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9200000028

第28章 墨学和现代世界文化交流(3)

五研究展望墨学从当初墨子的原创而盛显,后历两千年的沉寂,至清嘉道光,研究者渐众,方得复苏,再经墨书的校注,《墨经》的整理,而至近期墨学的提倡。许多研究者投注毕生精力,对墨学深耕挖掘,累积丰硕成果,以飨后人。墨学的价值,就在于具备化生命力,虽经沉寂,但遇到合适土壤,仍会抽芽生长,开花因为墨学本身所开展出来的格局开阔,所追求的理想崇镐,所处理的问题实际,解决的方案有效。墨学理论仍有可批评、修正之处,如忽视文化艺术陶冶、道德理性开展不足、过度苦行禁欲等弊端。 对于墨学未来发展,在其已呈现的大格局中,就其内容宜续予精雕细琢,深化其理论内涵,不仅是厘清墨子如何说,墨子书所载之文字意义如何,更应该往一些重要思想的根源处探讨,像兼爱如何可能?达成兼相爱、交相利的步骤,及主客观条件为何?天下之人何以异义?为何尚同?如何尚同?所“同”者为何?进一步可与当代实际问题、学术思想相訾应,从墨学精神与理想层面引申其义,提出有效的对治方案。透过新的诠释,当代语言的表达,把墨学中崇高的理念、意境,让广大社会大众了解,而不只是停留在学术界的讨论。

在方法上,除灵活运用以往学者的研究方法之外,一些方法上的形式要求也须注意。如概念意义的确定性、思想递衍的逻辑性、理论架构的开放性和系统学说的完整性。透过对墨学内涵整体全面性的把握,再对其部分、细节予以解释、分析,可获致较为精确的理解。墨学重要概念,经由字源意义、约定性意义和原文脉络意义,可获致其概念意义的确定性,并须呈现前后思想的因果关系,以获致思想递衍的逻辑性。再由理论内部的分析,新思路的开展,显示理论架构的开放性。最后,透过与其他系统学说的同异对比,展示其系统学说的相对完整性。

在研治墨学的态度上,要发扬、提倡墨学思想之美善,亦须批判、修正其思想之缺失。研究者也要以高度反省的态度,检视自己所阐扬、批判的观点、立场和价值标准。唯有自省与开放的心态,才能真正有助于学术上的沟通、交流与进展。

墨学如中华文化中的大河长流,从上游的涓滴发源,到汇聚成高山湖泊,而被遗忘。再经清代学者的努力,使其满溢流泻,河道由窄变宽。数十年来,经墨学研究者的共同努力,积聚雄厚,爆发潜能,犹如万马奔腾,直下汪洋大海。可以预期,两岸和世界各地学者全力以赴,把墨学研究推向新阶段,将有助于逐步实现墨子兼爱人类的美好理想。六研讨会议

1991年6月,山东大学和滕州市发起召开首届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至今已举办数届。近年河南、贵州两省,亦曾举办墨学国际研讨会。由台湾东吴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台湾哲学会联合举办的墨学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1—25日在台湾台北市和云林县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美国、日本、韩国、比利时的百余位学者参加会议,会议就墨学现代化议题进行研讨。这是在中国台湾地区首次举办此类研讨会,是墨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通过两岸和世界各地学者的沟通和交流,对未来墨学研究的进展,将有重要影响。1.墨学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孙中原认为,墨学现代化是使墨学发生现代性变化,使墨学具有现代性,是墨学研究范式的现代转型。墨学研究的现代范式是新墨学。墨学现代化是新墨学创立的手段、原因、途径、行为和实践,新墨学创立是墨学现代化的目的、结果、宗旨、动机和理想。墨学现代化趋势的实质是墨学在新时代快步奔向现代化的目标,表现为由开端到高潮,由倡导到普及,由个人到群体,由海内到海外,呈加速变化之势。现代学者适应现代需要,转换墨学研究范式,是理所固然,势之必至,不可阻挡。墨学在现代必然发生现代性变革的理论渊源,是墨学自身在的生命力;历史渊源是新时代的客观需要。新学者在新时代新难题,从墨学中借鉴哲学资源,汲取思想智慧,进行创造换,墨学现代化的趋势应运而生。旧墨学将质变、转型为适应日代需要的新墨学。

