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0800000023

第23章 郭小川、郭小林父子对床夜雨(1)

送给毛泽东的红苹果:《誓言》

谈到“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诗歌,不能不提到郭小川和他的著名诗作:《团泊洼的秋天》和《秋歌》。

郭小川(1919-1976),当代著名诗人,河北省丰宁县人,原名郭恩大。郭小川有着光荣的革命经历,曾任二五九旅旅长王震的秘书。“文革”前任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书记处书记。50年代以《向困难进军》和组诗《投入火热的斗争》雄踞诗坛。60年代的《甘蔗林--青纱帐》等诗作问世后,与贺敬之共同奠定了当代政治抒情诗的基础。其诗歌创作成就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政论与抒情结合的政治抒情诗;一是具有探索价值的长篇叙事诗,如《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等。

将政论形式与抒情性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成就,在“文革”十年中被新一代青年诗人所承袭,成为“文革”中官方诗歌的主流。当代政治抒情诗的开创者、曾被誉为“时代歌手和号角”的郭小川,却在“文革”运动中一落千丈,堕入炼狱,被剥夺人身自由及写作权利,长久地陷入苦闷之中。

郭小川之子郭小林(1946-)北京景山学校初三学生,1964年因受到时代精神感召,自愿报名去了北大荒,当时年龄仅16岁。“文革”中,郭小林学习其父将政论与抒情诗紧密糅合的创作手法,在1968-1976年先后发表《林区新景》等30余首诗作,成为“兵团诗人”。他曾在1972年、1973年元旦受《兵团战士》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主办)之托,在元旦发表“社论”式政治抒情长诗:《战士爱边疆》、《考验我们吧,时间--和年青战友共祝新年》,在兵团中产生巨大影响。

意味深长的是,郭小川、郭小林父子在“文革”运动的冲击下,共同经历了一段曲折、辛酸的心路历程。父子两人先后踏上了地下诗歌的创作之路。特别是郭小川在“文革”结束前夕,写下了有名的《团泊洼的秋天》、《秋歌》。

作为一位走过战争年代并经历多次运动的著名诗人郭小川和新一代知青诗人郭小林,父子俩人在“文革”十年中的这段崎岖的诗歌写作道路,具有相当的典型性。描述和反思他们在“文革”中的生活命运、深层心态、文学活动和两代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对于分析、探讨“文革”时代中国诗人的心路,理解和确认这一历史时期文学复杂的“地上”、“地下”关系等,都具有一定价值。

1971年夏天,东北建设兵团在佳木斯兵团总部举办了文艺创作学习班。这次学习班,集中了兵团各师的创作骨干40余人,后来的所谓“北大荒强力集团”的李龙云、梁晓声、肖复兴、陈可雄、陆星儿等人,画家赵小沫、沈嘉蔚等人,都参与了此会。各路英雄在会上各展才华,使这个学习班成了风云际会的“群英会”。在这个会上有一首长诗引起了轰动,这就是郭小林的600行长诗《誓言》。

郭小林把《誓言》拿出来,本意是想征求各方面的意义,尤其是知青同道的意见。诗在学习班上反映强烈,上午才在文学组拿出去,吃午饭后就有人传开了,说825农场来了个“小诗人”如何如何。当时,学习班集体住在兵团总部大楼后面的兵团二招,这是一栋简陋的青砖小平房。晚上,大家挤在不大的饭厅里开晚会,有人把《誓言》拿到会上去朗诵,大多数人反映强烈。一个师大女附中的知青跑来向郭小林祝贺。兵团宣传部的老干事们也议论说“果然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但也有些写诗的私下表示不服气。当时的知青一个比一个狂。这次学习班后,《誓言》一诗便开始在兵团各师悄悄流传,先是在各师宣传队流传,后又传到各团宣传队。一些各连队的文学爱好者,将《誓言》中的佳句抄录在自己笔记本上,在知青中相互传阅。

