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8000000048

第48章 升卦

升卦,由下巽上坤组成,卦形作“”,象征“上升”。上卦“坤”为地,下卦“巽”为风,又有“木”之象:地中生出树木,节节向上,喻示“上升”之义。全卦指明事物顺势上升,积小成大的道理。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译文升卦象征上升:非常亨通,得到君王大人的提携任用,不必忧虑,向南方进发必获吉祥。

解读《序卦传》说:“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大意是说物积聚必增高,增高必向上,所以“萃”之后就是“升”。其次从卦体方面来看。升卦下体为巽为木,上体为坤为地,木在地下,必然要日渐生长增高,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难怪升卦卦辞十分吉利。事物处在按照客观规律必然要上升的阶段,当然是非常亨通的。从人事的角度来看,贤者处在上升阶段,自己的才智、道德得到很大发展,必然能得到国家的任用,没有志不得遂的忧虑,这时只要勇往直前去开创全新的事业,必获吉祥。升卦卦辞确实给人一种顺畅无忧、蓬勃向上的感觉,使我们充分体会到幼苗破土而出,成长为栋梁之材的喜悦。可见《周易》的作者对顺从客观规律的上升给予了无限的寄托和良好的祝福。

《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译文《彖传》说:以柔顺之道适时上升,入乎情理顺乎自然,阳刚居中而能上应于尊者,所以非常亨通。得到王公大人的提携任用,不必忧虑,说明此时上升必有福庆;向南方进发必获吉祥,说明上升的心志得以畅行。

解读升卦是柔顺之道适时上升。所谓适时,就是依据具体条件可以升则升,不可以升则不升。《彖传》所说的“柔以时升”,正是阐述这个道理的。“巽而顺”则是以上下卦体来进一步解释“柔以时升”的道理。升卦下体巽,其卦德为人;上体坤,其卦德为顺。“巽而顺”是说上升之道要入乎事物的情理,顺乎客观条件,也就是说要“以时而升”,如果不合乎事物的情理违背了客观条件就不能升。刚爻也好,柔爻也好,或者是其他事物也好,只要是顺势而升,“以时”而升,就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必然是亨通无碍。《彖传》“是以大亨”就是对这几句彖辞的总结之语。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译文《象传》说:本卦外卦为坤,坤为地;内卦为巽,巽为木。可见木植于地中,是升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遵循德义,加强修养,从细小起步,逐步培育崇高的品德。

解读升卦巽下坤上,巽为木,坤为地,地中生木,以微至著,故象征上升。由幼小细嫩的树苗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是一个日积月累、从容积渐的过程。君子观此卦象,认识到在进德修业方面,既要顺行其美德,不躁不逆,以时而行,又要从一点一滴去积累,然后才能从微小上升至高大。荀子说得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初六:允升,大吉。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译文初六:宜于上升,大为吉祥。

《象传》说:宜于上升大为吉祥,说明初六上承二阳与其升进之志相合。

解读如果说升卦卦体有地中升木之象,那么初六就是木之根。《彖传》说“柔以时升”,其起点就是初六。树根吸收了地中的养料和水分,自然要向上生长,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初六有此喻象,说明他正处于上升的良好时机,所以爻辞说初六“允升,大吉”。这一点《象传》已作了解释:“允升大吉,上合志也。”初六虽与****无应,但与九二、九三两阳爻则皆有应,初六本身得地气之滋养,有蓬勃的生长力,又上承二阳,与其合志俱升,哪里还会有什么阻碍?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译文九二:只要心怀诚信,即使是简薄的祭祀也利于献享神灵,没有咎害。

《象传》说:九二心怀诚信,必将带来喜庆。

解读萃卦六二有孚于上,是表示自己与九五“聚以正”,是以诚信为本,而不是为私利拉帮结派,所以彼此互相信任,免去厚礼虚文。升卦的九二有孚于上则是为了求升。本来九二刚中而应六五柔中,上升已是没有问题,《彖传》也说“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但九二极有修养,考虑到以阳刚之臣事柔弱之君,要避免六五柔君的疑虑,因此特别注意用至诚之心感通六五而不用文饰,如同祭祀,“孚乃利用禴”。九二能做到这些当然可得“无咎”。这主要是因为九二居中,刚居柔位,刚柔相济,所以能把事情办好。九二心存诚信,以此而升,必能遂愿,故《象传》言“九二之孚,有喜也”。这里的“有喜”,就是《彖传》所说的“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之“有庆”。九二以至诚之心求升于上,必被六五这位君王大人所任用,如此则不必再有担忧,可以放手去干一番大事业了,故去“有喜”、“有庆”。

