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0800000024

第24章 郭小川、郭小林父子对床夜雨(2)

湖北咸宁干校是建在一片荒凉的湖滩上。人住在湖岸坡上,每天要早早起床走四五里路下到湖底去开垦生荒。湖底很热,夏季又是最忙季节,抢收麦子,抢播稻秧。中午气温高达42℃,人在烈日、蒸汽中像蜡人,要化掉了。干校学员们每天半夜4时就要出工,10点下工,下午3时再出工,晚上8时回来睡觉,一天到晚汗不离身。作家韦君宜在回忆文章中说,她总是能看到郭小川毫不气馁地走在队伍中,像个农民赤裸上身,手中握着镰刀,边走边使劲唱歌。

每逢下雨天,新修的大堤路软稀稀的,从各连队到校部要在这种“水泥路上”走七八里。脚下去再提起来,就沾上几斤重的泥,要用力一甩,然后才能迈步。学员们三四人一屋,每人一个小马扎,屋中没有桌子,郭小川只有趴在床上写字,郭小川就是趴在床上披件旧袄,抽着劣质烟,写下《楠竹歌》、《花纹歌》、《江南林区三唱》。他写道:

我们怎能不欢乐!

因为我们拼命劳动;

我们怎能不欢乐呵!

--因为我们拼命革命。

--《欢乐歌》林区三唱之二

1971年7月他写出了一首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热情高亢的颂歌:《万里长江横渡》。

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高举红旗。

大展宏图。

--《万里长江横渡》

两个月后九一三事件爆发了,《万里长江横渡》、《江南林区三唱》等诗,在“批林整风”中被说成是“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反动诗。甚至说《横渡》一诗是《57l工程纪要》的翻版。郭小川受到蛮横无理的审查、批判。

1974年,咸宁干校被下令与天津附近静海县团泊洼干校合并。干校迁移,列车在北京中转,学员们借此短暂机会回家看望家人、亲友,可是,火车到达北京站,不许郭小川出站,叫同行同志负责看押他。郭小川就这样在站里坐了几个小时,然后重上火车,转到天津静海团泊洼干校。

在团泊洼干校,郭小川再次受到审查、批判,被剥夺了写诗的权利。他又一次被赶上绝路,心灵再一次受到践踏。他的满腔忠诚被视为粪土。自运动以来,他被打骂、侮辱、隔离、监禁,上厕所有人监视,往来家信被拆检……现在又剥夺了他写诗的权利,这无异要了他的命!“哀莫大于心死,”郭小川陷入深重的精神痛苦之中。

“坚持派”的代表作《大雁》--致郭小梅、郭小惠

正当父亲被剥夺了写诗权利时,郭小林却已一跃成为东北建设兵团最走红的诗人。人们称他为“兵团诗人”。1972年他应《兵团战士》报之邀,写下了长达l00行的新年献诗:《战士爱边疆》,引起广泛反响,各团连队文艺演出都大段大段照搬此诗。由于l972年元旦诗作的成功,在1973年元旦,《兵团战士》报再次邀请郭小林写新年献诗:《考验我们吧,时间--和青年战友共祝新年》。此诗长达130行,郭小林以他擅长的政治抒情诗确立了兵团“第一小提琴”的位置。

现将这两首长诗摘录如下:

边疆呵边疆,

每天都是你第一个迎接东升的朝阳。

祖国的每个工作日的第一声汽笛

首先在你这儿拉响!

边疆呵边疆,

你是祖国最年轻的新乡

……

--《战士爱边疆》

是呵,要让一杯茶保持热度,哪怕半个钟头也十分困难!

但是太阳巨大的光和热,

今天仍然像是几十亿年之前。

因为太阳有宏伟的目标--

要给世界人民以温暖。

让我们响亮地大声要求吧

满怀信心地挺身高喊--

考验我们吧,时间!