《誓言》一诗,主要记述了一个红领巾见到毛主席,送给毛主席一个红苹果的故事。后来,红领巾长大了,经过艰苦的斗争生活,把对毛泽东纯真的情感升华到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这个故事,基本是郭小林的亲身经历。

1952年郭小林才6岁,随父亲调到北京,居住在中南海,曾两次见到毛泽东。一次郭小林同一个小朋友,两人在湖边玩,忽然见毛主席由林荫道散步走过来,郭小林匆匆跑回家,拿了一个红苹果,追上毛泽东由后面塞在毛的手里就同小朋友一齐跑了。郭小林看到毛泽东慈爱地向他们微笑。第二次,在毛泽东用稿费建的泳池中,郭小川教郭小林游水,毛泽东在游泳池另一头,身披睡袍,倚在躺椅上,郭小川对儿子说,“去向毛主席问好吧!”郭小林便爬上池岸跑过去,向毛主席问好后,毛泽东问,“你叫什么名字?学习怎么样?”郭小林低声讲,“不太好!”这时,边上一个凑过来的男同学插话说,“他学习好,还得过二等奖呢!”当时,郭小林在万寿路中央直属机关小学即现在育英中学上学。毛泽东微笑说,“你比我强,我上学还没得过奖呢!”

《誓言》基本是对以上两个情节加以改写,诗中毛泽东的形象,平易、亲切,而较少神秘色彩。

浩浩的天海边泛起了黎明的波澜,

星辰的鱼群正在越游越远。

毛主席结束了一夜的工作,

走出办公室,把太阳托出海面。

……

诗中“我”的形象,则令人想起50年代电影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或“穿过绿色大树林,我们奔向美丽的地方”所描述的幸福美好的少年儿童。

蔚蓝的海水呀,

清波潋滟。

岸边的汉白玉栏杆,

也显得那样非凡。

翠绿的高树如两排标兵、

这里似乎要举行辉煌的盛典。

一切都在凝神屏息,

仿佛是盼望十月一日整十点。

……

四点钟了,

中南海显得更加肃穆庄严

金色的夕照抹遍了林荫道,

如同华灯把会见厅装点。

郭小林在此处宣泄了“文革”中一代青年人对毛泽东由衷的崇拜和热爱之情。这是一个时代的绝唱。然后轻轻打住:

我便飞跑过去,像一只轻捷的小燕。

我把苹果放进那健壮的大手。

在以后的篇章“我”仿佛浓缩了一代青年人的形象,将他们艰苦劳动、思想改造的痛苦磨炼铸进“我”这个代表人物。应该讲,郭小林写作时,是非常真诚的。他所写下的诗句,几乎每一行都可以找到他真正实践的注脚。“文革”前的1964年他才16岁就报名去了北大荒。当时青年都崇拜“军垦”和“江西共大”。《军队的女儿》、《边疆晓歌》等小说和电影《军垦战歌》在青年心中掀起了一阵“热流”。但“文革”前像郭小林毅然去北大荒的却仍然是少数。他下到农扬当一名农工,一连干了10年,五次兵团、师、团里调他,他都不走,坚持在连里干。可是,因为他不愿同连队干部拉拉扯扯,不会同连长、指导员喝酒拉近乎,不会给干部送油、烟、糖果、布料,所以连团也没入上,甚至连一般知青羡慕的开机车、当教员等工作也轮不上他。当时,他痛苦过迷惘过,但他一直赌着一口气,是红是白干给你们看看。

郭小林的生活磨炼,不止于大量汗水,而且要彻底“抛弃自我”。

“苦恼的手指/拨动着烦躁的心弦/疑问的小鸟/整日在我的眼前盘旋。”郭小林反省自己吸食“读书作官”鸦片,误上了“下乡镀金”的绝岩。决心在“高温”、“高压”下“熔解”自我,从零开始,变成为一名工人、农民和士兵。

