷,四匹马。古代用四匹马驾一辆车。千驷,即四千匹马。

译文

齐景公有四千匹马,可是他死的时候,却没有什么德行值得百姓称颂。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直到今天还称赞他们的气节。人们就是这样评论他们吧?

名家注解

朱熹注:“胡氏曰:‘程子以为第十二篇错简‘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当在此章之首。今详文势,似当在此句之上。言人之所称,不在于富,而在于异也。

愚谓此说近是,而章首当有孔子曰字,盖阙文耳。大抵此书后十篇多阙误。”

张居正注:“自古君天下为天子者多矣,《书》、《传》所载二帝、三王及汉、唐、宋英君明主,可传于后世者,亦不过十数君而已,其余皆湮灭无闻,而孔、颜以匹夫为百世之师,其他闾巷韦布之贱,以道德行谊闻于世者尤不可腔数也,然则人可徒恃其势位而不修德哉?”

解读

齐景公生前特别富有,拥有四千匹马,可是他死后却没有留下任何值得百姓称颂的美好德行。伯夷和叔齐生前无权无势,因为相互禅让帝位而离开自己的国家,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野菜度日,最终饿死山中;但是,他们死后却获得百姓的一致称颂,美名流千古。孔子用对比的方式向世人明示,拥有美好的德行比拥有无尽的财富更富有。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生在世不过数十载,总要留下点能够被人称道的东西才不遗憾。战功显赫的人,有功绩可以称颂;才能卓越的人,有才能值得称颂;德行高尚的人,有美德值得称颂;可是我们没听说过谁因为家财万贯而被千代歌颂的。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有财又有德就更好了,那样我们可以用手里的物质财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能够有经济基础去做公益事业,行善事。但如果财富和品德不能同时具备的时候,我们还是选择高尚的品德吧!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不贪恋物质财富,多行善事多积功德。能够留一个好名声给后人,真是死而无憾了!

16.13陈亢①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②?”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③其子也。”

注释

①陈亢:亢,即陈子禽,孔子的学生。②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指特别的教导。③远: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

陈子禽向孔子的儿子伯鱼问道:“你在老师那里听到有与别人不同的教诲吗?”

伯鱼回答说:“没有啊。他曾自己站在那里,我快步从前庭经过。他问我:‘学诗了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马上学诗。还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那里,我又从前庭经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不能树立自己的德行。’我马上又学礼。我只听到这两件事。”陈子禽退出来以后高兴地说:“我问了一件事却有三点收获:知道了学诗的意义,知道了学礼的意义,又知道了君子并不偏爱他的儿子。”

名家注解

朱熹注:“亢以私意窥圣人,疑必阴厚其子。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

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当独立之时,所闻不过如此,其无异闻可知。”

张居正注:“陈亢,是孔子弟子。鲤,是孔子之子,字伯鱼。夫圣人之心,至虚至公,其教子也,固未尝徇私而独有所传,亦非因避嫌而概无所异,惟随其资禀学力所至,可与言《诗》,则教之以《诗》,可与言《礼》,则教之以《礼》焉耳,岂得容心于其间哉?陈亢始则疑其有私,终则喜其能远,不惟不知圣人待子之心,且不知圣人教人之法,陋亦甚矣。”

解读

子禽问孔子的儿子孔鲤是否孔子给予他特殊的教导,孔鲤就将孔子两次对他进行教育的场景和内容如实告诉了子禽。从孔鲤的回答中,我们看出孔子并没有因为他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就给予特殊的教导与关爱。对自己的亲生骨肉毫不偏私,就一定会公正于天下所有事,这无疑彰显了圣人大公无私的君子风范。

圣人要求儿子学“诗”学“礼”,说明“诗”、“礼”二者对我们修身养德至关重要。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就像一部大百科全书,向人们介绍讲解了太多的知识和道理。礼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礼就是社会规范,是我们必须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礼能够维护社会秩序,调节社会关系,没有礼便会政治动荡,天下大乱。所以,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圣人关于“诗”与“礼”的教诲,直到今天仍然受用。无论社会制度怎么演变,人们生活怎样富足,仍旧不能不学“诗”与“礼”。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不学习文化知识不通晓做人的道理,怎么可能适应各种社交场合呢?如今社会虽然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是如果人们不自觉不自律,不懂法律知识,社会仍然会不安定不和谐。所以,即便到了今天,我们也不能放松对“诗”与“礼”的学习,不能忘记圣人的谆谆教导。

16.14邦君之妻,君称之日“夫人”,夫人自称日“小童”;邦人①称之日“君夫人”,称诸异邦日“寡小君”;异邦人②称之亦日“君夫人”。

注解

①邦人:国内人民。②异邦人:异邦,指外国,别的国家。异邦人就是外国人。

译文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内的百姓称她为“君夫人”,在别国的人面前就称她为“寡小君”;别国的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邦君之妻,是诸侯的正妻。寡,是谦言寡德的意思。夫以邦君之妻,一称谓之间,截然不紊如此,名实之际,可不谨哉?”

