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8000000040

第40章 张之洞在川兴学述论(2)

第四,关于书院管理。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张之洞提出了“牖导要宽,约束必严”的原则。学生考核,一课不合格扣掉当月的费用,二课不合格给予戒饬处分,三课不合格就要被开除院处,如此等等,可以说是“约束必严”的。同时,书院又要求对学生循循善诱,即使学生课业不合格,老师也应首先予以讲授,再次讲授后,学生仍不能及格,张之洞才主张予以重罚,这又是“牖导要宽”了。这一严一宽,宽严结合的原则,既可严禁学生的不良习气,又给了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在管理体制上,第十六条的“约束”还提出以山长负责制为中心的组织机构,“山长主之,监院佐之,斋长承之,各衙门督之”。在这个管理制中,有负责中心,有辅助,有承办,有监督,从而保证了书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张之洞在离开四川前夕,所著的《创建尊经书院记》,实际上是对尊经书院经验的总结。尽管尊经书院的主要制度基本上是合宜的,但张之洞却并不认为不可变更的,相反,他在最后说:“此后有山长与夫大吏学使主持此事者,视可采者采之,未备者补之。”又说:“法不善,虽立不行;法虽善,久而亦变。”希望继任者能与时变通,表现出一种豁达的精神。

三、奖拔俊秀撰书诱导

张之洞在充浙江乡试考官及湖北学政时,就以善于拔识俊秀而著称。他在川兴学,更特重奖拔人才,以改善四川学人的素质。《蜀海丛谈》述:

督川学时,有庠生某,文词酣畅,所出系两扇题,某生以两大比格分诠,上比甫录完试卷,已无余地,乃于卷末,书“下比仿此”四字,纳之而出。公得之大喜,召某生至,命录出下比,竟以一等食饩。

与一般庸吏不同,张之洞取士重才气,而不太考虑所谓规则、犯忌一类细末。这是他每到一地,就能拔识许多优异之士的重要原因。这里讲的庠生某,就是近代闻名中外的经学大师廖平。但据《廖平年谱》,其具体情节略有不同。这事发生在1874年的院试,按八股文的标准格式,破题例只两句,廖平却有三句,这就违反了八股文的规则,犯了考试的大忌。因此,自然被弃置一边,张之洞在检阅落卷时,发现廖平答卷才华横溢,于是,将其从落选者拔置第一。由此,廖平与张之洞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在近代四川学林传为一段美谈。张之洞又从全省拔识了百余名高材生入院学习。在这些学生中,他最为赏识杨锐、廖平、张祥龄、彭毓、毛瀚丰五人,誉为蜀中五少年。正是张之洞奖拔俊秀,为四川学子树立了可见的模仿榜样,影响了整个四川学界。

张之洞在奖拔俊秀的同时,还很注意对全体学子的培养。为此,他在1875年亲自撰写了两部著作,一部是《书目答问》,一部是《轩语》,用以指导尊经书院学生治学成材。官休假日时,张之洞还亲临书院为之讲解,对四川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书目答问》是一部指导学生读书门径的目录著作。张之洞撰著这部书,是要给学生解答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的问题。这部书著录著作两千余部,除选有《四库全书》的部分著作外,还收有这以外及以后新出的一些书籍。这部书具有两大特点,最便于初学者寻检治学门径。

其一,编排的特点。《书目答问略例》述其编排原则说:“分别条流,慎择约举,视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又于其中详分子目,以便类求。一类之中,复以例相近者使相比附。再叙时代,令其门径秩然,缓急易见。”具体地说,张之洞把这两千多部著作,除按经、史、子、集的传统四部分类法编排外,另外还新增了丛书一部,这就是“各就其部”。在每一部之内,又详加分别,如经部又分为正经正注、列朝经注经说、经本考证及小学三大类,这就是“详分子目,以便类求”。各大类之中,又根据相近者相比附的原则,再加区分,如列朝经注经说、经本考证类,就分为《易》、《诗》、《书》等二十个小类;在每小类中,又加区分,如仪礼,有正录、校勘之属,官室、服制之属,余录、补逸之分,这就是义近者相比附。同时,每一部类的著作,又是依年代的先后顺序来排列的。这样,不仅便于初学者根据其需要很快查找到有关问题的书目,而且可以从中得知从古至今这类问题的不同时代的代表作。