只是在思想中加入理解的燃料,

热爱的感情才如同烈火炽燃。

是革命实践的车床,

把认识的毛坯加工成理性的零。

……

一步步地把自己的心呵,

和那颗伟大的心紧紧相连。

我知道,这才是和毛主席真正的接近,

远胜过十五年前那幸福的一天。

在1970年特有的政治氛围中,郭小林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狂热程度。他每天从田间回来,别的知青倒头即睡,而他点上自制的小油灯,在帐子里赶写《誓言--献给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白天干活,边干边构思,眼前闪出了好句子,就停下镰刀,划几笔。他把抄在六十四开活页笔记纸上的部分长诗和整体构思寄给父亲,很快收到了父亲的长信。父亲以不同以往的口气说:“我将一反过去不赞成你写诗的态度,毫无保留地支持你写好这首诗。”在当时的郭小川看来,歌颂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乃是当代文学的最高使命,同时诗中也确实显露出郭小林熠熠闪耀的才华。母亲则在信中描述了父亲和她的激动。郭小林看到父亲熟悉的笔体在诗稿上批着“好”、“还好”的字样,感到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他终于得到父亲--一个诗人的承认。也许是父亲的鼓励吧,在长诗的后四、五、六章,郭小林的诗作水准突然又上了一个台阶:

自我从游过了无知的河流,

登上理智的彼岸。

我才第一次看到了,

毛主席的伟大是辽阔的大陆一般。

……

我看见,发电量七亿瓦的汽轮机,

正源源不断地向全世界供电;

我看见,毛泽东思想的太阳灯,

已经把光明送到了地球边缘;

……

怎么会,万吨水压机像厨师一样。

随意地揉着火红的钢铁的面团?

怎么会,各地的小工厂像母鸡一样,

不停地生产着宝贵的单晶硅的鸡蛋?

……

且不说智慧的工人能让地下通车,

且不说勤劳的农民可叫桥上行船;

姑娘们正用绣花的巧手,

把祖国每座山岭妆扮。

小伙子正在用担山的铁肩。

挑来亿万块碧玉把大地镶嵌

最后,郭小林也仿佛进入郭沫若写《凤凰涅槃》时的状态,昏热、腾云驾雾,让诗思的鞭子鞭打着向前猛冲:

不,这些又算得什么?

毛主席胸中是有伟大的雄图十万。

当无产阶级得到整个世界之后,

当资本主义已被我们收拾入殓。

我们不光是要高山造湖,南水北调,

还要让风云雷电听候调遣。

削平“世界的屋脊”,

造就一个新的华北大平原。

填满那巨大的太平洋,

让海水只占地球的十分之三。

然后,我们将高举马列主义的太阳,

驱散笼罩宇宙亿万年的严寒。

用我们创造一切的双手,

把整个银河系都变成人民的乐园。

现在他要奉献的已经不是一个苹果了,而是一颗无限忠诚的红心。

用生命和鲜血的红花去迎接,

全世界无产阶级在天安门厂场,

庆祝最后的胜利凯旋!

《誓言》完成后郭小林将它寄给了父亲,父亲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为郭小林做了一个安排:l971年上半年把长诗精心改好,6月份寄给毛主席,同时另寄一份给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向党的50周年诞辰的献礼。郭小林依嘱而行,可是寄出后便没了下文。究其原因:郭小林的背景--他是郭小川的儿子,而郭小川在被打倒之列,出版他的诗当然不行。另外,这首长诗《誓言》带有较为突出的个人色彩。这种个性化的作品,在“文革”中也属被扫除之列。《誓言》这样的作品只能以手抄的形式,在下层私下流传。其结果,也确实如此。

有人评价《誓言》说,此诗如能发表会比后来发表的《理想之歌》影响大。因为,《誓言》有情节、有人物并具“个性”。但是,《理想之歌》众所周知为高红十等人所作,最后发表时却经改动后冠以“北大工农兵学员文艺创作组”的名义。这说明,在当时除了极少数被江青看中的作者之外,是不允许有影响的作品个人署名的。更何况《誓言》这样具有个人色彩的作品,郭小林又是“可教育子女”。总之,郭小林献给毛泽东的“红苹果”就这样失落了。