解读

古代对国君之妻的称谓问题十分讲究,非常严格。邦君之妻就是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她在国君面前称自己为小童,老百姓要称她为君夫人。外交场合,在外国人面前她又要称自己为寡小君。外国人要像国内的人一样称她为君夫人。这是古代的礼节,是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终生维护周礼,本章关于对国君妻子的称谓问题的辩证,实际上包含了孔子恢复周礼,维护等级名分制度的思想。

同类推荐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周易全鉴

    周易全鉴

    《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通过设卦观象,描绘自然造化的奥妙,进而阐释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与因应之道,是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和启发智慧的至高宝典。时至今日,《周易》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管你为政、治企、从军,抑或只是个普通人,都能从《周易》中聆听到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诲,让你受益匪浅。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本书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热门推荐
  • 天空飘来一只妖

    天空飘来一只妖

    都说当神仙好,可谁理解当神仙的苦恼。传说喝了天界大大的洗脚水可以养容美颜,可谁知被踢下界当上了需经历生老病死的凡人。都说了是传说了,洗脚水又怎么会有这功效。且看迷糊小仙如何在凡间混得如鱼得水,把愈合界大大气得火冒三丈。
  • 降临次元

    降临次元

    随着我的降临,为这个美好的世界带来毁灭与死亡
  • 银面骑士守护夜

    银面骑士守护夜

    用最唯美的文字,曲折揪心的故事打造既有少女漫画的细腻情感,又有少年漫画的热血战斗奇迹!魔法世家第十三代传人+最易操作的扑克牌魔法=名副其实的JOKER魔法师,淡淡的月光下,少女的短发轻轻飘舞,白皙美丽的脸孔上铺满蓝色的忧伤,当手中的魔法扑克牌变成莹黄色的透明水晶链,一场属于魔怪的封印仪式,即将开始。她,就是魔法师上官未希。
  • 奴才小史

    奴才小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陌缘结

    陌缘结

    张小岚一个干平凡凡的人,一个平平凡凡的恋情,但自从那次的相遇,一切都变得不平凡。
  • 悠悠青草

    悠悠青草

    当一位农村女孩考进了这大城市的知名大学以后,让她知道了这个世界有多么的不公平。同学的攀比,社会的脱节,让她的内心不断的变化着。当有一天,她知道自己的理想主义,是敌不过这现实的时候,她选择了妥协。社会这个巨大的熔炉,让她变成一个现实的女人……
  • 超人与我换心脏

    超人与我换心脏

    重病中的步哲桐与超人交换了心脏,代替其成为了行走于这人间的神。他问为什么,超人只回答说:“我希望我的心脏能让你变回那个曾经拯救过我的、勇敢坚强的男人。”再睁开眼时,这世界已经乱成一锅粥。奥特曼、环太平洋、黑衣人、变种人,所有超自然现象却都意外地指向他高中时暗恋的那个女孩。步哲桐想要像自己名字一样过“不折腾”的生活,却主动介入了这本和他无关的一切。因为他暗自答应过那个戴着红披风的人,这颗强健的心脏不会只温暖他一个人的胸膛。……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山河乱绝世帝妃

    山河乱绝世帝妃

    一朝架空穿越,一场前所未有的命运变革,无论是前世不为人知的杀手,还是今世弃之如撇的弃子,她都想要努力的活下去。五国混战她脱颖而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曾想遇到腹黑邪魅如他“江山为媒,天下为聘,嫁我可好。”且看她独步年华,抒写一场场江山铁歌。
  • 都是黑丝惹得祸

    都是黑丝惹得祸

    本书将被改编漫画,因版权关系,无法继续在创世免费连载,对此向大家说声抱歉。详细内容可关注老刀的微信公众号:觉主老刀。谨以此文,献给我们这些从小被骗大的一代。……又一代。
  • 庶女婠婠

    庶女婠婠

    前世的兆佳氏婠婠因为是庶女,所以注定要被牺牲;因为是庶女,所以注定见不得光;因为是庶女,所以连死都没有留下一个牌位,只落得草席裹尸,丢弃荒山。直到临死前,婠婠才知道所谓的亲情、家族利益都不过是个笑话。恭顺、隐忍、付出只是成全别人的借口,到头来都不过是枉做好人。所幸上天垂怜,让她有重活一世的机会,好在一切都还有改变的机会。前世她用一生证明善良、恭顺和付出不过就是一个笑话,今生她不想当什么笑话,她只想要大权在手,杀尽前世负我之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