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40500000054

第54章 苏辙卷(13)

圣人不然,以为天下之人,不幸而有罪,可以刑,可以无刑,刑之,而伤于仁;幸而有功,可以赏,可以无赏,无赏,而害于信。与其不屈吾法,孰若使民全其肌肤、保其首领而无憾于其上;与其名器之不僭,孰若使民乐得为善之利而无望望不足之意。呜呼!知其有可以与之之道而不与,是亦志于残民而已矣。且彼君子之与之也,岂徒曰与之而已也,与之而遂因以劝(7)之焉耳。故舍有罪而从无罪者,是以耻劝之也;去轻赏而就重赏者,是以义劝之也。盖欲其思而得之也。故夫尧舜、三代之盛。舍此而忠厚之化(8),亦无以见于民矣。

【注释】

(1)胜:胜过,超过。引申为刻意统治。

(2)罪戾:罪过。

(3)别白:分辨明白。

(4)爱其赏:吝惜他们的赏赐。

(5)忍人:容忍,放纵别人。

(6)爵禄:爵位薪俸。

(7)劝:鼓励。促进。

(8)化:教化。

六孙名字说

予三子:伯曰迟,仲曰适,叔曰逊,始各一子耳,予年六十有五,而三人各复二子,于是予始六孙。

昔予兄子瞻(1)命其诸孙皆以竹名,故名迟之子长曰简,幼曰策。《易》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故简之字曰业。《乾》之策(2)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易》之始未有策也,文王演而重之,然后策可见。故策之字曰演。适之子长曰籀,幼曰范。书(3)起于篆,而究于隶。史籀始篆,篆隶皆成于滋也,故籀之字曰滋。范,法也。王良与嬖奚乘,不获一禽,曰:“我为之范,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4),一朝而获十。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故范之字曰御。逊之子长曰筠,幼曰筑。始予得罪于朝,而放于筠,逊从而筠生。传曰:“礼之于人,如松柏之有心也,如竹箭之有筠(5)也。”皆其坚者也。故筠之字曰坚。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为山者必筑。前无所见,则未成一篑而止;苟有见矣,则虽覆一篑而进。进而不止,虽山可成也,故筑之字曰进。

予盖老矣,而三子方壮,将复有子,而予不及见乎则已矣,如犹及见焉,则又将名之,俟其长而示之,使知名之之意焉可也。

【注释】

(1)子瞻:苏辙的哥哥苏轼,字子瞻。

(2)策:占卜用的蓍草。

(3)书:指书法。

(4)诡遇:指打猎时不按礼法规定而横射禽兽。

(5)筠:竹皮。

上皇帝书

熙宁二年三月日,具位臣(1)苏辙谨冒万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

臣官至疏贱(2),朝廷之事非所得言。然窃自惟,虽其势不当进言,至于报国之义,犹有可得言者。昔仁宗亲策(3)直言之士,臣以不识忌讳得罪于有司,仁宗哀其狂愚,力排群议,使臣得不遂弃于世。臣之感激,思有以报,为日久矣。今者,陛下以圣德临御天下,将大有为以济斯世,而臣材力驽下(4),无以自效,窃听之道路,得其一二,思致之左右。苟惩创前事(5),不复以闻,则其思报之诚,没世而不能自达,是以辄发其狂言而不知止。

臣闻善为国者,必有先后之次,自其所当先者为之,则其后必举。自其所当后者为之,则先后并废。《书》曰:“欲登高,必自下。欲陟遐(6),必自迩(7)。”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然世之人常鄙其下而厌其近,务先从事于高远,不知其不可得也。《诗》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以为田甫田而力不给,则田茀(8)而不治,不若不田也。思远人而德不足,则心劳而无获,不若不思也。欲田甫田,则必自其小者始。小者之有余,而甫田可启矣。欲来远人,则必自其近者始,近者之既服,而远人自至矣。苟由其道,其势可以自得。苟不由其道,虽强求而不获也。臣愚不肖,盖尝试妄论今世先后之宜,而窃观陛下设施之万一。以为所当先者,失在于不为。而所当后者,失在于太早。然臣非敢以为信然也,特其所见有近于是者,是以因其近似而为陛下深言之。

