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8000000022

第22章 元明清的巴蜀学术(1)

经过两宋巴蜀学术人才辈出的鼎盛局面之后,元明清三代的巴蜀学术,除明代及清初的巴蜀学术较为可观外,总的状况是人才凋零,学术不振。但是,巴蜀学术在这一时期仍有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有全国影响的大学者,如杨慎、唐甄等人。

按照《四川通史》的划分,清代鸦片战争以后,定为四川近代史时期,本文所指清代,也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界。然而,这种分界,就学术史来说,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因为学术史与社会的历史发展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一、元代的四川学术大略

建立元代统治的蒙古族,在社会发展诸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中原的汉族,对中原及四川的征服是野蛮的掠夺式的。四川作为蒙宋反复争夺之地,受到的危害极为惨重。在宋代,四川人文繁荣昌盛,但经过蒙古军队与宋军近半个世纪残酷战争的摧毁,四川的文化学术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关于此点,元代的四川学者虞集深有感叹地说:“吾蜀文学之盛,自先汉至于唐宋,备载简册,家传人诵,不可泯灭。宋南渡以来,蜀在斗绝一隅之地,然而,文武忠孝之子,冠盖相望;礼乐文物之彭,德行学问之成,立功之言,卓荤彦畅;下至才艺器物之类,其见诸文辞亦沛然,非他州所能及矣。及丧乱以还,废轶殆尽。”(《道园学古录》卷三一。)巴蜀学术自秦汉以来形成的斐然成就,经宋末元初的战争而“废轶殆尽”。然而,巴蜀学术作为巴蜀地区的文化积累之一,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它尽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毁,但仍顽强地存在并艰难地发展着。

在宋元战争中,许多四川的衣冠大姓顺长江流寓东南,其中有许多是宋代著名的士大夫家族。他们流寓东南,虽失去了昔日的富贵,但在文化学术上却作出了贡献。元代江南地区的许多学者都是四川人。例如原籍井研的牟山献、牟应龙父子都是东南的文化名人,牟山献“以耆年宿德,擅文章之柄,而雄视乎东南”(《黄义献集》卷六。);其子牟应龙教授溧阳州,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于诸经皆有成说,惟《五经音考》盛行于世。应龙为文长于叙事,时人求其文者车辙交于门,以文章称于东南,人拟之为眉山苏氏父子”(《元史·牟应龙传》。)。此外,黄泽、张须、虞集、虞盘等四川学者,都有名东南。元代四川的学术,无论是从影响,还是从学术成就来讲,都主要是由流寓东南的巴蜀学者所建树的。

元代四川在学术上有建树的学者并不多,但嘉庆《四川通志》仍载有十余人,除上面提及的诸人外,还有“究心于宋儒体用之学”的赵世延,被江南学者尊为“导江先生”的张须,以精《春秋》著称的刘彭寿、杜圭,文名仅次于虞集的谢端,穷究《周易》的王申子、赵采、任士林,讲求“性理之学”的浦道源,精通六经的林宽,官至翰林侍讲学士的邓文原等人。在这些学者中,成就最显著者应首推虞集,其次是黄泽。虞集另有专论,这里只简析黄泽以窥元代四川学者在学术上的成就。

黄泽,字楚望。原籍四川资州,侨寓九江。他早年即以明经学道为志,研经以至苦思成疾。黄泽治经,训诂、义理兼重,对经书的名物度数考覆精审,而又以程朱义理为宗。在他看来,圣人去世已久,经传残误,作注疏者颇多附会。因而,必须积诚研精,有所体悟,才能见圣人的本真。他经过长期精研,揭六经中疑义千余条,于各经都有辨说。于《易》,著《易经解》及《易十翼举要》、《忌象辨·象略辨同论》,又作《易学滥觞》,示以求端用力之方。于《春秋》,著《春秋经解》、《三传义例考》及《笔削本旨》,又作《元年春王正月辨》、《诸侯娶女立子通考》、《鲁隐公不书即位义》、《殷周诸侯帝袷考》、《周庙太庙单祭合食说》、《作邱甲辨》等十余通。于《礼》,认为郑玄深而未宗,王肃明而实浅,作《礼经复古正言》,对王肃的混郊邱,废五天帝,并昆仑神州为一;赵伯循言王者帝其始祖之所出,以始祖配之,而不及群庙之主;胡宏家学不信《周礼》以社为祭地等说,皆一一辨其非。于群经,有《六经补注》一书;对百家异言,著有《翼经罪言》一书。吴澄读其书,许为平生所见明经之士未有能及黄泽者;元代覃思文学,推黄泽为第一人。由于黄泽的巨大学术成就,他曾被推为江州景星书院山长与东湖书院山长,备受尊崇。而从黄泽训诂、义理兼重的治学学风中,可以看出元代巴蜀学者对宋学偏重义理的某种修正。

