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7800000064

第64章 第五编 纵横家智慧(2)

燕王虽然十分高兴,但因苏秦跟自己的母亲有私情,所以并不看重他。苏秦心里也明白,六国合纵的首要问题是势力均衡,否则,合纵是绝不会长久的。他见燕王对他冷淡,就对燕王说:“我现在对燕国已无多大的用处了,不如到齐国去,明里做臣下,暗里为燕国打算。”燕王正巴不得他离开,就派他去了。

齐宣王声色犬马无所不好,苏秦就迎合他的毛病,替他广搜美人,大造宫殿,为他父亲大办丧事。齐宣王虽然糊涂,但他的臣下田文等人却看得明白,这是消耗齐国的财力,要弄乱齐国的政治,弄垮齐国。田文等人就背地里派人去刺杀苏秦。刺客把匕首扎进苏秦的腹部就跑掉了。苏秦一时未死,挣扎着去见齐王,小声对齐王说:“我死之后,请把我的头挂在街上悬赏,就说我私通外国,有知道秘密的人快来揭发,就能抓住刺杀我的人。”齐王照着苏秦的话去做,果然抓到了刺客。

苏秦死后,合纵之约瓦解更加迅速,尤其是苏秦替燕国破坏齐国的消息传出以后,齐、燕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这样,散纵连横就成为秦国近期的外交目标了。

秦惠文王立即拜张仪为相国,让他办理连横事宜。张仪本是穷苦出身,据说曾同苏秦一起读过书。与苏秦一样,张仪也是一个十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在未仕之前,他也曾经历过了艰苦的漫游过程。他曾做过楚国的下等客卿,一次,楚令尹昭阳家传观和氏璧时,因忽来大雨,大家在纷乱中把和氏璧丢失,昭阳的家人见张仪衣着褴褛,一口咬定为他所偷,把他打得皮开肉绽,几乎死去。后来,张仪听一个叫贾舍人的商人说苏秦在赵国做了相国,就前去拜见,没想到苏秦对他极为傲慢,这使张仪极受刺激,发誓要闯出一条路来。在他衣食无着、山穷水尽的时候,又是贾舍人帮他来到秦国,并替他花了大量钱财打点公门,使他当上了秦国的客卿。张仪对贾舍人万分感激,但贾舍人临走之前说:“这一切都是苏相国一手安排的,连我自己也是苏相国的门客。相国怕您在赵国得到了一官半职就满足了,况且相国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如您,不宜在一国为官。所以才特意激励您的志气,把您安排到秦国来,希望您以后劝说秦王不要攻打赵国。”张仪听了,既感动又佩服,从此再也不认为自己比苏秦更有才能了。

这次他被秦王任命为相国,楚怀王很害怕,怕他要报和氏璧受辱之仇,就赶紧先下手为强,依照苏秦的想法,会盟六国,一起出兵进攻秦国。但他一连发动了两次进攻,都因各国军队军心不齐、战斗力不强而以惨败告终。

秦惠文王虽打败了六国军队,但齐、楚仍很强大,要想进攻齐国,就必须破除齐、楚联盟。于是,秦王派张仪带了许多礼物来到楚国,张仪先用重金买通了楚王的宠臣靳尚,又把六百里商于之地许给楚国,再加上花言巧语,昏聩贪婪的楚王竟然同意了张仪的要求,派人前去辱骂齐王,同齐国绝交,同秦国建交。但派去接受商于之地的人一年后才回来,终于弄清张仪的话里全是欺骗。楚王大怒,发兵十万攻打秦国,结果楚国在秦、齐两大军事强国的夹击下一败涂地,从此元气大伤。

后来楚怀王曾用黔中之地换得张仪,但经不起张仪蛊惑之术,又把他放回了秦国。楚怀王总是受骗,最后死于从秦国逃回的途中。

张仪功劳很大,秦王封他为武信君,并让他带足钱财,周游列国,实行“连横”计划。张仪首先来到齐国,对齐宣王说:“楚王已同秦王成了儿女亲家,韩、赵、魏、燕四国都送土地给秦国,相结为好,独有您孤立无援,如果六国一起围攻您,您打算怎么办呢?”到了赵国,又对赵武灵王说了这一通话,并拿齐国当幌子,号召诸侯。赵武灵王虽有雄才大略,但毕竟为情势所迫,也只好求和。到了燕国,燕国的新君愿把五座城池奉献给秦国。