伏惟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庶政(9),聪明睿智,博达宏辩,文足以经治(10),武足以制断(11),重之(12)以勤劳,加之以恭俭。凡古之帝王,旷世而不能有一焉者,陛下一旦兼而有之矣。夫以天纵之姿,济之以求治之心,施之于事,宜无为而不成,无欲而不遂。今也为国历年于兹,而治不加进,天下之弊日益于前世。天下之人未知所以适治之路,灾变横生,川原震裂,江河涌沸,人民流离,灾火继作,历月移时,而其变不止。此臣所以日夜思念而不晓,疑其先后之次,有所未得者也。

夫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而已。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昔赵充国论备边之计,以为湟中谷斛八钱,籴三百万斛,羌人不敢动矣。诸葛亮用兵如神,而以粮道不继,屡出无功。由是观之,苟无其财,虽有圣贤,不能自致于跬步(13)。苟有其财,虽庸人可以一日而千里,陛下顷以西夏不臣,赫然发愤,建用兵之策,招来横山(14)之民,将夺其险阻,破坏其国而后已。方是之时,夏人残虐失众,横山之民厌苦思汉,而又乘其荐饥,苟加之以兵,此非计之失者也。然而沿边无数月之粮,关中无终岁之储,而所兴之役,有莫大之费。陛下方且泰然,不以为忧,以为万举而有万全之功。既而边臣失律,先事轻发,亦既入践其国,系虏其民矣。然而陛下得其地而不敢收,获其人而不敢臣,虽有成功,而不能继也,其终卒致于废黜谋臣而讲和好。夫陛下谋之于期年(15)之前而罢之于既发之后,岂以为是失当而悔之哉!诚无财以善其后尔。且夫财之不足,是为国之先务也。至于鞭笞四夷,臣服异类,是极治之余功,而太平之粉饰也。然今且先之,此臣所以知其先后之次有所未得者也。

今者陛下惩前事之失,出秘府(16)之财,徙内郡之租赋,督转漕之吏使,备沿边三岁之畜(17)。臣以此疑陛下之有意乎财矣,然犹以为未也,何者?秘府之财,不可多取,而内郡之民,不可重困(18)。可以纾目前之患,而未可以为长久之计。此臣所以求效其区区而不能自已也。

盖善为国者不然,知财之最急而万物赖焉。故常使财胜其事而事不胜财,然后财不可尽而事无不济。财者车马也,事者其所载物也。载物者常使马轻其车,车轻其物,马有余力,车有余量。然后可以涉涂泥而车不偾(19),登坂险而马不踬(20),今也四方之财,莫不尽取,民力屈矣。而上用不足,平居惴惴(21),仅能以自完,而事变之生,复不可料。譬如敝车羸马,而引丘山之载,幸而无虞,犹恐不能胜,不幸而有阴雨之变,陵谷之险,其患必有不可知者。故臣深思极虑,以为方今之计,莫如丰财。

然臣所谓丰财者,非求财而益之也,去事之所以害财者而已矣。夫使事之害财者未去,虽求财而益之,财愈不足。使事之害财者尽去,虽不求丰财,然而求财之不丰,亦不得也,故臣谨为陛下言事之害财者三:一曰冗吏,二曰冗兵,三曰冗费。