墨学元研究是墨学的超越、总体研究,结局是创立元墨学,揭示墨学的元性质。元墨学是新墨学的中枢、灵魂,主导、统帅素。古墨学研究主体是先秦墨家,主题是战国课题的墨学应成果是战国课题的墨学答案,形态是古墨学元典,语言是古语,层阶是第一次墨学元研究,方法是古代哲学方法。今墨学研究主体是现代学者,主题是现代课题的墨学借镜,成果是现代课题的墨学镜鉴,形态是现代墨学论著,语言是现代语,层阶是囊第二次墨学元研究,方法是现代哲学方法。认识古今墨学研究主体、主题、成果、形态、语言、层次、方法等元性质差异,有助于揭示墨学现代化的机理,推动墨学现代化发展。认识古今墨学研究的元性质,转化为创建新墨学、元墨学的行动,有助于墨学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2.墨学时代精神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吴进安探讨墨子“法”观念与当代群体伦理的关系,提出建构“现代化意义墨学”。台湾东海大学陈荣波认为,墨学兼爱的救世精神、明理的辩论精神、勤劳俭朴的绩效管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崇尚和平的大勇精神、兴天下大利的经济思想等,合乎现今时代潮流,应付诸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杨武金认为,墨家逻辑的元逻辑是以批判性思维(非形式逻辑、论证逻辑)为对象逻辑的元研究,使用“是、非、之、然、彼、此”等语法、语义元语言变项,表达类似西方逻辑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的元逻辑规律,应科学地认识其现代价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斌峰认为,墨家“法”的规则性、规范性、有效性、强制性、实践性、正义性、平等性,有强烈的现代性和时代价值,值得现代法学借鉴。

3.墨学和现代应用伦理学

台湾东吴大学李贤中论述,墨学的理想与实现,提出实现墨学普遍、平等的兼爱理想,要有“全天下”视阈和“全人类”一体感,以及坚定决心、多元方法和有效作为。台湾师范大学王赞源从墨子哲学和心理经济学的关系,论述墨学的现代化意义,认为墨子兼爱哲学适应全球化、多元化的企业经营,适合作企业管理目标,可创造性诠释为企业管理原则,切人心理经济学管理心灵的核心。韩国东义大学朴文铉,应用墨学的兼爱、贵义、平等、节用意识,来反省韩国社会问题。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赵保佑认为,兼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利益主体取得双赢、多赢应遵循的道德原则,是现代社会走向和谐的道德需求。湖北大学陈道德认为,墨家兼爱是建构现代社会普遍伦理的文化资源,兼相爱、交相利能满足现代社会人类交往的需求,选择这一伦理原则,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湖北大学哲学系江畅论述以墨子兼爱理想为旗帜,构建动态的世界和谐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能性和现实性,认为实现兼爱理想应强化社会价值导向,营造社会氛围,建立激励机制。

武汉科技大学孙君恒认为,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经济伦理思想,表现在功利和互利、平等和法制、改革和进取精神,与当代经济伦理学观念符合,应发扬光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永铭认为,墨子环境观有现实意义,为现代社会发展找到可行出路。华南理工大学晁罡认为,墨子以节用、兼爱为核心的生态伦理观,对现代建立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有重要借鉴意义。