张仪可以说满载而归,外交使命完成得非常漂亮。但回秦国时秦惠文王已死,秦武王即位。武王平时很讨厌张仪,张仪就不得不设法脱身。他对武王说:“齐王知道我骗了他,恨我入骨,我如果到魏国去,齐国肯定会攻打魏国。在齐、魏交战时,秦国就可趁机攻下韩国,您也就可以到周天王的都城去看看了,周朝的天下说不定就是大王的。”武王听得心花怒放,就派张仪去了魏国。

魏王拜张仪为相国,齐王知道后立刻派田文通知各国,重新结盟攻打魏国,并以十座城池的赏格捉拿张仪这个骗子。魏王十分着急,但张仪却自有主张。他派心腹冯喜假装成楚人去对齐宣王说:“大王既恨张仪,就不该成全他。我从秦都来,听说张仪离秦赴魏乃是一计。大王如果攻魏,秦国就会打下韩国,占有成周。您如今果真攻魏,不是正中圈套吗?”齐王恍然醒悟,撤回了军队。

魏王当然更加信任张仪,张仪也最终完成了连横计划。

公元前309年,张仪病死。纵观这一段历史,真可称得上是“国际风云变幻”。一会儿南北联合,一会儿东西联合,各个国家间的关系也十分微妙复杂,真是瞬息万变。就是在当今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也很难看到如此变幻无方的国际关系。尤其令人注意的是,这种复杂的关系差不多完全是由两个智谋之人、舌辩之士左右的。先是苏秦的“合纵”,后是张仪的“连横”,这两个人把战国七雄随意玩弄于股掌之上。

不管你东西“连横”还是南北“合纵”,不管你杀多少人,流多少血,不管是正义还是非正义,只要有我的官做,有我的荣华富贵,就一切都无所求了。面对如此“丰富”的智谋遗产的时候,你是否会有深深的感喟呢?

(参见《战国策》等)

2.运天下于股掌之上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六国合纵是一次较大的历史事件,这不仅因为它改变了当时秦国对六国各个击破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它带有相当浓厚的文化色彩,被演绎成各种各样的故事流传后世。而这次合纵行动的主角就是苏秦。

苏秦从燕国来到赵国进行合纵活动。他对赵王说:“天下之人,从卿相、大臣,直到平民百姓,没有一个人不赞扬大王的正义行为,很久以来都希望能够在大王面前亲聆教诲。但是,奉阳君嫉贤妒能,大王不能亲理政事,所以外来宾客和游说之士,无法在大王面前效忠。如今奉阳君已死,大王今后就能够与宾客和游说之士亲近了,所以我才能向大王献上我的愚忠。

“为大王着想,不如让人民过安定闲适的生活,不要多事烦扰。使人民得以安定的根本,首先在于选择友好的邻邦。选择好了邻邦,人民就能安定;选择的邻邦不合适,人民就一辈子不得安定。还是请允许我谈谈赵国的外患:齐国和秦国是赵国的两个最大的敌人,这是人民不得安宁的原因所在,如果依靠秦国进攻齐国,您的人民就得不到安宁;依靠齐国进攻秦国,您的人民也得不到安宁。有的人为了谋算别国,进攻别的国家,常常想方设法地寻找借口,断绝与别国的交往,希望大王千万谨慎,有话不要轻易说出来。

“请大王屏退左右的人,让我说明合纵、连横的利弊。您如果能真正听从我的话,那么燕国一定会送上出产毛毡、裘皮和好马的土地,齐国一定会送上产鱼、产盐的海边土地,楚国也一定会献上出产橘柚的云梦之地,还有韩国、魏国都可以把国内封地奉送给您,这样,大王的宗族和亲戚都可以封侯。从别国割取土地,从别的国家得到财物,这是从前王霸之主不惜损兵折将而追求的东西;给亲族封侯,就是商汤、周武也要用争战和拼杀才能争取到。如今大王毫不费力,种种好处就唾手可得,这是我替大王祝愿的事情。

