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100000043

第43章 颜渊篇第十二(2)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君子既应该具备良好的内在品德,又应该用恰到好处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力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凡事不能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搞虚假的形式主义;同样也不能只重内容而忽视形式,死板呆滞,毫无创意。做人也一样,要内外兼修,表里一致,切不可外表华丽而内在空虚,也要避免一肚子墨水却找不到表现的途径。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①?”曰:“二②,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t?百姓不足,君孰与足t?”

注释

①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②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译文

鲁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不好,国家费用不足,该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

“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鲁哀公说:“现在抽取十分之二,我还怕不足,怎么还能实行彻法呢?”有若回答说:“百姓富足,您怎么能不富足?

百姓不富足,您怎么能富足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张居正注:“有若此言,深得君民一体之意,人主诚宜加念者,然足民固所以足国,而足国之道,则在节用而已。能节,则薄取自见其有余;不节,则厚敛且见其不足矣。然则孔子节用爱人一言,岂非治天下者之龟鉴哉!”

解读

鲁哀公执政时期,有一年收成不好,国家的财政开支不足,鲁哀公十分忧虑,便向有若征求解决方法。有若建议他实行彻法,减少税收。这个方法使鲁哀公备感诧异,表示抽取十分之二的税都唯恐不够用,怎么还能再缩减税收呢?有若讲解道,国家降低税率,就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从而激励他们积极生产,这样一来百姓富足了就不必再担心国家财政收支不够用了。而如果加重百姓的税负,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严重受挫,国家的经济就会越来越衰弱,这样国家又怎么会富强起来呢?这段对话表现了有若的重民思想,也体现了民富则国强的道理。

治理国家,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带领百姓发家致富。老百姓生活富足了,就意味着国家强盛发达了;如果百姓不能解决温饱问题,那么国家的发展就无从谈起。所以,减轻人民的负担,使人民得到更充分更自由的发展,是统治者巩固政权的积极措施。

2.10子张问崇德①辨惑⑦。子曰:“主忠信,徙义③,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注释

①崇德:指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②惑:迷惑,不分是非。③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拢。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主,唯义是从,这就可以提高品德。喜欢一个人就希望他长寿,厌恶一个人就希望他马上死去;既希望他长寿,又希望他死去,这就是迷惑了。《诗经》说‘这确实对自己毫无好处,只是使人奇怪罢了’。”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此错简,当在第十六篇齐景公有马千驷之上。因此下文亦有齐景公字而误也。”

朱熹注:“主忠信,则本立,徙义,则日新。人之生死有命,非可得而欲也。

以爱恶而欲其生死,则惑矣。既欲其生,又欲其死,则惑之甚也。”

张居正注:“崇,是日有增加的意思。行道而有得于心,叫作德。辨,是辨别。惑,是心有所蔽。忠,是尽心而不欺。信,是诚实而无伪。徙,是迁。义,是理之所当为者。”

解读

子张请教如何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认为能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就可以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忠信”指为人诚恳,对工作尽心尽力,并且能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而忠信又要符合仁义的规范。

“崇德”与“辨惑”是因果相关的,只有提高了个人的道德修养,才能辨别是非迷惑。如果没有高尚的仁德,就容易感情用事,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我有利的我就喜欢,对我不利的我就讨厌,这样不分是非善恶就是最大的迷惑啊!所以,想要提高辨别迷惑的能力,就要先踏踏实实地修养品德。

12.11齐景公①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释

①齐景公:名杵臼,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互公元前490年在位。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问怎样治理国政。孔子回答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齐景公说:“说得好啊!假如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很多粮食,我能吃得着吗?”

名家注解

朱熹注:“此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也。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夫陈氏厚施于国。景公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间,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

公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其后果以继嗣不定,启陈氏弑君篡国之祸。”

张居正注:“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夫陈氏厚施于国,则君不君、臣不臣矣。

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则父不父、子不子矣。故夫子告之如此,所以深儆之也。

景公知善夫子之言如此,亦可谓本心之暂明矣。然卒以继嗣不定,启陈氏篡弑之祸,岂非悦而不绎,吾未如之何者欤?”

