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8000000004

第4章 关于董仲舒人性论的两个问题(2)

董仲舒承袭了这一思想,也以圣人为德行最高尚的人格。《春秋繁露·威德所生》:“行天德者谓之圣人。”所谓天德,就是最高的德行。同时,他又认为具有至德的圣人就是天子。在他看来,受命于天的天子并不是居于帝王之位的君主,而是行天德的圣人。《春秋繁露·仁义法》说:人有恶行,“虽立天子诸侯之位,一夫之人耳”。只有“德侔天地者,皇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春秋繁露·顺命》。)。以圣人为受天命的天子,是董仲舒关于圣人的最重要规定。

把圣人视为天子在董仲舒的著作中是不乏例证的。如《春秋繁露》与《天人三策》中就经常把圣人与天子作同一概念来使用:

圣人法天(《天人三策》。)。

天子法天(《春秋繁露·楚庄王》。)。

圣人配天(《春秋繁露·威德所生》。)。

王者配天(《春秋繁露·四时之副》。)。

天子受命于天(《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天施符授圣人王(《春秋繁露·执贽》。)。

命非圣人不行,……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天人三策》。)。

这些论断足以表明,董仲舒讲的圣人就是受命于天的天子。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中,天子最本质的规定是受命于天的天的儿子。圣人是天子,圣人之性,自然就是天子之性,即天的儿子的特性。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认为,天具有完美的忠孝仁义的道德属性,天子作为天的儿子自然也具有这些特性。他在《春秋繁露·执贽》中借“天子执贽”用“畅”比喻说:“畅有似于圣人者,纯仁淳粹。”又在《三代改制质文》中讲舜帝的人性是“纯于孝慈”,商的第一位天子汤是“质易纯仁”。这些论述表明纯粹的仁义孝慈就是圣人之性的具体内容。

圣人的纯粹仁义之性具有过善的特点。董仲舒说:“善过性,圣人过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性作为天生资质,有善恶两因子,圣人之性是纯粹的善。而董仲舒是以善恶评价人性高低的,因此说圣人过善。所谓“其尊至德,巍巍乎不可加矣”(《春秋繁露·顺命》。),是一种至高至极的德性,因此,董仲舒将其规定为上品。而作为圣人之性具体内容的仁义孝慈,不过是地主阶级的伦理观念。所以,圣人之性实质上是地主阶级伦理观念在人性上的净化反映。董仲舒将其规定为上品,这就给封建君主统治万民提供了人性的理论根据。

董仲舒关于圣人之性的规定,是当时皇权绝对化在人性上的反映。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改变汉初无为而治的黄老政策,一方面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另一方面,强干弱枝,削弱与铲除诸侯王,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皇权。皇权的绝对化反映在天国中,是凌驾于百神之上的太一神的出现。董仲舒将圣人之性说成至高至极的超人之性,这同太一神的至高无上性是一致的,说到底不过是对汉武帝人性的神化和颂扬。难怪董仲舒的思想能成为汉武帝的官方思想。

至于斗筲,董仲舒在斗筲之性外,只提到过一次所谓斗筲之民,用来指不讨伐弑君贼子的大臣。《春秋繁露·玉杯》说:“他国不讨贼者,诸斗筲之民,何足数哉!”董仲舒此说实源于孔子。《论语·子路》记载,子贡在问孔子怎样才配称士的问题后,又问:“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用十分轻蔑的口气回答:“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斗筲都是古代容量不大的容器。根据前后的文义,孔子谓当政者为斗筲之人,是说他们缺乏士行应有的道德。当权大臣不讨贼,是不忠,是缺乏起码的封建道德。可见,孔子与董仲舒用斗筲的小容器比喻当权者,都是指他们缺乏遵循封建伦常的操行。

廖文正确地指出了董仲舒的斗筲是指当权者中的“恶厚”之人。但又认为“斗筲之人以社会地位极低贱的人居多”。应该说,封建时代的思想家都是轻视劳动人民的,然而具体到董仲舒的人性论,我们却没有发现他以被统治者为斗筲之人的论述。所以,笔者认为董仲舒讲的斗筲之人只是统治阶级中无德行的所谓小人。

董仲舒以斗筲“弗系人数而已”(《春秋繁露·玉杯》。),只是有人的名,而无人的实。为什么呢?董仲舒自有其理论根据:

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会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灿然有文以相接,欢然有恩以相爱,此人之所以贵也(《天人三策》。)。

群生是指不同于人的禽兽。这是说人之为人在于人能按照封建的伦理纲常来行动。斗筲之人没有伦常,因而只是名义上的人,实际上却同禽兽一样。把缺乏封建纲常的人视为禽兽,在董仲舒以前早已有人。《晏子春秋》有“庶人无礼是禽兽”之说;《礼记·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孟子·滕文公上》说:“饱食而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董仲舒的斗筲禽兽论,正是先秦这一思想的发展。

