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99700000015

第15章 杨四郎:移花接木成驸马(3)

986年的陈家谷口一战,除了杨延玉壮烈殉国外,杨业其余的几个儿子都安然无恙。那一战,经常跟随他的杨延昭显然是没有参加,有人推测他可能正在养伤。杨延昭以下的几个兄弟很可能因为年纪尚小也没有出战,史书没有他们随军征战的记录,却有他们受到封赏的记载。所以,无论杨延训还是杨延环是四郎,都不可能在战争中被辽国招为驸马,他们都安好地活在大宋,并且因为父兄的战功而受到提升。民间流传的“七子去,一子回”的传说只不过是虚构。

1051年,北宋名臣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称杨业“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那时距离杨业战死65年,杨延昭去世37年,杨家将第三代人物杨文广尚在世上,正在跟随范仲淹抗击西夏。欧阳修的记录应该是可靠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杨家将投降辽邦做驸马只不过是民间传说和文学演绎,否则也就不会有“父子皆名将”一说。

既然杨家兄弟没有被招为驸马,那么驸马一说又从何而来,是完全的虚构吗?这种传说是否过于大胆和离奇?在两国经常交战的那个年代,敌对双方是不是有可能结成这样的姻缘?这背后又有些什么样的神秘故事?

四 有关驸马的真实故事

杨四郎成为辽国驸马的传说最早出自于元杂剧,众所周知,元代杂剧虽然以故事形式出现,但都非常讲究“事有源流”,也就是说,他们的创作是要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的,不太可能完全凭空虚构。

那么,这些依据又在哪呢?杨四郎生活的年代,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杨四郎和杨六郎一样,主要生活在宋真宗时代。查阅史料,还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杨家兄弟虽然没有被招为驸马,但当时,确实有位宋朝大将曾经入赘辽国。

这个人与杨六郎生活在同一时代,名叫王继忠。他是宋真宗的侍卫,一度官为观察使、高阳关副都部署,算得上宋朝的高级将领,其地位的重要程度不在杨家将之下。

《宋史》卷二七九有《王继忠传》,南宋的《续资治通鉴》以及《辽史》81卷和其他一些史料都有关于他的记录,不过宋辽两方面的记载稍有不同。

王继忠祖籍开封,父亲在宋太宗时统兵戍守重要隘口瓦桥关,任武骑指挥使。父亲去世时,他只有6岁,得益于父亲的战功,他被任命为东西班殿侍,虽然是军中的最低职位,但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军官了。

宋史有载,“真宗在藩邸,得给事左右,以谨厚被亲信”,也就是说在真宗还没有当皇帝之前,王继忠就是其贴身随从,因为行事谨慎忠厚,很受器重。

真宗当上皇帝之后,大力提拔自己手下的人,王继忠好运不断,屡受提升,官至殿前都虞候兼云州观察史,后来又被派到地方任实职,类似于今天领导身边人员下基层代职,那是一件很荣耀的事。

王继忠先是出任深州副都部署,后来又改为镇、定、高阳关三路钤辖兼河北都转运使,迁高阳关副都部署,不久又到定州赴任,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就已荣升至相当于今天战区副司令的职位,进步不可谓不快。

咸平六年(1003年)四月,也就是辽国的统和二十一年,辽国乘宋朝西部边防有事,契丹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纠集十万大军,杀向宋朝军事要塞望都(今河北望都县)。形势非常危急,宋朝北部边防三路大军总指挥王超,调动六万兵马前往增援,王继忠是定州副都部署,属于三路大军之一。

双方在望都以南的康村交火,战斗从下午激战至深夜,持续了十多个小时,辽军死伤惨重,被“杀戮甚多”,不得已暂时后撤。第二天,辽军重新部署,改变战术,一方面集中主力攻打宋军布防最为薄弱的东翼,另一方面派兵包抄宋军后路,焚烧宋军补给和辎重,一时间狼烟四起,形势急转直下。

