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8000000047

第47章 萃卦

萃卦,由下坤上兑组成,卦形作“”,象征“会聚”。上卦“兑”为泽,下卦“坤”为地:泽居地上,水潦归汇,喻示“会聚”情状。全卦揭示事物相为会聚的道理,侧重以人与人在政治关系中的相聚为喻。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译文萃卦象征会聚:君王用美德感格神灵以保佑宗庙祭祀,利于出现大人,前景亨通利于守持正固。用大牲祭祀可获吉祥,利于有所前往。

解读“王假有庙”,意为君王用美德感格神灵以保佑宗庙祭祀,这正是神人之聚,而神人相聚的目的是要将天下人聚合起来。古代遇国家大事,天子诸侯一定会到庙中祭祀祖先,以己之精神感格祖先之精神。通过这一番神与人精神上的会聚,向世人昭示,他们的思想是秉承或者符合先人意志的,以此统一思想,把人们聚合起来。当萃之时,万物萃聚盛多,国家处于富有的时代,因此祭祀要用牛这样的“大牲”才能表达祭者的诚意,而不要用羊之类的微薄的“小牲”。而国家既然民富物丰,人民又团结一致,正是大有作为之时,所以卦辞最后说:“用大牲,吉。利有攸往。”概括地说,卦辞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要奠定团结聚合的思想基础。这就是当需要萃聚团结之时,通过君王庙祭实现神人相聚,以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实现团结。二是要健全团结聚合的组织手段,即需要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以使团结、会聚走上亨通、正确的道路。三是要发挥团结聚合的政治作用,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当人们都团结聚合在“大人”的周围时,正利于干大事、创大业,“利有攸往”,千万不要碌碌无为,无所事事。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译文《彖传》说:萃,意思是会聚。在下者顺从而在上者和悦,阳刚者守持中道并应合于阴柔者,所以能会聚众庶。君王用美德感格神灵以保佑宗庙祭祀,要表现出对祖先的忠孝与享祭的至诚之心。利于出现大人,前景亨通,说明会聚之时要有大人的领导才能遵循正道。用大牲祭祀可获吉祥,利于有所前往,因为这样做是顺乎自然规律的。观察会聚现象,天地万物的性情就可以明白了。

解读“萃”的意思是会聚。《彖传》所说的“顺以说”之意,是以上下卦体来释卦名的。萃卦下体为坤为顺,上体为兑为说(悦),上和悦而下顺从,上下自然可以聚合在一起。“刚中而应”是就二与五两个中位而言的。九五阳刚居中,下应六二柔中,故曰“刚中而应”,象征君臣间的聚合。《彖传》对卦辞的解释有三个要点:一是指出君王在庙祭之时要对祖先表现出“孝”与“享”两方面的至诚之心,即在思想上要表现出最大的孝心,在物质上要拿出最丰厚的祭祀品,非如此不能感格神灵。二是指出聚合之时要团结在“大人”的周围,并且要遵循正道。三是指出要依据客观具体条件、顺乎自然规律行事。萃聚之时,也是大有作为的时代,所以利于有所前往。而此时“用大牲吉”也好,“利有攸往”也好,都是顺应“天命”,即是符合客观条件、顺乎自然规律的。《彖传》最后这两句是孔子解释卦辞之后所做的发挥,比照《系辞传》所言“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来看,天地万物的普遍情理不外乎聚合与离散。阴阳和悦顺从就能聚合,互相违逆则离散。而聚合则兴旺,离散则衰止,所以从天地万物的聚散中可以看出事物兴衰的端倪。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译文《象传》说:本卦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坤,坤为地。泽水淹地,是萃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洪水横流,祸乱丛聚为戒,从而修治兵器,戒备意外的变乱。

解读萃卦上兑为泽,下坤为地,有“泽上于地”之象,泽既上于地,则必有水聚,所以象征会聚。不过“泽上于地”,说明水聚合盈满高出地面,随时都有可能冲决堤坝,这是很危险的。正因为有此危险,所以君子观此卦象联想到物聚人盛也可能发生争执变乱,所以要修治兵器,加强武备,以防不测。处在人民团结、国家兴旺的时刻,却想到要加强武备,以防范国家出乱子,的确是高瞻远瞩、居安思危啊。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译文初六:心中诚信不能自始至终,导致行动疑乱并与人妄聚。如果能向正应者呼号,就能与真正的朋友握手之间重见欢笑,不必忧虑,往前没有咎害。