其二,选书的标准。《书目答问略例》指出:“凡所著录,并是要典雅记,各适其用。”因此,《书目答问》有五不录:一是无用、空疏、偏僻、淆杂的书籍,二是今书已包括了的古书,三是注释浅陋、妄加删改、编刻伪谬的书,四是尚未刊行的今人书,五是无以购求的书。这就排除了无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的书籍和冷僻的书籍入选。

《书目答问》问世后,出现了不少翻刻本与批校本,可见其极受推重。客观的社会效果,最公正地说明了这部著作的确为学生指明了治学的切实门径,虽然张之洞是为教授尊经书院的学生而著,但其影响却非尊经书院可以范围。

《轩语》则是一部关于治学之道的指导书籍。这部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语行。所谓行,类似现在讲的品行,因而有德行谨厚、人品高峻、习尚俭朴等条目;但与品行又不完全相同,而是偏重于与治学相关的学行修养,因而,多讲戒轻言著述刻集、戒讲学误入迷途、戒早出考一类问题。第三部分是语文。所谓文,主要是讲时文、经文、策、诗赋等的体裁格式,纠正容易出现的程序错误,以及避讳、勘磨等注意事项。第二部分是语学。它是这部书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有关治学之道的论述主要见于这一部分,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如下两点。

一是学贵有得,归于有用。张之洞主张读书学习,“不贵多,贵真过目;不贵猛,贵有恒;不贵涉猎,贵深思;不贵议论,贵校勘、考证;不贵强,贵能解;不贵创新,贵通旧说;不贵更端,贵终卷。学之所得又必须归于有用”。《轩语》说:“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而致用有三,“可用以考古,可用以经世,可用以治身心”。三者之中,经世又是最根本的,“通晓经术,明于大义,博考史传,周悉利病,此为根本;尤宜讨论本朝掌故,明悉当时事势,方为切实经济,盖不谈书者为俗吏,见近不见远,不知时务者为陋儒”。张之洞强调讨论本朝掌故,明悉当时事势,将读书不知时务者斥之为陋儒,贯注着一种强烈的现实感,学不以致用,学之所得就失去了意义,而致用的根本又是为现实服务。只有立足于此,学之所得才是有价值的。这一思想是十分深刻的。一般传统的正统学者,皆诋毁诸子,而以儒学经传为务。张之洞则大赞诸子说:

其益无限,大抵天地间人情物理,下至猥琐纤末之事,经史所不能尽者,子部无不有之,其趣妙处较之经史,尤易引人入胜。故不读子,不知瓦砾糠牲无非至道;不读子,不知文章之面目变化百出,莫可端倪也,此其益人,又在于表里经史之外者矣。

任何一种学术,都自有其产生的根据与存在的价值,诸子学也是如此。但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诸子学一直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张之洞以清朝学政的身份,如此称许诸子,实是一种兼容百家的宽阔胸怀。以此作为治学之道劝勉学人,就有可能防止治学的片面性倾向,而使之充分吸收各种学术的营养成分,成为不囿于一家之说的博通之士。

由此出发,张之洞十分反对治学中的门户之分。清代学术有汉、宋两大门户,治汉学者攻宋学空疏,治宋学者诋汉学烦琐,张之洞针对这种门户之见,说“愚性恶闻人诋宋学,亦恶闻人诋汉学”。在《创建尊经书院记》中,他进一步说:“使者于两家有所慕,而无所党,不惟汉、宋两家不偏废,其余一切学术亦不可废。若入院者抱一而自足,误矣。”认为不仅汉学、宋学,而且一切学术皆有可取。这说明张之洞以汉学为宗,同时又不囿于汉学的局限。

