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100000044

第44章 颜渊篇第十二(3)

所以,当他向孔子问政时,孔子就给出了这么有针对性的回答。无论为人还是为官,最重要最起码的就要走正道,光明磊落。正身才能正名,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恪守正道,不怨天不尤人,坚定不移地依照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办事,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担心偷盗的人多,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说:“假如你不贪求财利,即使奖赏人去偷窃,人们也不会偷窃。”

名家注解

朱熹注:“言子不贪欲,则虽赏民使之为盗,民亦知耻而不窃。”

张居正注:“盖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未有上以不贪为宝,而下犹寇攘成俗者也,所以说虽赏之不窃。其实上不贪欲,则观法之地以善,诛求之扰以去,优恤之政以施。观法善,则民良;诛求去,则民安;优恤施,则民足。虽外户不闭,比屋可封之俗,将由此成矣,岂止不为盗而已耶?为人上者慎诸。”

解读

季康子担忧盗窃,孔子的回答阐述的仍然是为政者应该正人先正己的道理。孔子认为盗贼猖獗,是因为统治者贪得无厌,穷奢极欲,横行暴敛引起的。如果统治者能减轻百姓的负担,使他们能够生活下去,即使奖赏他们去偷窃,他们也绝不会铤而走险。所以,盗的源头还是因为执政为官的人太过贪婪。

居上者贪婪无度,居下者便猖狂行窃,这就是上行下效。领导阶层如果能清正廉洁,不贪图财物,老百姓受其影响就不行盗窃之事。反之,如果领导阶层爱恋财物,贪污受贿,那下面的百姓就会因贪欲而起盗心。所以,领导者要勤政廉洁,为百姓超好正直坦荡的表率作用。

12.7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①,以就有道②,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④,必偃④。”

注释曰圜露册①无道:指无道的人。②有道:指有道的人。③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④偃:仆,倒。

译文曰圜露册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怎样治理政事,他说:“如果把无道的坏人杀了,使人们接近道,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你治理国政,哪里用得着杀人?你想要为善,那人民自然就为善了。君子的德行就像风,小人物的德行就是草。风吹草上,草一定会随风倒的。”

名家注解

朱熹注:“为政者,民所视效,何以杀为?欲善则民善矣。”

张居正注:“康子三问,皆是责之于人。夫子三答,皆使求之于己。盖正人必先于正己,而不欲,正也。欲善,亦正也。使康子能以其欲利之心欲善,则民岂特不为盗,而且皆为善矣。所谓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者也。《大学》说:‘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即是此意。人君可不以躬行德教为化民之本哉。”

解读

与前两章一样,季康子问政,孔子对其阐述的都是上行下效的问题。本章中季康子想要以杀戮无道之人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孔子就用了“草上之风”这个比喻来谈上行下效。孔子反对杀戮百姓,主张实行“德政”。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只要具有仁德,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而那些暴虐无度,残杀百姓的统治者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所以,为政者要想治理好百姓,就要用美好的德行引导感化他们。

现代人相比古人,人们更加倾向于追逐物质利益,生活享受,而忽视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虽然现代的文明社会,法律在不断健全,但是犯罪率却仍然居高不下,其主要问题就是人们的道德精神没有跟上物质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很多人为了满足欲望不惜铤而走险,背弃道德触犯法律。由此可见,法治固然重要,但是德治也不能忽视。国家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也该更加注重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自己更要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以法律和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为了贪图物质享受而做出违背仁德触犯律法的事情。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诏之达哆皂?”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③。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

①达:通达,显达。②闻:指有名望。③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译文

子张问:“读书人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显达呢?”孔子说:“你所说的显达是什么呢?”子张回答说:“在国家一定有名望,在家也一定有名望。”孔子说:“这是有名望,不是显达。显达,是品质正直而喜好义理,善于察言观色,甘居别人之下。这样在国家做官自然通达显贵,在家也必定通达显贵。至于有虚假的名声,表面上仁爱而行动上却与此相违背,以仁德自居毫不惭愧。这样的人在国家一定能有名望,在家也一定能有名望。”一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学者须是务实,不要近名。有意近名,大本已失。更学何事?为名而学,则是伪也。今之学者,大抵为名。为名与为利虽清浊不同,然其利心则一也。”

朱熹注:“子张务外,夫子盖已知其发问之意。故反诘之,将以发其病而药之也。内主忠信。而所行合宜,审于接物而卑以自牧,皆自修于内,不求人知之事。

然德修于已而人信之,删所行自无窒碍矣。善其颜色以取于仁,而行实背之,又自以为是而无所忌惮。此不务实而专务求名者,故虚誉虽隆而实德则病矣。”