王继忠急忙率兵去救,因为身穿官服,被辽军盯上。辽兵认定他是个重要人物,将他团团围住。危急关头,总指挥王超等宋军将领一看形势不妙率先跑了,丢下王继忠孤军奋战。

《宋史》用了三句话描述当时王继忠的状况,“围数十重”,“士皆重创”,“殊死战”。王继忠与部下且战且退,战至白城,由于寡不敌众、筋疲力尽之下被敌俘获,宋军全军覆没。这与杨家父子的陈家谷口血战有类似之处,主将与监军临阵撤退,副将血战到底,只不过时间和人物发生了转换,故事与历史在这里有着诸多的重合。

当时的行营都部署、先行撤回定州的最高指挥官王超,以为王继忠战死,派使者向宋真宗作了汇报。真宗对王继忠进行了隆重哀悼,下诏追赠他为大同军节度使兼侍中,又给他的四个儿子封了官。

望都之战对宋人的触动很大,宋真宗得知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震痛”,为了加强北部边防实力,宋朝廷重新调整人员和兵力部署,杨延昭被任命为前线都巡检使。

再说被俘的王继忠。《宋史》对他入赘辽国的过程没有记录,《辽史》的记载也非常简略。不过根据现有的史料,有些问题还是可以搞清楚的。辽军俘获王继忠之后,把他押送到炭山,萧太后亲自出面,招降了王继忠。

萧太后招纳王继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王继忠的身份很特殊,既是高官又是皇帝的亲信,如果将他招降,其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将是非常巨大的;第二,王继忠“姿仪雄美”,史书用这样四个字来形容他,他的风度和气质一定很令人折服;第三,王继忠很有才干,辽史的原话称“太后知其贤,授户部使”,并从名门望族中挑选了一个女子嫁给他。在宋人看来,王继忠就等于成了辽国的驸马。

在宋辽两国战端不断的那个年代,双方将领互有投降,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辽国推行的俘虏政策更为宽厚,他们更善于在俘获人心上做文章。辽人如果想招降宋将,一般采取攻心三部曲:

第一,用求贤若渴的诚意打动他,给宋将极大的尊重与信任,让他们有得遇知音的感觉;第二,给予他们物质上极大的满足,让他们高官得坐,骏马任骑,让他们觉得自己非常重要、更为重要;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他们张罗家眷,让他们娶妻生子,在辽扎根。

王继忠一开始也是宁死不屈,决不妥协的,他本身就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否则也不会在其他宋将都已逃跑的情况下拼死力战。但就是这样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猛将,在辽人实施攻心战之后,最后也被感化,愿意有条件地为辽人做事。可见,金钱、美色、权力固然是非常犀利的武器,但很多人都可以抵挡,只有赏识、信任和器重才是无价的,是俘获人心的最有效手段,宋将归降辽国多半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王继忠的故事并没有到此为止,后面的故事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景德初年(1004年)九月,契丹二十万大军南下,攻势凶猛。宋真宗在寇准等人的推动下,打算御驾亲征。

辽国一方面南侵,一方面秘密求和,代言人正是王继忠。这个时候宋廷才知道,原来王继忠并没有死。

对于王继忠代辽请和这件事,很多人都很怀疑,只有当朝宰相毕士安认为可信。宋真宗也非常疑惑:敌人如此强悍,突然提出议和,是不是其中有诈?

毕士安分析道:我曾审问过抓到的契丹俘虏,他们说辽军在南下的过程中屡次受挫,并没有达到目的,现在是孤军深入,他们自己也很后怕,担心老巢被人乘虚端了。契丹想撤军但又没有遮羞的理由,王继忠的请和肯定不是虚言,可以相信他一回。

真宗听罢分析非常高兴,给王继忠回了一道手诏,答应辽国的请和要求,并派曹利用出使契丹。真宗的手诏写了些什么?根据辽国的记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宋使带给王继忠一封信,信的大意是说,宋真宗自登基以来,一直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不想打仗。他对边防守将也是严格要求,不让他们侵扰北国。先前知雄州何承矩已表达过求和的意思,但一直没有得到回音。宋真宗显然是希望王继忠能够成为双方议和的密使,将情况通报给辽国皇帝。如果辽国同意议和,宋朝将会再派使者前往计议。