--《考验我们吧,时间--和青年战友共祝新年》

在郭小林写诗期间,郭小川曾给予他很大的帮助和指导,写过多次有关诗歌的书信。这些谈诗歌创作的书信,经常长达四五千字。他曾评点儿子的《在公路上》、《掰苞米》认为有真情实感,同时,又批评《战风雪歌》把“风雪”当作刺探的特务“太实了”,还有一些流气的语言:好小子、小命一条、狗鱼之类,郭小川认为不宜入诗,并且,将自己写诗多年体会:音乐性、旋律性,倾囊传授。郭小川还给女儿小梅及她的朋友写过不少信,进行诗歌创作指导。必须指出,郭小林诗歌上的发展是与郭小川的指导、帮助分不开的。

郭小林虽然写出了不少“合时宜”的长诗,并在各师、团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但是,郭小林在连队的命运却仍然未能改变,他在1975年调到山西林县时仍然是连队的一名农工,政治上的白丁。因为他的出身,他的“孤傲”,和印刻在额上刮不去的“炮轰派”①金印。在苦闷、彷徨中,他写下了《大雁》。这首诗的缘起,是因为他的妹妹梅梅。

“文革”初,梅梅也是老红卫兵。1969年,郭小川已被打倒,梅梅想参军是不成了,连东北建设兵团也不让去,成分不够格。于是,梅梅带上小妹(小惠),约上赵易亚(军报副总编)的女儿还有她的小弟,以及原北京市委工作组张松如的女儿,一共七八个女孩结伴到了齐齐哈尔附近农村插队半农半牧。到了“文革”后期,梅梅等人都有“上当受骗”之感,盼望返城。有路子的就调到条件好一些的地方。作为老知青,郭小林摆出“诲人不倦”的姿态,为梅梅写了《大雁》。也许是由于兄妹间的情感,也许是因为自身内心复杂不宁的心绪,总之诗中没有空洞的口号,却能从相同的身份、处境出发,用几分理解与温情来讲活。此诗写出后,很快通过朋友们以手抄形式流传出去,先是在兵团内部流传,后来又传到了兵团之外。

《大雁》是一种朋友之间的低声细语:

“秋风吹落了红霞

落遍满是枫林的远山。

夏天要走了,

带着它的孩子--大雁。

看呀,她扇动着翅膀,向我们频频地‘再见’。”

“大雁呵,我承认,

飞鸟中也许是你最不平凡。

你善于在天海远航,因为你有一双羽毛的风帆。……

严寒来了,

你急忙把行装打点;

温暖去了,

你的歌声也成了呜咽。

你甚至来不及,

分享我们丰收的狂欢。

你也顾不得,

人们对你临阵脱逃的责难。

纵然你有一千条理由,

也不能使我取消这一点意见。”

虽然“批评”的声调比较严厉,但诗人始终保持朋友之间关起门来说话的姿态:

“大雁呵

让我再一次把你规劝:

不要再那么高贵吧--

把自己比作鸟中之仙。

那些卑贱的鸟儿,

不是正在和人民一起共苦同甘?”

“讨厌寒冷,

就应当靠自己的热情去创造温暖。

鄙弃落后,

就应当激起实现理想的更大勇敢。

要知道,任何一个先进的地方

都曾有过一个落后的从前。

改换一个地方的面貌,

绝不是

一蹴而就,在一日之间。

怎么能设想,

别人改造好的地方再任你参观游览?”

这首诗之所以能够以“手抄”形式在建设兵团流传,后来又传到兵团之外,是因为《大雁》反映了1971年之后,在广大知青当中涌起一阵对“坚持乡村干革命,同工农兵结合一辈子”表示怀疑、否定的浪潮。这种普遍产生的苦闷、彷徨,又被众多知青的革命理想主义所否定。两种思潮相互冲突,两种文学作品也在知青内部,以“自身体系”的规定语言、方式一齐进行传播。一方面是以《南京之歌》(知青歌曲)、白洋淀诗群为代表的“怀疑派”;另一方面则以《决裂·前进》(长诗)、《大雁》(短诗)为代表的“坚持派”。这两派之间虽然观念不同但都是在知青系统内部展开辩论冲突,其作品也都以手抄、口传的形式流布。所以这两者应同属地下文学。不同观点的言论和作品是在知青内部进行,还是在知青外部进行,二者有截然不同性质。

《大雁》流传开后,郭小林曾收到从内蒙生产建设兵团寄来的一封信,写信的是位在内蒙支边的北京女知青。原来,东北兵团一男知青探家时将《大雁》带回了北京,又由他的妹妹--一个内蒙女知青带到了内蒙兵团,被同连的一北京女知青看到了。这个女知青给郭小林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对《大雁》表示赞赏。在当时特定环境这种通信是意味深长的,女孩子表示愿与郭小林建立通讯联系,字里行间流露出仰慕之情。当时的人都很单纯,郭小林也不例外,认为以这种方式结识女青年不“高尚”,就做了冷处理,没有回信。

