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100000062

第62章 季氏篇第十六(2)

注释

①愆:音qan,过失的意思。②瞽:音gu,盲人。

译文

孔子说:“服侍君子陪他说话容易犯三种错误,不应该说的时候却先说了这叫急躁,该说话的时候而不说这叫做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随意说话这叫做瞎子。”

名家注解

朱熹注:“君子,有德位之通称。愆,过也。瞽,无目,不能察言观色。”

张居正注:“侍,是侍立。君子,是有德有位者之通称。愆,是过失。躁,是噪急。隐,是隐默。瞽,是无目的人。”又注:“此皆心失其养,故语默失宜,招尤致辱,皆由于此。学者可不加养心之功,以为慎言之地哉?”

解读

孔子在本章指出了我们与君子说话交谈时常犯的三个错误:不等对方张口就急于回答,显得急躁、鲁莽、爱出风头;对方问了却闷口不答,让人感觉有所隐瞒,毫不坦诚;交谈时只顾自己说而不观察对方的脸色,像是瞎子不顾别人感受。

本章中的君子指上司、长辈等身份地位高于自己的人,运用到生活中则可以引申为朋友、同事等平时与我们打交道的所有人。圣人所指出的三个毛病,确实是我们一般人容易犯的。如何把握好说话的时机,的确非常重要。尤其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常常要参加各种谈判和各种会议,更要懂得如何与人交流。

为人处世要谨言慎行,懂得掌握好讲话的时机。说话时,首先要简明、准确、生动地表达出自己所要告知别人的内容。其次,说话还要注意场合,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千万别说。别人不问的不说,别人问了的一定要给予回答,不能莽撞急躁也不能沉默不语。第三,要学会观察别人的表情变化,把握说话的时机,切勿滔滔不绝没完没了,还要及时调整说话的内容和语调。由此可见,说话也是一门富有哲学的艺术。

7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①注释

①这是孔子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需注意的问题作出的忠告。

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戒备三件事: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名家注解

朱熹注:“血气,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阴而气阳也。得,贪得也。随时知戒,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也。”

张居正注:“色,是女色。斗,是争斗。得,是贪得。盖人之嗜欲,每随血气以为盛衰,惟能以义理养其心,则志气为主,而血气每听命焉,故孔子随时而设戒如此。其实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从少至老,皆当以三者为戒也,修己者可不警哉?”

解读

本章中孔子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三个不同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出了忠告。他认为人在少年时期,血气尚未养成,要在性方面有所戒备,远离女色;人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容易冲动,所以要戒备争强好斗;而人到老年,血气衰弱、精力不继,对未来充满恐慌,总想获得更多东西以安度晚年,所以要戒备贪得无厌。

这三条忠告对今天的人们仍有深刻而重要的意义。

现在很多青少年沉迷于黄色读物和影像制品,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严禁传播淫秽制品就是希望青少年能健康成长,降低青少年犯罪率,增进社会稳定。这也正是圣人所说的“少年戒色”。我们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凡是打架斗殴的刑事案件,其肇事者通常是血气方刚的壮年人。当然,圣人所谓的“斗”,还包括精神层面的争强好胜,很多人在壮年时期总想出人头地,高人一等,为了名誉或地位你争我夺,不惜头破血流。这也应了圣人的告诫:“壮年戒斗”。

很多贪污腐败案件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当事人很多都是即将退休的老干部,这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马上要离任了,权力马上要转交,所以趁没退休之前赶紧捞一把。

还有的老年人因为自己身体渐衰,担心子女不孝,害怕没有足够的钱财养老送终,而变得小气吝啬。所以,圣人告诫老年人要戒贪。

7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①,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②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注释

①大人:指有修养有地位的人。②知:懂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应该有三种畏惧:畏惧天命,畏惧身居高位的人,畏惧圣人的言论。小人因不懂得天命而无畏惧,轻侮大人,蔑视圣人的言论。”

名家注解

朱熹注:“畏者,严惮之意也。天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知其可畏,则其戒谨恐惧,自有不能已者。而付畀之重,可以不失矣。大人圣言,皆天命所当畏。知畏天命,则不得不畏之矣。侮,戏玩也。不知天命,故不识义理,而无所忌惮如此。”

