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7500000053

第53章 意象—意境—典型 (6)

与西方只是在个性、共性、个别性、普遍性这些概念上打转转不同,中华古代文论在塑造典型人物上,提出了“传神写照”的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典型人物形象的根本特征,就是要形神兼备,让读者感到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同时又在它身上能够见出深刻的社会意义来。中国古代的“传神写照”说补充了西方的典型论。

在各类文学作品中,写实型作品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小说、剧本等基本上是写实型作品。一讲到中国古典小说,我们的眼前立刻就涌现出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宋江、林冲、李逵、鲁智深、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活灵活现的人物。文学作品中创造的人物形象不可胜数,但我们只把那些最成功的人物形象称为典型。一个小说家和剧作家是不是优秀,不是以他们写了多少作品为标志,而是以他们创造出多少典型人物为标志。因此,典型是写实型文学的审美理想。

如我们在第一节所说的,在西方文论中,由于其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学发展进程等原因,典型论发展得比较好。第一,典型理论提出得比较早;第二,典型论到了黑格尔和别林斯基那里已经基本成熟,提出了个性与共性、普遍性与个别性相统一的典型观。但是在黑格尔与别林斯基之后,典型问题仍然争论不休,中国与西方皆如此。歧见纷呈成为一种理论景观。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出在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在理论上有重大缺陷。从哲学的角度看,不但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实际上世界上我们可感知到的一切事物(包括人与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统一。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学中心所在的华裔馆前面,路边有一排高高的棕榈树,每一棵树都是独特的“这一个”,你不可能在其他地方找到一棵与它完全一样毫发不差的棕榈树,这是它的个性,但这一棵棕榈树毕竟是棕榈树,它几乎具有所有南国棕榈树的普遍性质,这是它的共性。就是说任何人、任何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都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这样一来,典型与非典型的区别在哪里?

可见用个别性与一般性的统一、偶然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只是在哲学层面说明了典型与非典型的共同特性,并没有从美学的艺术学的视角来揭示典型的特性。

那么,在写实型文学中,什么是典型人物呢?从哲学的观点看,典型是一个悖论,一方面,典型是个别的、独特的、生动的、陌生的,可另一方面,典型又是一般的、普遍的、本质的、熟识的,它是一个矛盾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充满生气的、活生生的人。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典型是熟识的陌生人。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典型是熟识的,因为典型不是天外来客,他往往就在我们身边,是普遍存在的,是天天接触的。以《红楼梦》中的凤姐来说,她世故、圆滑,会逢迎拍马,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你看她对贾母的态度,对丫鬟的态度,对王夫人的态度,对赵姨娘的态度等,这些表现,我们还见得少吗?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每一个单位,我们都可以看见王熙凤,我们对这类人是再熟识不过了。但典型又是陌生的,因为他又是独特的这一个,你不可能再找到第二个。还是以王熙凤来说吧,她只生活在荣国府里,是那个贵族之家的总管家,她有她独特的出身与经历,有她特有的喜怒哀乐,有她自身特殊的命运遭际……世界上只有一个王熙凤,从这个意义上说,她对我们又是陌生的。

问题是典型人物矛盾的这两面又是怎样统一在一个人物身上的呢?而且这种统一又能不露痕迹,使其以一个活生生的人呈现在我们面前呢?从美学的观点来看,作家在创造典型人物时究竟抓住了什么呢?过去有人说,创造典型是综合与拼凑,把不同人的特点综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典型。比如要写一个商人的典型,就先观察许多商人的特点,最后把这些商人的相同特点综合在一个人身上,就可创造出典型来。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在这方面中华古代文论提出的“传神写照”说,也许能回答部分问题。(中华古代文论没有提出“典型”这个概念,但关于“典型”问题的思想还是很丰富的。我们在上一章“文学叙事论”中,论述人物性格的塑造等问题,就是对典型问题的论述,本章不再重复。)与西方只是在个性、共性、个别性、普遍性这些概念上打转转不同,中华古代文论在塑造典型人物上,提出了“传神写照”的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典型人物形象的根本特征,就是要形神兼备,让读者感到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同时又在它身上能够见出深刻的社会意义来。中国古人意识到这一点,就从人物表里的角度,提出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观点。“形神”论形成得很早。《荀子·天论》说:“形具而神生”,对形神问题有了一般的规定。汉代刘安主持编撰的《淮南子·说山训》云:

