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0700000008

第8章 春秋列国风云变幻,战国七雄走向统一(2)

秦穆公亲自召见百里奚, 问道:“我想让秦国超过其他的国家,您有什么办法吗?”百里奚说:“秦国虽在边陲地区,但地势险要,兵马强悍,进可以攻,退利于守,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有利的条件,乘机而进。”

穆公听了,觉得百里奚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封他为上卿,治理国事。谁知百里奚连连摆手说:“大王,臣有个朋友叫蹇(jiǎn)叔,他的才能远远胜过我,请大王封他为上卿吧。”

秦穆公一听还有比百里奚更能干的人,连忙派使者带着重金,到蹇叔隐居的地方请他出山。蹇叔对秦穆公说:“秦国之所以不能立于强国之中,主要是威德不够。”

秦穆公说:“那么怎样才能在诸侯中树立起威信呢?”

蹇叔说:“治法要严,别的国家就不敢欺负您;对百姓要宽容,人民就会拥护您。要想国家强盛,必须教民礼节,贵贱分明,赏罚公正,不能贪心,也不能急躁。我看今日许多强国,霸业已经衰退,秦国正一步一步富强起来,称霸的日子就不远了。”

秦穆公被蹇叔的一番话说得心服口服,心花怒放,于是秦穆公拜蹇叔为右相,拜百里奚为左相,并称“二相”。

百里奚又向秦穆公推荐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没多久,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也投奔到秦国来,被秦穆公拜为将军。后来在这些人的帮助下,秦国打败了中原的霸主晋国,马上就有二十来个西部小国和西戎部落都归附了秦国。秦国扩张了一千多里土地,做了西戎的首领。周襄王也打发大臣到秦国去,赏给秦穆公十二只铜鼓,封他做了西部的霸主。

24、一鸣惊人的楚庄王“问鼎中原”

秦国打败晋国以后,一连十几年两国没有发生战事。可是南方的楚国却一天比一天强大,一心要跟中原的霸主晋国争夺地位。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侣(mǐlǚ)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晋国又做了盟主。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让他出兵争夺霸权。

无奈楚庄王不听那一套,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听音乐,什么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这样胡闹了三年。他知道大臣们对他的作为很不满意,但他接过王位后,没有足够的势力对付手握大权的令尹(官名,相当于中原的相国)子越椒,也不清楚楚国大臣当中谁有能耐,楚庄王有胆量,可以重用。凭他怎么要强,光凭自己两只手也干不了大事。他索性饮酒作乐,不问朝政,好让令尹子越椒(姓斗,又称斗越椒)以为他是个无能之辈。后来他又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谁的死罪。大臣们吓得都不敢说话了。

有个名叫伍举(一说是申无畏)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楚庄王正在那里寻欢作乐,听到伍举要见他,就把伍举召到面前,问:“你来干什么?来和寡人喝酒?还是想同寡人一起赏乐呢?”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个谜儿,我猜不着。大王是个聪明人,请您猜猜吧。”楚庄王听说要他猜谜儿,觉得怪有意思,就笑着说:“你说来听听。”

伍举说:“有一只大鸟,身披五色羽毛,样子挺神气。降落在楚国高山上,已经三年了,可是三年来,没人听见它叫,也没有看见它飞,请问大王,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心想这个伍举倒是个不怕死、有心辅国的贤臣。他笑着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必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必定惊人。你别急。”伍举再拜而退。

过了几个月,另一个大臣苏从看着楚庄王没有动静,又冒死去劝说楚庄王。

楚庄王问他:“你难道没看见寡人贴在门口的禁令吗?”

苏从说:“这条禁令我已经看了三年,今天进谏,自己知道已经犯了死罪。但只要大王能够停止淫乐,挽救楚国危亡,我就借大王佩剑,自刎于王庭之前,以证明大王禁令之严!”