张居正注:“闻之与达虽若相似而实不同。达则以实行动人,闻则以虚声鼓众,以闻为达,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矣,岂可昧于所从而不知辨哉。”

解读@“闻”与“达”相似,但是本质却不同。‘!闻”是虚假的名声,这样的人虚假伪善,欺世盗名;而“达”重在务实,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自修于内,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仅是追求虚假的名声。实际上,这里谈论的就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问题。孔子认为士大夫的理想人格应该是做一个品性耿直、遇事讲理的人。既不屈服于政治压力,也不受权钱诱惑。所以,通过谈论名望与通达之间的差别,他希望子张能够实事求是,不尚虚名。

正直不阿,不尚虚名,这是人生最宝贵的精神价值。我们都想成为人人皆知的名人,但是有名的人不一定都是君子那样的人,他们也有名符其实和徒有虚名的分别。真正德高望重的人,是通达事理的真君子;而虚有其名的人,则是沽名钓誉的伪君子。追求名誉无可非议,但是我们要做名实相符的达人,而不要做欺世盗名、名不符实的闻人。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零之下,曰:

“善哉问!先事后得②,非崇德与?攻其恶,忘萁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

“敢问崇德、修慝①、辨惑。”子曰:

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③,①修慝:修,改正。慝,音te,邪恶的念头。这里是指改正邪恶的念头。②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禄放在后面。③忿:愤怒,气愤。

译文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闲游,樊迟说:“请问怎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清除邪念,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啊!先做事而后收获,不是提高了品德修养了吗?批评自己的过错,不批评别人的过错,不是消除邪念了吗?一时忿恨,忘了自己的身份,也忘了亲人,不是迷惑吗?”

朱熹注:“先事后得,犹言先难后获也。为所当为而不计其功,则德日积而不自知矣。专于治己而不贵人,则己之恶无所匿矣。知一朝之忿为甚微,而祸及其亲为甚大,则有以辨惑而惩其忿矣。樊迟粗鄙近利,故告之以此,三者皆所以救其失也。”

张居正注:“崇德者,所以存吾心之天理也,其事属之涵养:修慝辨惑者,所以遏吾心之人欲也,其事属之省察克治。非涵养,不足以培其源,非省察克治,不足以去其累。善学者,体验而密其功可也。”

解读

樊迟问孔子如何提高自己“崇德、修慝、辨惑”的能力。孔子认为“崇德”就要先耕耘后收获,先奉献后索取,踏踏实实地做事,不去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修慝”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检讨自己的过失,不去过多地指责别人,不苛求别人;“辨惑”就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激愤,就不顾后果,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导致身败名裂,而要头脑冷静,辨清是非。

现代人通常有急功近利的毛病,凡事只问回报,只看结果;这种过分的功利心往往导致我们失去的比收获的还多。面对一件事,很多人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收益如何,往往以物质多少来衡量事情的价值大小,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其实,做事不必过于注重会得到怎样的报酬,只要兢兢业业去努力了就行。凡事必定水到渠成,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具有实干精神的人最终都会取得成功。所以,我们要戒掉怀着功利心去办事的毛病,戒骄戒躁,稳扎稳打地去默默耕耘。

72.22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①,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焱,举皋陶③,不仁者远④矣。汤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⑥,不仁者远矣。”

注释

①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放置。诸,这是“之于”两个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②乡:同“向”,过去。③皋陶: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④远:作动词用,远离,远去。⑤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⑥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就是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知。孔子说:“就是了解别人。”樊迟似乎没懂。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置于邪曲的人之上,就能使邪曲的人正直起来。”樊迟退出去,看见子夏说:“刚才我看见老师,向他问知,老师说:‘选拔正直的人置于邪曲的人之上,就能使邪曲的人正直起来’,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话含义深刻呀!舜拥有天下后,在众多的人中,推举出皋陶,不仁德的人就躲远了。汤拥有天下以后,在众多的人中,推举出伊尹,不仁德的人也躲远了。”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圣人之语,因人而变化。虽若有浅近者,而其包含无所不尽,观于此章可见矣。非若他人之言,语近则遗远,语远则不知近也。”

朱熹注:“不仁者远,言人皆化而为仁,不见有不仁者,若其远去尔,所谓使枉考直也。子夏盖有以知夫子之兼仁知而言矣。”

张居正注:“夫子之意,盖以举直错枉,智也;能使枉者直,仁也,于知人之中,自寓爱人之理,二者不惟不相悖,亦且相为用矣,何樊迟之终不悟耶!”又注:

“仁智乃人君之全德,而知人、爱人,又王道之大端。圣贤相与讲明者,不过此理。

欲学二帝三王者,当知所从事矣。”

