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9200000029

第29章 墨学和现代世界文化交流(4)

朴文铉《墨子的经世思想研究》在韩国首次以墨子思想研究获得博士学位。他认为,墨子的经世思想,就是墨子为消除阶级压迫和战争而阐发的救世学说。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十大纲目,是此学说的展开。墨子最终要达到实现和平共处、世界大同的目的。墨子的经世思想,构成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教育等理论的体系化,是在天鬼观的基础上,志向大同世界。墨子经世思想的现代价值,在于其平等精神、勤俭精神、和平精神三方面。

朴文铉第一次将《墨子》原典较为完整地翻译成韩文。在他之前,有人尝试,但由予译者并非墨学研究专家,而是汉文学家,翻译效果不理想,比朴文铉的译作,在对元典的理解上有一定差距。朴文铉《墨子》译作未含《墨经》。中国学术界对《墨经》的现代汉语翻译还有许多分歧,朴文铉翻译《墨经》是非常困难的事。不过朴译《墨子》已对墨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还一些学者翻译《墨子》元典,如李元燮《新译墨子》(玄岩社金学主:《新译墨子》(明文堂)等。

朴文铉发表墨学论文有《墨子与丁若镛思想的相通性》,出墨子和丁若镛思想在天鬼、非命、社会、政治等多方面有相通部分。该论文为墨学在古代韩国的影响提供了一个例证。

2005年在台湾举行的国际墨学研讨会上,朴文铉发表《墨学今日的韩国社会问题》,指出儒家文化存在缺失一面,导致今韩国社会诸多负面现象。墨家在兼爱、平等意识、节用、贵义等方面,可以矫正今日韩国社会的诸多弊端。他说:“为实现秩序、和平社会,墨子强调领导层的模范作用。儒家以家族为中心的裙带意识,阻碍对腐败的肃清,与儒学对立的理论,即墨子脱离家族主义和具有合理公共意识的兼爱伦理,可作为今日韩国社会有借鉴意义的思想。”

3.尹武学的研究

尹武学研究的重心是墨家逻辑。他1992年于韩国成均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墨家名学之研究》。不少韩国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发展出西方那样的逻辑学,在这种情况下,尹武学完成中国逻辑学方面的博士学位论文,意义非凡。

尹武学《墨家名学之研究》详细分析了中国逻辑的产生背景,墨家在中国逻辑史上的重要位置。他深刻揭示前期墨家的逻辑范畴与后期墨家《墨经》逻辑范畴的相关关系。他反对有学者认为前后期墨家逻辑不连贯的观点,认为前后期墨家在逻辑上并未断裂,前后贯通,继承发展,不可分离。以此篇博士学位论文为主体,尹武学与其师李云九合著《墨家哲学研究》。在此书中,尹武学深刻阐述了对墨家逻辑的见解。

1997年,尹武学到中国参加第三届墨学国际研讨会,发表《墨家的古今之辩》。此论文对墨家逻辑的深刻理解,引起墨学专家的注目,这是韩国学者对墨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论文说,《墨子》通篇所见三表法中的先王观,或古今之辩,与儒、道等其他学派不同。墨家的先王观是体现“兼相爱、交相利”观念的理想形态,不可能只停留在尚古主义,在《墨经》中更加具体化。《墨经》“五行无常胜”说,是批判循环史观的典型例子。他认为,墨家在“述古作今”的基础上,肯定古今变化,表现先进的历史观。朴文铉、尹武学是韩国墨学新生派的代表人,能继承发展韩国的墨学研究。他们的墨学研究是整个世界墨学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新一代韩国学者墨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会更加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韩国的发展。4.黄晟圭的研究韩国博士留学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黄晟圭,孙中原指导,1999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墨经)思想研究》。该文以《墨经》为研究对象,以墨子立言三表“本、原、用”和为义三务“说书、谈辩、从事”为纲,论述《墨经》思想体系、结构、意义和特点。“说书”部分,论述墨家的宇宙观、认识论、伦理观,是墨学思想大厦的基础。“谈辩”部分,论述墨家的语言观,阐发语言的形式、本质、功能和法则,包含逻辑学、语言学内容。“从事”部分,论述墨家利用自然原理制造机械的技术,及政治、经济、教育和修养社会生活法则。