张居正注:“盖小人不务修身成己,甘心暴弃,故无所忌惮如此,此所以得罪于天地,得罪于圣贤,而终陷于济恶不才之归也。然此三畏,分之虽有三事,总之只是敬天而已。盖人之所以勉于为善而不敢为恶者,只因有个天理的念头在心,所以凡事点检,不敢妄为,若天理之心不存,则骄淫放逸,将何所不至乎?故尧舜兢业,周文小心,惟一敬耳。有志于事心之学者,不可不知。”

解读

孔子认为君子处事应该心存敬畏,这样才能约束自己,警醒自己不犯错误。而小人因为不懂得天命而无所畏惧,从而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圣人要求我们敬畏天命,敬畏身居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实际上是告诉我们要信仰天理,遵循社会规范,尊重权威思想。

凡事有天意,天意就是天理,是我们不能改变不可违抗的力量。一个人对天理有了敬畏之心,就能坚持信仰,找到精神寄托从而懂得生活的意义。身居高位的人可以指高官,也可以指能够教导我们的父母老师或者有道德学问的人。这些人能够帮助我们学习知识,成就事业,对他们心存敬畏才能有所成就。圣人之言可以是高深的学说道理,也可以是国家的法律规章,我们对这些怀有畏惧之情才能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成为知书达理又自尊自律的人。

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的人,能感知生命的力量,心中感到有寄托有快乐。一旦人没有了这些敬畏,没有信仰没有寄托,就会无视法律法规,恣意妄为,不学无术,从而变成一个堕落又危险的人。翻开尘封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有所成就的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寄托,他们总是有所畏惧,言行规范。所以,我们应该将圣人的箴言谨记于心,有所畏惧,时刻鞭策自己积极进取。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注释

①困:这里指遇到困难、遇到问题。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通过学习知道的是第二等的;遇到问题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的;遇到问题仍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

名家注解

朱熹注:“困,谓有所不通。言人之气质不同,大约有此四等。”’

张居正注:“困,是窒塞不通的意思。孔子说:‘人之资质,各有不同,有生来天性聪明,不待学习,自然知此道理的,这是清明在躬、志气如神的圣人,乃上等资质也。有生来未能便知,必待讲求习学,然后知此道理的,这样的人,禀天地清纯之气虽多,而未免少有渣滓之累,乃次一等资质也。又有始不知学,直待言动有差,困穷拂郁,然后愤悱激发而务学的,这是气质浊多清少,驳多粹少,必须着实费力,始得开明,盖又其次也。若到困穷拂郁的时节,犹安于蒙昧,不知务学以求通,这等昏愚蠢浊的人,虽圣贤与居,亦不能化,终归于凡庸而已,所以说民斯为下矣。”’

解读

根据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的不同,孔子将人划分成了四个等级。他认为生而知之者是智力最上等的人,这种人具有非凡的天赋。第二等人没有特别突出的天赋,但是通过发奋努力仍能成为有用之才。“书到用时方恨少”,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才知道努力学习的人,这样的人就是第三等人了。还有一种人,既没有出色的天赋,也不知道努力学习,即使遇到了困难认识到了自己缺乏文化知识仍然不去学习,这就是无可救药的下等人了。

人的智力水平高低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法控制,但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先天的不足。如果后天不勤奋刻苦,即使是天赋再好也无济于事;知识的学习,品行的修养,都离不开我们日积月累的积极进取。

俗话说:艺多不压人。学无止境,我们掌握了一门知识,还有其他的知识在等待我们钻研学习。凡事有备无患,积累的知识越多对我们越有利,不要平时不学无术,看人脸色,容貌要谦卑,说话要忠诚,做事要谨慎,请教别人要注意方式,发怒之前先考虑后果,获取利益要符合道义。这九点是儒家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一个仁德的君子,必须按照圣人的九点要求认真反思自己,不断自我完善。