《象传》说:行动疑乱并与人妄聚,说明初六的心志有所迷乱。

解读初六与九四正应,本该与九四会聚,但初六对九四的诚信之心不能保持至终,以至行动失控,产生紊乱,甚至要与不相干的人妄聚,所以爻辞说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初六之上有九四、九五两阳爻,初六的正应之爻本为九四,但他看到九五居至尊之位,又想去聚于九五,舍其所当聚而求其所不当聚,是有孚而不终,行乱而妄聚。初六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思想混乱。正如《象传》所说“乃乱乃萃”,是由于“其志乱也”。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发展下去必然有咎。但是如果初六能回心转意,以至诚迫切之心向与之相应的九四呼号,九四一定会愉快地与之会聚,两者将握手言欢,变呼号而为笑乐。如此,则初六不必忧虑,大胆前往而没有咎害。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译文六二:受人招引而相聚可获吉祥,没有咎害。只要心怀诚信,即使是简薄的祭祀也利于献享神灵。

《象传》说:受人招引而相聚可获吉祥,没有咎害。说明六二居中守正的心志未有改变。

解读六二以柔中应九五的刚中,正是处于《彖传》所说的“刚中而应,故聚”的爻位。六二作为柔中守正之臣完全忠实于九五刚中之君,但无事见君有谄媚求宠之嫌,故六二不主动求聚,而等待九五的招引。六二这样做正是他柔中美德的体现,所以爻辞说“引吉,无咎”,意为受人招引而相聚可获吉祥,没有咎害。《象传》怕读者对六二不主动求聚的行为产生误解,故解释说“引吉无咎,中未变也”。指明六二居中守正的心志没有改变,并没有像初六那样变其心而乱其志。六二不主动求聚,当九五有招引而去晋见的时候也不献厚礼,而是带着一颗赤诚之心,这就如同祭祀,只要心怀诚信,即使礼节不是很隆重,祭品不是很丰厚,也是可以的。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译文六三:聚而无应以至嗟叹不已,无所利益;往前将无咎害,但小有遗憾。

《象传》说:往前将无咎害,说明六三能够向上顺从于阳刚。

解读六三处萃聚之时却上无应爻,求聚而不得,只能空白嗟叹,形势非常不利。所以爻辞说:“萃如嗟如,无攸利。”不过出路还是有的,六三与九四亲比,若前往求聚于九四,九四肯定乐于接受。这一点《象传》说得很清楚:“往无咎,上巽也。”“巽”是“顺”的意思,“上巽”就是上顺九四阳刚。

九四:大吉,无咎。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译文九四:大为吉祥,没有咎害。

《象传》说:大为吉祥,没有咎害,说明九四居位尚不妥当。

解读九四的爻辞与象辞似有矛盾。既然爻辞说九四“大吉,无咎”,《象传》为什么说是“位不当也”?既然“位不当也”,又怎么能“大吉,无咎”?九四阳刚失正,爻位确有不当;而且九四不居尊位,只是近君之臣,却有初六之应,又有六三之比,在下之民为其所得,故有专权越分、欺君夺民之嫌,本应有咎。爻辞实为告诫之语,是说九四只有得“大吉”,才能“无咎”。“大”是周遍的意思,做事无所不周,无所不正,达到至善至美的程度,是为“大吉”。对于九四爻来说,九四不当君位则不应该聚民,既聚民,如果能率领群民归顺于九五,并且鞠躬尽瘁,始终团结在君王的周围,成为王室的贤臣,则为得“大吉”,可以免去专民之咎了。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象》曰:萃有位,志未广也。

译文九五:会聚之时得其正位,没有咎害,但其德行还未能广泛取信于众,作为君王应当永久守持正固,则悔恨必将消失。

《象传》说:会聚之时得其正位,但九五会聚天下的心志未能全面实现、光大。

解读九四是位的问题,九五则是德的问题。若有其位而无其德,仍然不能使人信孚。看来挽救的办法就是爻辞所说的“元永贞”。“元”是元首、君王的意思,作为君王,要反身修己,长久不渝地守持正固,这样才能功德显彰,光披四海,天下无思不服,自然可以悔恨消失。否则其会聚天下之人的王者之志怎么能够全面实现、发扬光大呢?所以《象传》指出:“萃有位,志未广也。”仅仅是“萃有位”,而不能做到“元永贞”,那是不行的。一臣一民不正,那只关系到个人或少数人。一个君王不正那就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在团结聚合这一问题上。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

《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译文上六:嗟叹哭泣,没有咎害。

《象传》说:嗟叹哭泣,说明上六未能安居于极上之地。

解读《象传》说“赍咨涕澺,未安上也”,就是说明上六对处于萃卦穷上之位的不安心情。上六嗟叹哭泣,心不安宁,说明他认识到不能萃聚、孤苦无助的危险;而能知危惧祸,不敢自安,自然行事谨慎,不会被邪恶所害。另一方面,上六既然嗟叹哭泣,也就从反面说明了他有坚定不移的求聚的心志,最终还是能得以会聚的。因此爻辞说上六“无咎”。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是一部大智慧的书,博大精深,学问渊薮,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到了《易经》的启示,破译了二进位制的奥秘,研制成功了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前身。世界上有许多大企业家,如丰田、三星的创始人,都是凭借《易经》的引发与感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本书既依据传统的历史文化又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揭示出《易经》八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建原理,阐明了伏羲氏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绳记数,事是无法用绳子记的)的理性思维过程。这种理性思维就孕育了二进位制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符号语言的更替与演化,便产生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八卦。
  • 庄子心悟

