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0500000027

第27章 政工干部

曾国藩还在路上,就听说了两军火并的消息,才到徐州又紧急赶到济宁,亲自处理这一重大事件。

如果你是曾国藩,你会怎么处理这一事件?又会怎么处置陈、刘二人呢?

我想,一般人都会本能地想起几个词来——从严治军、整肃军纪、杀鸡儆猴、棒打出头、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也难怪,曾国藩刚刚领兵江淮,还没来得及整合各军力量,手下就发生了这样的内斗事件,而且彼此伤亡如此之大,以至于天下耸动,朝廷震惊。这事要问责起来,陈国瑞、刘铭传肯定都逃不了干系。陈国瑞蛮横骄狂,先抢枪杀人,自然罪大恶极;但刘铭传率军堂而皇之地与友军作战,攻破营垒,并杀死五百多人,这也实在令人咋舌。两人按理说,都到了该杀的份儿。

既然该杀,曾国藩就应该痛下狠手,要不然你以后怎么治得住两边的人马呢?其他的将领也都看着,你要治不住两人,也就严明不了军纪,以后大家群雄割据,彼此效仿,你说你作为一个统兵大帅以后还怎么带队伍?岂不是要变成一个空头司令?所以,不出意料的话,曾国藩一定会痛下狠手,严惩陈、刘二人,至少也得杀鸡给猴看。

可是曾国藩的处事风格实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到了济宁,既不是立斩二人于军前,也不是先来三百杀威棒,而是像是一个政工干部一样,只是分别把陈、刘二人叫来谈心。

这一下大家纷纷议论,曾国藩这个人实在太过软弱,这种火并杀人的事件,这么大的矛盾,难不成靠谈心就能解决?这也太“唐僧”了吧!

可曾国藩还有更出人意料的地方。他不仅找二人分别彻夜长谈,谈完之后,还立即就二人情况分别给朝廷写了奏折。按道理说,这种事之后,曾国藩作为二人的直接领导,奏折里肯定主要是对二人的处理意见,可奇怪就奇怪在曾国藩的奏折主要内容反倒是对二人此前工作成绩的总结与回顾。仿佛二人火并这事不是个大错,反倒成了某种业绩,这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手下人也有看不明白的,就问曾国藩,大帅难道不知道孙武子斩二妃的典故吗?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兵圣孙武怀揣绝世之智来投奔吴王阖闾。阖闾问他:“你的兵法十三篇我都读过了,写得是不错,问题是真带兵怎么样?”

孙武答:“带兵没话说!”

阖闾又问:“能带娘子军吗?”

孙武答:“小case !”

于是,吴王阖闾把宫中美女180人交由孙武训练,看他能训出怎样的军队来。

孙武严明号令,三令五申,开始训练,把180名美女分为两队,让吴王最宠幸的两位妃子分别当队长。

可问题是这帮后宫佳丽实在没有红色娘子军的素质,不论孙武怎么指挥,个个嘻嘻笑笑、叫叫喳喳,不像是训练,倒像是春游,尤其两位队长,吴王的两个宠妃,在旗帜下笑得花枝招展,比凤姐还招摇。

孙武火了,说:“将令不明确,那是将帅的错;将令不执行,那是队长的错!”说完下令,把二队队长斩杀于阵前。

吴王阖闾正在远远的高台上观礼,一看孙武要杀二妃,急令人传信说:“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那意思是,行了!行了!Game到此over,我知道你的本事了,这二人你可不能杀,我离了她俩,寝食难安!

可孙武不愧是一代兵圣,当即义正词严地回了句名言:“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说完,立斩二姬于马下!

这一下,三军震肃,娘子军的潜质一下都发挥了出来,很快训出新军,阵容整齐。吴王心痛啊,但也彻底了服了孙武,知道孙武治军有术,遂全力支持孙武练兵。孙武练兵数载,以三千奇兵千里奔袭,攻郢都,灭强楚,声名震于天下。

手下人提这个典故是劝曾国藩,当年兵圣孙武治军,杀二妃明军纪,以立威严,这叫杀鸡儆猴,这是治军的不二宝典,你曾大帅饱读史书,这种典故总不会不知道!这种道理总不会不清楚吧!