4.墨学研究的交流和合流

大会编辑论文集,解释会议宗旨和目标说,墨学是先秦时代的显学,其基本目标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核心思想是超越时空、普遍平等的兼爱。在21世纪世界地球村逐渐形成今日,兼爱精神值得发扬。今日人类面临的问题在墨学中都有化解的智慧,墨学智慧有赖今人重新诠释和转化,以符合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会议交流研究成果将推动墨学发展,省思墨学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美国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李绍昆认为,二十多年来两岸和际墨学研究呈现交流和合流趋势,预示墨学现代化的远景。墨在中国腾飞是在20世纪90年代,发起全国性墨学运动,将墨研究全面推向高潮。大陆新兴墨学晚辈如雨后春笋,后继有人。两岸墨学研究交流盛况空前,有划时代的突破和进展,两岸墨学合流已经开始。北京图书馆2004年版《墨子大全》百册,收入岸墨学研究成果数百种,李绍昆、谭家健、孙中原著《英汉译子全书》是国际墨学研究合流的展现。山东墨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广星说,1992年成立中国墨子学会,主办五届国际墨学研讨会、一届全国墨学研究会,河南和贵州省分别举办墨学研讨会。中国当代墨学研究呈现有组织、有机构、有领导、成果多、影响大和国际化等特点,十几年中推出墨学专著百余部,论文干余篇。台湾当代墨学研究如长流水不断线,研究方法多样,领域宽广,五十多年推出墨学专著七十多部,论文五百多篇。台湾学者严灵峰编《墨子集成》46册,收入古今墨学论著91种,是有史以来第一套大型墨学丛书,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孙中原认为,本届研讨会兼收博采两岸和国际墨学研究成果,是墨学现代化发展的契机和机遇,是创建新墨学的道路和手段。墨学现代化是现代学者的共同使命,需通力合作。“墨学现代化”研讨主题,概括现代墨学研究趋势的实质,总结展示已有成果,将把墨学现代化潮流推向新高。韩国墨学研究一传播影响

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和汉字文化圈,地理相连,文脉相通。中国与朝鲜半岛很早就有文化交流,随着汉字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使用,发端于战国时期的璀璨中国文化,有可能随同汉字一起传播到朝鲜半岛。儒学在公元前4世纪,已经对韩国社会起到功能性作用。先秦时期与儒学并显的墨学,大概与儒学同时传播到韩国。由于墨学的平民思想,有可能阻碍其在韩国的发展。因为韩国当时的文化知识,基本上掌握在贵族手中。在文化选择上,他们更情愿选择代表贵族利益的儒家文化。《墨子》中的《墨经》,文体独特,文义艰深,外人难懂其奥妙,也是阻碍其传播的因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阻碍墨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墨学在韩国的传播和发展。

从三国到高丽时代,韩国由儒、佛两家并行,转变为儒、佛、道教三足鼎立。到朝鲜时代,儒学地位显赫,尤其是宋明理学。李珥(号栗谷,1536—1584)在给明使臣黄洪宪的《克己复礼说》中写道:“小邦之人所见孤陋,只守程朱之说,更无他道理可以敷衍,虽欲不落窠臼,不可得也。”李珥说明阳明学向韩国传播,而不能兴盛于韩国学术界的原因。推测程朱理学一枝独秀的学术环境下,墨学休想登人庙堂。但是,墨学以其自身的合理性,而对部分学者产生一定影响。李珥《圣学辑要》说:“安民者,为之兴利除害,使乐其升之谓也。”李珥认为,“兴利除害”是实现“安民”的方法。“兴利除害”说见于《墨子》。《兼爱下》说:“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非乐下》说:“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李珥哲学思想有较大包容性,墨学的影响在其作品中有所体现。李珥的社会改革思想中,有部分和墨子思想接近。朝鲜时代著名实学家丁若镛(号茶山,1762—1836)的哲学、科技、军事思想和非儒的倾向,与墨子相似,可能受墨学的影响。二当代研究今天在韩国思想界,程朱之学或儒学,在韩国仍然是主流,但部分学者,如李云九、朴文铉、尹武学等的墨学研究,亦取得相当成绩。

