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6100000032

第32章 居官不败,时刻力行(8)

十年庚申四月,曾国藩奉命署理两江总督;六月着予补授,又加以钦差大臣之名督办江南军务,曾至皖南,危而复安。十一年辛酉二月,他至休宁督攻徽州不下,仍回驻祁门,督饬水陆围攻安庆。太平军攻击不已,情势危急,有人劝其解围他移,他自书遗嘱寄家,帐悬佩刀,誓以身殉。

据记载,李元度确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参与曾幕有年,生死与共,屡著战绩,向为曾国藩所器重。徽州之败,实由其不听事前训诫,事后复擅自离职回乡,于情似虽有可原之处,于法实难宽恕,故坚挣上奏参革,殊不为过。曾国藩念于此,只请将其过去所有职衔,饬部注销,仍行革职,交左宗棠差遣。并谓带勇非其所长,其所部全行遣散,交部议处。结果并未判刑,雷霆中实寓有春意,曾国藩亦可谓公私兼顾,深合强恕之道。后在家书中尚迭表悔意,优予密保,可谓仁至义尽。

李鸿章在他的《水窗春呓》中也记有一段与此有关的轶事:

辛酉祁门军中,贼氛日逼,势甚急。时李肃毅已回江西寓所,幕府仅一程尚斋,奄奄无生气,时对余日:“死在一堆何如?”众委员亦交行李置舟中,为逃避计。文正一日怒传令日:“贼势如此,有欲暂归者,支给三月薪水,事平仍来营,吾不介意。”众闻之,感且愧,人心遂固。

曾国藩认为安庆之围,关系到淮南全局,也是克复金陵的根本,不可轻撤,他欲取上游之势以制下游。所以坚决不移动军队,并召集幕府的人说:“我离此一步,无死所也。”

后来,曾国藩九弟曾国荃果然在八月初一日克复安庆,也是受到他强硬的“硬语”而感召,才有此成功。

作为众人之首,特别是众军之首,曾国藩的“硬语”确是起到了独特的功效。言之而威,言之而信,其关键在“言”的“硬”与“软”。“软语”,则下怠,下怠则律弛,律弛则军难威,军难威则军必败。然而“语”要“硬”,也要有个方式,能为下属所认可,所接受。“贼势如此,有欲暂归者,支给三月薪水,事平仍来营,吾不介意”,此语实乃“硬”中之典范。其要处在一“暂”字,其问含意颇远;又补以“不介意”一辞,士卒焉能不“感且愧”?

“硬”而有“情”,才能震撼下属,才能利属下为我所用,才是树立威信的领导得以引鉴之法。

曾国藩的“硬语”,还表现在他治军作战的韬略上,他亲手制定的开仗五条便是他的又一“硬语”表现:“打仗打个稳定。贼呐喊,我不呐喊;贼开枪,我不开枪;贼来冲扑时,扑一次,我站立不动;扑两次,我也站立不动;稳到两个时辰,自然是大胜仗。”

稳扎旨在坚强的防御,稳打意在猛烈的攻击。这是根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见《曹刿论战》)的心理,沉着硬挺,打击敌人的上气,迨其衰竭时,一举猛攻,即可获得最后的胜利。所以“扎要扎得稳,打要打得猛”道理也就在于此。

稳扎是扎硬寨,绝不投降。湘军守长沙、守南昌、守祁门,都是如此。能守即能攻,能攻即能胜。尤其同治元年壬戌,他的九弟国荃统率安庆得胜之师,直抵雨花台瞰取金陵,太平军大举增援,号称六十万人,将国荃所部五万余人重重包围,湘军饥、病、伤、死者近万人,苦战四十六昼夜,更番不歇;军事反复,异议丛生,他于群言淆乱之时,仍喜三军不夺之气,时危世事,终不令其稍退,历时二年有余,卒克金陵。

世人绝大多数都是偏才,因此,曾国藩曾分析过十二种“偏才”的性格特征以及应用之道。其中有六种是“外向型”性格(亢者)的“偏才”,其余六种为“内向型”性格(拘者)的“偏才”。在此,我们进行下面的分析和阐述:

外向型性格六种:

一为强毅之人:

“强毅之人,刚狠不和,材在矫正,失在激许。”