既然斗筲是禽兽,那么斗筲之性也就是禽兽之性了。董仲舒说:“天之为人性命,使行仁义而羞可耻,非若鸟兽然,苟为生为利而已。”(《春秋繁露·竹林》。)这说明为生为利就是斗筲之性的具体内容。为生为利是纯粹的恶,因而只能在三品人性中居于下品的地位。

董仲舒把斗筲视为统治阶级中的小人,并把斗筲之性规定为禽兽之性,同他生活时代的特点有密切关系。他生活在西汉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尚未公开激化,因此,农民的反抗斗争还不是西汉王朝的主要危险。但是,官僚和豪强的土地兼并,却造成了严重的贫富悬殊,酝酿着可怕的社会危机。《汉书·食货志》描述这一时期说:“于是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并兼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僭上亡限,物盛而衰,固其废也。”董仲舒作为有眼光的地主阶级思想家,也看到了这一危险。《天人三策》说:

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民安能如之哉!是故众其奴婢,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富其积委,务此而亡己,以迫蹴民,民日削月朘,浸以大穷。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此刑罚之所以蕃而奸邪不可胜者也。

董仲舒站在维护地主阶级长远利益的立场上,认为这些官僚豪强的兼并行为只顾个人的眼前利益,破坏了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是社会动乱的祸根,因而痛斥他们是气量狭小的斗筲。董仲舒关于斗筲之性的界说,同他主张限兼并、省徭役、宽民力等进步的政治主张是相联系的。

关于中民之性,由于董仲舒论性只言及上、中、下三个品级,因而圣人、中民、斗筲三个概念包括了一切人,相应地中民包括除圣人、斗筲以外所有的人。它包括三个部分:除天子和小人以外的统治阶级成员、中间阶层、被统治阶级。作这样的理解还有两点根据:第一,封建社会上至公卿,下至民众,虽然有多重等级,但在君主面前都属于万民之列;第二,董仲舒的人性论以圣人为教化者,斗筲为不可教化的对象,中民是教化对象。这个教化对象显然应该包括除教化者与不可教化者以外的所有人。因此,董仲舒讲的中民是一个包括范围极广的概念,有时直接称为万民。难怪在专论人性的《深察名号》与《实性》中,往往将中民之性与万民之性作为同一概念。

在论述董仲舒的人性的基本定义时,我们已经看到,董仲舒讲的中民之性是包含着善恶两因子的。他在《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中说:“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深察名号》讲:“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都是此意。因此,善恶、义利兼有构成中民之性的具体内容,由此也决定着中民之性的中品地位。一方面,因其有恶、利,而不是纯粹的善,决定着中民之性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圣人之性的高度;另一方面,因其有善、义,而非绝对的恶,决定着中民之性无论如何又有别于只知为生为利的斗筲之性。前者决定了中民绝不可能成为教化者,后者则决定了中民又不是不可教化的,而是可以教化的对象。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的具体内容表明,他所谓圣人之性是天子之性的表现,由于天是天神,天子是天神之子,因而圣人之性实是一种超人的神性。斗筲之性又实是禽兽之性。自然,上、下二性都不代表一般人的人性,唯有中民之性有善有恶,代表着一般人的人性。所以,董仲舒虽承认性有三品,但却名性以中,不以上、下。

分析了三性之后,再探讨一下三性的划分依据。廖文说:“实际上董仲舒划分圣人、中民、斗筲之人的依据从理论上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天赋素质,即他所讲的人性;二是后天的表现。”其实,董仲舒明确讲过天生人性“可养而不可改”,因此,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在他的人性论中,不仅生而如此,而且后天也如此。天生人性与后天表现二者是一致的。所以,董仲舒区分三性并不存在“天赋素质”与“后天表现”的双重依据。

同类推荐
  • 读懂庄子

    读懂庄子

    《读懂庄子》一书,主要是以寓言为艺术形式反映庄子思想的。全书收录他的寓言故事一百多个。通过这些寓意极深而又易懂的寓言为根据,阐述了他的世界观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与探索。本书通过庄子的寓言故事及其散文的注释,体现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不但仍在影响着现代人生,而且对现代人生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旨在揭示和分析老庄意境,以便自觉地扬弃和借鉴它,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特别清凉

    特别清凉

    本书从作者雪漠的作品中精选一些具有励志作用的名言警句分类编排,并配以书法和绘画小品,内容包括认识生命、认识自心、了解生命人生的真相,保持心灵的纯洁,不执着于个人得失,超越个人的局限等方面。
  • 老子的生命智慧