解读

春秋时期的社会动乱,礼制受到严重威胁,等级制度也遭到破坏,弑君杀父的事情经常发生。当时齐国的国君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就告诉他治理国家要恢复等级秩序,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名分规定。也就是说,治理国家首先要注意名分,不同等级不同辈分的人各司其职,各定其位。齐景公听了后,十分赞赏,从孔子的回答中他认识到了君臣父子如果不能定位,即使国家富强,粮食充足也没有他吃的份。

君臣父子各就其位,也是在告诫今天的我们,人人都要安分守己,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平安和谐,正常发展。

12.12子曰:“片言旺叮以折狱②者,其由也与即”子路无宿诺④。

注释

①片言: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词,即片面之词,古时也叫“单辞”。②折狱:

狱,案件。折狱即断案。③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④宿诺:宿,久。宿诺指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译文

孔子说:“凭单方面的言辞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就是仲由吧?”子路承诺的事从不隔夜。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子路忠信明决,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记者因夫子之言而记此,以见子路之所以取信于人者,由其养之有素也。”

张居正注:“盖仲由为人忠信明决,惟其有忠信之心,故人不忍欺;惟其有明决之才,故人不能欺,此所以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门人因夫子之言,遂记之说:子路平日为人,最有信行,若受人之托,已应承了,则必急于践其言,曾未有迟留经宿而不行者。其为人忠信如此,则其所以取信于人者,正由其养之有素也。夫子称之,岂无自哉。”

解读

子路正直诚实而又卓有才干,他平时特别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马上去办,从不拖拖拉拉甚至当天兑现诺言。正是由于子路公正无私,办事果断,以及能够及时完成应允别人的事情,才能得到诉讼双方的信任,凭借只言片语就能断案。

诚实守信,仁义直率,是成为君子的必备条件;君子应该像子路这样有修养重承诺。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其实办法很简单,做到言出必行,及时兑现自己的承诺。这样时间久了,别人就会信服我们,哪怕是我们的片面之词也会得到大家的信任。简言之,信用是靠日积月累的。守信一次不难,守信一时也不是特别困难,难的是长久地信守诺言而毫无疏忽。所以,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对于许下的诺言要时时记在心上,马上行动,绝不能拖泥带水。

12.13子曰:“听讼①,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呼!”

注释

①听讼:讼,诉讼。听讼指审理诉讼案件。②使无讼: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案译文

孔子说:“判决断案,我和别人一样。但与别人所不同的是,我一定要使案件根本就不发生。”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听讼,是听断狱讼。犹人,是不异于人。”又注:“盖治民而至于使之无讼,则潜消默夺之机,有出于政刑教令之外者,视彼片言折狱,又不足言矣。明君观此,可不以德化为首务哉。”

解读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德化民的为政思想,他极力推崇德治,想以教化来促使百姓不犯法,从而从根本上消除诉讼案件。

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是各种矛盾的载体。人们由于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性格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为人处世必定出现矛盾争执的情况。大家各执己见、难以调和的时候,就产生了诉讼这件事。诉讼案件越多,就说明社会越不和谐,所以建设和谐社会就应该根除诉讼这样的不和谐音符。然而,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发展。所以,我们无法消除矛盾,也不能消除矛盾。如此说来,我们是不是就无法消除诉讼案件了呢?不然,虽然我们无法消除人们之间的矛盾,但是我们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以道德的力量教化民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宽容大度,多为别人考虑,人们之间就不会再有矛盾争执。没有了诉讼案件,就意味着全社会的公民都能融洽相处。而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怎样治理国政。孔子说:“在位要不懈地努力,执行政令要忠诚老实。”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子张少仁。无诚心爱民,则必倦而不尽心,故告之以此。”

朱熹注:“居,谓存诸心。无倦,则始终如一。行,谓发于事。以忠,则表里如一。”

张居正注:“盖政虽多端,皆由一心以为之根本,未有始终表里一于诚,而政有不举者。是道也,小可以治一邑,大可以治一国,又大可以治天下,虽圣人之至诚无息亦不过此。有为政之责者,可不知所务哉!”