九三:升虚邑。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

译文九三:上升顺畅如入无人之邑。

《象传》说:上升顺畅如入无人之邑,说明九三果敢而无所疑虑。

解读阳为实,阴为虚,九三以阳刚之才应于上六,升进于坤,故以“升虚邑”为喻,言九三迅速上升,如入无人之邑。九三勇于前进,无所畏惧,比九二要爽快得多,所以上升之时畅通无阻,如“升虚邑”,连《象传》也说九三“无所疑也”。九三与九二的时位不同。九三刚居刚位,有果断行事的素质,又应于上六,而上六对九三并无猜忌,有果敢前进的客观条件。但九三的优势同时也成了其不利因素,以刚居刚,刚过头了,所以其前途吉凶如何,难以断定,全看他今后能否把握住自己了。

****: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译文****:君王在岐山祭祀神灵,吉祥,没有咎害。

《象传》说:君王在岐山祭祀神灵,说明****顺应物之情势以行事。

解读****有自己的苦衷。升卦六五为至尊之君位,****身为六五之近臣,不能再有官职和地位的升进,若再升就有逼上的嫌疑,但处在上升之时,****不能无所作为,这就有了矛盾。好在****柔顺得正,能妥善处理自己的地位与升进之间的矛盾。****之升全在于一个“顺”字,一切行事皆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下顺民之进,上顺君之升,将自己的赤诚之心上达于六五,这就是升了。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获得吉祥,而必无咎害。爻辞正是此意。岐山在西周境内,殷末“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的周文王,为了表示自己顺服于殷的心意,只祭享境内的岐山而不敢称王去祭天。

六五:贞吉,升阶。

《象》: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译文六五:守持正固可获吉祥,登上台阶以就尊位。

《象传》说:守持正固可获吉祥,登上台阶以就尊位,说明六五大遂上升的心志。

解读“升阶”意为登上台阶就天子之位。升卦由初六始升,到六五升至尊位,大遂其上升之志,故《象传》亦言六五“大得志也”。但六五乃阴柔之质,必须守持正固才可得“吉”,才可“升阶”,所以爻辞先诫之以“贞吉”。“贞吉”之诫语真是用心良苦。六五作为柔君,须得九二阳刚辅助才可刚柔相济,创立“升阶”之大业。但六五须坚守此道,不可犹疑,若对九二这样的贤臣信而不笃,用而不终,则不会得“吉”,“升阶”之志也不可能实现。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译文上六:昏昧而升,利于不停息地守持正固。

《象传》说:昏昧而升,高居极位,应尽力自我消损,使之不满盛。

解读上六以阴柔上升于穷极之地,不懂得升极必降的道理,是昏昧不明者,所以上六之升是“冥升”。既是“冥升”,应有凶咎,但爻辞不言“凶”,却说“利于不息之贞”,看来上六若能固守于此,不再生息上升,还是可以免咎的。所以《象传》说:“冥升在上,消不富也。”要求上六不以势位满盛自居,而是要自我消损,使之不“富”、不满盛。否则,若继续生息,就要由升而转向其反面。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第六卷)

    中华家训(第六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 厚黑学

    厚黑学

    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哈佛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关键不在于它传授给学子们多少知识和智慧,而在于它教授给人非凡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和方式是能锻炼出来的。《哈佛学生最爱玩的逻辑思维游戏(精选版)》精选了哈佛学生历年来最热衷的逻辑思维游戏,这些题目不仅设置巧妙,提供了快速拓宽思维广度、挖掘逻辑潜能的方法,而且绝对好玩,让你越玩越有趣!越玩越入迷!越玩越聪明!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热门推荐
  • 圣道仙尊

    圣道仙尊

    无尽和黑暗的苦海深处,是生灵不死不灭的仙道之门,只有当仙道之门被打开,生灵才会达到彼岸的尽头。从浩瀚的太古年代始,道法长存,一个个卑微的生灵,如何以各自的道法,走向仙道之门?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爱与恨、血与泪、念与执编织的故事……
  • 逃婚上瘾:豪门千金通缉令(完本+番外)

    逃婚上瘾:豪门千金通缉令(完本+番外)

