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7500000052

第52章 意象—意境—典型 (5)

“情景交融”是这首诗的一个明显特点,“黄鹤楼”、“孤帆”、“碧空”、“长江”等都不是纯粹的景物,可以说是情感物。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不仅仅在此,而在有一个引人想象的辽阔的空间。作者站在黄鹤楼边,望着他将离开的朋友,视线移往千里之外的朦胧的扬州,然后又收回到眼前的长江,可又随孤帆远去,人与船消失了,而眼前的长江水仍向天际流去。这里的想象空间可以越扩越大,从有限的情景一直到无限的情景。在远近虚实的往复回旋中,充溢和弥散着诗人对朋友的无限的感情和惜别气氛。这就形成“诗意空间”的张力,使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境,成为送别的绝唱。

3.意境必须是人的生命力的充分表现

我们认为这是意境特征中最重要的一点。现在大家都承认中国古代意境说的最后总结者是王国维。王国维本人也很自信,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又说:“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王国维认为他是“境界”说的提出者,是否有根据呢?因为无论“意境”还是“境界”前人早就提出,但王国维意义上的“境界”说,的确应视为以前的“意境”说的继承和发展。

因为王国维的确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东西。根据我们的考察,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以下几条最为重要: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久贫贱,轲长苦辛。”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五代北宋大词人亦然。非无淫词,然读之者但觉其亲切动人。非无鄙词,但觉其精力弥满。可知淫词与鄙词之病,非淫与鄙之病,而游词之病也。(王国维著,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一卷,141、142、143、145、155~156、157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以上七条,我们认为是王国维正面对“意境—境界”说最重要的论述。这些论述表达的意义有:(1)诗词以“意境—境界”为上,可以理解为意境是抒情诗的理想;(2)无论是写景的还是写情的,只要是“真”的,都是有境界的;(3)所谓“真”,不仅仅是真实的“真”,而是指生命力的高扬,因为他相信尼采的话“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这可以看做是德国生命哲学在文学上的体现;(4)对诗人来说,只有有生命力的人,才能在写诗之时既能人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才能与花鸟共忧乐,才能有生气;(5)就是淫、鄙之词,只要不“游”,仍觉其真挚动人、精力弥满,因为这淫与鄙,正是人的生命力的表现。

如果我们没理解错的话,那么王国维作为“意境”说的最后总结者,是把生命力的弥满,看做是“意境—境界”说的核心。他所讲的生命力观念不但来自古代的“气”的理想,更吸收了德国生命哲学的精神,把中外关于“生命力”的思想汇于一炉,并熔铸而成。

王国维的意思是,只有鲜活的、充溢着生命活力的情景世界,才可能具有意境,否则就没有意境。

也正是基于对“生命力”的赞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李煜的词是有意境的。李煜的后期词是“血书”者也,就是以自己的生命来书写的,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玩儿,而是生命的节律的颤动。李煜是南唐后主,他在亡国后,过了三年“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的俘虏生活,尝尽人间苦难。生活的转变,激发了他的生命力,写出了一些颤动着生活律动的词,如他的一首《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上片倒述,说只有梦里忘记是“客”(俘虏),还能贪恋片刻的欢愉。

当梦醒后听到雨声,知道春光即将消尽,五更的寒冷,心头的凄凉,分外使人无法忍受。下片说千万不要去凭栏眺望,隔着无限的江山已不能再看到自己的故园,回想亡国以前的生活,与现在的俘虏生活相比,真有天上人间的区别啊!这首词之所以有意境,最重要的是李煜对自己的前后完全不同的生活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这是他用生命的代价换取来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还举过这样的例子: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王国维著,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一卷,143页。)

为什么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呢?这不仅因为这个“闹”字使“红杏枝头”与“春意”连为一个整体,而且传达出诗人心灵的情绪、意趣在春天蓬勃生机之中特有的惬意与舒展,就像那春光中的红杏一样活泼热烈和无拘无束,这是生命活跃的结果。如果说王国维对“意境”说有贡献的话,我们认为他主要是给“意境—境界”说注入了“生命力”这个重要的观念。这一点正是前人达不到的地方。