解读

本章谈的仍然是如何从政为官的问题,孔子借回答子张的问题,指出统治者应该具备的一些素质。如勤政爱民、以仁德的规定修养自身、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在位一天就要为百姓服务一天、执行政令的时候对百姓要诚实守信等。

居之无倦,就是要求执政者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不偷懒耍滑,不推卸责任,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行之以忠,则是要求执政者忠诚老实地履行公务,不以权谋私,滥用职权,收受贿赂。在执行政令上,忠心耿耿,按规定办事,能够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从这八个字中也该有所借鉴。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因为劳动让生命充满阳光。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新时代,能够得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很不容易。所以,我们要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敬业精神对待我们的工作,尽心尽力完成每一项任务。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①注释

①本章重出。见《雍也》篇第27章。

译文

孔子说:“广博地学习文学典籍,用礼乐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可以做到不背离正道!”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博学于文而不约之以礼,必至于汗漫。博学矣,又能守礼而由于规矩,则亦可以不畔道矣。”

朱熹注:“君子学欲其博,故于丈无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动必以礼。如此,则可以不背于道矣。”

张居正注:“圣人示人为学之方莫切于此。若就君道上说,则凡亲贤纳谏,读书穷理,即是博文的工夫,以其所闻所见者,而检束其’身心,体验于政事,即是约礼的工夫。人主务此,则二帝三王乏治可几而至矣!”

解读

本章系重出,见《雍也》篇第27章。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①。小人反是‰”

注释

①美、恶:形容词用作名词,意思是好事、坏事。②是:代词,这。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就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去做坏事。小人正和这相反。”

名家注解

冬熹注:“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君子小人,所存既有厚薄之殊,而其所好又有善恶之异。故其用心不同如此。”

张居正注:“盖君子之心,有善而无恶,故见人之善其心好之,惟恐其志之不坚而行之不力也;见人之恶,若身有之,惟恐其名之玷而身之辱也。小人则不然,见人之为恶,则迎合容养以成其为恶之事;见人之为善,则忌克诋毁以阻其为善之心。盖小人之心,有恶而无善,故见人之恶,即喜其与己同,惟恐其不党于己也,见人之善,即恶其与己异,惟恐其或胜于己也,其用心之相反如此。”

解读

君子和小人在“成人之善恶”这件事上有着迥然的区别。君子心胸坦荡,厚德载物,不嫉妒别人,所以他们愿意以宽厚的仁德成就别人的好事,而坚决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心胸褊狭,刻薄寡恩,嫉贤妒能,恨不能天下之人都生活得不如自己,所以他们往往阻碍别人的好事而善于促成别人的坏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也体现了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成人之美是一种高尚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支持与鼓励。我们支持别人,就是在更好地发展自己;而我们得到别人的支持,往往能更好地成就自己的事业。善待别人,成人之美,成就的是我们的君子人格。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帮助别人成就大事,那我们就做到不打击别人,给予别人信任与鼓舞吧!因为这样也会促成别人好事的顺利完成。

721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卿巾②以正,孰敢不正?”

注释

①子:你。②帅:率领,带领。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问怎样治理国政。孔子回答说:“政治,就是中正。你自己用正道来带领大家,谁敢不依正道行事呢?”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孔子斯言,不独以告鲁大夫,实治天下之要道也。汉儒董仲舒有言:‘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亦是此意,君天下者念之。”

解读

孔子认为为官从政,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行为端正,只有这样对老百姓才能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垮下来”。为官执政的人行为端正,按照正道行事,百姓就会跟着走正道。而如果执政者自己不走正道,那百姓搞邪门歪道就会成为必然。所以,要想治理好国家,为政之人就要带头走正道,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季康子是当时鲁国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他却带头僭礼、欺君犯上,致使鲁国政治一片混乱,四处弥漫着不正之风。

同类推荐
  • 身边的哲学(下)

    身边的哲学(下)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阳刚精神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阳刚精神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 “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
  • 墨家的智慧