    一夜之间,一张通缉令贴满A市的街头巷尾,加外一张醒目照片!这张通缉令家喻户晓,登上各家杂志报纸的头条:此通缉即日生效,请广大市民协助警方早日将凶犯捉拿归案!通缉对象:叶梦琪通缉事由:偷心潜逃通缉等级:A*级酬谢:百万美金通缉犯一日未定案,将有人夜夜不得眠,日日不得食,害人不浅!第一场婚礼,她逃;第二场婚礼,她逃:第三次,她逃;第四次……天啊,这个女人,逃婚逃上瘾了?*该死的,居然敢悔我的婚,有经过我同意么?看我不撒下天罗地网,像拎小鸡一样把你拎回来!*呜呜,豪门千金通缉令,可怜千金无处遁形!****************准老公:冷情酷总裁,靓女的梦中情人!备选老公:跨国公司总裁的宝贝孙,美眉的白马王子!当冷情与温柔同时追上,可怜千金四处逃窜,却也逃不开某些人的陷阱!你逃,我追,终不过是一场豪门游戏……***************某女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不想吃鱼的猫不是好猫,不偷腥的男人和不吃鱼的猫一样:与熊猫是同一级别。尤其是像南宫轩这类型,在女人眼中,是与不吃竹叶的熊猫是同一级别的,就算你不进人家的房,但人家可以爬上你的床。几番追追逃逃,许多事过去了,许多事仍发生,许多事已不再,许多事却依然,爱与恨,我与你,辗辗转转……
  • 一念入魔:为情所困

    一念入魔:为情所困

    自然神女典冬与魔相恋于两千年前,诞下神魔合体的海汐,命运戏弄,海汐爱上狐妖最后魔性大发,被众神毁其神骨灭其形体。神女典冬和狐妖冒死将其魂魄留下,送入轮回。神魂入心,魔魂封印,轮回几世,今世却不得安宁,魔魂封印即将消失,神女典冬将其带入仙幻异界能保住她吗?【本文中神器纯属捏造!!】
  •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表现,也是生命积淀的形象化表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消费品,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了解茶道,才能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之道。中国人对茶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也将自己的生命意识灌注到了茶香、茶话、茶情之中。从茶杯中氤氲飘起的水雾,就像中国人轻松自如的处世状态;浸泡在茶壶中的芬芳,就像中国人淡雅闲适的生活情怀。这便是茶之道,也是中国人的生活之道和艺术之道。
  • 霸噬龙魂

    霸噬龙魂

    一个天赋出众的少年,一群同样天才的生死之交,一群与生俱来的宿敌。他们活着,只是一群牺牲者。亿年的轮回,注定是拯救者的他们,将面临重重的考验。他们,是一群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人。他,生来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 学会应变

    学会应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随时随地都要面对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社会大局势的变化,也可能是生活细节的变化,也可能是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变化。其中有些可能很突然,有许多常人意想不到的变因,要求人们紧急处理,容不得有太多的时间考虑,这个时候就要考验人的应变能力。变化面前,不得不做出应变。
  • 上火的凉茶

    上火的凉茶

    从20世纪90年代的艰难创业到成为如今中国饮料行业的巨头,加多宝公司是如何一步步攻城略地,用凉茶征服了整个市场?从租赁品牌到一纸诉状夺回价值千亿的“王老吉”商标,广州医药集团公司为何却在终端阵地上马失前蹄?从携手并进到反目成仇,红罐凉茶的双雄之争究竟谁胜谁负,中国凉茶业的未来又将如何?“怕上火喝王老吉”,一句妇孺皆知的凉茶宣传语背后,是激烈的商业大战。在这个不流血的战场里,群雄并起,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其正、霸王凉茶、邓老凉茶、万吉乐、宝庆堂,一一粉墨登场,又将碰撞出怎样的激烈火花?加多宝冠名“中国好声音”处处领先,广药王老吉凭借商标亦步亦趋,本书将为您揭开中国凉茶营销之战的真实面纱。
  • 禁忌图腾

    禁忌图腾

    手臂上突然出现的黑色图腾。能隐藏在身体内部的诡异兵器。谜一样的未来。如果有不止一拨人,出于未知的目的,向你叙述,你相信谁。是父辈的好友故交,是亲人的血浓于水,是同伴的平淡讲述,是相同宿命的人殷切提醒,或是陌生人的诡秘言论。杀人则十八岁的生命终结;反之是二十三岁的死亡诅咒。十六岁的废柴少年林峰,上千年的诡异禁忌图腾,上一代的恩怨情仇。和林峰一模一样的脸孔,祖坟中的棺材空空,神秘消失的父母,黑衣蒙面的男,他们又昭示着怎样的阴谋。
  • exo只因爱你

    exo只因爱你

    一场梦境.让他们再度相遇,一场车祸,让他们心生爱恋。exo,你是我永恒的信仰。
  • 那年憧憬

    那年憧憬

    顾凉的生命中,出现过她,她带着顾凉一起疯,一起闹。让顾凉心里的湖泊泛起丝丝涟漪。然后,顾凉的生命中出现了他,但是顾凉一直不知道。后来,她不在了。在顾凉伤心之际,还好有他一直给予温暖。原来他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