可是向来听人劝的曾国藩,这一回却不听人劝,笑一笑,也不解释,照样做他的另类文章。但也奇怪,陈国瑞、刘铭传两个斗鸡一样的人,在曾国藩的谈心、荐举与安抚手段下,很快就都像顺毛撂的驴子一样——服了气了。两人各自带兵按命令去新的防区驻防,原来剑拔弩张的局势也平息了下来。

更奇特的是,虽然刘铭传、陈国瑞都是有名的犟驴,但后来终二人一生,都认为曾国藩对自己的教育,使自己受益匪浅。刘铭传不用说,后来抗法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台湾首任巡抚,也是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忠实追随者。就算陈国瑞,在光绪年间,也就是他的人生晚年,因牵连一案被发配黑龙江,最终死于戍所,死前一刻,还在感叹:“吾早从曾文正公之言,不及此夫!”(朱孔彰《中兴将帅别传》)意思是说,我要是一生都听从曾国藩曾老师的教诲,人生何至于沦落到此般田地!可见他对曾国藩曾经的教育是多么念念不忘!

那么,曾国藩处理陈、刘火并事件为什么会大异于常理,又为什么会取得出人意料的安抚成效呢?

首先要说到曾国藩为什么不用孙武治军的方法来严肃军纪、杀鸡儆猴。

前面说到曾国藩家训中的那句名言,他说待人处事要“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这句话是说要在公开场合、在明处宣扬一个人的优点,对于他的缺点与不足之处,则应在私下里、在暗处予以批评与教育。但这话在曾国藩家训里并非针对所有人,而是主要针对于“人才”而言。这里的“人才”作为他家训的对象,他们和曾国藩的关系就像是子弟与家长、团队成员与团队领导之间的关系一样。

比如曾国藩讲治军,曾经在家书里教导他的弟弟如何带兵时说:“季弟言‘出色之人,断非有心所能做到’,此语确不可易。名位大小,万般由命不由人,特父兄之家教,将帅之训士,不能如此立言耳。”(《曾国藩全集·家书》)

这段话不太好懂,意思是说老三曾经说:“想做出色的人才,不是光靠想就能做到的,也不是光靠你有天赋就能做到的。”曾国藩认为这句话说得太对了,他因此举例说,就像家长教育子弟,或者将帅带兵,哪一个家长不想子弟都成才?哪一个将帅不希望手下的将领都能独当一面?可光靠希望,或者寄希望于他们天赋的发挥,这是不行的,必须要靠教育与引导。于子弟而言,这种教育与引导的责任在家长身上;于军中而言,这种教育与引导的责任则在将帅身上。

我们分析这一段话是为了要说明,曾国藩把带兵带将视作犹如家长教育子弟,这种视角使得他对处理陈、刘二人的眼光与孙武处理二姬的眼光就有了根本性的区别。这个根本性的区别就在于孙武所杀二姬与孙武没有绝对的关系,这两人并不属于孙武团队的重要成员,而曾国藩视陈、刘绝不同于二姬,就在于陈、刘是曾国藩江淮治军中的核心主力,他们二人也必将是他的人才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因为这种区别,对待陈、刘二人的态度,立刻就适合了曾国藩向来提倡的“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的处事原则。所以,他不杀、不打、不骂,而是从扬善处入手,出人意料地化解了陈、刘的矛盾。

当然,也有不少史学家说曾国藩之所以这么温和地解决问题,甚至有些委曲求全的姿态,主要是因为陈、刘都不是他原来湘军的嫡系,所谓客兵难带,曾国藩管不住他们,所以不得不用这种温和的手法。

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但综合曾国藩一生的临事与处世的智慧来看,这种理解应该还只停留于表面。曾国藩一生治家带兵,就算原来带着他的一帮学生办团练、办湘军,那些人都是他的嫡系,可临事遇矛盾的时候,他大多也是秉承着“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的原则来做的。只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王鑫,有私自跳槽之嫌,动了他维护团队稳定的根本,所以他不得出狠手,对王鑫“规过于公庭”,把王鑫整得英年早逝。另一个是李元度,因为不听曾国藩的话,丢了徽州,差点陷曾国藩于万劫不复之地,事后又私接外援,也是动了曾国藩维护团队稳定的根本,所以他也反复弹劾李元度,导致李元度一生落魄。

除了王鑫与李元度,像左宗棠,跟曾国藩明争暗斗一辈子;像沈葆桢,不停地克扣曾国藩的粮饷、兵饷;像李鸿章,作为曾国藩老师的学生甚至几次背叛师门,这些人,即使跟曾国藩有很大的私人恩怨,曾国藩照样能做到“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所以他对陈、刘二人如此处理,就不是简单的“客兵难驭”的原因,而是一贯的工作作风使然。