疾风暴雨中的郭小川

作为一个写政治抒情诗的诗人,郭小川曾在50年代写过《向困难进军》、《闪耀吧,青春的火光》等在当时广大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的时代战歌,另一方面,又接受卢卡契的人性论的影响,创作出了《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以及《一个和八个》这类人道主义的“毒草”。当“文革”爆发时,郭小川正任作协书记处书记,以他这样的人物自然属于“黑线人物”。对于“文化大革命”他是不理解的,更缺乏思想准备。当他的个人命运突然逆转,由红变黑,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1967年夏天,郭小林下乡三年后获得一个机会回北京看望父母。那时的风尚是比赛看谁更革命。农场知青纷纷提出三年不回家或五年不探亲的口号,若不是领受一外调任务,他也许还要推迟两年才可能探亲。

虽然才过了三年,可是“文化大革命”使社会、家庭、每一个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郭小林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触。父亲来开门时,穿着家常的圆领短袖汗衫和白布裤衩。郭小林第一个感觉就是父亲完全不像记忆中那么年轻,他老了,使做儿子的感到陌生。上中学时,郭小林的父子关系很有点像《红楼梦》中贾政与贾宝玉的关系。父亲偶尔见了儿子(大约一两个礼拜一次),一般问问学习成绩怎样,儿子则肃立一旁,恭聆父训,一般极短,一两句话而已。当初下乡时,郭小林曾从父亲抽屉中偷翻出一张照片--50年代为访苏办护照而照的相片。照片上的父亲削瘦、英俊,一副马雅可夫斯基式的严肃表情。当他在农场时常悄悄取出来看,在他印象中的父亲总是那么年轻英武。

看儿子意外归来,父亲由于惊愕显得一时慌乱失态,手有轻微抖颤。母亲则一下子涌出了眼泪。父亲迅速克制并掩饰住自己的感情,没有拥抱,也没有握手。做父亲的对儿子也一定有些陌生。当晚,父子睡在同一间屋里。郭小林由于旅途劳累很快睡着了,半夜,不知什么缘故,他突然醒来,在一片漆黑中发现一个暗红的火亮在闪动,是父亲坐在他的床上心事重重地吸烟。不知他已坐了多久?白天,母亲已告诉郭小林,父亲被《人民日报》的造反派揪斗,还挨了打。过了许久,郭小林听到父亲缓慢地对他说:“我想了很多……你对我还很不了解,我要和你好好长谈一次。”

后来,郭小林在《对床夜雨》一文中回忆讲:“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那一日,我们父子对床,其时窗外虽无风雨,但‘文化大革命’的狂风暴雨正铺天盖地而来,并终将席卷他以去……”

“然而,父亲说这几句之后,却只是沉默。终于,一切又复融于那如磐的夜色中了……”

半个月后,郭小林由外地外调回京,父亲已被关进牛棚,同许多著名作家一同集中住在文联大楼的地下室里。郭小林去给父亲送饭,被允许在地下室通道里同父亲见面。从半开的门缝中,能看见里面像旅店一样摆满了床,许多他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作家都默默垂头坐在床边。郭小川压低声音对郭小林说:“把我和×××、×××这样的人关在一起!我怎么能和他们一样呢!”表情颇为不满。郭小川已身在十八层地狱,却自认为与那些黑线人物不同,自己是“红线”上的,是革命的。

应该讲,折磨郭小川的还有一层“心狱”。他要辩白、表忠心。他要向党剖白心迹,他为此写了许多“颂歌”。可是,只是因为他不肯向林、江集团做出奴颜,跪伏于地。他要保持一点人格,一点自尊。结果,他越是表忠心,越是“撄其怒”,被江青斥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不老实”。

1969年,郭小川随同文化部众多干部一同被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

同类推荐
  • 姜椿芳文集(第三卷)

    姜椿芳文集(第三卷)