该文阐发《墨经》在东方思想史上的意义,论述墨学在韩国传播、当代韩国墨学研究、韩国墨学研究特征和展望,提出批判、修正和补充发展《墨经》思想的必要与建议,认为《墨经》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人类智慧的典范,对诸子百家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是中国现代优秀思想的渊源,对现代和未来社会有重要启示借鉴意义、实用价值和生命力。

黄晟圭以五年时间(1994.一1999),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中国哲学硕士、博士学位,专精墨学,撰写和发表《孔墨人本学探微》、《中国逻辑在韩国》、《墨子人本思想研究》、《墨子军事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等论文。

5.其他研究

非墨学专家关心和研究墨学,是墨学普及令人鼓舞的发展。韩国西江大学郑仁在1993年到中国参加首届墨学国际研讨会,发表《墨子的和平思想》。认为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不但防止个人间的斗争,而且为阻止国际间的战争,墨子在人类历上最早提出和平理论,最早进行国际和平的实践。

李海英1986年在东洋哲学研究会主编《东洋哲学研究》第7集发表《墨家批判意识》,1989年在韩国成均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先秦诸子批判意识之研究》。全文分五章,其四章专论墨家批判意识。他的墨学研究成果是后学的重要参奇世春著作《天下莫非亲人》、《我们为什么选择墨子》,到脚国参加第二届墨学国际研讨会,发表《墨子与主题思想的对话》。

当前,韩国年轻学者墨学研究的论文日益增加。车仁爱1983童年毕业于韩国西江大学研究生院,其硕士论文为《比较墨子与论语之鬼神观》。李相欣于1987年获得韩国忠北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为《先秦儒家、墨家思想之比较研究》。李云九指导,李完杓1989年于成均馆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题目为《墨子的利害观研究》。三特征展望

当代韩国墨学研究的队伍正在壮大,研究也在不断深化。李云九、朴文铉、尹武学、黄晟圭等学者对韩国墨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活跃在韩国学界的新老学者,将对韩国未来的墨学研究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特征:研究从“墨学究竟是什么”的基本问题出发,归结到墨学的核心价值。从最初对墨学的总体概括开始,到墨学各方面深入研究的展开,揭示墨学的独特精神、深层内涵,是韩国墨学研究的趋势和方向。

韩国学者重视墨学的现代意义和在未来世界的作用。墨学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震撼力是巨大的,儒学统治中国和东方文化两干多年,与儒学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墨学,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和生命魅力。发挥墨学的独特价值和生命魅力,是韩国学者十分关心的课题。

研究展望:墨学在韩国前景广阔。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推进,墨学对韩国社会的影响必将是深刻的,可预期的。日本墨学研究一概述

战后日本研究墨学的第一位学者渡边卓著《墨子解说》一书,论中国文化史上的墨子及墨家的意义说:“《墨子》收录墨子和墨家的主张和言论,是现存唯一的墨家总集。墨子是活跃于公元前5世纪后期,即战国初期独特的思想家,在中国数千年悠久的历史上绝无前例。他不_艮动乱的时世,通过自身活动,不惜粉身碎骨,热情倡导博爱、平等与和平。”“于是不觉中在他周围聚集许多志同道合之±。”

“墨子和这些志同道合者,结成小型的守御集团。”“墨子一方面倡导人道,极力宣传侵略是反人道的罪行,另一方面又不得已拿起武器,率领集团进行防卫,击退侵略。像这样兼备高层次思想和果断行动的集团,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空前绝后、绝无仅有的。”