当时宋真宗已下诏准备亲征,但朝中仍有杂音,有人建议迁都金陵或成都。寇准与毕士安力挺北征,宋军在澶渊北城射杀辽国大将萧挞览,契丹震惊。

在这期间,曹利用与辽国使者姚东之进行交涉,经过双方反复商谈,议和之事逐步定了下来。宋每年送给契丹银、绢共计三十万,朝中很多人都认为太多了。毕士安的回答是:不如此,契丹可能并不在意,和议也不能久长。

辽国撤兵之后,宋朝对边防做了重新部署,重要边塞都选良将镇守:雄州李允则,定州马知节,镇州孙全照,保州杨延昭等等。可见,杨六郎只不过是众多边防守将中的一个,地位并不是特别显赫,离边关大元帅差得太远。

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澶渊之盟,和议的签订是两条战线斗争的结果,一方面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另一方面秘密和谈步步推进。在最为敏感的关节点上,王继忠起到了秘密使者和桥梁的作用,这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双方议和之后,宋朝每次派遣使者到辽国,都会拜会王继忠,给他带去金带、器币、茶药等贵重礼物。王继忠对宋使也是优待有加,有时叙及思乡之情,常常泣不成声。他还曾经给宋真宗写信,希望能被宋朝召回,但宋真宗从全局考虑并没有这么做。

按理说,王继忠这么做很可能引起辽人的不满,但是没有。辽圣宗对王继忠不怀疑,不追究,不怪罪,反而更加器重他。得知他家中没有奴隶,便赐他宫户三十,加左武卫上将军,摄中京留守。后来又赐他皇姓,改名耶律显忠,封为楚王。最后官拜枢密使,太平三年去世。

同类推荐
  • 匡明

    匡明

    意外回到万历年间,附身于八闽海商世家之幼子。前世草根屁民,今生世家纨绔,浮生如梦方才醒,自不甘做人下人。走私?俺们家只有那几百艘小破福船而已,见笑了。偷渡?俺们家一年才干多少回啊?真不挣钱啊。海盗?诶,诶,可不带这么瞎说的啊,跟俺们家绝对没关系!俺们家谁做主?咳咳,那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正在努力中……不过也快了,俺正准备科举呢。读圣贤书做龌龊事臭不要脸?赶紧滚蛋!爷曲线救国呢!
  • 我的抗战

    我的抗战

    揭开密封的岁月档案,重现罕知的中国炼狱,60年来真实惨烈的抗战口述,300位亲历者全景还原历史真相。
  • 混在古代当王爷

    混在古代当王爷

    我叫赵信,天生的富贵闲人,生来最大的梦想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可是圣人却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只好爱江山更爱美人。
  • 山河逐鹿

    山河逐鹿

    大燕王朝,定鼎天下三百年,历经七代皇帝,乃是神州正朔,万国之宗。但是,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经历了五个甲子的风风雨雨,曾经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大燕王朝也已经日薄西山,风雨飘摇。……这是一个战争、阴谋、智慧、勇猛等等集一身的时期,无数的英雄豪杰在这个时期潮起潮落。……一个来自地球的卑微的灵魂,面对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为了活下去,为了保护他想要保护的人,拿起了长刀,誓要逐鹿天下,重整山河。(新人新作,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支持)
  • 江山如此多骄

    江山如此多骄

    穿越成纸上谈兵的赵括,做的第一件是就是非礼了公主赵妮,随手救下的小孩竟然就是墨家传人李牧。乱世战国,群雄并起,身为世家公子的新赵括开始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上演他的华丽传奇。
热门推荐
  • 永恒冥河

    永恒冥河

    横当世为绝巅,纵往来成唯一!诸界传奇,满天神魔,谁主冥河,谁证永恒?
  • 逆尊绝魅

    逆尊绝魅

    她,淡漠如水,冷漠如冰,拥有绝世容姿,身怀多种绝技,有着疼爱自己的家人,本以为就可以这样平淡,安然的度过此生,可是当本命神兽出现,记忆碎片回归,身世之谜层层揭开.终于走上了强者之路妖魔鬼怪算什么,我有异能阴阳术.你有魔兽又怎样,我有本命神兽数只.你有邪门武功又怎样,我有独一无二古武学..号令百兽,拥有异能强队,天地神军.天地规则不复存在.任我一生逍遥,携手走天下本文女强,男强,强强联手,一对一
  • 樱花树下直到永源

