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99700000016

第16章 杨四郎:移花接木成驸马(4)

《辽史》记载,王继忠在辽国生有一子,名怀玉。杨家将故事中,杨文广的儿子也叫怀玉,这可能并不是巧合,而是有意借鉴了。据宋人记载,王继忠有子怀节、怀敏、怀德、怀政。之所以有此差异,可能是两国只是各自记录了他在本国生下的孩子。

王继忠是历史上一位很奇特的传奇人物,很难说他不忠于宋朝,否则他也不会为了抢夺粮道而拼死力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上司王超,危难时刻抽身而走,这也是王继忠孤军被围的重要原因。

王继忠现象,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风景。像他这种情况,应该是非常尴尬的,但宋朝没有将他视为叛徒,辽国也没将他当做奸细,反倒是都视他为忠臣。从传播中国文化的角度看,王继忠也是有功的。当时辽国特别推崇中原文化,礼仪制度都学宋朝,甚至于他们有个皇帝还曾表态说,最希望自己能够生在宋朝。

中华文化在辽国得到了广泛的弘扬,契丹也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在古代,世界上有些国家就是通过契丹来认识中国的。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是,今天俄语中,中国一词的发音就是“契丹”。

在包括杨家将在内的许多故事中,辽人给人的印象都如妖魔鬼怪。王继忠因为深入其中,他感受不到那些妖魔化的宣传,身边都是平平实实的人,辽人的人情色彩在有些方面比中原还浓。

王继忠的经历与传说中杨四郎的故事非常相像。驸马的故事看似虚构,实则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不是凭想象信笔胡来的,它是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叠合。

事情虽然没有发生在杨家,但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确实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宋真宗曾经的侍卫被辽国招为驸马,肯定是轰动一时的大事件,也肯定为民间艺人所关注。王继忠的经历被移花接木到史上并无多少记载的杨四郎身上,也算得上别有匠心。

五 “四郎探母”也有故事原型

既然杨四郎被招为辽国驸马有故事原型,那么《四郎探母》这样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事情又是否可以当真呢?事实上,“快马加鞭一夜还”的探母故事还真不是凭空虚构,也有历史原型,而且还与杨四郎为什么叫了“杨延辉”有直接关联。

南宋袁枢在《通鉴纪事本末》第四十一《契丹入寇》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五代十国期间,中原混战不断。911年,河北的一个节度使刘守光被山西的晋王打败,为求生存,他派参军向契丹的耶律阿保机求援。这位参军就是后来契丹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韩延徽。

唐朝安史之乱时,契丹开始兴起八大部落,每个部落首领都称大人,八个大人再推选一名首领,称为“八部长”,三年一任。唐末,耶律阿保机逐渐强势,他不断连任“八部长”。

韩延徽到达契丹,耶律阿保机不仅不肯派兵,反而要求韩延徽归附契丹。韩延徽虽然是去向契丹求援的,但表现得非常有气节。他一口回绝了耶律阿保机,并且坚持不行跪拜之礼。

契丹主也是火爆脾气,一怒之下将他扣压下来做苦力。后来阿保机的妻子了解到此事,又发现了韩延徽的才干,便劝说耶律阿保机放了韩延徽:

“彼秉节弗挠,贤者也,奈何困辱之?”(大意是说,韩延徽守节不屈,是当代的贤者,应该以礼相待才对,怎么能囚禁羞辱他呢?)

耶律阿保机顿悟,立即将韩延徽请回待为上宾,通过交谈,双方竟然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韩延徽由此受到器重,成了阿保机的高参,他帮助契丹建衙署,筑城郭,分市里,大力推广中原文化,成为契丹的佐命功臣。

尽管在契丹获得了很大成功,韩延徽还是身在契丹心在中原。他是个孝子,因为想念母亲,他不顾一切地要回乡探母。

有一次,他抓住一个机会,悄悄离开契丹逃奔晋阳。此时的晋阳已不是当初的晋阳,物是人非,当地的官僚对他很是轻慢,没有人重视他。与在契丹所受的高看和优待相比,晋阳之行让他非常失落也非常伤心。

拜见完母亲之后,他决定再回契丹。朋友劝他,你好不容易从那里逃出来,再回去岂不是自投罗网,他们一定会杀掉你的。韩延徽语出惊人:我走之后,契丹主如丧耳目、如失手足,我回去就如同耳目与手足失而复得,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杀掉我?