    老子的生命智慧

    《老子的生命智慧》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重要的哲学思想,潜移默化了中国人生活的方式。虽然西风东渐,西方思想成了主流,但老子的许多思维方式仍深深埋藏在中国人生命的底层。西方文明科技带来的繁花盛世,却相对使现代人的心灵更形枯竭,不知所为何来?这样的反应都因缺乏生命指引,瞬时迷失自我。《老子的生命智慧》以现代语言、贴近现代人的经验说解《老子》,浅显易懂,却蕴含至理,直探人心底层,追索生命的智慧,让老子这门探究生命底蕴的生命哲学能够帮助现代人走出心灵的桎梏,生命得以开展,寻求更豁然大度的天空。书中收录《老子》八十一篇全文,让我们藉此机会从头认识老子这位大师,在字里行间有自己的领悟。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新时代

    网游之新时代

    一个奇特意识的融入,我多了一份苦难。一个超级任务的出现,我不得已进入游戏。为了一些人,为了某些事,我在游戏中锻炼。后面的路还有很长,我要坚持走下去,艰难啊!这个十分关键的游戏,开始只是为锻炼自己而已。后来,我的任务就在这游戏里面展开了,为了和平!看一个故事,讲一个故事,听一个故事,记下这个故事。我的这个故事,会讲很久很久,要看很长很长………………
  •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本书是小说家魏微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文学纪”“年代祭”“人物记”3辑共32篇文章。本书回顾了作者走过的文学道路,并对文学、对写作提出了匠心独具的见解;记录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并对作为成长背景的20世纪80年代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回忆了作者的家人朋友,并对亲情、友情进行了基于个人视角的阐发。
  • XVSH

    XVSH

    诸君,我渴望战争,那你们渴望的是什么?可你们没有时间了,战争开始了
  • 风俗源流的故事

    风俗源流的故事

    这套《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神迹仙踪的故事》、《妖魔鬼怪的故事》、《鱼龙精灵的故事》、《荒诞不经的故事》、《奇异自然的故事》、《万物有灵的故事》、《鸟兽灵异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故事》和《风俗源流的故事》10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
  • 万世圣尊

    万世圣尊

    顶着废材之名,他受尽了冷言侮辱,不想依旧难逃厄运!当他冲破黑暗,得到宿命的机缘时,他终将破茧成蝶,逐步踏平诸天!诸天万界,神秘无限,一点心火,九玄九灭!!!我心火胤笙誓要让这天地为我颤抖,让这日月为我旋转,六界八荒任我掌控,诸天万界尊我号令!不做逍遥圣人,唯我万世圣尊,万方共主,天下臣服!!!
  • 黑色太阳

    黑色太阳

    本书分为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硫磺岛战役、远东突袭、空袭东京、核战纪实、滇缅远征七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侵华日军攻陷南京、血腥屠杀无辜百姓等。
  • 灵异社团

    灵异社团

    自古以来神鬼之说便是老一辈人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而年轻一辈则认为这是老年人的无稽之谈,华夏天朝无奇不有,且看小道士如何在红尘万世中斩妖除魔
  • 仙君曾相诺

    仙君曾相诺

    枕上书三世,涅槃凤凰劫;闻说你与他,曾在红尘中相诺;堪不破因果,轮回里寻觅生生世世;你、他、她,原来都是红尘中俗世里算计好的游戏。一尘与珞珞,是佛陀梦中结出的频婆果化生而来的风国双生主人;在十年前的一次夜里,一沉偷走了书锦记、通过蜉蝣镜来到了人间。珞珞在寻找一尘的时候,遇到了秦时、由此知道了一尘在俗世里中的种种故事;秦时说一尘为了替他洗去杀虐,自燃了无明业火、化为了劫灰。悲伤的珞珞本欲离开,却发现命盘上一尘的本命星还有微弱的亮光,顺着亮光,她来到了长安城,找到了另一个一尘。原来,他们不过都是佛留在人世间的凡尘幻影......
  • 天黑说鬼

    天黑说鬼

    瘸腿的三流道士,瞎眼的吃货和尚,神秘的青脸丫鬟,和不靠谱的我。现代都市里四朵奇葩忽悠组合,无奈被逼捉鬼。奈何狗屁不懂,陷入鬼界,从此颠倒黑白。小鬼不散,厉鬼缠身,恶鬼难斗,心鬼怎医。今晚说鬼,那鬼就在身边。今夜说鬼,和鬼一起来听。
  • 悍妃称霸手册

    悍妃称霸手册

    当身怀邪门异术的超新星,穿越成怀城第一伪心机女,天下乱了。她冷笑着傲视群雄,狂妄至极!呵呵,说她是心机女就对了,打人技术哪家强?需要,她开个学堂,传授一些招式么?她可是,最擅长把反派收拾得服服贴贴的把戏了!她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先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扶摇直上后,昔日抛妻弃子的便宜爹找上门,她冷笑着借文安王之手斩草除根!什么,她没有先礼让三分?笑话,对付人渣,也需要礼让?也不怕,闪了腰!甘愿替她铺路的文安王,把正在嚣张着的女人往中怀一带,高调地竖起大拇指:看好了,这是他的女人,不想被斩草除根的,都给他悠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