冗吏之说曰:请原古之所以置吏之意,有是民也,而后有是官,有是官也,而后有是吏,量民而置官,量官而求吏,其本凡以为民而已,是以古者即其官以取人。郡县之职缺而取之于民,府寺之属缺而取之于郡县。出以为守令,久以为卿相。出入相受,中外相贯,一人去之,一人补之,其势不容有冗食之吏。近世以来,取人不由其官,士之来者无穷,而官有限极。于是兼守判知之法生,而官法始坏,浸淫分散,不复其旧,是以吏多于上,而士多于下,上下相窒(22)。譬如决水于不流之泽,前者未尽,来者已至,填咽充满,一陷于其中而不能出。故布衣之士多方以求官,已仕之吏多方以求进,下慕其上,后慕其前,不愧诈伪,不耻争夺,礼义消亡,风俗败坏,势之穷极,遂至于此。夫人情纾则乐易,乐易则有所不为;窘则懑乱(23),懑乱则无所不至。今使众人相与皆出于隘,足履相蹑,肩肘相逮(24),傍徨而不得进,又将禁其奔走而争先者。苟将禁之,则莫如止来者而辟其隘。今也驱市人而纳之,不胜其多也,设险于中涂而艰难之,是以法愈设,而争愈甚。惟陛下以时(25)救之,下哀痛之书,明告天下,以吏多之故,与之更立三法。

其一,使进士诸科增年而后举,其额不增,累举多者无推恩。其说曰:凡今之所以至于不可胜数者,以其取之之多也,古之人其择吏也甚精,人知吏之不可以妄求,故不敢轻为士,为士者皆其修洁之人也。今世之取人,诵文书,习程课,未有不可为吏者也。其求之不难而得之甚乐,是以群起而趋之。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为士者日多,然而天下益以不治。举今世所谓居家不事生产,仰不养父母,俯不恤妻子,浮游四方,侵扰州县。造作诽谤者,农工商贾不与也。祖宗之世,士之多少,其比于今不能一二也。然其削平僭乱,创制立法,功业卓然,见于后世,今世之士,不敢望其万一也。士之多不及于今世,而功则过之,无足怪者,取之至少,则人不敢轻为士,其所取者,皆州郡之选人也。故为是法,使人知上意之所向,十年之后,无实之士将不黜而自灭。且夫设科以待天下之士,盖将使其才者得之,不才者不可得也,吾则取之而彼则不能得,犹曰虽不能得而累举多者,必取无弃,则是以官徇(26)人也。且累举之士,类非少年矣,耳目昏塞,筋力疲倦,而后得之,数日而计之,知其不能有所及也,则其为政无所赖矣。今有人畜牛羊而求牧,既取其壮者,又取其老者。取其壮者曰:“吾取其力也。”取其老者曰:“吾怜其老也。”如怜其老而已,则曷为以累牛羊哉!苟诚以为有遗才焉,则今所谓遗逸之书,有以收之矣。

其二,使官至于任子(27)者,任其子之为后者,世世禄仕于朝,袭簪缓而守祭祀,可以无憾矣。然而为是法也,则必始于二府(28)。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天下不服,而求法之行,不可得也。盖矫失以救患者,必有所过而后济。臣非不知二府之不可以齿庶官(29)也。

其三,使百司各损其职掌,而多其出职之岁月。其说曰:“百司,臣不得而尽详也。”请言其尤甚者,莫如三司(30)。三司之吏,世以为多而不可损,何也?国计重而簿书众也。臣以为不然。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以简自处,而以繁寄人。以简自处,则心不可乱;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以繁寄人,则事有所分;事有所分,则毫末不遗,而情伪必见。今则不然,举四海之大,而一毫之用必会于三司,故三司者案牍之委(31)也。案牍既积,则吏不得不多。案牍积而吏多,则欺之者众,虽有大利害,不能察也。夫天下之财,下自郡县而至于转运。转相钩较,足以为不失矣。然世常以转运使为不可独信,故必至于三司而后已。夫苟转运使之不可独信而必三司之可任,则三司未有不责成于吏者,岂三司之吏则重于转运使欤?故臣以为天下之财,其详可分于转运使,而使三司岁揽其纲目,既使之得优游以治财货之源,又可颇损其吏,以绝乱法之弊。苟三司犹可损也,而百司可见矣。