同类推荐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渊海子平

    渊海子平

    这本《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古文逐一对译成白话,并加上必要的提示。《渊海子平(最新编注白话全译)》将原书中明显错误之处在遵照原义的基础上予以订正。书中的错字、繁体字等一律改正为简化字,但原书中有的论述虽有欠妥之处,为忠于原著,则不予改动。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热门推荐
  • 许你一世温柔

    许你一世温柔

    他们,本是一对相爱的冤家,却因一些事,让公司损失惨重。他们,越吵越恩爱,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公司却因此损失更严重,让别的公司有了可趁之机,当知道时,为时已晚。当两人回头时,公司已易主。此时,两人才停止了针锋相对,同仇共敌。可是,一无所有的两人,要拿回公司是谈何容易?
  •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形象的塑造,运用的手段是各种传播媒介与沟通技巧,采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最终目的是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赢得公众的信赖与支持,从而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 蓝色精灵

    蓝色精灵

    冥冥中聂小燕感知到了自己的存在。她感到自己像是在一个无限的空间里轻轻地晃动着,翻转着,渐渐地,这种感觉变得越来越强烈!正当聂小燕似乎意识到了点什么想要睁开眼睛时——蓦地!一股强大的力量, 让她再一次陷入到了一个无尽的黑暗之中……天空拥有着像蓝色宝石一般晶莹润泽细腻柔和的质感……
  • 食物使用手册全书

    食物使用手册全书

    食物是我们生命的保证。我们每天都在跟食物打交道。但你对这些食物的了解有多深昵,也许你不知道,不恰当的食物使用方法,不仅不能使食物的营养发挥应有的作用,还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更有甚者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关注食物使用方法,等于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全家人的健康。利用《食物使用手册》,相信你一是能找到更适合你的食物使用方法。
  • 倾城冷妃:恶魔王爷的专属

    倾城冷妃:恶魔王爷的专属

    她是他连拜堂都不愿参与的妻,大婚当日被他无情地送进血腥的囚室……他是她爱恨交叠的夫,被他无情的伤害,却依然逃不开他的魔掌……一个是邪魅狂妄的帝王,此生情系于她,却屡屡错过。一个是阴冷残暴的君主,此生与她就扯不清,越爱便越伤她越深。一个是深藏不漏的江湖第一杀手组织的幕后首脑,原以为不会动心,可是却为她倾尽了所有。“今天她必须得跟我走!”喜庆的婚礼之上,就差一步,她就可以幸福了,他贸然出现宁愿对着自己的敌人屈尊降贵跪地叩首,也要生生将她带走。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的时候,他却另娶他人,贬妻为妾,后宫纷争,她步步为营,他的爱有多重,她的痛就有多深!
  • 培养最爱学习的孩子

    培养最爱学习的孩子

    本书是一套家庭教育类图书,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 重生追美

    重生追美

    在暗恋女孩的婚礼上不幸醉酒身亡。意外的回到了过去,不但预知了未来还拥有了超能力。前世错过的姻缘,今生将不再错过。建立科技帝国,寻找外星科技,和阎王成了结拜兄弟……
  • 星海问剑

    星海问剑

    在莽荒星海里浪荡,面对人生的起伏他该问谁?问天?问地?还是问自己?
  • 逝雪

    逝雪

    化生池让颜歌重生,成为惊才绝艳的惊鸿宫主,往生的,是妖魔一般的人生;慕容不想被如意师姐控制,却没想到自己原是她用新月针缝出来的影子;当伽陵查出真相时,心狠手辣的血魔竟是当初正气凛然的剑客淇风;血娃娃、玉流苏、陈缘、欧阳觅剑、小谢……最令人难忘的角色,最打动人心的故事,尽在沈璎璎经典短篇《逝雪》。
  • 沙丘之星(兽王系列)

    沙丘之星(兽王系列)

    兰虎等人却被送到了绝望战场,相比那些受到侵略的星球,这里更像是一个地狱,一个血肉磨盘,来自各星球的强者们每天都在这里毫无尊严的死去。绝望战场是一片广阔的星域,守护者联盟在这里设立了抵御邪恶智慧种族的防线,每一年、每一天这里都在发生战争,想要在这里活下去并不容易,想在这里活下去并获得足够的资源炼制属于自己的守护碑更是难上加难。唯一的好消息是在这里战功能够兑换到足够多的炼制守护碑的材料,只要战功越大,兑换到的材料就越大,意味着成功率就会提高。兰虎等人将面对怎样强大的对手,他们如何在绝望战场上幸存下来,他们又能不能成功炼制守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