此种人性情硬朗,意志坚定,刚决果断,勇猛顽强,敢于冒险,善于在抗争性的工作中顽强拼搏。阻力越大,个人力量和智慧越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属于英雄豪杰一类的人才。缺点是易于冒进,骄傲于个人的能力,服人不服法,权欲重,有野心,喜欢争功而不能忍。他们有独挡一面的才能,也能灵活机动地完成使命,是难得的将才。对此种人要注意把握他们的思想和情绪,这可能是他们有无变化的信号。三国时的魏延就属这类人才。

二为雄悍之人:

“雄悍之人,气有勇决,任在胆烈,失在多忌。”

此种人有勇力,又暴躁,两个拳头就是天下的道理,恃强鲁莽,但为人很讲义气,敢为朋友两肋插刀,属性情中人。他们的优点是为人单纯,没有多少回肠弯曲的心机,敢说敢做敢当,有临危不惧的勇气,对自己衷心佩服的人言听计从,忠心耿耿,赤胆忠诚,绝不出卖朋友。缺点是对人不对事,服人不服法,任凭性情做事。只要是自己的朋友,于己有恩,不管他犯了什么错误,都盲目地给予帮助。也因其鲁莽,往往会突如其来似地坏事情。唐朝人皇甫嵩,是个名传后世的急躁人,他命儿子抄诗,儿子抄错了一个字,他边骂边喊边叫人取棍子来打儿子,棍子还未送到,他就急不可待地狠咬儿子的胳膊,以致咬出了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教化作用的增长,这类人的性情正在变化,文化程度的提高使其理智的成分增强,演变成敢拼敢闯的开拓型人才。又由于义气成分的减少,个人意识的增强,加上社会提供给个人创业条件的丰富,现在忠心耿耿、死心踏地的人正在减少。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表现也有许多变化,少了义薄云天、慷慨激昂的刀剑影气。

三是固执之人:

“强楷坚劲,失在专固,可以持正,难以附众。”

此种人立场坚定,直言敢说,也有智谋,可以信赖;行得端,走得正,为人非常正统,不论在思想、道德、饮食、衣着上都落后于社会潮流,有保守的倾向;也比较谨慎,该冒险时不敢冒险;过于固执,死抱住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不肯向对方低头。不擅长应变之术。

这种人是绝好的内当家,敢于死谏的忠直大臣;如光绪元年的吏部主事吴可读,因慈禧太后不顾旧制,执意由四岁的光绪同辈即位,吴可读知慈禧不会纳谏,竟饮鸩自尽,以死相谏。

四是宠阔之人:

“意爱周洽,交往浊杂,可以抚众,难于厉俗。”

此种人交游广阔,待人阔绰大方,处世圆滑周到,能赢得各方面朋友的好感和信任。他们善于揣摸人的心思而投其所好,长于与各方面的人打交道,混迹于各种场合而左右逢源。适合于做业务工作和公关。能打通各方面的关节。但因所交之人龙蛇混杂,又有点讲义气,往往原则性不强,受朋友牵连而身不由己地做错事,很难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论事情的是非曲直,不适宜矫正社会风气。

五为体动之人:

“体动磊落,志幕超群,可以进锐,难与持后。”

此种人性格开朗外向,作风光明磊落,志向远大,卓立不群,富于开创精神,凡事都想争前头,不甘落在人后,往往从中产生出莫大的勇气和灵感,不轻言失败,成功欲望强烈,永远希望自己走在成功的前列,缺点是好大喜功,急于求成,轻率冒进,如果在勇敢磊落的基础上能深思熟虑、冷静应对,则能做出重大成就。又因为妒忌心强,如果不注意自身修养,会为嫉妒而犯错误。如果将嫉妒心深藏不露,得不到宣泄,可能偏失到畸形的程度。

六为朴露之人:

“朴露径尽,质在中诚,可与立信,难与消息。”

此种人胸怀坦荡,性情质朴敦厚,没有心机,不善机巧。直可结交,信任他,但是如果遇到什么机密之事,却不宜告诉他。因为这种人的性格是心中藏不住东西,如果随便告诉他,反而可能坏大事。

内向型性格六种:

一是柔顺之人:

“美在宽恕,失在少决,故可与循常,难与权疑。”