楚庄王闻言起立,肃然向苏从致礼。他等了三年,数月前伍举入宫,他已经心动了,但伍举为武将,他担心独木难支。今天苏从闯宫,由此文武兼备,终于等到了今天!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现在时机成熟了。想到这里,楚庄王仰天长笑,然后向站在他面前请求自裁的苏从三揖为礼,回头吩咐侍从撤去女乐,上朝听政。依三年来群臣的表现,诛杀数百人,提拔数百人;任命伍举、苏从掌管全国军政事务。由此朝野振奋、人心思齐,楚国开始走上大治之路。

就在这一年,楚国就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第六年,打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打败了陆浑(在今河南嵩县东北)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

为了显示楚国的兵威,楚庄王在洛邑的郊外举行了一次军事大检阅。

这一来,可把那个挂名的周天子吓坏了。他派了一个大臣王孙满到郊外去慰劳楚军。

楚庄王和王孙满交谈的时候,楚庄王问起周王宫里藏着的九鼎大小轻重怎么样。九鼎是象征周王室权威的礼器。楚庄王问起九鼎,就是表示他有夺取周天子权力的野心。

王孙满是个善于应付的人。他劝说楚庄王:国家的强盛,主要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听鼎的轻重。何况周王室天命七百,虽王室衰微,但离天命所定之年还远呢,谁又能问神鼎的大小轻重呢?楚庄王自己知道当时还没有灭掉周朝的条件,就带兵回国了。

楚庄王问鼎中原回来,请了一位楚国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当令尹。孙叔敖任职后,开垦荒地,挖掘河道,奖励生产。为了免除水灾旱灾,他还组织楚国人开辟河道,灌溉庄稼,每年多打不少粮食。没几年工夫,楚国更加强大,先后平定了郑国和陈国的两次内乱,终于和中原霸主晋国起了冲突。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大军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救郑。晋楚之间在(b)地(ì今河南郑州市东)交战。晋国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惨的败仗,人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黄河边。船少人多,兵士争着渡河,许多人被挤到水里去了。掉到水里的人往船上爬,船上的兵士怕翻船,拿刀把往船上爬的兵士手指头都砍了下来。

有人劝楚庄王追上去,把晋军赶尽杀绝。楚庄王说:“楚国自从城濮失败以来,一直抬不起头来。这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总算洗刷了以前的耻辱,何必多杀人呢?”

说着,立即下令收兵,让晋国的残兵逃了回去。

打那以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成了霸主。

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庄王,前前后后总共五个霸主。

历史上通常称他们为“春秋五霸”。

25、伍子胥过昭关

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奸臣费无极(又称费无忌)的谗言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把伍奢关进了监狱。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伍奢平静地回答说:“要我写信可以,大儿子伍尚或许会来,小儿子伍子胥肯定不会来。”楚平王问为什么,伍奢答道:“伍尚为人温和仁义,见我相召,必定冒死前来。子胥为人机智多谋,从小研习文治武略,志存天下,知道来后必死,怎么会来呢?”即便如此,在费无极怂恿下,楚平王还是逼伍奢写了书信。果伍子胥然如伍奢所料,大儿子伍尚随使者回到郢(yǐng)都(今湖北江陵西北),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

伍子胥匆忙从楚国逃出来,赶到宋国,找到了逃亡此地的太子建。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和太子的儿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命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伍子胥在关前转悠了好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出关的机会。这时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原来东皋公听说了伍子胥父兄被害的事情,很同情他,于是就把他们接到了自己家里。东皋公天天款待伍子胥,一连过了七八天,从没提起过关的事。伍子胥苦苦地央告说:“我有大仇在身,天天像滚油煎似的难受,待一个时辰就像过了一年。老先生总得可怜可怜我吧!”说着又哭了起来。东皋公说:“我还要去找帮手。等我找到了帮手,就能送你们过关了。”伍子胥只得再住下去。他怕日子一长会走漏消息,要闯出去又怕被抓住。真是进退两难,愁得他一连几夜睡不着觉。

过了几天,东皋公带着一个叫皇甫讷的朋友回来了。他一见伍子胥就吓了一跳,说:“哎呀,你怎么胡子跟头发都白了!病了吗?”伍子胥要过一面镜子,拿过来一照,就大哭起来,说:“天哪!我的大仇还没报,怎么已经老了!”东皋公安慰他说:“头发胡子是你愁白的!这样一来,你就不容易被认出来。”说着就把长相酷似伍子胥的皇甫讷介绍给他,三人一起商量好了过关的办法。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们就起身出发了。