从元代四川学者的著述看,《易经》类有十二部,《礼》类有六部,《春秋》类有十四部,群经总义类有七部、四书类有二部。《春秋》类除杨如山的《春秋旨要》有十卷外,余皆无卷数,或作一卷,与现在一篇论文差不多,因此,元代四川学者的著述最丰硕的当推《易》类,这与四川历代重《易》及易学尤为发达的学风是有联系的。而黄泽、王申子、张须等几位著名学者的著作,就占了元代四川学者在经学方面著述的大部分。

史学方面,《四川通志》仅列有八部元代四川学者的著作:虞集的《平猺记》一卷,邓文原的《内外制集》,费著的《氏族谱》、《成都志》、《岁华纪丽谱》,由冯复凉、郭荐等同撰的《大德昌国州图志》七卷,虞集等的《经世大典》,谢端的《正统论》。

无论是从学者,还是从其学术著述看,元代四川学术与宋代相较都有天壤之别。而有成就的学者几乎都是寓居川外的蜀人,留在四川本土的学者则相形见绌;著述也主要是寓居川外的蜀人的成果。寓居川外的巴蜀学者的学术活动与成就,促进了巴蜀学术与全国学术的交流,对当地学术的贡献,有着特殊的价值。

二、明代的四川学术概略

经过元朝一代的四川本土学术的大衰落,明代四川在社会较为安定、经济相对发展、人口增加的各种有利条件下,学术也逐步发展起来,并涌现出了具有全国影响的学者,如杨慎、来知德。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费密、唐甄,从思想史的划分角度看,最好归于清代学术的范围。

明代四川学术的发展,首先反映在学术人数的增加上。与元代四川本土学者仅能列举寥寥几人相比较,明代通经、史的学者几乎是各地随处可见。

仍以嘉庆《四川通志》为据,从中可以看到,明代四川本土人才的众多,而且学术造诣的广博,都是元代不可比拟的。就经学言,明初的杨敏,字学可,新都人。元末在昆明讲论六经,名重一时,明初返蜀,以经学教授,座下无虚席,被尊为清风先生。其后,以明经著称者,更不乏其人,仅以明经入仕的人就有郫县人王纪、成都人齐琼芳、江津人周礼山、德阳人罗世守、茂州人支凤、济川人孟时正、垫江人邹成以及宋守拙、王邦政、傅嘉行等人。至于没有做官入仕的学者就更多了。分析这些学者的情况,可看出明代巴蜀学术的三个特点:

其一,在研究儒家五经的学者群中,仍以易学学者占绝大多数。《四川通志》载明代研究儒经的学者达十七人之多,其中就有十二人治《易》或有易学专著,占70%以上。

其二,学者多以程朱理学为宗。《四川通志》载有“昌明道学”、“深得程朱理要”、“讲明理学”、“究心濂洛”、“讲性理之学”的学者十余人,其中多数都有相关的论著。这种状况与明王朝以程朱理学为正宗,以《四书集注》命题取士有密切联系,它反映了统治阶级文化政策对学术的影响。

其三,许多学者都经史并重,既是经学的专家,又是史学的专家。如邓缜、李作舟、郝世科、席复、席春、吴宪等人,杨慎更是其典型代表。经史并重是宋代四川蜀学的一大特点,明代四川学者不乏经史并重的人才,这是宋代蜀学优点在明代的继承和发展。这不仅见于士大夫之中,连杨慎的夫人黄娥,也以“博通经史”而著称,足见此种学风在明代四川是如何盛行。