然而此三法者,皆世之所谓拂世戾俗(32),召怨而速谤者也。今且将行之,臣非敢犯众人之怒而行此危事也,以为有可行之道焉。何者?自台省六品、诸司五品,一郊(33)而任一人,自两制以上,一岁而任一人,此祖宗百年之法,相承而不变者也,而仁宗之世则损之;三载而考绩无罪者迁其官,自唐以来,亦未始有变者也,而英宗之世则增之。此二者,夫岂便于世俗哉!然而莫敢怨者,以为吏多而欲损者,天下之公义,其不欲者,天下之私计也。以私计而怨公义,其为怨也不直(34)矣。是以善为国者,循理而不恤(35)怨。非不恤怨,知其无能为也。且今此三法者,固未尝行也,然而天下亦不免于怨,何者?士之出身为吏者,损其生业,弃其田里,以尽力于王事,而今也以吏多之故,积劳者久而不得迁,去官者久而不得调,又多为条约以沮格之,减罢其举官,破坏其考第,使之穷窘无聊,求进而不遂,此其为怨,岂减于布衣之士哉!均之二怨皆将不免,然使新进之士日益多,国力匮竭而不能支,十年之后,其患必有不可胜言者。故臣愿陛下亲断而力行之。

苟日增之吏渐于衰少,则臣又将有以治其旧吏,使诸道职司,每岁终任其所部郡守监郡,各任其属,曰:自今以前,未有以私罪至某,赃罪正入已至若干者,二者皆自上。钧其轻重而裁之,已而以他事发,则与之同罪,虽去官与赦不降也。夫以私罪至某,赃罪正入已至若干,其为恶也著矣。而上不察,则上之不明亦可知矣,故虽与之同罪而不过。

同类推荐
  •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成果早已卷帙浩繁,但是,由于经典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往往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研读和阐释。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作者在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研读原小说的基础上,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解析、人物形象剖析、艺术建构探析、文本对比分析和故事章节评析中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的独立见解,让文学研究者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把握和解释小说内涵。该著作的五部分互为关联、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成的逻辑链来阐释该部小说。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我最亲爱的

    我最亲爱的

    一位名场阅历销年华,每天在最紧张的新闻媒体前线调兵遣将,早识人间哀乐,心事颇有的中年父亲,带着一对古灵精怪,花样百出,黏时让你烦,不理时让你忧的青春女儿。一个屋檐下,三人如何互动过活?“西瓜你个芭乐咧”,看过女儿的“宇宙无敌成绩单”后,父亲这样说。“鸟咧?”染着一头黄发,如今整天只想跟男孩子打篮球的女儿如此回答。自认每天过着惊险生活的老爸,不禁想念起不过几年之前,还爱看鸟爱画画,成天爱黏跟老爸团团转,一身灵气的同一个女儿。怎么会这样?short time passing而已,到底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是作者近二十年来所撰写的有关中国古典文艺学与美学方面的研究文章的汇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生要是关于中国古典文艺思想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全书以现代阐释与历史还原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一些重要范畴、命题或理论形态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作了深入剖析,并对20世纪以来有关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一些重要研究作了学术史清理。批判性地把握中国古典文艺美学问题的起源语境和演变历史的谱系学,注重其理论精髓、文化基质和精神原型的敞现及其现代意义的发掘,是作者的重要学术追求,也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所汇集的研究义章的一大特色。
  •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语言学的教科书都这样写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在人类世界中,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也许没有语言人可以维持生理、生命的延续,但决不会有精神世界。没有了精神的世界,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也就意味着不会有今天的人类进步和社会繁荣。正是因为语言和水、空气、食物一样之于人类太重要了,而且习以为常了,理所当然了,以至于人们反而又不以为然起来。人的心理往往就是这样,当你习惯了某样东西,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当你真正失去的时候,需要它的时候,才会觉得它的可贵。
热门推荐
  •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本书集结2011年学术界在“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方面的优秀论述,话题涉及传播技术研究、传播理论研究、传播艺术研究、传播实务研究等。
  • TFboys源宝我爱你