此种人性情温和,慈忍善良,亲切和蔼,不摆架子,处事平和稳重,能够照顾到各个方面,待人仁厚忠恕,有宽容之德。然如柔顺太过,则会逆来顺受,随波逐流,缺乏主见,犹豫观望,不能果决,也不能断大事,常因优柔寡断而痛失良机。因与人为善又可能丧失原则,包容袒护不该纵容的人,许多情况下连正确的意见也不能坚持,对上司有随意顺从的可能。如能果决刚断一些,正确的能极力坚持或争取,大事上把握住方向和原则,以仁为主又不失策略机变,则能团结天下人共成大事。这就是曾国藩说到的“谦卑含容是贵相”。否则,只是幕僚参谋的人选。

二是拘谨之人:

“善在恭谨,失在多疑,故可与保全,难与立节。”

此种人办事精细,小心谨慎,很谦虚,但疑心重顾虑多,往往多谋少成,不敢承担责任,心胸不够宽广。他们善于驾轻就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很圆满地完成任务。一旦局面混乱复杂,就可能头昏脑涨而做不出果断、正确的抉择,难以在竞争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他们生活比较有规律,习惯于井井有条而不愿随便打破安静平稳的节奏。适合于做办公室和后勤等按部就班、突变性少的工作。刚果侠气不足。

三是辩博之人:

“论辩理绎,能在释难,故可与创新,难与规矩。”

此种人勤于独立思考,所知甚博,脑子转得快,主意多,是出谋划策的好手。但因博而不精,专一性不够,很难在某一方面做出惊人的成就。

不愿循前人的路子,因此多有标新立异的见解。口辩才能往往也很好,加上懂得多,谈论时往往旁征博引,让一般人大开眼界,如能再深钻一层,有望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为人一般比较豁达,因此也能得到上下尊敬。

四为狷介之人:

“清介廉洁,淤浊扬清,故可与守节,难以变通。”

此种人清廉端正,洁身自爱,从本性上讲不愿贪小民之财,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因看不惯各种腐败而不愿为官,即使为官也两袖清风,不阿谀奉承,偏激的就此辞官不做,甘愿去过心清神静的神仙日子。由于其原则性极强,善恶界线分明,因而有可能导致拘谨保守,又因耿直而在艺文、学术上会有惊人的成就,在那个人相对广阔的思维天地中可能尽情自由地实现理想和抱负。

五是沉静之人:

“精在玄微,失在迟缓,放拘于深虑,难捷速。”

此种人性格文静,办事不声不响,作风细致入微,认真执著,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因此往往易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和能手。缺点是过于沉静而显得行动不够敏捷,凡事三思而后行,抓不住生活中擦肩而过的机会。兴趣不够广泛(年轻时也可能广泛,但随着性格的定型渐渐疏远),除兴趣所在之外,不大关心周遭的事物。尽管平常不大爱讲话,但看问题深远,只因不愿讲出来,有可能被别人忽略,其实仔细听听他们的意见是有启发的。

六为韬谲之人:

“多智韬情,权在谋略,失在依违,可为佐助,则不可专权。”

此种人机智多谋又深藏不露,心中城府深如丘壑,善于权变,反应也快。如果立场不坚定,易成为大奸之人,往往见风使舵,察颜观色,从而确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诡智多变。如果忠正有余,勇气敢注,则会成为张良一类的奇才。因智多变因而可能气节不够,不宜选派这种人掌管财务、后勤供应等事。