同类推荐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 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 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 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 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 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叔本华超级成功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叔本华超级成功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内容包括:人生的困惑;永恒;幸福;人格;财富;生存;生活的意志;人性与道德;存在的得失等。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热门推荐
  • 重生农家女

    重生农家女

    她重生到乡村,一醒来家徒四壁,且看小女子如何脱贫致富奔小康。
  • 都市之无上帝国

    都市之无上帝国

    楚天邪开启一条最强征服之路纵横都市,踏着敌人的累累白骨,用鲜血铸就最强王朝,喝最好的酒,享用最好的女人们,建立最强的帝国,逍遥天下登上人生巅峰……在楚天邪的眼里只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天若阻我,我必弑天!这个世界的秩序由我制定!”(本书一天三更,绝对不断更!尽量保证完本,喜欢的就收藏下吧)
  • tfboys之梦恋

    tfboys之梦恋

    每个女孩都有梦恋,梦里的白马王子……这是四叶草的梦恋,希望大家多多关照哈!这是我的第一次,写的不好请多多指教,写的好了,请多多支持哈!嘻嘻,我会一天,两天,不定时的更的,这个梦恋会怎么呢?期待着这次开始的梦恋吧!
  • 皇城绝恋:誓不为妃

    皇城绝恋:誓不为妃

    紫光镯重见天日,促成一段千古姻缘,却成就了一个弱女子的宿命。他死了,她亲眼见到的,那么这个人又是谁?父皇的遗愿究竟是什么?皇嫂为何会背叛那个对她许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男子?
  • 亿万隐婚:国民男神请自重

    亿万隐婚:国民男神请自重

    为了得到六亿遗产,喻鸣丰用尽手段逼迫单翎签订下契约婚书,互相厌恶的两人矛盾不断,一个嘴甜心苦,一个面冷心热。当遗产背后的阴谋浮出水面,暧昧和温情顷刻破碎,单翎死心离开,再见面时已是天才国际注册会计师。此时的喻鸣丰坐拥千亿资产的,却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他想重新来过,却愕然发现,单翎早已放下一切,甚至有了孩子……
  • 可人

    可人

    可,谓绝代佳人,可,知我等人。可,你始终一人,可,是我归人?他从安阜山走来,蓝衣银面,隐住了那不为人知的面容。上官家的长孙,身世显赫,性情孤僻,他避无可避,赤裸裸地体验了人世间的欺瞒,背叛,白眼,误解,比这更恐怖的,是红颜。习惯了冷眼看世,却终究敌不过权力的纷争,逃不开血亲的诅咒,耐不过因果的戏弄。其实他并不冷漠,他只是孤军奋战久了,在苦苦追寻一个知音罢了。司命之神如是说。***********************************************************本书日更四千到五千字,新人路途坎坷,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不吝收藏和推荐,谢谢!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侦探小说历史“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一百多年来被译成57种文字,风靡全世界,是历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绝对不能错过的侦探小说。 在充满雾气的伦敦贝克街上,住着一位富有正义感的侦探福尔摩斯。他和他忠实的医生朋友华生一起经历了无数千奇百怪的案子,他们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伴随了一代义一代人的成长。 清瘦的高个子,身披大氅,嘴衔炯斗,鹰钩鼻,目光锐利。在与罪恶与魔鬼的较量中,他运筹帷幄、抽丝剥茧,一步步驱散了笼罩在各种案件上的阴云。最后一刻,我们总是恍然大悟,并惊叹于他敏捷的思维与过人的智慧!打开本书,让我们随着福尔摩斯一起去挖掘隐藏在黑暗中的真正凶手!
  • 准提净业

    准提净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食鬼族

    食鬼族

    世上有鬼,存于人心,荡晃人世。而总有一种不惧鬼的人,不断掘挖出人心中的幽鬼,祸乱人世,血孽苍生。然而,更有为者,他们——食鬼!————————————————————————————————食鬼一族,定当永恒!乃敢侵犯,虽远必诛!天王老子,虽强必杀!蝼蚁亦可群而食象,狡兔亦可怒而搏虎!小说化死神,进击的巨人!
  • 阵纪

    阵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