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2600000006

第6章 胡同里的大师(2)

韩瀚对我讲起了范曾。他说范曾是个才子,先是文化人,后是画家,所以将来一定会成大气候。1962年范曾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毕业时创作的《文姬归汉图》受到学校和画界好评,他当时以记者身份前去采访,以助盛事。他们见面后很谈得来,便成为朋友。

韩瀚是记者,社会交际甚广,他还跟我提起过和郭沫若的交往。范曾当时是未出校门的学生,才华横溢,心高志大,很想结交社会名流,对郭老怀着深深的崇敬。他听说郭老正在写作历史剧《蔡文姬》,心情很是激动,他把《文姬归汉图》和《蔡文姬》联系在了一起。他仰慕郭老写的一手妙书,冀望能得到他在自己的画作上题跋一段墨宝。他委婉地向韩瀚说出自己的心曲。

具有山东汉子豪侠气概的韩瀚,喜欢范曾这幅画,喜欢范曾这个人,满口把此事应承下来。《文姬归汉图》画于1962年,是范曾读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创作,时年二十四岁。画作完成后,托韩瀚求郭沫若先生长篇题跋,取回。此事当为文坛佳话,范曾却为此受到学校批评:一个大学生将作品索求大人物题跋,有沽名钓誉、借权威抬高个人身价之嫌。故而该作由校方收藏,等于封杀。韩瀚却把此事写成文章,登载于香港《文汇报》,世人得以知晓。有忧有喜,皆由画起。从此韩、范二人成了好朋友,70年代他们的友谊达到“蜜月期”,朝夕相处,纵论古今,推心置腹,无话不谈。两位饱学之士吟诗唱赋,相得益彰。且又趣味相投,性格相近,两心相交,形影相随。韩瀚对范曾的画认识颇深,既为他宣传,又能提出批评建议,他们周围聚起一个很大的朋友圈,常常聚在一起谈论国是。包括白桦、叶楠、张锲、李準、李燕、莫测、贺捷生、亚明等。回首那段岁月,委实让人眷恋,难以释怀……

《文姬归汉图》的公开展出,是2012年10月,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十大美术学院藏画展。

我于画前久久徘徊,感慨万般,不知范曾先生感受如何……我数次打电话给住在合肥养病的韩瀚,想报告此事,可惜均未拨通。听说韩瀚得了老年痴呆症,对过去的事全部失忆,实在令我叹惜、嗟哦不已……当时,郭老住在西四大院胡同六号。韩瀚和郭老是忘年交,曾经以记者以晚生的身份多次到他家里讨教。郭老还赐墨宝与他,一幅盈尺,写有两句诗:“天垮下来擎得起,地披靡兮扶之直。”一幅大的,三尺夹宣,写有郭老的七首诗作。韩瀚十分珍爱,到荣宝斋装裱了,悬挂在书房里日日研习。所以,他写得一手酷似郭体的毛笔字--有这些往来,可见友谊甚笃了。

另外还有一层亲近的关系。郭老在日本时,十分喜爱傅抱石先生的画,当时傅先生不像日后那么为国人所知,郭老以满腔热情把他介绍给社会,并且亲自为傅先生的许多画题跋。他们之间有诚挚而又深厚的友情。

傅先生谢世以后,郭老对其子女一直十分关心。韩瀚敬重傅先生的人品,敬仰傅先生的画品,和傅家交往甚深,过从甚密,出差或是开会,只要路过南京,总要去走动走动。所以,韩瀚也常常自远方捎回傅家子女对郭老的问候和祝福。

韩瀚承担了为范曾的画作索跋的使命,就必须履行。终于择定一个吉日,他带着画作敲开了那扇寂静的大门。

当把这幅人物画长卷展示在郭老面前时,老先生十分喜悦和赞赏,他听说这是一位美院学生的毕业创作,想请他题跋,便把画留下来。老先生夜不成寐,写了一首诗,天不亮就一个人起床,匍匐在地上,把诗句题写在画卷上。这幅画后来被中央美院收藏了。

对范曾来说,这是很振奋的。一个未出校门的学生,能够得到郭沫若的题跋,是一份殊荣,是一种鼓励,是一个促进。

韩瀚觉得仅是帮朋友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并不觉得有趋炎附势之嫌。一幅画的好坏,与什么人题诗落款,并无多大关系。那种仰仗名人,一经题跋,身价百倍的做法,只能是自认无能者所为。他确实没有考虑这一层,如果有这层意思,他决不会去做。