此外,张之洞在这部著作中,还对博与约的关系问题,如何根据各人不同的情况选择专精一门学问的问题,如何读经、史、子、集等问题,都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颇值得时人治学参考。从上可以看出,张之洞在川兴学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整饬学界,一是创建尊经书院,而最有意义的显是后者。张之洞创建书院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建造书院、奖拔俊秀,二是书院制度的制定和对学生治学的诱导。两者相较,最有影响的又是后者。因为张之洞在书院制度的制定和对学生治学的指导中,贯穿着某种理论性的教学与办学思想。这些思想是张之洞治学和办学经验的总结,尽管难免有种种局限,但总的说来是极具价值的。在张之洞学政任满离川后,他的这些思想仍对尊经书院,以至全川的文化教育起很大的影响。

由张之洞创建的尊经书院,在近代几十年里,一直作为全川的最高学府而产生影响,现代著名学者蒙文通、郭沫若,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尊经书院的遗泽浸润,如蒙文通曾受业于廖平,而郭沫若早年则师事廖平的弟子帅镇华。历史已经证明,张之洞在川兴学,不仅改变了四川文化教育的落后面貌,而且为四川成为近代中国文化教育发达的地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类推荐
  • 古老的密码:破译远古文明的方法

    古老的密码:破译远古文明的方法

    古生物学家推论: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5亿年中,地球生物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经历了5次大灭绝,时间大约分别是5亿年前,3.5亿年前,2.3亿年前,1.8亿年前,6500万年前。这就是地球文明循环说。在20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过高度文明的生物,然而,全球性毁灭以及亿万年的自然变迁,抹掉了一切痕迹。我们现在迷惑不解的许多遗址、遗物,只不过是有幸保存下来的远古文明的残存物而已。即使是现代文明,也是几经毁灭性的劫难,当代人类也只是那些幸存者的后裔而已!
  • 老子心解

    老子心解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乏一些思想高超的圣贤对它加以批注,但是印度哲学家奥修所讲的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讲法是原创的,不论你对道德经是否曾经研究过,奥修所讲的必定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 读懂中国智慧

    读懂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本质上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只有身心渗透了这种文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大谋略家、大智慧家。在本书中,人大教授、通俗历史畅销书作家冷成金用独特的“以智论史,以史说智”的手法,博采史实,剥开传统文化内核,详实生动地向今人阐释了中国智慧的六个主要组成部分:最深刻的儒家智慧,从征服人心入手,谋圣而不谋智;最圆融的道家智慧,通过“不争”,以心智王天下;最超脱的佛家智慧,在面对在世与超世、做人与成佛、求佛与求己中选择追求内在本心。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哈佛学生最爱玩的逻辑思维游戏(精选版)

    哈佛学生最爱玩的逻辑思维游戏(精选版)

    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哈佛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关键不在于它传授给学子们多少知识和智慧,而在于它教授给人非凡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和方式是能锻炼出来的。本书精选了哈佛学生历年来最热衷的逻辑思维游戏,这些题目不仅设置巧妙,提供了快速拓宽思维广度、挖掘逻辑潜能的方法,而且绝对好玩,让你越玩越有趣!越玩越入迷!越玩越聪明!
热门推荐
  • 人鬼途

    人鬼途

    一纸莫名的遗嘱,其中隐藏了什么玄机?秦岭深处身穿铠甲的远古军队;湘西地底的黄泉幽冥府;塔克拉玛干腹地里的诡异佛冢……直到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极点下的神庙,这一切都有着怎样的因果?一个普通青年无意踏入其中,并在千年的因果里越陷越深,最终……
  • 我的特警教官