    TFboys源宝我爱你

    去起点搜影帝的萌宝宝这是晴晴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 不愿再爱你

    不愿再爱你

    “如果时间从新来过,我愿我没有遇见你,更没有爱上你”“不!如果…如果时间从新来过,我会抓住你的手不让你走”雨还在下,寒冷的风吹着空荡荡的大街上,发出呜呜的哽咽声,穆以安从来没有这么慌张过,要失去她了吗?那个坚强不屈的女子!那个微笑面对背叛的女子!那个他一生最爱的女子!林夕一声不响的闯进了他的生活,带走了他的心…如果你要走!能不能把我的心还给我!
  • 赛车道上的感动宣言:长寿化工企业文化解读

    赛车道上的感动宣言:长寿化工企业文化解读

    本书以用文化的独特视觉和理性思考剖析在长寿化工发展历程中,尤其是改革改制资产重组以来的主要成就及企业的文化现象。全书由历史足音、特别关注、亮点聚焦、价值观念、编后感言:灵魂的震撼等板块构成。
  • 后院要起火:暴走萌妃不好惹

    后院要起火:暴走萌妃不好惹

    相关番外在新文《恶女擒夫:邪帝请轻轻》的前面的作品相关,需登录网站才能看到好像,免费看,么么哒,另新文求支持!!穿越成私生女,被人欺负,凌辱,陷害怎么办?西陵蓝用行动告诉你:揍他,揍她,再揍他!现代超级财阀公主,携神秘能量石穿越,武力翻倍,揍人爽到爆!美男环绕,小弟成群,变态暗恋者,呆萌小和尚……西陵蓝杀马盟誓,“楚天幕,从此,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如有违背,当如此马……”楚天幕擦汗:这丫头太狠太暴烈,不过,本王喜欢!
  • 上古世纪之情劫

    上古世纪之情劫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所谓情劫不过于此,以情为劫,又因劫而生情,是为上古之恒律。
  • 重生之皇后炼成记

    重生之皇后炼成记

    冷面女间谍穿越成了懦弱乡村童养媳,她元芷汀岂是任人欺负的小绵羊?打养母?小意思!谁爱说谁说!断了恶霸的子孙根?这种人渣的子孙也好不到哪去,留下来只会继续祸害人间!闯皇宫、闹江湖,俘获一大堆美男的芳心,组建天下最大的情报组织天网……不过这是谁家的妖孽男,为什么追着她不放,就她这副没发育的小身板他竟然也看得上?还上下其手?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拳打过去,这妖孽男却说被毁了容,要她对他负责?毛线啊,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反恐精英之小李飞刀

    反恐精英之小李飞刀

    震古烁今的风云第一刀,选择了最冷门的格斗系暗器类。于是,神话再现......小李神刀,冠绝天下,出手一刀,例不虚发!高斯狙击?不及我三寸刀芒!百枪齐鸣?敌不过暴雨梨花!——————书友Q群:54762602
  • 颠覆天下之寒殇

    颠覆天下之寒殇

    一个被抛弃在异国十年的公主,十年匆匆而过,她化身雪山门主,她亦不是十年前的她了,重回宫门,她只为复仇而来,她本以为自己的心可以坚若磐石,可是最终还是深陷感情囹圄,她爱上了一个最后伤她至深的人,原来她所认识的他,原来只是表象,他之前的身份全是幌子,身份揭穿后她才恍然大悟,原来她的复仇只是在为别人做嫁衣。
  • 南宋农家女

    南宋农家女

    一次电梯故障,她成了她,一个古代农家女。新家无缘见,山谷恶人缠。端屎送尿忙,喂饭按摩常。牛羊鸡鸭鱼,果蔬野物粮。夏热到冬凉,朝夕话家常。曲终人散各奔东西,世外桃源那些过往,是黄粱一梦?还是…**不架空,背景南宋,不改变历史不抹黑历史人物。女主小人物,在语言不通、文字不通、女红厨艺比容貌更重要的宋朝挣扎前行。行文前笔者已翻阅大量资料古籍,旨在复原最真实大宋风土人情,欢迎考据党纠错。家长里短琐碎文,烟火气息浓。古典美食多多,可以当美食文看。无宫斗,无宅斗,无极品亲戚,无金手指脑残致富史,无狗血一见钟情桃花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