因为这幅画没有发表的平台,也没有宣传评论,他余兴未尽有话要说,便将这段佳话写就一篇文章,发表在香港《大公报》上,向海内外热情介绍了一位画坛新秀。记者写文章乃家常便饭,记者推荐新人,也是职业所致,义不容辞,他并没把事情的外延部分看重。

然而,他和范曾的友谊却真正开始了。范曾收到兄长一封信,他把韩瀚登在《大公报》上的文章寄给了他。范曾自然十分感激,从此把韩瀚视为知己,用“神交久矣”表达自己的心情,并且把自作的巨幅《曹雪芹画像》赠送韩瀚,表达谢意。

韩瀚和范曾称兄道弟、亲密无间。韩瀚说:“他住东直门,我住花园村,地理位置上正好是个大对角,但是,我们无话不谈,来往甚密!”

我明白了,难怪昨晚范曾在韩瀚面前那么随便,那么从容,这个家仿佛就是他的家了。

傍午,范曾果然如约而至,依旧蹬的自行车,依旧穿件旧风衣,车把上挂着大书包,里面装着他的画。他依旧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样,不过比昨日多了几分亲近,坐下来谈话,尽管脑门依旧高高昂起,却不时转向我,顾盼些许,露一丝冷峻的笑意。

老太太做了一大桌菜,我们匆匆吃过,便一起出门,朝吴作人先生家走去。

吴先生居住的地方,大概也叫花园村,与韩瀚住的这个大院遥遥相望,是一幢华侨公寓,与韩瀚家相距不足一公里。

1972年秋,韩瀚拜访郭老,汇报《人民中国》杂志准备出一期《现代书法》,郭老很高兴,连声称好。并说:我这里有很多作者寄来的字,现在没人管书法的事,你就把这事管起来吧!--一个人大副委员长给了韩瀚一项“委任”!

我们从不宽的公路向南走,先见一片白色的楼群,四周还有不少农民种菜搭建的塑料大棚,环境倒还宜人。沿着楼与楼间的便道,东拐西拐,到了一座楼前。那路线够复杂了,多亏韩瀚一边说话一边指引,走得很顺畅。

一幢白色楼房,门前小小庭院,水泥路直铺到楼下一间房门口。庭院寂静无声,很是幽静。我们肃立门前,韩瀚上前敲门。

出来开门的,是位身段优美、面容端庄的妇人。韩、范二人赶忙鞠躬问安:“萧先生好!”

萧先生把房门大开,将客人往屋里让。

穿过道向东,是一间宽敞明亮的客厅,高大的落地窗,占了朝南的整个空间,挂着白色镂花纱幔。迎面墙上悬一帧徐悲鸿先生的墨迹--两只白鸭,相依相偎,在塘畔戏水,几棵芦荻,几片浮藻,简约、空灵,透出融融春意。上有悲鸿先生题字:作人仁弟雅正。画面装裱得素雅,给这间客厅增添了光彩。

落地窗一侧,挂有几盆吊兰,幽雅而文静,在一片恬淡中散发勃勃生机。

吊兰正中安放古铜色的红木盆架,呈梯形,罩一方深红金丝绒,托着一只硕大的彩陶罐子,罐子十分显赫地立在最上面,古朴、端庄、厚重、大气,渲染出这个家庭的氛围。

之外,便是那靠窗而设的巨型画案,上面堆着画稿,放着笔砚,整洁,素净。

客厅与画案间,摆几只沙发,留出一片空间,很得体。两位白发老者正在谈话,声音不高,好像在切磋什么事情。

听到脚步声,那位身材适中、满面红润、银发耀眼的老者站起身,朝过道迎来,一双慈祥、智慧的眼睛里含着微微的笑意。

韩瀚、范曾二人又行了礼问了安,走入客厅。

这位就是吴作人先生,中央美院院长。举世闻名的大画家,竟是如此朴实无华。

吴先生把客厅里那位老者介绍给大家,他叫吴寅伯,著名摄影家。那是一位体格魁梧的人,秃顶,长长的头发披在脑后,潇洒而随意,充满艺术家风度。我猛然想起看过他的作品,扮演刘三姐的黄婉秋就是他拍的。

“寅伯是为我拍摄过去的旧作来的。许多油画,最近整理了一下,很笨重,翻动一次不容易,想请他拍下来,留作资料。”

吴先生介绍着,吴寅伯就起身和大家一一握手,然后十分礼貌地说:“好了,我坐得够久了。咱们明天再谈,你招待客人吧!”