郭小林与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杨桂香恋爱是在“文革”后期。杨桂香家乡山东,“文革”初投奔她姐姐到农场落户,成为一名农工。才到农场时,她不过是个天真的山东女娃娃,还跟在全连人后面,参加批斗郭小林。郭小林站在台上,脖子上挂一块牌子:“三股妖风黑干将”。杨桂香在台下举拳跟着别人高喊:“打倒郭小林!”当她与郭小林谈“朋友”时17岁,已是个俊俏出众的姑娘。杨桂香姐姐知道后,坚决反对她与“郭瞎子”来往。因为其父是“黑帮”,“郭瞎子”本人连个统计、拖拉机手也不是,跟了他遭罪一辈子。姐姐当众斥骂过:“郭瞎子不安好心!”,曾将他赶出家门,还托人为小妹介绍了兵团一个营长的儿子。杨桂香对男女的事情,因为年纪小,起初什么也不懂,经过认真思考后,她决心跟“郭瞎子”好。杨桂香不顾家人反对和阻拦,经常偷偷给郭小林洗涮缝补衣服,到柴垛边去约会,带一兜鸡蛋给他吃。

当时,郭小林、杨桂香所在的“种子连”,距离后来电影《我们的田野》中所拍那一片白桦林,相距不过12华里,这片白桦林现在已全国闻名。当地叫它“南横林子”,边上是852农场的大水库,碧波荡漾,白桦林如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1975年郭小林与杨桂香在连队一间土屋里结了婚,用北京糖果招待老职工和同连队的知识青年。郭小林经过13年“劳动改造”,终于成为一名北大荒人。

作为一名“兵团诗人”,同时又是“手抄文学”--《誓言》、《大雁》的作者,鼓吹“上山下乡”的“坚持派”,郭小林最后还是“飞”走了,调往河南林县在一个公社做了一名中学教员,不过,他为了自己的《誓言》付出了13年青春。

“手抄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作品的每一个字都是作者用心写成的。如果你不在每一个字上浇灌你的血、泪,那它也不值得别人去抄写和传诵。

????

经过漫长的自我折磨思索、反省……郭小川开始进入了痛苦的转变期。他终于一拳击碎了他心灵的牢笼,从“心狱”中获得了解放。在1975年的秋天,他写下了“文革”十年中最享盛名的地下诗歌:《团泊洼的秋天》和《秋歌》。

郭小川在《团泊洼》一诗中,微妙地表述了当时全国人民十分复杂的心态。1975年的秋天,毛泽东对电影《创业》作了批示:“此片无大错”。当时的斗争形势十分微妙,几乎所有的人都结成了与“四人帮”极左路线斗争的心盟。但是,从外表看上去,一切都是静静的。诗人敏感地预示到了这寂静后面的东西,仿佛生命光焰熄灭前的回光,郭小川的诗魂突然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诗句变得更纯熟、老练,挥挥洒洒。

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

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

高粱好似一队队“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道路观察,

向日葵摇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

这里所表达的舒畅、睿智和镇定,恰恰是1975年秋天,许许多多从“心狱”中解放出来的人们共有的体验。就其诗艺来讲,也是自五四新诗歌以来,进入经典的杰出诗作。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那样静静的吗?

郭小川在这“静”中体味出了美丽、愉悦和自信。就1975年的很多人来讲,这一年的秋天的确是美好的,因为道路逐渐清晰。

《秋歌》是郭小川的“天鹅之歌”。也许悲剧时代限定了郭小川,但这首临终前的绝唱,真是一下把人领上了九天的境界。

不止一次了,清爽的秋风把我从昏睡中吹醒;

不止一次了,节日的礼花点燃起我心中的火种。

郭小川一生对诗句的锤炼,对古典诗词的修养在此时,都熔铸进了这短短的几行诗句。它不愧是杰作,堪称典范:

听,冰雪辽河,风雨长江,日夜激荡有声;

听,南方竹阵,北国松涛,还在呼号不停。

看,运粮车队,拖拉机群,一直轰轰跃动;

看,无数战马,百万雄兵,永远向前奔行。

清爽的秋风呀,已经把我的身躯吹得飞上晴空;

节日的礼花呵,已经把我的心胸烧得大火熊熊。

郭小川在《团泊洼的秋天》一诗后注明:“初稿的初稿,还需要做多次多次的修改,属于《参考消息》一类,万勿外传。”

当时作者还在受隔离审查,决心将此诗篇“埋在坝下”,因为他知道此诗不能发表。“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坝下,它也许不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