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汉)刘安等著,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下,113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关于“君形”,高诱注云:“生气者,人形之君。规画人形,无有生气,故曰君形亡。”《淮南子》提出的是画人物画的问题,认为如若不能画出人物内在的生气神情,那么这人物就是死的。生气是主宰,形体是外在的状貌,以生气灌注外貌,人物才能栩栩如生。汉代司马迁作为写实型历史文学的作者,对“形神”也有很精当的论述,他说: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329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虽然这里只是一般谈论人的神与形的关系,但他提出的形神不可分离的观点,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的观点,对以人物为主的写实文学的创作是有启发的。

魏晋以后,形神关系成为当时玄学的一个命题,论述更为深入。

这个问题转入文学艺术领域,有顾恺之提出的著名的“传神写照”说。据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巧艺》记载: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晴。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笺注》下册,38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顾恺之的话虽然简约,其道理却十分深刻。他的意思是一个人物最传神的地方,不在形体的状貌上,而在眼睛上面。他画人物,数年不点睛,一旦点睛,就要点得好,所以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是“这个”的意思。在顾看来“这个”就是人物的眼睛。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说,实际上提出了一个“特征”的理念,他认为人物的精神,并不表现在人体的全部上面,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具有特征,只有人的“眼睛”是人的灵魂的窗户,是最具特征的地方。若要把人物的精神写出来,就要抓住人的特征,譬如说抓住人的眼睛来描写。当然,顾恺之也不是机械地认定只有人的眼睛才具有特征,实际情况不同,人物的特征也可以在别的部位。

所以《世说新语·巧艺》篇又说:“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

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亻隽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在画裴叔则时,特征变成了面颊上所加的三毛。通过这“特征化”的三毛,表现出裴的非凡见识。

这种“传神写照”和抓特征的思想,一直被后代所继承。到了宋代的苏轼那里,这一思想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苏轼是一位主张“神似”的作家,他的著名诗句“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一直被人传诵。他在《书陈怀立传神》中谈到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说时,曾有重要发挥:

传神之难在于目。顾虎头云:传形写照,都在阿堵中。其次在颧颊。吾尝于灯下顾见颊影,使人就壁画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目与颧颊似,余无不似者……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虎头云:颊上加三毛,觉精彩殊胜,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优孟学孙叔敖,抵掌谈笑,至使人谓死者复生。此岂能举体皆似耶?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宋)苏轼著,孔凡礼校点:《苏轼文集》第五册,2214页。)

苏轼对顾恺之“传神写照”说的发挥主要有两点:第一,强调个人的特征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不一定就在眼睛上或鼻口上,因人而异;第二,提出了“意思所在”这个概念。所谓“意思所在”,就是表现不同人物的特征。这样,苏轼的“意思所在”就与现代的“特征”概念实现了沟通。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在当时应该就是一种理论概括了。明清以后,叶昼、金圣叹等小说评点家,虽然在具体的批评中继续运用“传神写照”说评论作品,有的地方还评点得十分精彩,但作为理论概括都没有超过苏轼的“意思所在”的表述。

现代的“特征”概念是德国学者希尔特首先提出来的。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称赞希尔特为“伟大的鉴赏家”,并且引了他的论点。希尔特说,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这就是说,特征是“个别标志”,是不可重复的,是这一个,而且是生动的;可这“个别标志”,又体现出生活的本质,是深刻无比的,蕴涵丰富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特征是一个纽结点,一个交汇点,一个焦点,现象的与本质的在这里纽结,个别的与一般的在这里交汇。在特征这一焦点里,的确就是“意思所在”之处,折射出陌生的与熟识的、生动的与深刻的。