他转身告辞,萧先生送客,我们重新落座。

韩瀚把我推介一番,吴先生十分重视,对我的造访似乎格外感兴趣,高兴地说:“你是从太行山来的,太好了,欢迎欢迎!莫测来信说那里是个好地方,我和萧淑芳都想去住一段时间。我们学校好多老师都在那里,我也应该去,不去不好!只是我最近做了个小手术,行动有些不方便,爬山恐怕不行。去的时候坐火车,只要在车站接我一下,把我送到工地,就一切都解决了。过去我在治淮工地待过,这些年下去少了,很想到生活中走一走!”

萧先生进来了,吴先生赶忙介绍说:“快过来,见过这位侯同志,从太行山来的!咱们不是想到那里去吗?正好,向导到了面前,一切都可以解决了!”

萧先生热情地握着我的手:“太好了!吴先生一直在念叨这件事。我们学校很多教师都去过了,回来给我们介绍,那地方很美,人也好,县里对大家很优待,大家得到很多照顾,也受到教育和提高。我们很想到实际生活中走走看看,锻炼锻炼!你们那里离北京多远?”

我回答:“一个晚上的火车,晚上十点坐车,第二天早晨六点就到了!”

“太好了!吴先生身体不好,走路比较困难,远的地方去不了,到你们那里倒挺合适的!有了你这样热情的接待者,我们更放心了!”

萧先生站在吴先生身后,跟大家说着话。

吴先生说:“咱们就到秋天去吧,山里的秋色一定更美!不过,我们会给你添麻烦的!”

我学着说应酬话:“你们二位先生能到太行山走一趟,恐怕请还请不到呢!”

吴先生说:“千万不能那么讲,我们到生活中去,是应该做的,主要是学习,向贫下中农学习,千万不能搞特殊,搞什么照顾!”

我说请放心,我一定陪着您,给您当向导!

“太好了!太好了!”吴先生连连说好,一边拿出个备忘录,递给我,“来,来,请把名字留下来!”

我接过本子,写下姓名、地址、来访日期。

韩瀚趁机推介:“他是搞美术的,也搞文学。”

吴先生看着我笑着:“哦,好极了!我们是同行,更有共同语言了!”

我听了面红心跳,怎么能和这样的大人物相提并论呢?赶忙说:“吴先生,我是小学生,只是爱好,还请您多多指教呢!”

“不敢,不敢!”吴先生连续晃手,“工农兵才是真正的老师,我要向你们好好学习!我一定给你画幅画留个纪念,你什么时候回去?想让我画些什么呢?”

我愕然了!韩瀚也愕然了!

吴先生竟然主动为我画画,而且征求我意见要什么画,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专员,说啊!先生问你呢!”韩瀚催促我。

我喜出望外,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讷讷道:“先生您……随意吧……”

韩瀚见我不好意思,便接过话头替我作答:“先生就画鱼吧!如果方便,先生的牦牛我渴望已久,请赐我一幅可好?”

“好,好!”吴先生又把备忘录递过去,“你也写上名字,过几天就来取吧!”

一时间,我成了这间大厅里的核心人物,两位老先生围着我来的地方谈兴大发,问太行山,问水利工程,问县里情况,问新闻大院,问他们关心的问题,话题越来越长。感觉得出来,他们的心情是迫切的,他们是真诚地和我交谈、交心、交朋友,绝不是敷衍和应酬。他们此刻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尊贵和清高,也没有表现出身为有名望地位的人的尊严感和神圣感,仿佛他们不是权威而是奴仆,能够讨好、结交我这样的工农兵,是一种荣幸和机缘。

我隐约感到一种悲哀,他们想到太行山去并非内心冲动真情向往,而是一种需要,政治需要。用赶潮的行动装点态度,做点应景文章堵别人的口实,唉,他们是身不由己,心灵无助啊!

我终于明白了,他们有些话闪烁其词、吞吞吐吐,是因为爱面子而不愿直说出来,便问:“吴先生您能坐吉普车吗?”