果然不出所料。韩延徽回到契丹后,一开始受到契丹主的责问。他从容答道,“忘亲非孝,弃君非忠”,“臣虽挺身逃,臣心在陛下。臣是以复来”。大意就是,我因为非常思念母亲,回家看娘去了。之所以事先没跟你们商量,是怕你们不答应,所以就自作主张了。但我现在回来了,我的心是忠于陛下的。

契丹主大为感动,认为他是有情有义有信之人,更加信任和重用他,内外大事都请他参与决策。耶律阿保机称帝后,任命他为守政事令,地位相当于中原的宰相。

韩延徽在辽国出人头地,但始终不忘故土。因为母亲不愿来北国,他便托人悉心照料,并向中原保证,只要他韩延徽在,决不让契丹南侵。阿保机死后,耶律德光继位,韩延徽仍然受到重用。

《通鉴纪事本末》由南宋袁枢所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袁枢与朱熹、吕祖谦和杨万里是同时代人,素有“爱君忧国之心,愤世疾邪之志”,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记史方式。

《四郎探母》的故事很可能取自这个历史典故,只不过在戏剧里韩延徽成了杨延辉,两个人的名字都这么相像,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着,杨四郎的故事很可能取自韩延徽。

关于“探母”还有一个相近的故事,不过那是讲杨八郎的。

历史上杨业只有七个儿子,没有杨八郎。故事传说中,杨八郎的事迹也是少之又少。按照《南宋志传》的说法,杨八郎是杨业的义子,名叫高怀亮。在周世宗亲征北汉时,他曾与高怀德交手,两人相见之后,觉得对方很像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便在战场上相认。他因而投奔到了周营,改回原名高怀亮。传说杨八郎也被辽国招为驸马,但历史上高家是宋皇室的驸马。

有一出梆子戏叫《万寿宫》,其中第五本《雁门关》,又名《八郎探母》,与《三关排宴》有映照之妙。梆子戏发源于山西、陕西一带,那里是宋代抗击辽金和西夏的前沿阵地。

在这出戏中,八郎名叫杨延光。他流落北国,化名王鳌,听从呼延丕显的劝告假意降辽,当了辽国梨花公主的驸马。奸臣庞元借此状告呼、杨两家谋反,仁宗听信谗言,欲将杨家正法。八千岁以及寇准、包拯二相舍命相保,形势才发生了转机。

皇帝要求佘太君戴罪立功,亲自出征捉拿八郎,并限定三日内取来萧太后首级,否则便以谋反罪论处。太君带兵赶赴边关,八郎闻讯以“偷袭敌营”为名,让梨花公主盗来令箭,直奔宋营探母。母子相见,抱头痛哭。太君怒斥八郎不忠不孝,命八郎返辽,三日内杀了萧太后,取来首级,一可为国除害,二可救呼、杨两家。八郎连夜回营取了萧后首级,携妻带子奔回宋营。后遇辽兵穷追不舍,他自己断后,被辽兵包围,最后自刎而死。

《八郎探母》与《三关排宴》和《四郎探母》有很多相似之处,又有一些明显差别。同是失节投敌做了辽国驸马,在平衡家与国的利益之时,四郎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摇摆,虽然没有哀告求生的无耻,但也没有慷慨而死的豪迈。八郎则完全不同,他毫无条件地向忠孝靠拢,更像是封建王朝宣扬的传统中的英雄。

《三关排宴》与《八郎探母》作了最好的诠释,那就是“忠孝节义”。在佘太君眼里,杨家的名节最重要,为保大宋,为保江山,哪怕是昏君当政,他们也要做出无条件的牺牲,包括最宝贵的生命。

《四郎探母》说到底有两个原型,一个是驸马原型,另一个是故事原型。驸马原型源自王继忠,故事原型取材于韩延徽,把他们的故事汇集到杨四郎一身,既是创造英雄群像的需要,也是小说故事惯常的创作手法,还体现出杨家将故事的传播特点。

“杨家将”与“三国”的传播方式不同,《三国演义》早在成书之前一千多年,西晋的陈寿就提供了一个堪称完整的蓝本《三国志》,故事酝酿的时间长、定型早。而杨家将故事则以民间流传为主,正史的记录简略而且滞后,没有形成权威,影响力不够。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杨家将故事历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不断扩充和发展,受时代影响非常大,一部“杨家将”折射了几代王朝史。杨四郎的故事也是如此,前面提到的最后结局的种种变化,无不留有历史的印记。

在元代,汉人备受压迫,民族矛盾空前突出,民族大义、民族气节是根本,是最被人们所看重的,因而在元杂剧中,杨驸马就是叛徒,就要被佘太君大义灭掉。到了明代,国家危机重重。1449年明英宗兵败被俘,1550年以后鞑靼三次侵扰京城,人们呼唤英雄、渴望胜利,于是杨四郎就成了卧底,潜伏在敌国立功。到了《四郎探母》那个时代,社会历经战乱,人心痛定思痛,反战情绪弥漫,人文色彩占了上风,因而过关探母成了最关键的焦点。

杨家将故事是一幅英雄群像,准确地说是一部家族英雄群像,也堪称中华英雄群像,杨家将人物是英雄形象的集大成者。编写杨家将故事,可供借鉴的史实太少,八个儿子的境遇又需要各自不同,那只有移花接木,信手拈来了。史书上没有关于杨四郎的记载,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将历史上一些闪光的人物和故事挪搬到“杨家将”身上,这是艺术创作中最惯常的手法,也是千百年来杨家将能够始终吸引大众的原因所在。