“墨子死后,各国战乱日益激化,而继承墨家思想的后人,进一步强化集团的组织,扩大集团的活动。为时势所迫,集团虽然也经历许多挫折,但是他们在集团内部推行分工别业、互相合作、利益互换、团结一致的理论。在成员间磨炼语言、表达、逻辑等交流思想的艺术,进而在守御的基础上,发展涉及几何学、光学、土木力学等新的科学学科,并且把其中大部分推广到外部社会,在社会文化史上建立令人惊异的功绩。”

“墨家建议当时统治阶层,实行以自己创始以来所积累的界观为基础的政治和伦理思想。尽管许多弱者狂热坚持和倡导种世界观,但仍无法得到统治阶层的认可。而在接连的压迫下,墨家集团于公元前3世纪末期走上分裂、解体的道路,以至

灭绝,在中国文化史上失去自己的一席之地,其时为中国最初的帝国秦朝的建立前后。”

“经历漫长的忘却时期,墨家思想再次被提起,是在18世纪后,中国最后的帝国清朝开始迅速走向灭亡的时期,一些进步分子再次倡导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文化。可以说墨家正是因在黑暗的古代文化背景中,过早地追寻近代的光明,而导致了自己的灭亡,而恰恰又是因之而被近代学者重新认识的思想集团。”直到现在,大多数研究者也对墨子有这样的评价。《墨子》什么时候传到日本,至今还没有定论。在日本最早的汉籍目录《日本国见在目录》中记载《隋巢子》、《胡非子》、《缠子》三部墨家著作,却没有提到《墨子》。这部《日本国见在目录》,是藤原佐世奉皇命借宫中的藏书所冷然院于贞观十七年(875年)被大火烧毁之机编撰,并不是藏书目录,而是现存汉书目录的合集。据说记载的是宽平年间(889一-898)的著作。为什么《墨子》没有被记载,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以后过了二百多年,在《本朝续文粹》(13卷,编者未详)所收录的藤原敦光博士《变异疾疫饥馑盗贼等勘文》文中引用《辞过》中“墨子曰,古之民未知饮食。圣人耕稼为食也。以增气充虚。今则厚敛。百姓孤寡冻馁。欲无乱。不可得”一段文字。这篇《勘文》写于保延年间(1135—1140),因此可以确定《墨子》最迟也是于平安后期传人日本的。以后直至江户时期,关于上述书籍的去向没有进行调查,详细情况无法查明,但可以确定《隋巢子》、《胡非子》、《缠子》三部著作,还未在日本流失。

到江户时期,通过长崎的贸易往来,《墨子》的版本才传人日本。据大庭修的《江户时代唐船来日研究》①中的《商舶载来书目》亨保十六年(1731年)一条,有“《墨子》一部两本”的记述。现在根据亨保十六年推测,也许指的就是明朝茅坤编校的《墨子》。另一方面,经训堂《墨子》于天保六年(1835年)在江户翻印,与此有关的资料还不清楚。在江户发行以后,长崎会所的《天保十一年(1840年)子三番船书籍总簿》中出现《经训堂丛书》的名称,同时《天保十二年(1841年)丑一番船书籍总簿》、《同二番船书籍总簿》、《弘化三年(1846年)午二番船书籍总簿》等也相继出现。这一时期关于《墨子》版本传人的调查也未进行,无法知道具体情况,有待今后进一步调查研究。

这一时期,有多种形式的参考书,其中尤其以秋山仪校订的《墨子》和江户时期松元刊订的《墨子》这两本书,是江户时期研究墨学非常重要的基础。

秋山仪校订《墨子》是在明朝茅坤于万历九年(1581年)校阅,涵春楼出版发行的《墨子》加入校语,保历七年(1757年)由城东书坊出版发行。秋山仪是肥后人,字子羽,号玉山,曾就学于服部南郭,是熊本藩学者,时习馆的提学。秋山仪的校语,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出处,但可说包含古抄本的要素。