解读

仁是爱人,所以仁者就是充满慈爱之心,爱护众人的人。智是了解别人,所以智者就是知人善任,善于洞察别人的人。关于智的问题,樊迟没有听懂,所以孔子继而就选拨人才的问题将“智”论述了一番。孔子认为智就是能了解人,在选拔人才时选拔正直的贤才,而罢黜邪恶奸佞的小人,并且将正直的人才放在邪恶的小人之上,邪恶的小人也就变得正直起来了。樊迟可能仍然没有明白老师的教导,但已经问过一次了不好意思再问,就退了出去,恰巧碰见子夏,就将老师关于智的论述告诉了子夏以求明晰解答。子夏便根据老师的解答,以禹和汤任用正直贤能人才为例进一步阐释了智的内涵。

领导者应该明白知人善任对于事业兴衰的重要性,应该像孔子说的那样选拔任用正直的贤德之人,罢黜那些邪曲不正的小人。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虽然谈不上知人善任,但也要懂得察人观人,与人交往要了解对方的为人秉性,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交往方式。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则止,毋自霹也。”

注释

①道:同“导”,开导、劝导的意思。

译文

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善意地引导他,他不听就立刻停止,不要自找侮辱。”

名家注解

“友所以辅仁,故尽其心以告之,善其说以道之。然以义合者也,故不可则止。若以数而见疏,则自辱矣。”

张居正注:“忠告,是见人有过,尽心以告戒之。善道之,是委曲开导。朋友l以义合者也。合则言,不合则止,乃理之当然者。处友者知此,交岂有不全者乎?”

子贡向孔子请教交友之道。孔子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对待朋友要忠实诚笔!

恳,如果朋友违背仁德,犯了过错,就要尽朋友的责任对其加以规劝。第二,要善;意恰当地开导朋友。第三,如果朋友不肯接受自己的意见,就不要勉强他,适可而止,以免导致朋友不愉快,自找羞辱。孔子多次谈到交友之道,其中说得最多的就荤是与朋友之间如何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朋友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伦关系中最松弛的一种。志同道合,讲求诚信,这是朋友之间维系友谊的纽带。成为朋友,就应该彼此支持,共同进步。朋友有了过错就要开诚布公地告诉他,劝导他及时改正。如果朋友能够欣赏接受,那自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朋友不听劝告,那就不要再三告诫了,以免失去友谊,反目成仇。保持适当的距离,给予朋友应有的尊重,这是我们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12.24曾子曰:“君子以①文会②友,以友辅仁。”

注释

①以:用。②会:结交的意思。

译文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用朋友的品德来帮助自己提高仁德。”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学以会友,则道益明;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

张居正注:“文,是《诗》、《书》、六艺之文。友,是朋友。辅,是相助的意思。仁,是心之全德。”又注:“夫以士人之为学,尚必资于友如此,若夫人君资臣下以纳诲辅德,尤莫有要焉者。使能听之专而行之力,则其益当何如哉!”

解读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君子因为志同道合,具有共同的理想而成为朋友;君子与君子做朋友,~就能够彼此监督相互帮助,共同提升仁德的修养。

古人崇尚以文会友,而现代人更多的是以酒会友。以文章学问相会,通过“文”来结识志同道合之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能使友谊长青。以酒肉相聚,似利相交,不过是为了吃喝玩乐的酒肉朋友。所以,正人君子交朋友要以志同道合为基础,而不要维系在酒肉关系之上。在物质发达的现代社会,朋友相聚喝酒玩乐无可非议;但是,交朋友不能以吃喝玩乐为目标。我们应该多结识一些有共同理想又能够彼此勉励的朋友,与贤良的朋友共同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子路篇”强调名正言顺。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竹做人做事都要讲究名正言顺,真正的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从来不会马马虎虎。做事情一定遵循规章律法,不会胡乱行事;说话也必定经过认真思考,不会随便出口。现代社会仍旧应该强调名正言顺,言之必行。

同类推荐
  •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一波波是谁?波波的童年、化身白衫老者(孔子)的问题、波波的国外留学生活、一次突发事件引起波波的思考、波波对“悟、空”两个字的解读、与白衫老者(孔子)的初对面、二白衫老者引导波波所看到的“智慧”的世界、“什么都不是!”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什么是“智、慧”呢?“智”字的含义、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的特点、“智”字告诉我们的道理!《论语》为政篇“君子不器”的正确解释!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如何成为君子?
  • 人生三段论

    人生三段论

    《人生三段论》是著名作家、评论家徐绍林先生几十年来所有的所思所感文集集合。
  • 身边的哲学(上)