把守昭关的士兵这一天突然瞧见有人慌里慌张地过来,疑心他是个逃犯,细细这么一瞧,果然是伍子胥,士兵把他逮住,拉到守关将领眼前:“伍子胥,你瞒得过我吗?”就把伍子胥绑了,准备押到都城去。士兵们因为拿住了伍子胥,立了大功,乱哄哄地非常高兴。这时候过关的人也多了,老百姓也都想瞧一瞧这个久闻大名的逃犯。东皋公也挤上来一看,结果发现那个伍子胥是他的朋友皇甫讷,连忙告诉将领说抓错人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伍子胥抱着公子胜趁着士兵们拿住皇甫讷正在乱哄哄的当口,混出了昭关。出关后他们跟着往前跑,却被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后面又飞起一片尘土,像有追兵。这时候,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他们渡过了江。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表示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给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把宝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拜谢一番,辞别老渔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吴国,投到吴国公子光的门下,做了他的心腹。公子光正想夺取吴王僚(liáo)的王位。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hélǘ)。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起用了一位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孙武。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大臣,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率大军,向楚国进攻,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时,楚平王已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坟,还把平王的尸首挖出来用鞭狠狠地鞭打了一顿。

吴军占领了郢都。楚国人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国求救。秦哀公没同意出兵。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终于被感动了,说:

楚国虽然暴虐无道,但是有这样好的臣子,怎能眼看着们亡国!”

秦哀公派兵救楚国,吴秦两国大军在楚国边界上对起阵来。没想到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竟带着一队兵马偷偷地回吴国抢王位去了。权衡利弊后,吴王阖闾下令撤兵回国。

26、万世师表孔夫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的孔子生长于贫苦的单亲家庭。不到三岁,父亲就去世了。年轻的母亲颜征孤身一人在曲阜故里艰辛地抚育幼子孔丘。小小年纪的孔子就对诗书礼乐情有独钟,在慈母的关爱下发愤汲取可以学到的知识。在同邻里小孩玩耍时,孔子会把一些小木块、小泥巴当成礼器,陈列有致,行礼如仪,在模仿中体会周礼的内涵。

贫苦的家境,使孔子过早地接触到社会众生,也迫使他从事过多种底层民众的活动;成人后,又先后给大户人家当过“委例”(仓库保管员)、“乘田”(管理牛羊的佣工)。在这十多年的社会生活中,孔子一直在学习和发扬周礼。到17岁时,孔子就已经卓尔不群、名噪乡里。

公元前535年,孔丘34岁了,鲁国的大夫孟僖(xī)子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又名孟嗣子)到孔子那儿去学礼。这在当时可不是小事,一时间举国轰动。这是孔丘开私学五年来,第一次招到官家的学生。后来,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表达了想邀他一同去周朝都城洛邑,向老子孔子求教周礼的愿望。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昭公。鲁昭公派遣了一车二马和两个仆人,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派孔子做中都宰(今山东汶上县的地方行政长官),第二年,做了司空(管理工程的长官),后来又从司空调做了司寇。这一回,鲁定公把准备到夹谷跟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

“齐国屡次侵犯我边境,这次约我们会盟,我们也得有兵马防备着。希望把左右司马都带去。”鲁定公同意孔子的主张,就派了两员大将带了一些人马,随同他去夹谷。

在夹谷会议上,由于孔子从容不迫,义正词严,随机应变,为鲁国讨回了失地,充分显示了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外交家的机智和勇敢。

齐国的大臣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齐景公同意了,就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了鲁国。

孔子问礼于老子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想劝说他,他却躲着孔子。这件事使孔子感到很失望。孔子的学生子路说:“鲁君不办正事,老师可以走了,离开这地方吧!”

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是那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吞并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当然没有人接受。

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有用他。孔子在列国奔波了七八年,碰了许多钉子,年纪也老了。末了,他还是回到鲁国,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

孔子在晚年整理了几种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春秋》等。《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西周、春秋时期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其中有不少是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民间歌谣,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尚书》是一部我国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春秋》是根据鲁国史料编成的一部史书,它记载着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大事。

在教育方面,他曾提出过“有教无类”的主张,即不论是哪一类人,不管其等级的贵贱高低,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充分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同类推荐
  • 大明首席顾问

    大明首席顾问

    ◆给什么人当顾问最愉快?当然是美女了。海军学员张凌穿越回到明朝崇祯二年,开始了自己的顾问之路。超前的眼光,灵活的脑子,缜密的思维,丰富的学识,足以倾倒各色各样的美人。江山美人,尽入囊中,这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加快乐的事情吗?◆
  • 天裂大明