江户松元出版的《墨子》,是清朝毕沅校订,经训堂发行《墨子》的翻印,天保六年(1835年)出版发行。由于这些书籍的出版发行,墨学研究开始得到重视,墨子和墨家的存在,也为人所知。

以后主要校订本是吉田汉宦的《墨子校》,虽然其出处不明,但也可以说,他是根据古抄本(宋代遗本?)而加的校语。诸葛蠡的《墨子笺》,是根据传到日本的古抄本加的校语。户崎允明的《墨子考》,是广泛整理日本人的著作。

到明治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牧野谦次郎《墨子日文解》的出版发行。它是以清朝孙诒让的《墨子间诂》为底本,参考江户时期墨学研究成果和清朝考证学的研究所加的注释。该书由例言、序、凡例、目次、序说、《墨子》本文的通译、附录等部分组成。

序说由八部分组成:儒家和墨家是周秦时代诸学派的两大显学;墨子以前和当时的中国社会;墨子的事迹;墨子学说的由来和各篇要旨;墨子弟子的学说和墨学对社会的影响;墨子学派衰败的原因和近期中国学界对墨子的研究;诸学派对墨学的批研究墨子的参考书目。

这可以说是集明治末年日本墨学研究之大成。对《墨子》文的解释,把一篇分成若干章,各章附加大意、通译和解义,在各篇开头加题解,解释全篇中心和著作所处年代。在各篇尾,记入存异,记载和本篇不同的文字。在附录中,收录毕沅的《墨子目考》、《墨子目》、《墨子佚文》,孙诒让的《墨子绪闻》、《墨通论》、《墨家诸子钩沈》,马临端、焦嬷等人的论述,鲁胜、贽等人的序跋,卷末附《杨子辑语》。

本书经历八十多年,直到今天,也是一部必不可少的基本文献。《墨子间诂》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版发行,牧野的功绩,可以说无法估量。

大正二年(1913年)作为《汉文体系》的一册,小柳司气太的《墨子间诂》由富山房出版发行。这些著作发行以后,墨学研究的其他著作陆续发表。小岛佑马、大冢伴鹿各家的研究,对战后日本的墨学研究起到先驱作用。二主要成果

渡边卓对《墨子》、墨家思想和墨家学派进行系统研究,构建墨学研究的基础。渡边卓在《关于墨家的兵技巧书》、《墨家集团与其思想》、《<墨子>诸篇的著作年代:关于十论二十三篇》、《墨子》、《关于墨家守御的城邑》、《墨家思想》、《墨子上》等著作中,阐明见解,认为墨家的开山祖师墨翟出身工匠,墨家是工人集团。他还根据其思想和著作,把墨翟以后经历两个世纪的墨家学派分为初期墨家(公元前381年)、中期墨家(公元前300年前后)、末期墨家(公元前210年)。

渡边卓认为,初期墨家继承并坚持开祖的言论和行动,坚决否定执著自私的处世态度,从该立场出发倡导“兼爱”、“非攻”、“尚贤”等主张,挺身保卫弱小国的城邑。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继承墨翟思想的禽滑厘、孟胜时代。《兼爱上》和《非攻上》均是于初期完成,《尚贤上》包含初期墨家的主张。

中期墨家抛弃初期狭隘的立场,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他们倡导“非攻”、“兼爱”,但他们抛弃初期拒绝私利的立场,新引入功利思想,作为开祖以来的主张。这种“兼爱交利”的主张,更适应战国君主富国强兵的要求,由此派生出杜绝君主挥霍浪费,号召广大民众积极发展生产,主张“节用”、“节葬”和“非乐”,浓重保留初期支持弱者的精神特色,更显著地倾向于建立强权国家,显示依靠君主当权者的法令和刑法,进一步扩大自说的动向。其著作包括《兼爱中》、《非攻中》、《节用上》、《经上》、《经说上》以及兵技:丐诸篇中较早的段落。