    本书汇集姜椿芳已发表、出版的著译及部分未刊手稿,按照收录作品的专题和体裁,分为十卷。本卷主要收录有《俄罗斯问题》、《花园》、《列宁在十月》等9部作品。
  • 生命沉思录2

    生命沉思录2

    本书由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医文化专家曲黎敏所作。继《生命沉思录》畅销30万后,曲黎敏集结5年思考的沉淀,再次推出《生命沉思录2》。详细解读人体,对人体的结构、生理功能、病变、身心协调等方面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解读,对现代人的健康与生活管理提出很多真知灼见。作者反思中医、西医在今天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我们的应对态度。作者认为,详细地了解人体、掌握一定的养生常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尊、自觉、自救是最重要的。只有内心觉悟,才能离苦得乐。
  • 浮石绘·话

    浮石绘·话

    喧嚣浮躁的社会里,总需要一种声音来针砭时弊,笑谈人生百态,恰如本书。30年沉浮彻悟,汇成50幅水墨画作,沉淀的是一种宠辱不惊、从容豁达的人生智慧。一面是恣情写意的浮世画卷,一面是睿智犀利的经典段子,雅俗共赏在这里得到完美的阐释。画中有故事,言语中有机锋,寥寥几字便说透事理,道尽人心。所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以一言而识万人心,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岂不尽在掌握之中?生活即段子,段子即人生。乘风破浪不畏艰难险阻,秋月春风不等闲度过,用水墨段子和这个世界谈谈,笑看云卷云舒的背后不是消极和无奈,而是一种自信和洒脱。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不正是如此吗?
  • 绿原笔谈

    绿原笔谈

    本书收录了《回族文学民族特点初探》、《新时期回族文学的发展》、《回族文学与回族文化传统》、《当代回族小说创作论》、《回族文学的自觉与发展》等文章。
  • 唐代类书与文学

    唐代类书与文学

    本书是“西南大学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主要对唐代的类书与文学作了介绍,具体包括唐代类书的编纂、类书与文学、类书与题材惯例。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邪帝独宠妻腹黑大小姐

    邪帝独宠妻腹黑大小姐

    世人面前的腹黑女,师傅面前的乖乖女。比演技?姐可是拿过小金人的。比容貌?亮瞎你的狗眼。比背景?姐身后有人。比脸皮?sorry啊,姐认输。“师傅,我饿了。”璎珞眨着动人滴大眼睛,一副你不给我吃饭的样子。“小珞儿,说过几次了,不要叫师傅,叫夫君,为夫是不是该惩罚你这个没脑子的了。”某只妖孽笑的奸诈。看璎珞如何在这个异世上,混。
  • 金牌幕后

    金牌幕后

    台前的明星闪耀着光芒,那片背景的幕墙后,有些人默默的付出着。我叫夏初,我写歌、我编曲、我写剧本。我只是个幕后人员,默默地见证着台前幕后的喜怒哀乐。一个平行世界的幕后工作者的故事,从北漂开始。======================Ps:本书引用内容除作品外,其余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本书已A签,请大家放心收藏,多多支持。附上群号522246483,欢迎来水。)
  • 千娇百宠:庶妃难为

    千娇百宠:庶妃难为

    前世今生,我本都出自乡野,身份卑微,清寒裹身。只是,在遇到那个华衣锦服的男人后,布衣荆钗的命运从此改变。只是,这绫罗锦衣再是华美,也掩饰不住卑微的身份。金鼓雷鸣,画角声震。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助我夫君,一统天下。可是,那个总是伴我左右护我周全的人是谁?那个在战场上从不着甲胄手揽长剑冲在敌阵最前方的少年是谁?故事从那次不知是刻意还是无意的邂逅缓缓铺开……
  • 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

    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

    《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是一本写给所有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尤其是青年人)看的书。不管你处在人生的什么阶段,只要你愿意学习,追求上进,那么,你一定能从本书中学到进步的经验,找到杰出的楷模,领悟成功的真谛,获得奋进的力量,得到受益一生的智慧。
  • 剑主神