明代四川学者的学术著作,也具有如上三个特点。如关于儒家五经的著述,《书经》类有四部,《诗经》类有五部,三礼类总共为十部,《春秋》类有九部,而《易》类达十七部之多。在这些易学著作中,不仅有来知德的《周易集注》这样的名著,还有其他颇有建树之作,如熊过的《周易象旨决录》一书,《四川通志》的《经籍·经部》介绍说:

过因蔡清《蒙引》陈义,而不及象,故作此书。名《决录》者,犹言定本也。其说远溯汉学,虽未必遽追梁、孟,然义必考古,终胜明人幻渺之谈。杨慎曰:“叔仁《易象旨》一书多以易数为主,而引伸触类,继绝表微,条贯叶分,可谓择之精,而语之详矣。”刘屠曰:“《象旨》多圣贤所未发,如形而上、形而下道器之辨,迥异于古人,大抵折衷群言,会归一统。”

从中可以看出熊过此书的成就。明代四川学者的经学著作在质与量上,都首推《易经》,这既与蜀学历来重《易》有关,又与明代学者以精《易》的人才为最多的结构直接相关联。

同类推荐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为延参法师讲禅理故事合集。延参法师在本书通过讲述一系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禅理故事,解读生死、剖析名利、慎察处世、参悟苦乐与阐释幸福,以灵动的感悟将禅的智慧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精要地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与风采,还充分体现了法师大智若愚、举重若轻的个性以及深厚的禅宗底蕴。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筮占之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读之书,有“群经之首”之称。《易经》是智慧的哲学,内容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无数人学会了它是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开创和发展事业、怎样去挑战困难、怎么去战胜挫折等方面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而获得了成功。《易经》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坚信,通过此书,你能从《易经》的处世智慧中,找到人生中的自我,从中吸取力量,以此为指导,走向辉煌的人生之路。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热门推荐
  • 佩韦斋辑闻

    佩韦斋辑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偷九尾:废柴九小姐

    神偷九尾:废柴九小姐

    她,m国神偷,她,异世废柴,当神偷转生废柴。你有见过会炼丹会炼器的废柴吗?神马眼神啊你,美男是我的萌宠是我的,只有我不想要木有我得不到,老娘我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能文能武,还不快快的收藏膜拜。
  • 绝品仙尊

    绝品仙尊

    一个哇哇落地的孩子竟然同时拥有两个灵魂而却平安无事,当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高材生和一个异世仙尊的灵魂遇到一起,又会做出怎样的事情?仙尊说:我会法术我会符。高材生说:我会科技。方宝儿说:你们俩的长处融合在一起。可以融合吗?融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二氧化硫的反应方程式和符令的巧妙结合,二氧化硫符令横空出世,毒尊会用毒?靠边站,老子一张二氧化硫符令直接让你肺水肿,不服是不是?好吧,我这里还有一张写着原子弹裂变反应式的符令,送给你了......新书需要支持,求推荐,求收藏,求票票,看着开心的朋友们,给点帮助吧
  • 阴阳魂

    阴阳魂

    魂穿阴阳,魄走奈何。一个穿行于人间,地府的游魂。他忘记了自己的路,午夜在召唤着他,那是他的明灯。从阳间走到阴间,那是他的一生。
  • 无上真境

    无上真境

    一个被遗忘世界所遗忘的角落,魏然魂穿而来。当魏然手按湛蓝的神剑重返诸天时,正值风谲云诡。大幕缓缓拉开,故事刚刚开始。
  • 专属血奴

    专属血奴

    她高傲的变异族吸血鬼他们是两国对峙的王爷和皇上。穿越来到一个未知的国度与一位王爷产生爱恋就在这里又碰到了她21世纪的男友。。。
  • 玄音

    玄音

    他,走路都能被陨石击中,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一片陌生大陆……陨星大帝的出现将引领他走向怎样的巅峰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他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鬼医圣手

    鬼医圣手

    杀手回归都市,卷入一场纷争,贴身守护踩小人,鬼医圣手灭狂少……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