历史上只有韩延徽,没有杨延辉;只有杨四郎,没有杨驸马。但这丝毫不影响杨四郎这一人物形象带来的震撼与冲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同类推荐
  • 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本书像一幕史诗大剧,一幕幕活剧给读者带来前苏联由“升平”到衰败的真相和启发。苏联解体之后,当年严密封锁、讳莫如深的秘密档案次第开放,使得本书所涉及的史料丰富而翔实,加之作者作为作家和政论家,独具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判深刻而独到,颇富参考价值。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文笔生动,冷峻幽默,让人在沉思中兴味盎然。本书俄文版出版于2008年。
  • 世界历史博览3

    世界历史博览3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说书人倒反隋唐

    说书人倒反隋唐

    少年说书人,在现代坚守着早已没落的评书,拜师“净街王”,长袍马褂,醒木纸扇,讲古批今,不意间南柯一梦,倒反隋唐,掌中九转盘龙亮银枪,胯下千里银河一点红,英雄义气,美人柔情
  • 男帝

    男帝

    是个很罗嗦的主角性格养成文主要诉说一个相府庶子后罪人、外族奴隶和贵族在一个女尊世界创业的故事能接受长时间白水描写的就看吧
  • 水花崖

    水花崖

    本书以武乡建党到抗日战争这段光辉的历史为背景,以郭水瀛这个艺术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通过主人翁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坎坷的革命历程,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武乡的革命历史故事。
热门推荐
  • 传奇的缔造

    传奇的缔造

    叶辰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了另一个空间,这里仍然有皇马、巴塞罗那、曼联等一众豪门,但是这里没有了C罗、梅西,甚至贝利等球员都似乎不曾存在过,就连著名的主教练弗格森、穆里尼奥、安切洛蒂等都没有出现过,这里的足球世界都变了个样,叶辰成为了西甲毕尔巴鄂竞技的主教练,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
  • 网游之巅峰狼神

    网游之巅峰狼神

    我,重生了,却不再是人类。难道我就真的只是一个悲哀的NPC?我不服!化不甘与愤怒为动力,在这个游戏的世界里一步步踏向最强神座。我是墨辰,这个世界唯一的巅峰狼神。我要证明,我的姓名将会是传奇。挡我者,神魔尽戮。助我者,神位永铸。
  • 谈婚论价

    谈婚论价

    她不拜金,但她的每一场婚姻却都是待价而沽。第一场婚姻,三年活寡换妹妹出国。顶着有夫之妇的名头,却被峂城皇太子一眼看中,从此步步紧逼,为得到她,甚至不择手段。第二场婚姻,她顶着季家少奶奶的名衔,却受尽婆婆和小姑的刁难;却在无意中知道老公非自己不娶的真相……
  • 穿越之女配

    穿越之女配

    某台言作者表示——虽然时常写傻兮兮不切实际的纯爱文,也不至于就让我重生成自己文里的炮灰女配吧?路人甲都比她这角色好啊!文里男配可以四个字概括:用来虐的。而她重生的这个炮灰女配的作用:有用拉出来溜溜,没用死一边去,最后还可悲地为男配挂在第八章……嗷!作为一个女配炮灰,她表示不服,为了美好生活,奋起改造男配改变杯具人生。
  • 珍珠泪

    珍珠泪

    小女巫佳米在10岁成巫礼前被一向疼爱她的女王赶出巫国,来到人间。女王告诉她,要重回巫国,必须在人间找到一颗红褐色珍珠。佳米在人间认识了许多好朋友,然而一场来自妖界的阴谋也渐渐在人间实施。女巫洛可来到人间帮助人类,和妖王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并揭开了佳米的身世之谜。而佳米的好朋友宋妍和王子幕,一样有着特殊的身世。在和妖王的斗争中,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佳米对人间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她再也不舍得离开人间,可是她却肩负巫国的使命……
  • 最近的花朵最香(原创经典作品)

    最近的花朵最香(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陕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雨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初二启航

    初二启航

    喝了杯咖啡的高小山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初一的暑假,那年正是他家里面遭受巨变的一年,而那天正好是歹徒进入他家的一天,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面对一直垂涎着自己家生意的官场恶人,面对一直关心自己照顾自己的老师兼姐姐彭琦,面对前世因为自己自杀的女友薛灵芸以及因自己而杀人的小姨子薛灵韵,重生过来的高小山又将演绎怎样的爱恨情仇?且让作者带你见识一曲重生之歌。
  • 英吉沙刀

    英吉沙刀

    都是玫瑰戒惹的祸,然而也是玫瑰戒给的那一切.......
  • 大爱千玺

    大爱千玺

    千玺校园故事,和女主的唯美爱情,一起看吧!……
  • 天道异能

    天道异能

    一个幻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