萧先生抢先回答:“可以的,可以的,我们去青海,全都是坐吉普车!”吴先生笑着点头。

“如果能坐,我回去用吉普车来接你们,一来一回比火车还快。”我说出这个打算,得到二位先生一致赞同。吴先生如释重负地拍拍我的肩膀:“给你找麻烦了!如果能够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惊动任何人,到山沟里住一段,悄悄去悄悄回,对谁都好交代。”

韩瀚补充说:“吴先生不想惊动人,找个秀丽的小山村住下,各方人士请勿打扰。这点要求侯专员能做到!”

我和二位先生的谈话持续时间很长,范曾就那么干坐着,他竟然能够忍受这么长时间的冷落,只听我们唠叨。他双手抱在胸前,目光平视,静静坐在沙发上,谦恭而温驯,对我们的谈话显得十分有耐心和识趣,在先生面前他很约束自己。

直到我们谈妥了,他才说:“很久想来看望先生了,又怕打搅。刚画完一幅画,特来请教!”说着,他展开画幅,捧到吴先生面前。

吴先生站起来,弓着身子默默看了一阵,轻言慢语--他总是这么讲话,从进门到现在,总是用这种谦和、稳重的话语,语调不高,听来可亲,就像课堂上循循善诱的启蒙老师,担心惊动了什么,怕刺激了什么,那么诚恳,那么耐心,就像和你商量什么事情。慢语轻言,和蔼可亲,就是我对他的总体印象。

吴作人先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先生的得意门生,中国著名的油画家、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系支撑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顶梁柱。那时他被打倒了,蜗居在花园村一所住宅里,不敢轻易和外界交往。他想到太行山去,托韩瀚找我疏通关系。我们一起去拜访他,同去者还有范曾。吴先生画了这幅画送我,表达了他的诚意。他是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领军人物。

“画得不错。近来看到你不少画,还是很有进步的。”他微笑着,红润的脸上没有任何激动的表示。

“先生,还有哪些不足,请当面赐教!”

范曾看着吴作人,一副殷殷求教的真诚。

“画吧,画下去。我没有生活,提不出什么意见来。你们年轻人敢想敢干,就要继续创作。”

吴先生没有具体的态度,显得宽容和大度。

范曾把画卷起来说:“我继续努力。您最近虽然少作西画,却在国画上独树一帜!您的金鱼、骆驼、牦牛,那么传神、精到,委实让学生叹服!”

吴先生摆摆手,笑着:“哪里。我是偶尔为之,身体不好,不能站久了,很少画。能为工农兵服务的画,就更画不出。”

“还望先生多保重,身体第一。”范曾揖手。

萧先生守在旁边,频频倒茶,不多说话,端庄的面庞上挂满微笑。

这时,门外又来了客人。韩瀚站起身说:“不再多搅先生了,我们该走了。”

吴作人、萧淑芳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外,再三叮嘱:“侯同志,欢迎你再来!”

三日之后,我果然得到吴作人亲笔赠我的一幅画,金鱼图。几株慈姑,两尾红头金鱼。画上工工整整题有我的名字,老先生真守信。

韩瀚得了一幅牦牛图,高兴得手舞足蹈。

遗憾的是,吴作人先生最终因为健康原因,没能去成太行山,我至今感到欠他很多……

在韩瀚家里,看到一幅高丽纸画的白莲--满张大纸被画家泼墨画出底色,涂抹上光怪陆离的群青、石绿,好似阳光从莲叶的缝隙射入,投到荷塘中,泛起粼粼水波。从那乌黑中傲然冒出一朵盛开的莲花,一捧大小,重瓣,白得皎洁、透明,又肥又厚的花瓣上凸现条条金黄色筋脉,根根精到,丝丝入扣,一丝不苟!花瓣托出一团鼓暴的花蕊,生出丰盛的花粉,似在喷一股浓香,香气阵阵飘来,好生醉人!怪不得有只朱红色蜻蜓一动不动待在花心里,任凭花枝摇曳,竟不肯离去……

好一幅白莲!泼墨的画面,似叶似水,虚虚实实,朦朦胧胧,任你去想去猜。工笔的白莲,惟妙惟肖,比真花真瓣更动人,让中国传统的线描和西方印象派珠联璧合。

我为画家的手段和匠心倾倒!