4.意境必须揭示人生意味

意境不但要通过景物的描写表现诗人的鲜活的感情,而且要表现“意”。王昌龄说: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真”与“思”这两个字。就是说,意境与“真”、“思”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所说的“真”,不是平时所说的真实的真,实际上是庄子所说的“法天贵真”的真,这个真是“道”,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是指真理、人生真味、哲学意味等。

所“思”也不是指思想的思,而是一种直感、直觉,是诗人面对着事物的一瞬间得到的思想。如果我们没有理解错的话,那么,意境就是人的生命力的直觉所开辟的、情景交融的、包含着人生哲理的辽阔的诗意空间。也就是说,我们看一首诗有没有意境,除了要看它是不是情景交融之外,更重要的要看它在情景交融中是不是传达出“意”———即人生的真味、生活的哲理、灵境的启示。如前述著名教授宗白华认为:“从直观感相的摹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宗白华先生的论点,特别是他强调的最高灵境的启示与王昌龄的“真”的要求是一致的。如王维的许多诗就有意境。请读他的《临高台送黎拾遗》:

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

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诗人登临高台,送友人远行,望着那无边无际的川原,感到人生的道路漫长。诗人突然感到,日暮之时,飞鸟尚且知道倦飞,而人为了生存和事业却永远跋涉不息。诗写得很淡远,却寓含了人生的启示,使人获得一种心灵的震撼。诗意的空间是很宽阔的,我们还可以想到许多许多。

5.意境是在读者介入下创造出来的

抒情文本对于读者来说,只是一个艺术符号,一个框架,一个蓝图,一个未定点,一种潜在的艺术现实。因此抒情文本中是否有意境,在未经读者阅读、接受之前,是不能确定的。所谓“艺术符号”、“框架”、“蓝图”、“未定点”、“潜在的艺术现实”只能是向读者发出邀请的“召唤结构”,只有经过读者阅读和接受之后,文本与读者的心理沟通之后,才能确定这个艺术符号、框架、蓝图、未定点、潜在的艺术现实是否有耐人寻味的意境。因此意境的形成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文本的结构向读者发出邀请,读者接受邀请之后对文本进行解读,在彼此交换了信息之后,意境才能在读者与文本之间搭起一座彩桥。意境不是文本本身的属性,它只是一种艺术效应。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前面的“象”、“景”与“言”、“弦”,就其未实现的意义来说,还只是符号、框架、蓝图、未定点、潜质,它只是暗示、邀请、召唤;而后面的“象”、“景”与“意”、“音”才是实现了的意境,这里读者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前面我们曾提到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只是几个高度简化的语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没有连接词,也看不出言情。这里有意境吗?如果就这些简化语象看,肯定没有,它至多只是一种暗示、邀请和召唤。

只有当这些语象呈现于读者的心理屏幕上的时候,这些语象才连成一片,并与诗中其他语象构成一个整体,那种羁旅野况的无限愁思的意境才产生出来。在这里读者的解读所起的作用是把潜在的意义化为现实的意境。

对于读者在意境产生中的作用,我们古人早就意识到,并有所论述。例如宋代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接着又说:“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转引自(宋)欧阳修著,郑文校点:《六一诗话》,9~10页。)他的意思是这些“如在目前”、“见于言外”的意境是呈现于读者心里的东西,并且认为这意境不能“指陈”,对读者来说只能“会以意”而已。又如宋代司马光读杜甫的《春望》,曾说: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册,277~27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这里的“使人思而得之”,“人”是读者,“思”就是读者解读过程。

司马光阅读杜甫的《春望》时,对“山河在”、“草木深”、“花鸟”,都一一作了解读,这样全诗的意境才显露出来。明代谢榛说:

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明)谢榛:《四溟诗话》,74页。)

谢榛从写诗谈起,却重点论述读者读诗时的距离问题。远处看来十分绚丽的景色,如距离太近了,不过片石数树而已。一定要与所观的景色保持一定距离,才能领略到那灿然美丽的意境。读者读诗的距离,是意境产生的一个关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从“隔”与“不隔”谈意境。他说:“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这里的“不隔”不是指作者说的,明显是指读者来说的。所谓“都在目前”,意思是都在读者目前。值得注意的是朱光潜在解释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时候,也是着眼于读者,他说:

依我们看,“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上见出。情趣与意象恰相熨帖,使人见到意象,便是不隔。意象模糊零乱或空洞,情趣浅薄或粗疏,不能在读者心中出现明了深刻的境界,便是隔。(朱光潜:《论诗》,见《朱光潜美学文集》卷二,5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朱光潜的意思是,情趣与意象是熨帖还是分离,能不能形成深刻的意境,不是看文本,而是看“读者心中”的反应。这样,意境也就成为一种审美效应,必须在有读者参与的情况下产生。这个意见是深刻的。

总之,中国古代的意境说,作为抒情型文学的审美理想,不是单一的维度,而是多维度的组织。人的生命力的高扬是意境形成的发动力,情景交融是它的基础,寓含人生哲学意味和具有张力的诗意空间是它的本质特征。但意境是在有读者参与下创造出来的。

四、“典型”———写实型文学的理想

同类推荐
  •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梁晓声散文数十篇,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情感、独特的抒发方式和独特的评说风格展现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在所选作品中均体现出了作者的个人记忆和国家记忆的交织,梁晓声以其真实而痛快笔法,通过很多有价值细节的描摹,刻画出了复杂而极端年代里不可忘却的集体记忆。
  • 雪又白

    雪又白

    本书作者为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协副主席,诗人生长于新疆伊犁,那里天山飘雪;工作于陕西西安,那里古城厚重。本诗集收录了作者多年的精品诗,分作十章,有亲情爱情的热烈忠贞,有历史名胜的独到感悟,有节日节气的回顾畅想,有古城生活的细腻感触,有原生作物的诗意升华,有故乡亲人的深刻思念,有佛家性情的顿然开悟,有大道众生的高度关怀,更有着对雪花飞白的终极诉说。雪花轻灵纯澈打开诗人的诗眼,北疆伟岸巍峨铸就诗人的诗魂。雪又白,飞白流韵,贯穿全集,诗意人生,人生诗意,本诗集实为现代诗之佳品,应共诗意人来品鉴。
  • 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

    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

    本书是2008年浙江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将卡夫卡的文本世界及其背后的隐在世界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研究其“迷宫”式的形态,人的经验世界如何得到展现,拼贴与变形,以及这种变形的意义,从中体现卡夫卡对人与世界的命运、对文学艺术的功能的思考。
  •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赵凝散文集》是一本纯粹的散文集。坐在温柔日光下,阅读里面的文字,可以让你的心里面干净而又温暖。没有过多多余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负担,等你合上书的时候,也仅仅是感慨时光流转,岁月静好。作者赵凝的本意就是想让读者远离那些喧嚣的文字,让《写给岁月的小情歌》这本书素雅洁净地放在每个人的案头。文中所娓娓道来的场景或故事,可能就在你的身边,或者发生在你的身上。
  • 对联

    对联

    清高宗乾隆南巡时驻跸通州,出上联。纪昀以下联应对。下联末“东西”一词为名词,在此与上联方位词“南北”相对,是此联巧妙之处。
热门推荐
  • 桃园农场主

    桃园农场主

    陈虎这人没多大的愿望,就希望能带领乡亲们好好的过日子,最好娶俩三个老婆,生一堆小孩,逍遥自在。但天公不作美,小小的村子却成了风起云涌的中心“小虎哥,那个仙子高手又嚷嚷着要来杀你了?”一个同村的小弟惊慌的喊道。“嗯?她那屁股还没被我打够吗?”陈虎无奈道。“虎哥,昨天和你一起睡的美女大老板,要过来提亲了!”“不见!”陈虎耸了耸肩。“虎哥,你说的那个校花,刚给村里来了电话,说要你对她负责!““……”陈虎一声轻叹:“妈的,老子的女人缘有点好过头了吧……”
  • 云深寻无迹(全本)

    云深寻无迹(全本)

    付熙这一生中唯一放进心里的两个女人都用了不同的方法欺骗了他,然后离开他。有人说过,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他想他的确恨了她们。只是爱与恨之间,本来就没有一条明确的界限,爱恨之间掺杂着太多的东西,谁也不能说你这一秒恨着的人,下一秒你不会爱着他,而你爱着的人,兴许下一秒你会恨他。————————————————要疯了,真是简介无能到了极点,总而言之,这又是一篇,小白,狗血,小虐,揪心的雷文,欢迎跳坑。(乔:邪恶的笑)此文将会全文免费,亲们可放心跳坑。推荐自己的另一篇文,《骄阳似火:前妻休想逃!》。里面男女主的宝贝女儿很可爱!喜欢有宝宝的文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地址:http://novel.hongxiu.com/a/429006/
  • 侯门金枝