    庄子心悟

    读庄子的那一种智慧。面对众生在物欲横流中的烦躁不安和无所适从,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真诚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自救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清静,如何保持自身的清洁自尊,从而由安而顺,由顺而游,达至逍遥大通之境。
  •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本书从哲学本体、哲学流派、哲学术语、哲学名家、哲学名著、经典命题、名家名言、哲人轶事八个方面普及与哲学有关的常识。《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将指导读者爬上思想阶梯,从异彩纷呈的哲人流派中体会博大精深的哲学内涵,力图给读者提供一部了解中西哲学的基础常识,使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畅游哲学的乐园。
  •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本书对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研究进行反思和重构,追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资源,系统阐释柏拉图、康德、尼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系统反思,并论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对诗学研究的反思主要是从诗学生产的角度出发,论及新时期以来影响深远的10本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理论生产的知识空间、问题意识和现实语境进行反思,从而达成重建本文诗学的目标;最后以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落脚点,阐释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热门推荐
  • 阴阳尸魅

    阴阳尸魅

    一天晚上,两个混混带着他哥来到我的诊所,求我救救他哥。但我在消毒过程中,却被病人的面容惊吓住了,无意中还被他给抓伤了。可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病人却要求我杀了他,两个混混也突然要杀死哥哥……从此以后,我的光怪陆离的人生就开始了……
  • 重生:豪门千金蜜恋

    重生:豪门千金蜜恋

    重生后她注定了不一样的人生。前世她是一个住在贫民窟里的人,今生,她要放亮人生。
  • 台湾舆地汇钞

    台湾舆地汇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魔不吃天堂草

    恶魔不吃天堂草

    “只是因为站在低处,就必须一直抬头仰视着他人活下去吗……”“只是因为站在高处,就必须一直低头俯视着他人活下去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哥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从这里出去啊?”少年怀中的孩童用稚嫩的童声问道,眨巴着眼睛仰头看向那个被自己所尊敬的兄长,眸中泛着天真的光芒。“很快了,如果你困了就先睡觉吧。”少年有些宠溺的刮了刮孩童的鼻尖,抬头望向窗外的星空,星光映照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静谧。星空底下,却满是暗红的残肢断臂与哀嚎着的,行尸走肉……【正文是第二卷,请别理会第一卷】
  • 无限提督

    无限提督

    终末章写完,就完结吧。虽然烂尾了,但是作者也尽力了,考完差不多也要步入工作了…谢谢大家支持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 九极天道

    九极天道

    林风的灵魂穿越来到了天云大陆,得到了仙界酒仙尊的道统传承。凡界、仙界、佛界、魔界、妖界、冥界、龙界、神界、每一个受天道主宰的世界称之为天道世界!且看林风如何持剑纵横无穷无尽的天道世界,以剑溯天,成就无上天道。新人新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质量保证~
  • 转世修魔者

    转世修魔者

    李默本是神界顶尖道家神尊。隐隐感觉到神尊并不是修为的尽头,他义无反顾的选择转世修魔。为了大道他义无反顾。
  • 完美保镖

    完美保镖

    “假装当我的男朋友,好吗?我会付给你工资的。”突然遭到这样的表白,还是一个校花的表白,唐重就叹声连连了。唉,长得帅真是没有办法啊!像他这样纯洁的男人,当然不会答应,不过,偶尔的助人为乐,倒是可以地。还有哦,咱也是有原则的人——坚决不能陪床,不信你就试试!
  • 绝世妖凰:冥帝的妖娆狂妃

    绝世妖凰:冥帝的妖娆狂妃

    凤凰蛊,涅槃重生!当五毒教圣女变成侯府备受冷落的三小姐,左手毒经圣蛊,右手医经补天,势必要在异世掀起一阵滔天巨浪!废材也好,天才也罢,凤凰临世,誓要逆天!只是一个没注意,锋芒乍现,惹到不该惹的人,自此逃不出那个妖孽男人的手掌心。传闻阎天宫的冥帝无情无心,冷酷无情,连天域第一美人的示爱都残忍拒绝了。墨云非嘴角微抽,那她眼前这个无赖男人到底是谁?某人邪魅一笑:“亲爱的小非非,看了我的身子,玩弄我的感情,还想不负责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