对于典型的创造来说,捉住了特征或“意思所在”,就不但能显出个性,而且能揭示出深刻难忘的社会内容。如《三国演义》中曹操多疑奸诈,杀了他父亲的结拜兄弟吕伯奢全家,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短短的一句话就是曹操性格的“意思所在”,就把曹操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可能把《三国演义》中许多故事忘掉,但曹操说过的这句话却永远不会忘记。因为它太具有特征,又太深刻了。又如有些人物活动场面具有特征,是“意思所在”,《史记》中的“鸿门宴”、《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红楼梦》中的螃蟹宴等场面,与我们日常看到的一些电视剧中无聊的吃饭场面不同,它一方面是生动的,另一方面又是深刻的、富于内涵的,这种具有特征的场面,具有真正的“意思”,对于塑造典型人物具有特殊的作用。

总之,中华古代文论中的“传神写照”说、“意思所在”说与现代的“特征”概念可以联系起来。就是说,人物的“点睛”之笔和人物的“意思所在”,一方面特别的生动、新鲜、有趣,另一方面,又特别富于丰厚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因此对于塑造既有鲜明的人性特征又具有深刻本质的典型人物就特别重要。抓住了点睛之笔,抓住了“意思所在”,就抓住了特征,也就差不多抓住了典型。典型的创造并不是依赖对许多人物的动作心理的拼凑,而是有赖于对富于特征的生活的把握和生发,有赖于对“意思所在”的发现。我们认为,典型是显示出特征的、能够唤起美感的性格。中华古代文论以“传神写照”说补充了西方的典型论,显示出独特的意义。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律书》:“数始成一,终于十,成于三。”《太玄文》:“诸一则始,诸三则终,二者得其终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也认为:“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三元决定的。”“因为全体的数有终点、中点和起点,这个数就是三元。”“我们称二为‘双’不为‘全’;说到三我们才说全。三所规定的是全体。”(转引自[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23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无论中外,“三”才是全数。人类所关心的事物就如同“数”理一样,总是一分为三的。人类的智能结构一分为三———知、情、意,人类文学的发展与此对应,也是一分为三———象征型、抒情型、写实型。人类文学的审美理想也不是单一色调的,也是一分为三———意象、意境、典型。艺术形象是一,意象加意境加典型是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就变为三了。

同类推荐
  •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自创了一门专业,他复活了自然的戏剧与人类的本性。很少有作家到过地球上如此迥乎不同且求生艰难的角落。没有人提供过对于极端事件的更触目惊心的思考线索。从美国西部闷烧的雷电山火,加勒比海惊心动魄的鲸鱼捕捞,克什米尔危机四伏的旅行,到科索沃腐烂发臭的集体坟墓、塞拉利昂无情无义的钻石交易,再到阿富汗无止无休的炮火硝烟,《火如何灼痛它自己》一书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一些地方和局势中的细枝末节。
  •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历史像一摊积水,印在地上。历史像一根箭,射向远方。作者从魏家大山上走下来,从这样的历史土壤上走过去,带着一身风尘,说着地道的土话,走进他的乡村,走进民间,不设防地扯谈,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心交流、用脑思考,用民间的语言记下一些事情和人们的生活。本书对西北地区的农民生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 解放临沂

    解放临沂

    许世友,这位在共和国将军的行列里,以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性格而闻名遐迩的特殊人物,以其貌似粗犷,其实缜密;嫉恶如仇,大智大勇的性格,曾经征服过他属下的无数将土。山东的解放战争,就是在他领导的胶东军区,首先拉开的帷幕。
  • 朱自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青年时代,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上世纪20年代起,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
热门推荐
  • 搞定御姐

    搞定御姐

    引序:在这喧闹的城市里,我的身旁只有你,而你的心里却没有我。
  • 繁华下陨落十年

    繁华下陨落十年

    那个很平凡的女孩生活在并不平凡的世界上,13岁那年,她喜欢上了那个男孩,于是便怀着一个伟大的梦生存着。但这终究是梦,她离他太遥远。不管是身份,还是距离,都太远、太远。在这个繁华都市里,她又将怎样追逐她心底的梦,又将怎样让高高在上的男孩知道有这样的一个存在呢…
  • 飞蝉档案