同类推荐
  • 诗经

    诗经

    《诗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序地受到《诗经》的影响。《诗经》曾被译为多国文字,日本、朝鲜、越南、法国、德国、英国、俄国都有译本,流传非常广泛。作为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基石,我们一定要很好地继承这一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孔丘编选的《诗经》对诗经的诗篇进行了翻译和解说,是一本很好的研读《诗经》的工具书。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中卫年鉴(2014)

    中卫年鉴(2014)

    这本书内容详细、文字易懂、通过阅读,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热门推荐
  • 呆萌少女扑总裁

    呆萌少女扑总裁

    刚刚毕业的小菜鸟秦穆穆,在一次坑爹的应聘中邂逅了帅到逆天的美男。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诱人的美男居然是总裁。。啊,可是这只美男还是一个大大的腹黑啊。。。。额,不过顾璟,你逃不出我秦穆穆的手掌心的。哇咔咔~~~
  • 雷之天罚

    雷之天罚

    雷,天地之正气,是一切阴邪之物的克星。雷之天罚,随性由我,如若不从,必将雷之天罚……何谓天罚何又为神是神,降给他人天罚还是冥冥之中自有指引不。都不是,从他再次出现这个世界才有了真正的天罚。
  • 天桥涅书评馆

    天桥涅书评馆

    创世书评员天桥涅书评合集~不求语出惊人世,但求文篇动人心腾讯书评团书评员“天桥涅”书评合集感谢“腾讯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契约之绝剑

    契约之绝剑

    本书有一只伪娘主角与各类女孩纸傲娇、三无、病娇、元气、各种天然、无口、小恶魔、お嬢様、多重人格、女仆、魔女娘、兽娘、各种娘……还有各种不科学,你要是认真你就输了233
  • 莲花传奇

    莲花传奇

    清朝中叶,康乾盛世之下,掩盖着满汉之间、官民之间深刻的社会矛盾。乾隆帝晚年,宠信奸相和珅,放纵和珅推行议罪银制度。议罪银制度加快了官员的腐败,加速了官员、地主对普通百姓的剥削。连年天灾,百姓贫困交加,巨大的社会动荡随时都会爆发。
  • 都市驱邪九少

    都市驱邪九少

    一个刚出生就让九幽鬼王流口水的少年,一个天生就身怀异能的少年,每天过着于鬼打交道的日子,在别人眼中他是神经病,而他自己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在一个漆黑的深夜里,独自一个人站在十八层楼顶上,自语道:“我难道真是有病?”
  • 重临万世

    重临万世

    吾为天地共主,魔界尘封百亿年。前世负她百亿年,回首凡尘不做仙,今生只为还她情债。颠覆命格,执掌万界。扭转乾坤,屠尽天下。一手寰宇灭,一手执天道,万族莫不叩。
  • 上古世纪之邪恶大领主

    上古世纪之邪恶大领主

    当纯洁善良的诺亚人里出现一名邪恶的领主当冥界之门外修筑起万里长城当四大种族都匍匐在他的脚下当十二位英雄们浴血归来那首关于诸神与英雄的《荣耀之歌》被轻轻地唱起,邪恶与光明都将集身于这名神秘人身上。林齐.尼姆西,这个外表正义,单纯,而骨子里和血管里都流露着邪恶与暴虐的东方青年,他将会给这个纪元带来怎样的冲击?
  • 兰陵缭梦

    兰陵缭梦

    她从不愿去做选择,可是上天总是逼她去做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她不知道自己是谁,甚至连她的过去都是一个迷。高长恭,高孝琬,南嘉,宇文邕……这些乱世里像神一般存在的男人,终究谁是谁的过客?什么是刻骨?只有亲自走一遭才知道!
  • 乾隆休妻

    乾隆休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