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3900000018

第18章 职业称谓(1)

一、职业称谓的划分

《歧路灯》中,还有大量的官职性称谓和行业性称谓。笔者将这两部分称谓合称为“职业称谓”。通过对“职业称谓”的研究,可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官场习俗和社会风貌。

二、《歧路灯》中职业称谓研究

(一)官职性称谓

官职性称谓又叫官称,即为了对有职权者表示尊重,特以其官衔相称。

官称的出现源于阶级社会的等级差别,因此,有无官职及官职的大小,是地位尊卑、权力强弱的标志。为迎合居官者的心理,故人们用反映荣耀和尊严的官职名称去称呼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居官者的虚荣心。

官称在中国古代出现很早,如殷代卜辞中就有“雀臣正”“小臣咏”“卜宾”“大吏弋”等官称,西周金文中也有“师望”“司土毛叔”“史述”等官称。与之后不同的是,这时的官称往往官衔在前,人名在后。

秦汉开始,对人以官衔相称的情况逐渐增多,魏晋以后更是蔚然成风,且名目繁多,花样叠出。有用实际官衔相称的,如太师、太守、道台、府台等,这些官职又往往用两字省称,如阮籍曾任步兵校尉,故又称阮步兵;王维曾任尚书右丞,故又称王右丞;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故又称苏学士。还有用爵称的,如李靖因封卫国公,故又称李卫公;王安石因封荆国公,故又称王荆公……

总之,古代对于居官者的称谓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此处不再一一缀述。

《歧路灯》中,对所涉到的官员,主要有以下几种官称:

1. 直接以官衔相称(包括省称)。如:

求抚台道:“重犯不可久稽显戮,到大人衙门过了堂,即宜恭请王命正了典刑。会同按台大人申奏时,并伊所造神像轴子,所制教主令旗呈销。”(91·859)

“抚台”,对巡抚的别称,清代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全省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职权甚重。

“按台”,又称“按院”,是巡抚御史的别称。明代设置,每省一人,司监察,清初沿用,后废。

王氏道:“昨晚道台送绸缎四匹,说是我的衣服;银三百两,说是我的吃食。我算计了一夜,怕闲花消了,你看该怎么摆布呢?”(93·868)

“道台”,清代省以下、府以上一级的官员。主管范围有按地区分者如济东道,有按职务分者如盐法道。

东宿便向乔龄道:“这是学里一宗事体,将来要慎重办理。”乔龄道:“这事又是难办哩。那年学院行文到学,要保举优生,咱学里报了三个。惟有谭忠弼没人说什么,那两个优生,还有人说他出入衙门,包揽官司闲话哩。”(4·41)

“学院”,即提督学政道,又称学政或学道。主持一省的学政,负责童生院试和生员的岁、科两试,以及优贡的考试。

程嵩淑道:“此公心底不澈,不免有些俗气扑人。那年苏学台岁考时,在察院门口与他相会了一次,一场子话说的叫人掩耳欲走。……”(38·354)

“学台”,清代对学政的俗称。

嵩淑道:“可惜藩台公朴斋老先生,竟生下这样一个公孙。当日藩台公学问淹博,德行醇正,真正是合城中一个山斗。到了别驾公,就有膏粱气了,养尊处优之中,做下些不明不暗事儿。……”(20·200)

“藩台”,明清时布政使的俗称。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

“别驾”,通判的别称。明清设于各府,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

谭道台道:“陆总爷还得搜一搜,搜出犯法物件,方好指赃杀贼。”(91·857)

“总爷”,明清时对总兵的尊称。“总兵”,官名,明代遣将出征,别设总兵官、副总兵官以统领军务,其后总兵官镇守一方,渐成常驻武官,简称总兵。清因之,于各省置提督,提督下分设总兵官及副总兵官。总兵所辖者为镇,故亦称总镇。

阎楷道:“旧年泰隆号掌柜的孟三爷得了紧症,用银五十两,买了王知府坟里一棵柏树,做成独帮独盖一具寿木,漆的现成的。后来病好用不着,寄在城隍庙里。他现住着咱的房子,与他一说,他若肯时,不过准了他八十两一年房租。”(12·133)

“知府”,明清时期官职,管辖州县,为府一级的行政长官。

“夏逢若床底漏咳 边明府当堂扑刑”(65·616)

“明府”,对县令、知县的一种尊称。其用法始于汉代,如《后汉书·吴佑传》:“国家制法,囚身犯之。明府虽加哀矜,恩无所施。”王先谦集解引沈钦韩曰:“县令为明府,始见于此。”

谭绍衣道:“……已吩咐祥符典史,也无须对你说的。你京里事,只用你跟的我走,少什么路上再置。跟你的几个人?”(104·968)

“典史”,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

2. 使用对官职的尊称。如:

谭绍闻亦无言可答。迟了一会,说道:“母亲病重,想童生的母舅。童生奉母命上亳州寻母舅去了,宗师案临,因此误考。”(46·431)