1.李云九的研究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曾任该校附设大同文化研究院院长艘李云九教授生于1933年,韩国思南全义人。他长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诸子百家思想、诸子学,他的墨学研究,是韩国墨学的新阶段。李云九墨学研究的代表著作:《中国的批判思想》(骊江出版978年版),《墨家哲学研究》(成均馆大学、大东文化研究95年版)。论文:《墨子的战争哲学批判》、《墨家的技术特点和科学意识》、《墨子经济思想的当代意义》等。

《中国的批判思想》以中国思想中的批判社会现实意识为主要内容,该书分十一章和两个附录,用很多篇幅介绍墨家的批判意识。该书《序》写道:“在学问的世界,没有圣域。任何名分不能桎梏批判的自由。不断怀疑和批判,通过讨论,保障发展。”认为没有批判,社会就不能发展,批判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李云九高度评价墨家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其他学派的批判意识。

《墨家哲学研究》是墨家研究成果的综合。此书是他和弟子尹武学合作完成。在韩国,这是第一本介绍墨学思想整个体系的学术著作。该书《序》写道,个人的墨学研究需要广大学者的关心。每个传统思想都有其长处和短处,研究传统文化,从发扬的共同立场出发,重新对待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产,需要放弃偏见,积极关心以前所未注目的思想,这才是对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由于李云九的倡导和努力,许多韩国学者开始接近墨子和墨学。

从李云九的著作和论文,分析其墨学研究的特征和贡献:李云九是现代韩国墨学研究第一人,其开创性作用无可替代。他和尹武学合著《墨家哲学研究》,系统介绍墨家思想各方面,从总体上分析和研究墨家思想。李云九冲破韩国墨学研究的困境,改写韩国墨学研究史,对墨家思想发掘整理、著书立说,奠定了韩国现代墨学研究的基础。

李云九重视墨学在今日和未来世界的作用。墨学是中国的古老学问,是古代最具批判意识的思想。而批判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墨学的批判,反映在政治、哲学、科技、军事等诸多领域。这种针砭时弊的批判,有一定时代背景,但其批判的精神、意识,具有永恒价值。《墨子·大取》说:“昔者之虑也,非今日之虑也。昔者之爱人也,非今之爱人也。”今日世界是对昨日世界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未来世界是对今日世界批判、继承和发展。墨学是对昨日世界的批判,也一定可作为对今日和未来世界批判的借鉴和参考。这种批判作用不是具体针对某一事物现象,是针对整个世界。李云九对墨学在今日和未来世界的作用,阐发详尽透彻,具有深刻的批判和预见能力。李云九的墨学研究成果是现代韩国墨学研究的开始,也是今后墨学研究的基础。2.朴文铉的研究朴文铉毕业于釜山大学哲学系,后于东国大学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1989年)。其博士论文题目是《墨子的经世思想研究》。他与李俊宁合译《墨子》,在韩国传播墨学。朴文铉的墨学研究,继李云九之后,将韩国墨学研究推向更深层次。

同类推荐
  •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

    本书经由学术明星钱文忠教授在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整理而成,四字一讲,共21讲。涉及《百家姓》前80个姓的起源和演变、迁徙路线,关于各个姓的文史典故、名人轶事等等。内容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内附三集同名讲座光盘,值得珍藏。
  • 启蒙年代的秋千

    启蒙年代的秋千

    《启蒙年代的秋千》描述的是1980-1990年之间的中国内地文化。对1980年代文化时段里那些有代表性的切片,或善或恶,或喜或悲,都在“当代文化的演进”这一大前提下,给出的个人评价。人们习惯上,把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整个1980年代,称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启蒙年代’”。本书所记述的,就是那个年代的人与事。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妩间道

    妩间道

    他是吊儿郎当的小科员,也是深藏不露的网络骗子;他是不修边幅的小懒汉,也是处处留情的花花公子。且看他如何独揽众美、纵情花丛;且看他如何只手擎天、纵横天下!
  • 迷唐

    迷唐

    酷爱悬疑侦探小说的普通都市青年,在一次外出冒险中,无意造访了山洞中隐藏千年的秘密,打开了通往公元643年的时空隧道,从此开始了异界的生活……
  • 校园纯爱:少女杀手成贤夫