    剑主神

    无量世界之主宰,历万劫而自身不灭,高高在上者,是为“主神。”而剑道却从未有主神诞生过。有一日,那高高在上的虚空王座之上,定然有我一位。背靠着众神的朝拜,浩荡的神国之中,周南生如是说。—————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四洲!这是一个剑客逆袭的故事。(西像新书《深渊中走出的道士》)
  • 曲终人散罗幕褪

    曲终人散罗幕褪

    千年前的承诺在时间的沉淀里,成功的——被一个当事人忘记了——另一个娃子在某座雪山上捧着一颗玻璃心等了一千年。于是,一千年后……某草找来了“喂,一千年到了。该下山了吧?”某人缓缓转过身。卧槽你谁!玻璃心怎么碎了一地!“***我诅咒你死全家!谁玻璃心碎了一地啊!看清楚!这是玻璃杯玻璃杯!”……………………“那个谁谁谁,帮我弄一下这朵花”“嘭!”“哇哦!全垒打!”……千年前为了一个承诺,她等待了千年,千年后,风起云涌,九界打乱,打成了一个蝴蝶结……咳咳咳咳,这不是重点。本文的女主有些二,慎入!那个,本文只有三个女主,没有男主。不是百合啊……所以,标签什么的,别被表面欺骗了啊喂!
  • 龍御九州

    龍御九州

    世间有很多的传说,世间有很多的传奇,更有很多神秘不知的生灵,大千世界,大道三千。人生于世存于世,就得想方设法的好好的活于世,求功名,求利禄,求不死,求长生,总之求得自己想要的,为达目的机关算尽,武力用绝。九州大陆,物产丰盈,人杰地灵,更出奇的是有一口流金井,此井流出黄金之时,亦搅动着九州的乾坤!
  • 地狱徽章

    地狱徽章

    天地不公,我自横枪,地狱我为王;为求天道正义,淡然饮下了融化灵魂的毒,是否仇恨可以忘记?温柔的眼神,依然带泪,似乎在目送着自己的情人?这是谁?是情人,还是敌人。我会回来,只为正义人心。蓦然走入死亡的冥河,没有回首去看那些高高在上的大神,只有那长枪的光芒依然在闪耀。读者群:84363218,拉点人气,解答关于书的问题。强烈推荐本人另外一本书《末日克隆战士》,万分感谢;
  • 贵族校草独家小甜心

    贵族校草独家小甜心

    怎么都想不通啊,这个在外人眼中冷峻神秘的校草大人,在她面前的时候却是又霸道又爱耍无赖,简直是一只腹黑大灰狼嘛!她不过是逃家来美国玩玩而已,却奇怪地得到了某国王子殿下的青睐和宠爱,就连那个据说残酷无情的黑道少主也对她宠溺不已,谁也没想到,三大校草争着宠一个小丫头会宠得如此疯狂!就连某迷糊小丫头也呆呆地表示——她也搞不懂是怎么回事啊!*****(极致宠溺,完美爱恋)*****[
  • 溺爱成宠:丞相,求放过

    溺爱成宠:丞相,求放过

    她凝子歌只是一家小药铺的老板,没啥医术,也就倒卖倒卖一些名贵稀有药材,偶尔背地里研发点“奇药”卖给贵妇赚点私房钱,可怎么一眨眼,她就死了?看来赚太多缺德钱也是有报应的。那死了也就死了,可偏偏遇到一个什么鬼,给她复活了!活了也就活了吧,本以为死而复生,必有后福,谁想又被拽进连皇帝都害怕的丞相府任命医治那个嗜血丞相!结果,一夜入府,探寻丞相之谜,被吓破狗胆之后仓皇而逃。原来,丞相是个吸血鬼!妖孽丞相端坐如画,捏着她的下巴,笑得一脸邪肆:“还逃么?”“不逃了。”“那给为夫暖床吧。”某人爬上大床,乖乖等着被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