“大王如果能够联合秦国,那么秦国必然会削弱韩国、魏国;大王如果能够联合齐国,那么齐国必然会削弱楚国、魏国;魏国被削弱就会割让出河外之地,韩国被削弱就会献出宜阳之地。宜阳献出后,上郡的道路就会被阻断;河外之地割让后,就造成道路不通;楚国被削弱后,赵国就会失去援助。因此,对这三项决策,大王的选择不可不十分慎重。

“若秦国沿轵道而下,南阳就会受震动,再进而攻打韩国,威胁周室,赵国自身就会受到挟制。秦国再占据卫国、夺取淇水,齐国就会臣服秦国。秦国的欲望既然已经施行于山东六国,必然会出兵进攻赵国。秦兵渡过黄河,跨过漳水,占据番吾,就可以打到赵国的都城邯郸了。这是我替大王忧虑的。

“如今,山东各国没有比赵国更强的了。赵国土地方圆二千余里,有数十万的军队,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十年。西有常山、黄河、漳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燕国本来就是弱国,不足为惧。在各诸侯国中,秦国最怕的就是赵国。然而,秦国为什么不发兵攻打赵国呢?是因为它怕韩国、魏国从后面攻打他。因此,韩国和魏国是赵国南面的屏障。秦国要进攻韩国、魏国就不同了,这两个国家没有高山大川作为屏障,秦国完全可以一点点地吞食,一直逼近到韩、魏两国的都城下面。如果韩、魏无力对付秦国,必然臣服,而韩、魏臣服了秦国,秦国就扫除了进攻赵国的两个障碍,这样祸患就会直接降临到赵国的头上了。这是我为大王忧虑的。

“我听说古代的尧在开始的时候地盘不足三百亩,舜没有尺寸之地,而后来都占有了天下;禹聚集的人群不到数百,而后来成为诸侯之王;商汤、周武王的军队不到三千人,战车不足三百辆,而后来都成为天子。这实在是因为他们实行了正确的策略的缘故,所以,圣明的君主能判断敌国的强弱,能估量自己将士的多少和才能。这样不等到两军在战场上对阵,就对双方胜败、存亡的可能有大致的了解,岂能被众人的胡言乱语所蒙蔽而糊里糊涂地决策呢?

“我曾认真地研究过天下各国的地图,发现各诸侯的土地之和是秦国的五倍,兵力约为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联合起来,集中兵力,一致向西进攻秦国,秦国必定被攻破。如今各国竟被秦国各个击破,打得七零八落,甘愿向秦国称臣。攻破别人与被人攻破,征服别人与被别人征服,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

“那些主张连横的人,都想让诸侯割让土地来与秦国讲和,与秦国讲和,那些人就会有高大的房屋、豪华的宫室,耳听笙瑟,口尝美味佳肴,前有舞乐,后有宫女,再加上美人迷人的姿态,但一旦秦国为患,却没有人能与君主分忧。因此主张连横的人整天以秦国的权势来恐吓诸侯,以求分割土地。对此,希望大王深思熟虑而且审慎地注意。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遇事不疑惑,不听信谗言,堵塞流言蜚语,反对结党营私。为使君主地位尊贵、土地扩展、兵力强盛,我才在您面前陈述这些。我为大王着想,不如联合韩、魏、齐、楚、燕、赵六国的力量共同对抗秦国,让各诸侯国的将相一起到洹水举行会盟,互相交换人质,杀白马,结盟誓,共订盟约。六国共同约定:如果秦国攻打楚国,齐国、魏国各派精兵援助楚国;韩国断绝秦国的后路,赵国渡过黄河、漳水,燕国把守常山之北。如果秦国攻打韩国和魏国,那么楚国就断绝他的后路,齐国派精兵进行援助,赵国渡过黄河、漳水,燕把守云中。如果秦国攻打齐国,那么楚国就切断其后路,韩国防守城皋,魏国堵住午道,赵国渡过黄河、漳水,燕国派精兵进行援助。如果秦国进攻燕国,赵国就防守常山,楚国就驻军武关,齐国渡过渤海,韩国、魏国派精兵进行援助。如秦国进攻赵国,那么韩国就驻军宜阳,楚国驻军武关,魏国驻军河外,齐国渡过渤海,燕国派出军队进行支援。诸侯中有首先违背盟约的,其余五国共同讨伐它。如果六国实行合纵联盟对抗秦国,秦国就一定不敢出兵函谷关进攻六国了。这样霸业就成功了。”