所以,《团泊洼的秋天》、《秋歌》仅在朋友的小圈子内流传。

当郭小林在林县父亲的桌上第一次看到这两首诗时,总得感觉:不错,但并不是很出色。使郭小林印象深刻的是《秋歌》中的这样一句:

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化烟,烟气腾空。

郭小林不由暗暗心惊。经过多次运动,现在的父亲已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患有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满口的牙已拔光,镶的假牙又不合适,硌得牙床疼,以致他每隔一会就要“咔哒”一声用舌头把假牙顶下来,然后再卷回去安上。睡眠依赖安眠药,有时饭没吃完,药劲就上来了,拿勺的手直哆嗦,儿媳杨桂香就要赶紧扶他上床。

在林县的日子里,郭小林再也写不出高亢的政治抒情诗了,因为1975年底的中国已被折腾到了崩溃的边限。郭小林夫妇两人带着刚一岁的女儿爱农在医院借病床居住了半年,以便照看父亲。他们经常需要变换病床一日三迁。一次小爱农尿湿了病床,还受到护士呵斥,无奈只好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农舍居住。这个临时的小家所带来的那么点家庭氛围,温暖了郭小川那颗饱受摧残的心,一岁多的孙女爱农也给他带来了天伦之乐。

郭小川表现出少有的兴致,他要求郭小林夫妇每天给他包一顿饺子。这其实是人在长久地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缺少亲情的环境下,对家庭气氛,对人性人情的渴求。

郭小林到河南后,父亲第一天就提到在他第二次被审查的一年多时间内,郭小林和妹妹竟极少给他写信。那失去人身自由的隔离审查期间,唯有薄薄的信纸所载来的亲人的问讯能给他带来一点心灵的慰藉。他说:“那时我非常需要你们的理解,然而你连一封信也不来。”低沉的话语中潜藏着多少哀伤啊!那时人们说话都很曲折,真正的意图往往隐蔽得很深。如果你流露出想家、思念亲人或对无休止的“斗呀、打呀”的厌倦情绪,就会被认为是不革命而遭致蛮横的批判。所以郭小林并没有意识到父亲内心深处的全部真实想法。

郭小川对郭小林观察了几天后……告诉他党内存在个“四人帮”,斗争很尖锐,整个国家形势并非“一派大好”,制止他再唱那些空泛的高调……然而郭小川很失望,因为郭小林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于是父子之间隔阂不仅继续存在,甚至还在加深。

人们本来可以相信,随着时间推移,郭小川、郭小林父子间的“对床夜雨”可以最终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可是上天终究没有给出这个机会,而是毁灭了这种希望。

郭小川给人们留下的形象是:战士和诗人。他是在歌唱着前进中,突然倒下的。

郭小川诗集以“时代号角”著称,记载了共和国各个历史时代的脚步。他总是走在历史潮流前面,吹奏出高亢、激奋的号音。可是“文革”却将他抛落下来,丢入时代的深渊。在“文革”运动的猛烈冲击之下,他经过了痛苦的思考,付出了很大代价,才挣脱了“心狱”,获取到个性的初步萌发,一种独立意识、独立人格开始苏醒,首次大胆唱出了叛逆之歌,这也是一曲“天鹅之歌”。《团泊洼的秋天》、《秋歌》如今成为中国当代诗坛上的不朽诗篇。

同类推荐
  • 休闲文化与唐宋词

    休闲文化与唐宋词

    本书内容包括:休闲:人类文化精神的家园、词体萌生的商业文化背景与休闲社会土壤、唐宋词的文体特征与休闲功能、休闲视野下的唐宋词人创作观念、唐宋词人的休闲创作实践等。
  • 彼时少年

    彼时少年

    许多灵感与文字都是在深夜里涌现出来的。它们仿佛是暗黑天幕下不经意绽放的烟花,绚丽而璀璨。
  •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当一个人从扮繁复杂的异乡回到故乡,故乡是不需要辨别的。故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切记忆,一个人回到故乡,他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就可以宠辱皆忘,直至消失在与故乡无边的融人中。与物欲横流,人情淡漠的他乡相比。只有故乡才是我们皓首单衣仍不忘返回的最后归宿,只有故乡,才能让一个游予在他的怀中快乐地哭泣。
  • 望月

    望月

    本书是一本个人诗集。收入了作者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100多首,分“乡野情韵”“花样年华”“爱的呢喃”“旅途歌吟”四辑。其中旧作如《插秧》《梆声》《秋色赞》《桔林秋色》《采茶曲》等,新作《街头民间艺人》《摆手舞》等在报刊发表或载入诗歌丛书。
  • 和大地一起跳动的鼓声