“宗师”,明清时期对提督学道、提督学政的尊称。

王氏也向绍闻提了几宗话,绍闻道:“……要是文宗一到,考案一张,我父子有一个进了,还要添几宗哩。……”(93·871)

“文宗”,明清时期对提学、学政的尊称。亦用以尊称试官。

张绳祖道:“合城已传父母坐升之喜,百姓们家家称庆。”董守廉道:“那有这话。只是堂翁南阳公出,藩台命弟护理,不过是代拆代行,替堂翁批批签押,比比银粮而已。远还有不能胜任之恐。”(46·427)

因向众生员道:“今日年兄们俱在,有一宗关系重大最要紧事,商量商量。昨年喜诏上覃恩,有保举贤良一条,正是学校中事体,如今延了多时,尚未举动。昨日堂尊有手札催取,再也延迟不得。今日群贤毕集,正当‘所言公则公言之’。”(5·48)

“堂翁”“堂尊”,皆时明清时期县里的属员对知县的尊称。

盛希侨道:“宪公祖下车以来,久沐德化,素怀瞻仰。今幸蒙传唤,得侍皋比,欣荣何似。”(96·899)

“公祖”,士绅对知府以上地方官的尊称。对地位较高者,亦称老公祖、大公祖和公祖父母。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

东宿道:“昨日年兄若在家时,弟已安排戴月而归,自己弟兄,不客气罢。我有堂上荆父台送的酒,你我兄弟,小酌一叙。”耘轩不便推辞,只得道:“取扰了。”(4·37)

“父台”,又称“老父母”,是旧时对地方官的敬称,谓其爱民如子。

为了礼,吃了茶,董守廉道:“年兄光降,已觉敝署生辉,何敢再承厚贶。”王紫泥道:“父母署理堂务,自是各上宪知人善任,升迁之兆,指日可期。虔申预贺,惟祈哂纳。”(46·427)

“父母”,是对地方官吏的尊称,一般多指县令。

及到门口,见墙上贴告示一张,上面写道:“河南开封府郑州正堂季,为急拯灾黎以苏民命事。郑州弹丸一区,地瘠民贫,北滨黄河,水滚沙飞。全赖司牧平日为尔民设法调剂,庶可安居乐业,群游盛世。……”(94·878)

“司牧”,旧时对地方官的尊称。“司牧”一词本意是指“管理,统治”,如《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古之建官,所以济育羣生,统理民物也,故为之君长以司牧之。”

3. 使用“古称”。即使用官称时,以古代相应的或高一级的官衔相称。这一风气始自唐宋,明清时尤为普遍。如明·于慎行《谷山笔塵》13卷中:“自嘉(靖)、隆(庆)以来,士风文字雅好古风,官名称谓亦多从古,如称六卿为大司徒、大司马之类,此皆《周官》旧名,称任相合,称之是也。”

《歧路灯》中,这类“古称”主要有:

道台道:“……内中却有两宗要紧的,一宗是他家少宗伯的奏疏稿,一宗是咱家这灵宝公诗文稿,合几样儿为一本。……”(92·864)

“宗伯”官名。周代六卿之一。掌宗庙祭祀等事,即后世礼部之职。因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或宗伯,礼部侍郎为少宗伯。《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周礼·春官·宗伯》:“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郑玄注:“宗伯,主礼之官。”“少宗伯”,明清时期对礼部侍郎的尊称。礼部尚书则尊称“宗伯”或“大宗伯”。

孝移移近潜斋道:“……况且言官无状,往往触怒皇上。昨年因议大礼,廷杖者竟至一百八十人。虽武宗时舒殿撰谏阻南巡之事,也不过此。又有四五位科道,为参奏汪太宰,俱行罢斥。……”(10·106)

“太宰”,相传是殷时设置,周称冢宰,为天官之长,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春秋列国亦多置太宰之官,职权不尽相同。秦、汉、魏皆不置。明清时,借用于尊称吏部尚书。

观察道:“看刺史鼻坳耳轮中,俱是尘土,足征勤劳辛苦。我等司民职分,原该如此。可敬!可敬!”(94·879)

“观察”,官名。唐代于不设节度使的区域设观察使,省称“观察”,为州以上的长官。清代的分守、分巡道员,约略相当于唐代的观察使,故借用于作为对道员的敬称。

“刺史”,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成帝改称州牧,哀帝时复称刺史。魏晋于要州置都督兼领刺史,职权益重。隋炀帝、唐玄宗两度改州为郡,改称刺史为太守。后又改郡为州,称刺史,此后太守与刺史互名。宋于州置知州,而无刺史职任,刺史之名仅为武臣升迁之阶。元明时废名,清代被借用于作为对知州的尊称。

上的厅来,孝移见厅上坐着一位青年官员,戚公便道:“这是复姓濮阳的太史老先生。”(7·71)

“太史”,本是西周、春秋时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的官职。秦汉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时星历。魏晋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宋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元改称太史院。明清改称钦天监,修史之职则归之翰林院。这里,“太史”则是借用于尊称当时的翰林。