同类推荐
  •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广播剧编导教程》系统地论述了广播剧这门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创作过程。同时,结合长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播剧编导教程》尤其从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并配以思考问题和获奖作品分析,是。‘本较为完善的广播剧创作类教材。
  • 信仰告白

    信仰告白

    信仰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是社会信仰状况的一种折射和反映。这100余篇文章选自大学生课堂习作,真实地记录了当代大学生对信仰困惑、思考、探索,无论简短还是略长,无论朴素还是高调,无论稚嫩还是充满禅意,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标记。
  •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独立学院管理概论》基于激励理论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进行宏观的研究,主要研究的领域是独立学院的演进历程、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独立学院的组织管理、独立学院的战略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师管理、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以及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
  •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本书对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进行了考证和研究。全书共分七章,包括崇7文化、古代创世观与生殖崇拜、神话的结构和考证、来自生命科学的启示、男性动态周期等。
  •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传媒经济学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
热门推荐
  • 逆天武徒

    逆天武徒

    司鸿初从小就有能让人“失心疯”的异能,他没几岁的时候,就失心疯了一个混混,之后,那个混混管他叫爹;又一次,他失心疯了个为富不仁的老板,之后,那老板将全部家当捐给了希望工程……这一天,有个神秘组织知道了他的能力,找到了他……
  • 助攻

    助攻

    蒙古高原出产,力量,速度,身体兼备,但技术糙哥的巴图姆没有受到中国足球的荼毒,也不清楚世界足坛的形势,只是一个单纯热爱踢球的少年。他随父母来到了威尔士,并开始了他的足球之路,他会在英伦大地上缔造怎样的足球传奇...
  • 异世成龙记

    异世成龙记

    讲述着一个武林人士意外的穿越到异世,把自己的儿子逐渐培养成绝世高手的过程。可是作为儿子的他,又是如何摆脱父亲的操纵,用自己的方式成长呢?且待看他在异世魔幻般的大陆上,是如何成长为一条翱翔九天的龙!书友群:90937114,14926322,14927629
  • 放开新一他是我的

    放开新一他是我的

    呜呜。。。有我这么倒霉穿越的吗?为什么小说的女主角要么是被车撞死的,要么是睡觉的。为什么我是这么倒霉的要被水呛死的。什么?既然是上帝的“一个不小心”,哼,上帝你要许我几个愿望,因为这是必须的。我要去我最喜欢的《柯南》世界,呵呵。。。新一,我来啦!你一定要等我。什么?小兰,你想跟我抢新一。哼。。我是不会让给你的,因为新一是我的。“新一,你爱我吗?”某女不知羞耻的说。“额。。这个,那个。。。喜欢,我喜欢你,晴。”某一红着脸大声的说道。“什么?服部,我是你的初恋,不会吧!”某女难以置信。看女主怎么样闹翻柯南世界,她和新一会有怎么样的危险,女主会不会和新一之在一起?
  • 神级读心术

    神级读心术

    别人修炼靠灵药,唐飞修炼靠美女。只要和美女谈【精神恋爱】,就能够修炼出精神力。美女越是极品,修炼出的精神力越强。有了精神力,唐飞就能够读取别人内心的想法。精神力越强,读心术越霸道。“再找一名校花谈精神恋爱,精神力就可以升到橙级!”“再找两名女明星谈精神恋爱,精神力就可以进阶黄级!”“再找三名白富美谈精神恋爱,精神力就可以突破绿级!”为了修炼精神力,唐飞走上一条寻找极品美女谈恋爱的不归路。“美女们,快到碗里来!”唐飞纯洁的说。PS:本书目前存稿60万字,上架后保底日更一万,放心阅读收藏。(→_→)
  • 哥哥不要太坏

    哥哥不要太坏

    就是一个小白逐步被吃的小白故事啦~~关键是白!
  • 异界战天

    异界战天

    灵魂的融合,造就另类的人生,在新的世界,是否还能够继续?他玩世不恭,却心黑手狠。他温和待人,却对敌无情。无法掩盖的一世耻辱,那就用自己的暴力来断绝。三千大道,他一条也不选,因为他的道是凌驾大道。任你千条万道,我自凌驾于你之上。
  • 赌神皇后

    赌神皇后

    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赌神之女,他曾经在拉斯维加斯赢了40亿美金,然而作为他的女儿,她却意外穿越,来到了古代,既然回不去,那不如玩完赌赌过日子,也不错,赌神之女怎么可能缺钱呢?不过这皇子怎么回事,才见过一次,怎么就赖上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云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人物

    风云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人物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人物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发表鼓舞人心的宣战演说、从随军记者到贸易大臣、参加一战获得骑士勋章等。
  • 圈养游戏:帝少的火辣小妻

    圈养游戏:帝少的火辣小妻

    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此号已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