    和大地一起跳动的鼓声

    本书是李凌即将出版的一部散文集,也是他从事文学创作以来首次出版的作品集。李凌是一位敏思、执著、勤奋的作家,在伊犁的年轻作者中,这一点非常突出,堪称佼佼者。正是因为对文学的这种持久迷恋,使他能够在创作的大路上愈走愈远,也採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些果实。
热门推荐
  • 秦观词选

    秦观词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寨魔兽之增强萨满

    山寨魔兽之增强萨满

    山寨版的虚拟网游——XOX(囧)。主角在无奈中随机到了巨魔萨满,并且被忽悠成了增强萨满这个被称为废材职业的职业……但是,增强萨满真的废材吗?
  • 恶魔王子极宠甜心坏公主

    恶魔王子极宠甜心坏公主

    “丫头,既然回来了,就别走了。”某男对女主邪魅一笑,试图迷惑眼前的小女人......可某人却偏偏不上当“算了,我还是走吧,我等着你去找我哦”说完还写调皮的眨了眨眼睛......
  • 跟着大师学思维

    跟着大师学思维

    本书精选60余位顶极大师获得成功所采用的思维谋略,精心分析大师思考、分析应对问题的思路和这种思路的来龙去脉,进而学着向大师那样思考。
  • 星间丑角

    星间丑角

    我是小丑一笑看星宇风云我是小丑一毁灭苍穹吾敌我是小丑一欢乐充天塞地我是小丑一所有爱我的、我爱的你一人的小丑
  • 女同志

    女同志

    大学中文系毕业想留校的万丽没能留校,与男友康季平分手,因为恰恰是康季平占了唯一的留校名额。随后,万丽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进入市妇联宣传科当了一名干部。这位年轻漂亮有才华的女大学生从踏进机关的第一天开始,就陷入了一座围城。面对剧烈残酷的“进步”竞争,万丽在良心与升职、进步与反叛、正直与卑鄙之间不停地做出协调和选择,跌爬滚打,尝尽个中滋味,几度升降,慢慢从科员到副科长、科长、市旧城改造指挥部副总指挥,一直做到区长、市属房产公司老总,小说结尾时她终于成为了副市长候选人。
  • 魔君来哒:小蟹快跑

    魔君来哒:小蟹快跑

    鱼小燮很悲催的变成了一只螃蟹妖..变成螃蟹妖也就算了,自己的身子都被看个精光!可问题是她又不敢得罪那个看光光她的大神!于是乎,某女只能默默地跟在大神身边,当小弟!打怪升级!走上人生巅峰!可是如果那位大神突然反扑起来,某女只能默默的道大神啊!说好的高冷呢!“吾饿了..”面对大神这句话,某女脸红了..大神...饿就饿..能不能别吃我..也由不得她同不同意,某女被吃了个精光..
  • 总裁有令,娇妻别闹了

    总裁有令,娇妻别闹了

    她原是大正王朝冷宫弃妃,阴错阳差没死成反而带着腹中不过两月的胎儿穿越到现代大天朝,凭借着自己前一世的杀手身份,一时之间在现代混的风生水起,痛打假惺惺的闺蜜,抛弃商业之星未婚夫,惩罚万恶的后妈……“叔叔,快帮我收了这只傲娇的妈咪。”萌宝亲自出手,美男手到擒来,就在要新婚燕尔之时,惊天的阴谋却是浮出水面。
  • 孩子他爸给我滚

    孩子他爸给我滚

    模糊中,黎小宝觉得有人在脱她的衣服。努力睁开眼睛,看到一个男人压在自己身上,意识还是很模糊,看不清楚那男人的容貌,但是还能清楚他在做什么黎小宝拼命反抗,无奈全身都使不上力气。很久没有出现过的泪,流出来了,惦念那将失去的纯洁。一个意外令黎小宝想了结此生,一个意外得来的孩子令黎小宝此生充满幸福。上官逸本来想要的只是孩子,全世界不买他的帐的应该只有他们两母子,所以他改变主意要小也要大!
  • 重生之爱妻

    重生之爱妻

    在亲生妹妹的设计下,他怨上了她。在昔日青梅的谋划下,他恨上了她。直到她自爆在他面前,他才发现自己的心空了,再也没法完整。在抱着和她的孩子一起死之前,他想,如果还有机会,自己一定要好好地弥补她和孩子。然后,他发现自己重生了。重来一次,除了她和孩子,其他人不是敌人,就是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