    飞蝉档案

    流浪人晨刚,不经意间卷入了一场场血腥恐怖的凶杀案中,逐步发现了存在于各个阶层中的神秘组织—飞蝉教,成了“沉”字辈的护教使者—沉刚。飞蝉教人员众多,组织严密,是取其飞蝉,沉、蜕、飞、化四个阶段,四个等级,修炼达成他心通,最终与举头神(日夜游神)合二为一,以至金蝉脱壳,获得再生,但组织内部,教派分歧,各逞手段,而躲在黑暗深处的邪灵野鬼,也伺机出现在一场场血腥的杀戮之中……
  • 帅破穹庐

    帅破穹庐

    看林帅一张脸,帅破苍穹!!在看脸大陆上,神奇崛起!
  • 极品校草之入赘男校

    极品校草之入赘男校

    她是安氏风云千金,为寻找最初的恋人,不惜易容来到圣雅。她费尽心机来到他身边,一场车祸夺取了她的记忆。龅牙妹空降圣雅,于他是阴谋还是巧合?安氏千金,龅牙小妹。苏讨厌,夜哥哥,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不知道?没关系。她再次易容,重回圣雅,掀起一阵校草风波。校花你不喜欢,那校草呢?
  • 帝王盛宠:妖娆逆天妃

    帝王盛宠:妖娆逆天妃

    那年初见,她从卑微的御女一跃成为帝王盛宠。盛宠之下尽是累累白骨,斗妃嫔,平外戚,一将功成万骨枯。深宫寒暑数载,从暮春到隆冬,她满身戾气,看帝王宝座下沾满她父兄亲人之血。帝王站在初见的枯树之下,敛眉,冷道:“阿樱,朕爱的只是这锦绣山河。”她悲凉大笑,帝王盛宠,殿堂誓约,原来终究镜花水月一场。帝王爱,美人面,玲珑计,诛心局,这是一部皇家贵媳的成长史。
  • 大江东来

    大江东来

    大江流日夜,黑云牛马行,风尘三尺剑,万里未归人。一个落魄孤儿,以枯脉劫火之躯,解开多年之前鬼道内幕,劫尽天倾,剑挽狂澜,平复宗门之乱,决战昆吾之巅,剑道存千古,冷眼看轮回。
  • 星空仙帅

    星空仙帅

    在距离地球约五十万光年的一处星空中,有着一颗相当于地球1.5倍大小的蓝色行星。除去体积比地球大50%以外,这个星球的形态几乎与地球一般无二。它同样有着浩瀚的大海和被海洋分隔开的陆地,陆地上江河纵横,森林密布,山峦起伏。有时,它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有时,它又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星球上有着发达的人类社会,但与地球不同,居住在这里的人类不是普通的人类,而是有着超强能力的仙人。他们飞天遁地,寿命达千年万年。他们是这片星空的护卫者。
  • 一宠成婚:甜美小娇妻

    一宠成婚:甜美小娇妻

    简介:三年前的逃婚,三年后的闪婚,顾婉婉内心是百般滋味流转在心头,俗话说好,闪婚厚爱,她呢?婚是闪了,爱呢?厚到喜马拉雅山去了。既然没有好多好多的爱,那她要好多好多的钱!可她那可恶的老公,身价百万却如铁公鸡般,一毛不拔。他邪笑“夫人资金紧缺?一夜一万”
  • 机械生命

    机械生命

    “砰”伴随着刺耳的刹车声,所有的誓言所有的梦想都破灭了,因为许下誓言的另一个人已经不在了,构筑梦想的另一半消失,整个梦想也随之崩塌。赵鹏看着女孩憔悴的神情,虽然已经丧失人类的身躯,但他还是感到一阵阵心痛,可岚你等着,我会堂堂正正回到你身边,永远陪着你,照顾你,不让任何人再欺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