    墨家的智慧

    本书以墨家思想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热门推荐
  • 天命破坏者

    天命破坏者

    一段可怜可笑可歌可泣的苦逼奋斗史,命运临时工的求生之路。在没有圣人没有劫数亦没有尽头的破碎洪荒里是继续沉沦还是自认幽默的去攫取想要拥有的一切?刘远,因为主神空间意外而成为一个苦逼的临时工,却因为主神同事们的失误操作而永远停留在一个破碎的洪荒,天命破坏者是继续破坏天命得过且过还是破开己命成仙成神?一切尽在《天命破坏者》!
  • 做人的无比智慧

    做人的无比智慧

    他传播西方音乐,所创作的《送别歌》传唱几十年,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他在日本主演《茶花女》,轰动东瀛,开中国人演话剧之先河;他执教各所名校长达十年,成为在国内传播西洋画的先驱,培养艺术人才无数;“朴拙圆满,浑若天成”,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另一高峰……他将所有家当和艺术收藏悉数与人,皈依佛门,过起了一领衲衣、一根藜杖的苦行生活;他潜心研究佛经,使失传多年的佛教南山律宗再度兴起;他苦心向佛,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 民国俏佳人

    民国俏佳人

    一位军官太太的回忆录,本书讲述一个女人因为嫁了一个军官,因为那场战争,因为社会的变革。经历人生最波澜壮阔又心酸悲凉的生活。从贫困教员的女儿小五子到八姨太,因有学识,相貌俱佳,被暗训为军统情报员,以记者职业为掩护,窃取机密和从事暗杀。由此经历了意想不到的人与事的变迁。内容跌荡起伏,亲情友情扑朔迷离,纪录一个女人最风光最风情最落魄的日子,全方位全立体化展现一个女人的生活。
  • 废材逆袭:神医嫡女

    废材逆袭:神医嫡女

    她是众所周之的废物,胆小懦弱任人欺辱,爹爹不疼,娘亲早死,被庶妹凌虐而死;她是21世纪的天才医生,飞机失事穿越,从此废物翻身,斗继母,惩庶姐,习魔法,谁说我是废材,神兽招手即来,神器自己炼制,丹药嘛一手一大把,别人买个空间袋都要费好大的功夫,这不我有现成的随身空间;“这位大叔你谁啊?”“娘子求扑倒”“......”
  • 香港制作

    香港制作

    前世看着一部部好莱坞大片冲击,最爱的港片却变得尴尬如此。或许,那有这有那的缺点,但既然重生,就慢慢的矫正,让全世界都充斥着香港制作的身影。
  • 就让我来守候你

    就让我来守候你

    由于小时候的一次意外,迫使梁天辉立下志愿,长大后要做警察。大学二年级时,被迫休学,离家出走,抛下了一直喜欢的梁萌萌。三年后,梁天辉再一次出现,梁萌萌依然是他的梁萌萌,可是天辉却有无尽难言的苦衷一次次的不断伤害她。。。梁萌萌最终离他而去。
  • 创造的进化论

    创造的进化论

    本书是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作了批判。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成熟。
  •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能听到你的心吗

    我能听到你的心吗

    对于武拉拉来说,喜欢一个人,若是一首诗,那一定填满悲伤的词藻。若是一首歌,那一定充满了眼泪的味道。在花房遇见神秘少年姜艺翔之后她的人生就像是遭遇一场爆炸,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第一次尝试到喜欢一个人的欢喜,也第一次感觉到心痛的滋味。戏剧社三大帅哥,最佳死党林梦梦,不断有人闯进她平静的生活,可她的视线依旧只为那一个人牵引每一次冷漠和不经意关心的拉扯牵引她最终读懂了他的心说不喜欢就是喜欢说永远不喜欢,就是永远只喜欢……嘘,这是属于他们的暗号。
  • 妇科病调养食方

    妇科病调养食方

    为了帮助女性朋友有针对性地选用食方,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编者们组织有关专家和研究生编写了《妇科病调养食方》一书。《妇科病调养食方》围绕妇科常见病症介绍食养、食治方法。每一种病症先介绍不同类型的辨证特点,然后列出常用的食物和中药,并简要叙述其药性功用,以备应用时查考。接着介绍具有辅助治疗和调理作用的食方。女性朋友们可根据自身的体质、病情特点灵活选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妇科病调养食方》,能够熟悉食物、药物特性,了解配伍方法,真正做到对证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