    校园纯爱:少女杀手成贤夫

    (原题《痞夫有爱》,谨以此文留作青春纪念册)“痞子”其貌不扬,但主动、热情,因被误以为是窃书贼而相识的他,居然是校学生会主席,嬉皮笑脸,但也有安静好学的一面。作报告时,谦谦儒雅;学习起来,埋头勤奋。理性面对“痞子”,一拒他为了不可知的未来,二拒他为了让人烦恼的“桃花”。且看内腼腆、外滑头的痞子七十二变!花样年华里,优雅地中了爱情的十面埋伏。校园纯爱,散发一生的芬芳。
  • 重生之灵舞翩跹

    重生之灵舞翩跹

    花样少女遇花心少,花自凋零重生孤女,筱飞燕重拾舞之梦,誓不为情牵奈何,既有出身名门的警察沈睿示爱,又逢花心少钟奇死缠烂打她,为谁心动,又为谁月下翩跹舞?
  • 女性最爱做的180个心理游戏

    女性最爱做的180个心理游戏

    情的起伏,性的困惑,归宿的迷茫。使身处情感漩涡中的女人几多彷徨,几多疑虑。 穿梭在时尚和流行之间,你对时尚能否取精去芜,能否让自己的性格气质和内在精神追求,从时尚中升华而出? 相比男人的豁达和洒脱,女人也一样拥有成功的资本。那么,你发现自身独特的优点了吗? 本书中的“心理游戏”就是一把解开你心中疑惑的钥匙,它能够帮助你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找到心灵迷宫的出口,拥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 傲骨剑洲

    傲骨剑洲

    穿越男萧绝夜,眼看着自己的妹妹死去而无能为力,两世为人,都失去了最爱的妹妹,萧绝夜怒了。发誓要手刃真凶,但是修炼天赋却是让人不敢恭维。经历了无数打击,萧绝夜的转折点来了,看草根如何逆袭。
  • 墨染红尘

    墨染红尘

    我并不擅长写简介,因为认为简介限制了我的思想,我是个随意的人,所以我可以随意更换男主。在某章的题外话中,可能会出现简介,如果你们真的想知道,请认真阅读吧!以上属个人想法,不喜勿喷~
  • 大荒神侠传

    大荒神侠传

    上古神侠,唯我独尊。八荒六合,行者无疆。东方道宗,西方佛宗,北方真宗,南方灵宗,宗脉通三界;道义,侠义,宗义,情义,四义乱洪荒。少年身负血仇,脚踏悲歌,纵是聪俊无双,神力通天,也难逃神佛之掌。愿以此身此魂,护你一世安好,百岁无忧。
  • 重生之天字三号

    重生之天字三号

    她没有名字只有代号,她的代号是天字三号。天字三号忧伤,她都已经死了!为什么还要让她当鬼飘着?天字三号哀嚎,其实我很懒的一点都不想再活一次啊!面对腹黑高官的压迫,重生后的天字三号决定还是躺平算了,反抗什么的太累。
  • 续白话聊斋故事(中)

    续白话聊斋故事(中)

    关于聊斋故事类的书,也有不少,我以前也看过很多,觉得很不过瘾,自己又看得懂文言,为何不自己来编写一部《白话聊斋故事》呢,便开始动手了。既然要写,都要写得和前人有点不一样,那本书的不一样在什么地方,首先,采用流畅生动的现代语言,体现出了现代语言的美感。其次,我也参考了各种已出本书了的,有关聊斋故事书的选编情况,自己再把《聊斋志异》通读一遍,尽量做到不遗漏优秀编目,把最精彩的聊斋故事,呈现给大家。再次,本书极尊重原著,而又富有个人特色,克服了文言转化为现代语言的呆板,显出原著的韵味。改编《聊斋志异》的书很多,希望本书能脱颖而出,真正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