    樱花树下直到永源

    樱花树下。“我就知道你还活着。”温玥双眸通红,看着那熟悉的侧脸。没想到她会走到这,也没想到王源也在这...王源侧过脸,嘴角微扬道:“对你的承诺还未兑现,我又怎么会死。”
  • 如沐春风

    如沐春风

    相国之女冉沐,因为好色而死,成为专职打理青莲的小鬼。得星君相救后,便痴迷地爱上了他……星君待人如沐春风,温柔可亲,冉沐沉溺其中难以自拔,可惜妾有情郎无意,表白一直遭拒。若只是情场失意也就罢了,偏偏她那顶头上司——容色过人,个性却恶劣的白帝还总爱找她的麻烦。他对她百般挑剔、处处设计,恨不得丢她下十八层地狱,却又一再阻挠她追求星君,甚至强迫她做自己的侍妾。对她百般照顾的,拒她的感情于千里之外。讨厌她折腾她的,却要强将她锁在身边。她本以为自己已经够看不清楚他们,但等更多的真相摊开在阳光之下,她才发现,连同自己在内,她从未看清过谁……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 恋之爱Angel

    恋之爱Angel

    “如果我的存在给你们带来的是麻烦,那我一定会不惜一切离开……”“我不允许你消失,更不允许你离开,我的身边除了你,还会有谁愿意陪着我……”她的第一滴眼泪是为他而流,回想以前的日子他们之间似乎真的已经离不开彼此,就算她是即将消失的天使,就算他们之间的爱情只有这么一天的时间…………命运是上天安排的,而她却是一个特例。她们是双胞胎,却拥有着非人类的化身,她们一次一次陷入困境,他一次一次去解救,明明知道她们身份的特殊,他却一次一次的帮助保护,这是命中注定,还是无法自拔的单相思…………
  • 侯爷追妻手册

    侯爷追妻手册

    传言平南侯一心无挂,四大皆空。多少贵女垂涎男色但却步不前,只因到侯府“守活寡”这条路,实在不好走。庄颜乃从五品礼部郎中之女,被平南侯追着赶着走上这条不归路。却意外发现这是条康庄大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傲世僵皇

    傲世僵皇

    苦修傲世功法,狂练僵尸之身。遮天挪地只为博她一笑,嗜血狂杀单拼一世逍遥。校花的保镖?迷人的校草?诸多的名号也掩盖不了我堂堂僵尸皇者的身份,弹指间粉碎色狼的绑架,投足处碾碎仇家的谋杀,痞痞的笑容下有着傲世的冷漠,淡淡的俗气中含着天生的孤傲。这就是我一个有内涵的保镖……
  • 梦留鼻尖

    梦留鼻尖

    这部小说不只是小说,我相信还是很多人拥有的现在或过去,我不知道要用怎样的一句话才能打动千千万万的读者,但我知道真诚的对待内心和文字,就必定有产生共鸣的朋友。此书背景是一个并不怎么发达的县城,几个高中生常见又贴近生活的故事。其中的相信或者不相信,在一起或者又分离,预料得到,又预料不到。我希望通过此书,让作者们能缅怀过去的同时,能进行思考并拥有力量的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对青春期的孩子能给予鼓励和理解,给已经成年的我们一点轻松愉悦。加油。
  • 逝去的时代

    逝去的时代

    这是一个残酷、恐怖、浩瀚、激情却又凄凉的世界!当掌控了这片天地,度过那恐怖的天地大劫后。千愁才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并没有如期而至。在那已逝去的时代中,他一路傲笑,横推诸敌,但却不知不觉欠下了太多的债。有些债,他无力偿还,及使已掌控了无尽宇宙依然不行。自己一路走过,却留下一路的血和泪,因此令他黯然、无奈。其中最令他叹息的是一个叫千纤儿的女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