赵王说:“我年纪轻,执政时间短,没有听过治理国家的长远大计。现在贵宾有心保卫天下,安定诸侯,我愿意让全国听您的吩咐。”于是封苏秦为武安君,给他一百辆装饰华贵的车子、千镒黄金、白璧百双、锦绣千捆,请他去联合诸侯。

苏秦在经过了对秦王连横游说的失败之后,更加成熟。他正确地把握了天下大势,又经过了精心揣摩,终于成竹在胸。通过他对赵国形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秦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国际关系专家,他能够成功地破横合纵,确实有一定的必然性。

(参见《战国策》等)

3.优孟进谏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优言无罪,即优伶戏子、滑稽弄臣不论对皇帝说什么,都是没有罪过的,至于皇帝听与不听,那就要看皇帝是不是喜欢了。不过,即使皇帝不喜欢,按照规矩,也是不能治优伶的罪的。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有正义感的优伶,往往借助这一特殊的身份,向皇帝进谏,起到了普通大臣所难以起到的作用。

优孟讽谏庄王葬马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著名的,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语言滑稽、道理荒谬,更重要的是因为在这讽谏背后包含着优孟的一片良苦用心。至于他所使用的方法,则是归谬法,或称为引申论证,即把原来错误荒谬的东西加以夸大、引申,使原来不太明显的错误充分地暴露出来,从而引起人们的警觉。

楚庄王有一匹爱马,为了表示自己的爱心,楚庄王给它穿上了五彩缤纷的华丽衣服,给它盖了一座漂亮的大房子,给它睡设有帷帐的床,给它吃切好的枣干。马因为享受得太过分了,便肥胖而死。楚王十分悲伤,就派群臣给它办丧事,想用棺椁来盛殓,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

左右的人觉得这事过于荒谬,纷纷劝阻,认为使不得。楚王下令说:“有人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杀了他!”群臣听了这番话,便不敢再来进谏。

优孟听到了这个消息,就走进宫殿,仰头大哭。楚王很惊奇,问他为什么哭。优孟回答说:“这匹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凭着楚国这样伟大而又富裕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却只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这岂不是太轻了吗?请大王用国君的礼节来埋葬它吧!”楚庄王说:“那要怎么办呢?”优孟说:“臣建议,用雕花的玉做棺,用文梓的木做椁,用梗、枫、橡、樟做题凑,派武士挖掘坟墓,让老人和儿童来背土,让齐、赵在前面陪伴,韩、魏在后面护卫,用太牢之礼来祭祀,封给它万户人口的地方作为奉邑。诸侯听到了此事,就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了。”

楚王听了这番话,十分惭愧地说:“寡人的过错,竟到了这种地步了吗?”优孟见楚庄王已经悔悟,便接着说:“请大王用六畜之礼来埋葬它,何谓六畜之礼呢?在地上挖个土灶作为椁,用铜铸的大鼎作为棺,用姜、枣作调味,下面铺上木兰树的皮,用粳米为祭品,再用大火炖煮,最后埋入马的肚肠。”

于是,楚庄王把马交给了主管膳食的官,不让天下人知道这件事。

清人宋宗元评论说,这件事与晏婴谏止齐景公因一匹马而杀人的事大同小异,而语言则更富于机趣。正如从前有人说:淡不可救浓,只有顺水推舟,有意推波助澜,使之浓得不能再浓了,那么自然就会淡下来。

(参见清宋宗元《新智囊》等)

4.晏婴进谏有道

同类推荐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马斯洛成功人格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马斯洛成功人格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内容包括:迈向成功的心态、存在就是真理、人的动机、进退的平衡、需求与恐惧、存在与危机、自我实现的特质、人性的价值等。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庄子思想新探

    庄子思想新探

    本书先编选庄子书中典型性文章加注加译,作为学习中的主要读书。其次在以此读本为依据的基础上,再加入我讲课中的分析介绍和一些更新资料,以写成讲义。在此次成书时,我对这些文章进一步加上注释和能人讲解,使中青年读者能了解其愿意和进一步探索出哲学思维规律上的经验教训以及文学上的写作技巧等。所以此书对于提高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研究,是有帮助的。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热门推荐
  • 雪染今夏:秋日微凉