    天裂大明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大明大清大顺大西大秦蒙古等豪强势力纷纷裂土封疆,逐鹿夺鼎,合纵连横,智勇兼斗,无所不用其极,上演了一幕人间江湖血斗大戏!
  • 将军路

    将军路

    名枪!骏马!铁骑!长枪破空,万千铁骑横扫天地;一马当先,天下英雄俯首称臣;看我刀兵出鞘,热血燃尽天宇,儿郎应诺,气概响彻苍穹。看韩信的后人,如何在不一样的历史下,走出自己的道路,他的将军路是鲜血还是白骨,是迷茫还是坚毅,面对着纷乱的战局,黑暗的朝堂,他是否还是像韩信那样,走进死局,亦或者,走向顶峰?本书QQ群76097627
  •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八月,钱塘潮起,曹操在邺城问身旁的郭嘉道:奉孝,我想去江东看潮,你说该怎么办?郭嘉歪着脑袋想了想,答曰:灭掉孙权便是!曹操点了点头,又问:可是,我突然又想吃火锅了,这又该怎么办?郭嘉又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答曰:灭掉刘备便是!曹操低下头,暗自纠结了起来:那我究竟是先吃火锅呢,还是先去看潮呢?郭嘉顿时一个踉跄,他看着曹操那张无辜的脸,小心翼翼地问:要不咱们猜丁壳?————————————————————————————————本简介由[重生之郭嘉书友群87763108]提供
  • 三国之兵临天下

    三国之兵临天下

    一个穿越千年的灵魂,一名卑微的少年,一辆神秘的牛车,命运交织,演绎出一段金戈铁马的传奇。波澜壮阔的三国新争霸史由此拉开了序幕。
热门推荐
  • 幽灵叹

    幽灵叹

    那些不愿离去的灵魂,在夜里发出一声感叹,一声叹息……
  • 我的赌博人生

    我的赌博人生

    赌……是一条不归路!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赌徒泥潭深陷的……自我救赎之路!
  • 生化世界大战

    生化世界大战

    2025年,由于美国防疫站的一次疏忽,使一种变异病毒流入人群之中,这种变异病毒会侵入人的大脑,使人成为一种没有思维的冷酷的生物,换句话说,就是----丧尸。
  • 低调做人 厚黑处世

    低调做人 厚黑处世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展示了轻松处事、灵活办事、取得成功的方法,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摆脱人生烦恼,取得人生成功。
  • 九渊魔罗

    九渊魔罗

    他日我若入魔罗,悲风杀气满山河。身化魔气九千九,斩尽天兵断云流。功名利禄尘与土,大道仁义皆荒芜。少年轻狂锋芒疾,杀气森森穷九幽。男儿饮尽碗中酒,万里魔途不回头。谁唤魔罗逆天行,蛟龙出海舞狂风。******新书《鲜血染征袍》已上传!
  • 绝情修真

    绝情修真

    清华高材生郑智天意外得到神农氏的传承。从此开启别样的人生!神农化身,疑难杂症手到病除;一身神通,纵横天下无人能当!绝色美女视他为依靠,中华龙组认他当大哥!但美色、权利并不是他想要的。修成不死之身永存天地才是他的目的!而野心磅礴的他又会在都市里开启怎样的修真传说?
  • The First and Last

    The First and La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下势如棋

    天下势如棋

    一场穿越,让他们相遇,一次美丽的邂逅,却让他们彼此忘不了……
  • 情深不兽

    情深不兽

    林倩珊看上了舍友的竹马,被自来熟的张昊纠缠。最后的结局确是她一个人离开了这座城。
  • 若非代替

    若非代替

    当窈壁扬起孩子般无辜纯真的脸庞时,松知便觉得自己错得一塌糊涂,罪恶感慢慢从心头袭来,压得她都快喘不过气来,这个打骨子里纯洁得不可思议的女孩,她如何用这样狠心的话来刺痛她,来刺伤这颗红得彻底,红得发亮,顽强又易碎的心。净白精致的脸晃得松知心如刀割,她几近崩溃地收拾好行李,也不回头去看那苍白而又俊俏的刀削般的面容,阴沉而没有生气。机场剔透的地板,她看着他坚定着的脚步迈来,眼底是沉痛却也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