谭绍衣道:“……署我的道印,是开封府陈太守同年,他自会料理,再不用你挂心。……”(104·968)

同类推荐
  • 职工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

    职工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26岁必读书:无产者如何成为有产者

    26岁必读书:无产者如何成为有产者

    人在22岁时候了解一点人生道路和人生规划,对将来的人生方向有帮助。社会现实是一个金字塔,顶尖上只有少数人可以建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话固然鼓舞人心,却不能对所有人管用,因为人的能力可以被提升,却始终有高下之别。因此,如果22岁时读本书,你未必要选择本书中所讲的人生道路,却可以作为人生的一种备选方案。毕竟22岁还很年轻。不过,到了26岁,就必须对我们的人生有所考虑和选择了。而27岁~35岁之间,对人生竟有绝对性的影响。大器晚成始终是少数。因此,26岁前后,是人生道路的第一个分界线。你的决定不再由父母和家长决定,而完全靠自己做主。
  •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本书从四个方面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
  •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热门推荐
  •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与防护技能:游戏篇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与防护技能:游戏篇

    本书从游乐场安全知识与防护技能、校内活动安全知识与防护技能、户外运动安全知识与防护技能、出游安全与节庆游戏、游戏禁忌及游戏事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使学生从游戏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和自身安全的注意。
  • 绝顶特工

    绝顶特工

    他被誉为抗战情报史上最优秀的特工,牺牲后灵魂穿越来到现代都市社会,原本只想普普通通生活下去的他,是否能够如愿?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种诱惑,他又是否能够保持本心?
  • 郎才女貌:红颜尚书傻公主

    郎才女貌:红颜尚书傻公主

    意外穿越,她成了一个不受宠的公主,身负累累血仇,一朝有女终长成,一笑倾城,谁的心迷失在梅林深处?仗剑高歌,谁许下了一生一世的诺言?舌战群臣,谁又错把红颜认武装?当身份被揭穿,生死仅在一线,又是谁不惜一切只为保她平安?
  • 封绝天下

    封绝天下

    东土神州,在上古年间,本来是一块荒废的土地。某日,有甘露自域外降落,滴水成河,自西向东,横穿两地,聚而成江,唤作坤江。人族依靠坤江发展,繁衍至今,修道之风盛行,学院宗门遍地,各族天骄横行。出云山脉,一个废物少年封天,肩扛一只白狐,独闯深山大荒,斩天骄、破奇阵,战万族……封绝天下也罢,怎敌得过你眉前的一片雪花……
  • 恋爱路上我和你

    恋爱路上我和你

    我不想和你成为情敌,只因为你是我最好的哥哥。我喜欢你,但是我却无能为力。如果我们两人有缘分,自然会在某个地方或者是某个角落相遇。
  • 妖中仙

    妖中仙

    妖族圣皇逝,圣朝分为九大王朝,周天列国。陈锋方寸山传人,来到这个有妖无人的世界,发觉自身仙道可期,踏上了寻仙问道之路。他与圣皇一样,一人即一族,与圣皇不同的是,他无心一统妖族,只求仙道。
  • 与媒体共舞: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与媒体共舞: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全党“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舆论监督是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加强舆论监督已写进了党的重要文件和决定之中,由此可见舆论监督之重要。在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社会透明度不断增加的今天,舆论监督以其辐射宽、影响大、干预强,成为一种重要的监督形式。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舆论监督。
  • 血魔修仙

    血魔修仙

    幼习拳术的雷星在英国与吸血鬼发生冲突,被吸血后发生变异,悄然潜回国内。凭借爱好的摄影技术应聘到上海大型时尚公司,吸血鬼带来的惊人魅力在公司引来众女疯狂的追捧!俏皮的娇妻小魔女,冷傲的美丽天使上司,雷星纠结在道德的边缘...本想安于享受之中,无奈却被猪妖卷入妖怪联盟和修真家族间的斗争中,并在蛮妻魔女、损友猪妖的言传身教下,开始一步步走上一条充满谎言,欺诈和冷血的邪恶之路...本书众多美女纠缠的感情纠葛,波澜壮阔的大势力纷争,相互利用的利益纠葛,香艳、欺诈、血腥...这是一个好人被迫变成恶棍的故事!这是一个恶棍开始兴风作浪的故事!
  • 踏天武仙

    踏天武仙

    与天下争锋,不过是想活得精彩;为红颜流血,不过是想成为一个真正男人;为武道献身,不过是想长生不死。七尺身躯,铁血男儿,战于疆场,睡卧美人,皇图霸业,谈笑间,已然在手,武道之仙,即便踏天,风云我辈,在所不惜!
  • 妖王溺宠:拐个蛇男当相公

    妖王溺宠:拐个蛇男当相公

    穿越落丛林?丛林有蛇男?蛇男很呆萌?拐回家去当相公!!ps:有个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结尾,看了别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