    侯门金枝

    他爱她,最终却生死永诀。他厌她,却要与她生死相随。她曾是宫中最卑微的公主,也是叱咤风云的将军夫人。她曾委曲求全为保双全,也将挥刀直指至尊血亲……荆棘满路,只因有你,千疮百孔亦无畏惧!**************每天保证3000更,各位亲们的支持会让某希更有努力挖坑填坑的动力哇……
  • 蓝颜祸水

    蓝颜祸水

    《蓝颜祸水》收录了《他未老,她不能老》、《蓝颜祸水》、《没有灯光的爱情》、《月光下的花朵 》、《藏在你身上的爱》、《祝福你不幸福》、《在最美丽的时候才爱你》、《爱是人生的必修课》、《 爱情黑痣》、《这里的爱情静悄悄》、《汉威的世界 杯》等微型小说作品。
  • 重回人生

    重回人生

    叶秋重回青铜时代,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 神童故事

    神童故事

    本书编选了中国历代神童经典故事,按年代分为四篇: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朝;元、明、清朝。所选的神童故事具有创造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属于真人真事,真实可信,读者受益匪浅。该作者出版了多部孩子(中、小、幼)教育读物及音像教材,创作大量(500余首)教学歌曲,受到孩子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他坚信:思维、潜能的挖掘,必然得出教育进化与人类进化更完美的硕果;品格的培养、心灵的塑造是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础,必将蕴育品学兼优和智力超群的神童!
  • 上天传记

    上天传记

    众生为棋子,人间为棋盘。苍天青天奕,黄天旁观战。不甘被驾驭,历尽万般难。三天皆老矣,我来做上天。苍天与青天对弈,以决定谁来掌控新的人类纪元。雨东来身具大魔而生,生而知之,为青天赖之取胜的棋子——卒子。然而,雨东来所想所做,却是……
  • 迷失的爱丽丝

    迷失的爱丽丝

    一份神秘礼物,隐藏着一个不能见光的血色秘密,默默无闻的高中女生夏尼曼从此被秘密操控成为“傀儡娃娃”。就在她陷入人生谷低时,不羁随性的冷面转学女生羽斯瑶让她重新找回勇气,友情渐渐相浓,谁知平静表面下阴谋陷阱纵横交织。 遭人陷害拘留,血色秘密踢爆,生活陷入无边黑暗。 尖峰对决过后,拼死逃脱危险,爱情友情重新归位。可谁也想不到,看似童话般的结局却只是另外一个噩梦的开始。 迷惘的青春地图里要往哪走才能步步为营? 黑暗与光明的对决,什么才是最后的秘密? 一切的真相,都由你来揭晓……
  • 逆天狂妃:废柴小小姐

    逆天狂妃:废柴小小姐

    她是洛书,也是暗夜里那漠然的王者,她就是21世纪稳坐杀手之王位置的言煞。一场阴谋让她成为异世废材千金。只是废材终究不是废材,那掩埋在灰尘下的华光终将绽放。“洛书姐姐,请把我的身体还给我。”当她站在世界巅峰时,那个本该死去的女孩微笑着请求道。女主片段欣赏:白哲怒气冲天的吼着遍体鳞伤的洛书:“你就不会求饶吗?骨气有命重要吗?”洛书呆楞着脸,黑夜般的眼中没有一丝感情,“他们说过,命是最轻贱的东西。”女主性格短暂介绍:洛书性格冷酷残忍,前期因为年幼时组织的教育比较像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仿佛对痛觉免疫,看见再美的男人或女人,眼中也没有一丝惊艳【本文女扮男装,永久免费】
  • 阎君怨

    阎君怨

    她很孤独,所以慢慢生成了冷漠的性格不像其他人,她没有朋友的陪伴,只有鬼的陪伴而她却不知道身边的鬼是个巨大的隐患其实是在慢慢向她进行迫害,并把魔抓也伸向了她的家人和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