关于曾国藩相法之神奇与否,姑且置之不论,他关于人才的论述,显然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说到求才,我们自然就会想到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千古名言来自战国时期的一则故事。当时沉埋于民间的贤能之士汗明问春申君说:“君听说过千里马的故事吗?千里马到r可以乘用的年龄,拉着载盐的车子上太行山,伸蹄曲膝,垂着尾巴,皮肤一块一块地溃烂,嘴和鼻子喷着白沫,大汗淋淋漓漓地直往下落。到了半山坡,它再也走不动,驾着车辕,不能向山顶爬。这时,正好碰卜‘伯乐。伯乐一见,就从车上下来,拉着马络头哭了。伯乐脱下自己穿的麻布上衣,盖在它的身上。它被感动了,就低下头喷着鼻子,抬起头发出长呜。它的声音响彻高高的天空,就像从金钟石磬里发出的乐音。为什么这匹马会这样呢?因为它认出伯乐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而曾国藩在求才时,则是什么手段都用,他根据不同对象,或结以交情,或待之以诚,或激之以情。因此,他每到一地,即广为寻访,延揽当地人才,如在江西、皖南、直隶等地都曾这样做。他的幕僚中如王必达、程鸿诏、陈艾等人都是通过这种方法求得的。与捻军作战期间,曾国藩在其所出“告示”中还特别列有“询访英贤”一条,以布告远近:“淮徐一路自古多英杰之士,山左中州亦为伟人所萃。”“本部堂久历行间,求贤若渴,如有救时之策,出众之技,均准来营自行呈明,察酌录用。”“如有荐举贤才者,除赏银外,酌予保奖。借一方之人才,平一方之寇乱,生民或有苏息之日。”薛福成就是在看到告示后,上《万言书》,并进入幕府,成为曾国藩进行洋务的得力助手的。

在直隶总督任内,为广加延访,以改当地士风,曾国藩除专拟《劝学篇示直隶士子》一文广为散布外,还将人才“略分三科,令州县举报送省,其佳者以时接见,殷勤奖诱”。曾国藩与人谈话、通信,总是殷勤询问其地、其军、其部是否有人才,一旦发现,即千方百计调到自己身边。他幕府中的不少幕僚都是通过朋友或幕僚推荐的。为了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免因自己一时言行不慎或处事不当而失去有用之才,曾国藩力克用人唯亲之弊。同时,自强自励,“刻刻自惕”,“不敢恶规谏之言,不敢怀偷安之念,不敢妨忌贤能,不敢排斥异己,庶几借此微诚,少补于拙”。从其一生的实践看,他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曾国藩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各类人才,幕府之盛,自古罕见,求才之诚,罕有其匹,事实证明其招揽与聚集人才的办法是正确的和有效的。

他还注意人才的互相吸引,以求“得一而可得其余”。

曾国藩说:求才“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得其余”。

蚨,即青蚨,是一种小动物。“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子钱,或先用母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雉之有媒”,是说猎人驯养的家雉能招到野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曾国藩以青蚨子母相依不离,家雉能招致野雉,比喻在求才时须注重人才互相吸引,使之结伴而来,相踵而至,收“得一而可得其余”之效。

曾国藩求才若渴,每与人通信、交谈,辄恳求对方推荐人才。故曾国藩幕中经人推荐人幕的人甚多,方宗诚、陈艾都是吴廷栋推荐的。吴汝纶也是安徽人,是方宗诚推荐人幕的。凌焕是刘星房推荐的。赵烈文是周腾虎推荐的。李兴锐是帅远鲁与李竹浯二人推荐。李善兰大约是郭嵩焘推荐入幕的。李善兰推荐张文虎入幕。容闳则是李善兰、张斯桂、赵烈文三人推荐的。向师棣是严仙舫推荐的。

咸丰十一年(1861)三月,毛鸿宾署理湖南巡抚,向声望日著的曾国藩咨询湘政。曾国藩复信中仍把物色人才放在首位,指出:湖南近年兵勇散布各省,“颇有人才渊薮之称……阁下莅湘初政,仍祈以物色将材为先务。……来示垂询用人行政利弊得失,窃以人存而后政举。方今四方多难,纲纪紊乱,将欲维持成法,似仍须引用正人,随事纳之准绳,庶不泥于例,而又不悖于理”。七月十四日回信中又说:“湘中统将,多宣力于外省,本境反有乏才之叹。不特阁下以此为虑,鄙人亦增内顾之忧。兵可以磨练而成,欲求将才之辈出,不能不未雨之绸缪。”

同类推荐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本书以沈从文的一生为经,以与之交往的人为纬,由此编织了一幅五彩缤纷、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
  • 安徒生