    身边的哲学(上)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

    《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思考》以一种全新、简洁、有效的创新思维技巧,帮你迅速突破事业的瓶颈,提升竞争力。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改变思考的方式,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让自己的生活精彩起来。你仍被“标准答案”束缚吗?你知道什么是“多元化思维”吗?你能快速、高效地解决学习或工作中的问题了吗?你准备好“灵感笔记本”了吗?停下无目的的忙碌吧!你需要的是丢掉不必要的东西,为大脑腾出空间整理思绪,保留真正重要的想法。
热门推荐
  • 妖后三生记

    妖后三生记

    “戏子,如有来生,定不负卿!”戏子看着花彦拉着自己的手渐渐无力,最终两人的手滑开,他的脸孔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了深不见底的悬崖下。……“不,为什么不可以回到花彦的时候?”戏子掐着眼前的老人,眼中血丝迸裂,可是无奈,她看着花彦的时间剪影从眼前走过,伸出手,却是来到了子晟的身边。第一世,你为我而死。第二世,我为你披战甲。第三世,你迫我成妖入魔。戏子手里抱着一个死去的婴儿,妄想再次咬破手指换她性命,可世世代代,不过一次悲剧的轮回。戏子想开了,将小孩放到了紫晶棺内,看着墙上子晟的画像……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 资本营运概论

    资本营运概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4]?,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此生挚爱三小只

    此生挚爱三小只

    三个男孩无意间与三个女孩相遇,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 家有病夫:我的夫人是神棍

    家有病夫:我的夫人是神棍

    九星一线,涅槃重生,吉天象,紫星陨落,颠覆万生,她苏九儿,命悬一线,失命魂,以九星为介,紫星为心,透彻天下,再获重生。他时洄,命凶,风云蔽日,辛苦重来,虽有智谋,却万事挫折,空有一番事业,身边美女如云,却一生病魔缠身,诗曰:万事终局万事空,逆难失意逢空亡,病弱短命多暗淡,克夫伤子破家风。当他们相遇,命运可有转折?
  • 鸭舌帽少年

    鸭舌帽少年

    柯南同人文(黑化新一)侦探成为杀手,恋人变成敌人,银色子弹的秘密,与工藤新一有关的计划。日本需要一场洗礼,洗净所有的污秽到那时天空会像他眼睛一样的透彻“福尔摩斯”与“莫利亚提”共同葬身在秘密里。所有的人都会受到惩罚直到生命的尽头(CP为琴新/新兰)
  •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万吨巨轮顷刻间支离破碎永沉海底;飞机失踪数年后出现在遥远的月球;数十人被在黑雾中迷失灵魂;人畜眨眼间被吸入魔窟化为白骨;沙漠中幻象纷繁引人赴死;峡谷里众多冒险者神秘死亡……对于这些神秘之地,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人类不得入内;有人说是死亡笼罩的所在,误入者必死无疑;也有人说是大自然的禁区,一旦踏入将会遭受灭顶之灾。死亡无法形容的恐怖;神秘不能诠释的离奇。这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密,我们称这些区域为——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 Apology

    Ap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焚尽天途

    焚尽天途

    荒古之上,有大能以天碑窃世,神火偷天,妄图代天而行………………万年以后,有少年一朝觉醒,得天碑,获奇缘,修炼世界源火。踏上天穹大道。
  • 倾世恋:秦天你看陶花开了

    倾世恋:秦天你看陶花开了

    陶倾这辈子干过最傻的事儿就是强了个小肚鸡肠的bt!本以为他花心能助她顺利逃脱不平订婚,谁知这花心大少不是个好人!不他就不是人!他是个禽兽啊!“秦天!你个色狼!你个变态!你你你混蛋啊!”“你别过来再来我喊你强奸!”“刚刚隔壁王叔家母猪被强奸了陶倾你是不是人招!”“倾倾思密达~你看看伦家都被你打毁容了好委屈啊啊呜呜’陶倾此刻的内心是崩溃的....变态明明是你拿着我的手打得自己啊啊...陶倾誓死要把这个怪蜀黍培养成贴心小棉袄,安静美男子,温柔好丈夫......可是。。。。养成记...的结果秦天我错了!惹上这么个花心大少本以为花心才能让一夜情没影谁知遇上她他的花心就这么没了!
  • 王爷请走开:明星王妃

    王爷请走开:明星王妃

    顾素清A市顾氏集团的千金小姐,也是自家公司的王牌艺人,因被未婚夫和自己的好姐妹背叛所以自杀身亡,后穿越到一个架空的王朝,成了将军府的嫡女,上有大将军爹爹、下有公主娘亲,还有一个妹妹控的哥哥,小日子混起来,拜师学武混的有声有色,还做起了老本行,开了家与众不同的店、原本不打算成亲生子的,可是这个冒出的男人是怎么回事?(被养成的文,欢迎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