    雪染今夏:秋日微凉

    许是天意使然,功夫少女夏染雪与名门子弟的他扯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场校园唯美青春纯爱故事就此展开。她是万分尊贵的灵族公主,他是筹备篡位的世子。显赫的地位,却意味着一生一世的身不由己。古老的诅咒,两个人必当不会在一起吗?当雪开始染指夏日的风华,浅秋渐渐薄淡,我便许你,爱胜于一世繁华……
  • 鸿蒙之乱世王者

    鸿蒙之乱世王者

    因为游泳溺死,却突然奇迹般的穿越,来到了鸿蒙之始,这样的狗屎运,竟然真的被一个一事无成的小子——杨天辰给遇到了,让我一起来看看杨天辰奇迹般的故事
  • 到底怎么吃才健康

    到底怎么吃才健康

    红色警告:你习以为常的膳食习惯很可能是错的。吃得不健康,你就不健康。膳食能“治病”也能“致病”。到底怎么吃才健康,告诉你哪种食物与你的体质最契合。
  • 绝世妖妃:浴火重生

    绝世妖妃:浴火重生

    “其他参赛者皆带回上十头妖兽尸体,为何九王爷…”为何一头未有!?“哦,本王的妖兽还在路上。”羽落天云淡风轻,拿出灵笛放在唇边,片刻,地,山崩地裂般颤抖,“比起斩杀妖兽,诸位不认为号令众妖兽更胜一筹?”只见上万头高阶妖兽匍匐在地。“本尊的人也敢欺负,看你们能有多少条命,可以为本尊的人陪葬!”女子怒火喝,声音传遍方圆百里,震得众多修炼者口吐鲜血,语罢,便往结界中扔进一团熊熊烈火。----爽文,男强女强,一对一,身心皆干净---
  • 重生宠妻入怀

    重生宠妻入怀

    她不过是在下雨天接了个电话,怎么就这么巧的被雷劈中了?还一下子就把自己劈回了过去!这是给自己改写人生的机会吗?卖卖花,谈谈生意,小日子过得很是舒爽,但这意外来了,自己竟然有了人家?竟然就定了亲事?不过,如果对象是他,自己好像不讨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古今中外,道不尽、说不清的,也就惟有一"情"字。爱情说穿了,也不过相识,相知,相守,最后相与分离,然而就是这简单如方程式般的"爱情进程",却使得红尘中众多"痴儿女"兜兜转转,竞相折腰。我渴求一个爱我的人,给他我世上所拥有的一切:我那无附不羁的身体,我如此温柔的心,还有我的自由。"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可真做到了如此地步,生命中也就少了一半的乐趣,生活必定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哪里还有一点意思。对于爱情,人人尝到的滋味不尽相同,然而讲出来,欢喜是众人皆同,无外乎皆在欢喜;悲伤却是泪落如雨,却又哽咽难言。
  • 都市同居录

    都市同居录

    失业后无奈转战天桥做起地摊生意,遇上了高高在上的女警察。一个诙谐幽默外表痞痞带点无厘头,但内心却真诚善良,暖暖贴心;一个外表冰冷,忧郁常伴,但内心却感情丰富。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不知不觉间走到一起,是命运早有安排,还是他们自己内心深处本就走在一起,彼此依存。
  • 网游神话之乱世枭雄

    网游神话之乱世枭雄

    一口傲气宁有种,英雄怎能独其身,一段从零开始的霸业,一切不为人知的隐情都将被一个离家出走的少年揭晓...
  • 穿越三世情缘:幸福王妃

    穿越三世情缘:幸福王妃

    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莫名其妙地穿越了。不过最可恶的是,她穿过来没多久,就被诸国的玥王的调戏了!!呸呸!她长得像他死去的王妃又如何?最坑爹的是,她糊里糊涂地答应了佩王,当了个悲剧的侍妾。逃不了他的手掌心也罢,还结了佩王妃、公主、太后这几个身份NB的仇家!她的侍妾人生,太苦逼了。
  • 繁华梦已沉

    繁华梦已沉

    一步一惊心,生死悬于一线间。“鬼魅”来袭,谁又能在脂粉洪流中全身而退。“凤凰浴火前,会不会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