    我的特警教官

    李若溪被自己的爷爷,送到:“特警,学院,”若溪明白,只要在特警学院里努力拿到最佳特警名额,才能去国外学校训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喜欢上了,比自己大2,3岁的大教官,李若溪的调皮和努力,让自己的大教官喜欢上了自己,但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两人放开了,直到2年后,小溪训练完毕回来,两人相遇,她们最后能否在一起,喜欢就请收藏,最重要的是吐槽,谢谢
  • 别哭我的爱人

    别哭我的爱人

    他是经历生活磨难,在理想与现实中苦苦挣扎的坚强孝子,为了母亲的生命得以延续,不得不以身试法,弄到身败名裂,跌入社会的最底层。她是自小便跟在他身后,从懵懂季节便深深爱上他,为了他宁愿付出一切,甚至生命的傻傻女孩。他们青梅竹马,情同兄妹。他当她是妹妹,是恩人,从未想过会爱上她。当心灵深处的爱恋终于觉醒,却发现她已经离开。她痴心从未改变,看着他一次次爱上别人,却只能独自将破碎的心隐藏在灿烂的笑容下,继续投给他无私的关怀。
  • 锦瑟

    锦瑟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一世绝宠凤逆九天

    一世绝宠凤逆九天

    天命是什么,能吃么呵呵,不能吃,又何以让我服从
  • 公子太风流

    公子太风流

    穿越?乞丐?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小姐就是王妃,而我竟然是乞丐!!!!!“快让开,快让开,”马路中央来了一匹不受控制马,横冲直撞吓得路人赶紧躲开,而林路正站在马路中央,林路此时正在为自己的乞丐命运感到不公,完全没有注意到前面来了一匹快马,注意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闪躲,骑马的人也看到了林路,大声喊着快让开,而林路此时已经害怕的腿软,哪里让的开,只能闭眼失声尖叫没想到我好不容易穿越一回,还没看到过帅哥,还没吃过美食,还没在古代风流快活游山玩水,就英年早逝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啊“吁”嗯?为什么我还没有被撞?为什么我还听到了抽气声?我睁开眼睛哇!帅哥,我决定了,你就是我的真命天子
  • 那年我们17岁

    那年我们17岁

    她,富家小姐,美丽聪慧善良心思缜密。他,官二代,叛逆英俊风流不可一世。
  • 天道贵和

    天道贵和

    天之道,贵于和,顺乎本性,率性而为。水火双神,共赴凡间,七世天道之结,横亘诸般爱恋。风吹浪打,血雨腥风,诗篇如何写就?仙妖之恋,神魔之情,佳话是否能成?且看顽世的傲松、爽朗的彩绫、深情的双凤、无悔的毕方、魂残的破晓如何携手人间,演绎一场和与爱的天道之歌!
  • 冒牌知县

    冒牌知县

    刑警穿越来到宋太宗初年,正巧遇见一个沮丧的知县悬梁自尽。在发现自己跟这知县相貌很像之后,便冒牌成了这个知县,并发誓要好好照顾他的家人。可是,他很快发现,他治理的是一个山高水深的流放之地,等着他的,不仅有同床共枕的知县妻子那惊诧狐疑的目光,还有莫名其妙的一屁股债务,更有各种诡异奇绝的谋杀谜案,以及谜案后面更大的谜案,最要命的,他还遇到了一波接着一波的神秘劫杀!他凭借睿智的头脑、缜密的推理和敏捷的身手,一次次化险为夷,一个个解开迷雾,一步步发财升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友QQ群:45350704(500人超级书友群,不定时清理,潜水员慎入)72505368(高级群,欢迎加入)
  • 公主鬼谷夫人

    公主鬼谷夫人

    鬼谷后代竟然是位美人?他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唯一想做的就是娶她为妻,他能夙愿以偿吗?天下之争,风云色变,英雄各起,皆为美人折腰,终究是天下逐鹿,霸者称王!乱世美人,红颜祸水!她于乱世浮沉,最终又能否携手心爱之人,看云卷云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