    安徒生

    在世界文学史上,安徒生是第一个自觉地把童话的娱乐作用和教育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并明确提出要用童话来争取新的一代的伟大作家。正因为安徒生能把童话意义提到这样的高度,所以他才能远远超出以往童话作家们那种只是收集、整理和加工民间故事的做法,独立地“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童话,使其童话创作无论从思想的深刻、艺术的高超,还是从题材的广泛、影响的巨大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一起来翻阅《安徒生》吧!
  •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高长虹,山西盂县路家村镇西沟村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耕读为本的小康之家。他是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相当影响的文学团“狂飙社”的主将。是山西一位较早结识鲁迅,并在鲁迅直接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进步作家。高长虹文学创作生涯前后长达20多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现代作家。
  •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热门推荐
  • 婚后寻爱:前夫纠缠不休

    婚后寻爱:前夫纠缠不休

    二十四岁的沈傲雪很悲催,因为她不过是提前一天从巴黎飞回来就得到了一个“惊喜”,老公抱着昔日的好友在他们的房间里抵死缠绵,翻云覆雨。这算什么,偷情吗?母亲是个不讲理的人,自己的儿子就是宝,别人家的女儿就是草,行啊,既然您老都这般的“民主”了,那么就和儿媳妇品尝一下背叛的滋味吧!
  • 血色迷恋

    血色迷恋

    某日白璃〝偶遇〞斗篷大叔:〝咱不熟。〞某男:〝多接触就熟了。〞某日白璃目睹大叔,哦不,美男真容:〝朋友的话还是能做的。〞美男:〝男女朋友。〞某日白璃被美男拐走少女心:〝求负责。〞美男已消失联。三世轮回注定坎坷,千年无法厮守必然心悲,然若有真情则坚石可击。光与暗的结合注定谱写一曲轮回悲歌!但几世轮回千年万年又能如何!
  •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豪门拒爱:总裁的3日3夜情人

    豪门拒爱:总裁的3日3夜情人

    第一夜,他没碰她,却给了她巨大的侮辱。第二夜,他将她按在浴室的墙壁上,不断地在她身上索欢。第三夜,她在遭受了亲生母亲的辱骂过后,又受到了他不堪入耳的讥讽,她万念俱灰,在他熟睡的时候,逃离了这个让她倍受折磨的地方。五年后,她带着他的“迷你版”华丽回归。“女人,儿子留下,你滚。”“男人,儿子我带走,你滚。”
  • 缘来是你

    缘来是你

    五百年前,两人阴阳两隔,未了的缘分知否能在今生继续?前生的恩怨纠葛在今生是否重演?曾经相守白头的誓言是否会再次随风飘散?
  • 我的天空你的城

    我的天空你的城

    和风乍起,吹皱一纸桃花笺,梵音如水,看不尽草长莺飞。在时光签上写下有你的凡尘,从夏云冬雪到秋之斑斓,关于青春和爱情的记忆终将沉淀,凝固成一幅斑驳的画。滚滚红尘中寻找岁月的痕迹,青春的稚拙翻出词牌中久违的感动,一个梦让烟花不落,理智的剑挑不断牵肠挂肚的情结,一城终老的愿几世流转,年华是辗转的落寞,醉了相逢的泪眼。云淡风轻,鱼书凭寄,空等的轮回开出寂寞的莲花。水过无痕,青丝暮雪,弹不断相思的五月。躲在繁华背后看笙歌散去的黄昏,跋涉的足迹散落在彼岸,寂静的夜,刻画一个有你的细节……行走在季节深处,寻找生命中最美的相遇。
  • 穿越太平洋之我是丧尸王

    穿越太平洋之我是丧尸王

    末日,生化危机爆发,是人类欲望和贪婪。苦苦挣扎的弱小人类用仅有的力量对抗着这场危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只想保护我在乎的人在这里生存下去……最后的最后,是新人类王国还是丧尸世界……第二代人类,不会被感染的人,丧尸联盟,一件件事将我拖入危险之中……
  • saygoodbye再见叶山

    saygoodbye再见叶山

    是另一种90后的生活,可是却是一批人的曾经生活。这是一批人最后的乡村,最后的少年,他们面对时代,在城市和乡村,梦想和现实,挣扎着选择。
  • 画心(大结局)

    画心(大结局)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每天学点饮食学

    每天学点饮食学

    结合人们日常饮食的实际,从黑心食品大揭秘、将细菌拒之门外、饮食方式大检验、不可多吃的食品、搭配不当会伤身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食物可能给你以及家人带来的危害。它将助你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掌握科学、安全、健康的饮食方法,真正做到——别让饮食“伤”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