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7700000032

第32章 禅净密三者的关系

禅宗的“明心见性”,净宗的“花开见佛悟无生”,以及密宗的“即身成佛”,三者之间有何区别?密宗最高的法为“大圆满法”,古时候所传的“大圆满法”,与现在所传的截然不同。净宗和禅宗的法,与现在的也不一样。今天要讲的是古时候的三种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说净宗所谓的“花开见佛悟无生”,我们先放下“花开见佛”不讲,来谈“悟无生”。究竟到了哪种境界才叫“悟无生”?悟到什么才叫“悟无生”?如何做才能悟到“无生”?大家都知道“无生”意味着“无灭”,“有灭”意味着“有生”。

禅宗讲的“明心见性”,何为“心”?何为“性”?讲到这里,每个人心中都要有自己的答案。我讲的是我的答案与见地,未必能代替你们的知见。“心”究竟是什么东西?“性”又是什么境界?为什么说“性”是“见”,“心”是“明”?实际上“心”也可以“见”。如何见自己的心呢?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见到自己的心。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我们的“心”。只是因为没有明心,见到了也如同未见,这叫“见而不明”。

“性”是通过明心而见,如同“水中盐”“色里青”。如果没有我们的心,那么山河大地中的飞、潜、动、植都不存在。佛祖说得非常到位: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可事实上又有几个人明白这八个字的含义呢?天天都见到自己的心,但从未明白。

如果自己的心不动念,不去分别宇宙中的飞、潜、动、植,它们是否还存在?六祖说:“风未动,幡未动,乃仁者心动。”我曾问过一个和尚,如果心不动,风和幡是否还在动?也有人会问我:不去分别桌子、山洞,它们是否还存在?在座的是否也有人会问这个问题?我直到好多年后才明白这个道理,宇宙中的飞、潜、动、植,如果不去分别,根本不存在。

“心”能让我们明白,是借助外界形形色色的存在。是因为心动了念头,接着它们才存在。也就是说:“聚色唯心,无心亦无色。”心的根本又是什么呢?虚幻不实的为“心”,不增不减的为“性”。有形的被无形的主宰,生灭的以不生灭的为根。心是相,性为根;心是性的用,性是心的体。“花开”指的是明心,“无生”指的是见性。所谓“即身成就”,指的就是当下“悟无生”,悟到生灭不定的“心”,以及不增不减的“性”。

藏密修法中最高的是大圆满法。当唐朝汉传佛教传入藏地以后,为了在当地落地生根,逐渐吸收了当地苯教(巫教)的法术。而当地苯教为了不被佛教吃掉,也吸收了佛教的思想。就像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为了不被中国的儒教、道教吃掉,便“入乡随俗”,吸收了儒家、道家的思想一样,否则就会被排斥。

又如同你们来到这里,如果不能适应这里的环境,也会被环境所淘汰;如果没有把这里当成家,也会很快走掉一样。佛门中有一句话:“有缘同住,无缘走人。”出家人称为“云游僧”,没有固定的家,处处为家,心安就是家。如果没把这里当成家,你难受,常住也难受。

佛教中有“三不管”:“学法不管”,想学哪种法,没人管;“拜师不管”,想拜哪个师父就拜哪个师父,没人管;“还俗不管”,你想还俗,将衣钵交给一位清净比丘(比丘尼)就算还俗了。如果偷偷摸摸回家,衣钵没有交给一个清净比丘(比丘尼),因果要自负。如果交给了一个清净比丘(比丘尼),并诉说原因,就意味着把戒舍掉了。拜师学法(也就是参学),都没有人限制你,佛门里非常民主。

唐朝的佛教传到西藏以后,也是如此。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把佛教带到了西藏,但并未要求藏人学习佛教,只是把教理进行了传播,藏人逐渐接受了佛教。唐朝是佛教的鼎盛时期,也是禅宗的鼎盛时期,所以藏传佛教带有汉传佛教的特色。藏人要想学习禅宗,必须有“大圆满法”的基础。

实际上最高的法是禅之一法。一个人能“即身成佛”,是因为他明白了自己的心性,亲睹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净土宗讲“一心不乱,净念相续”,如果想达到禅宗的“明心见性”,不能“净念相续”,又如何达到呢?当净念相续,不再散乱时,才能见到心性。“净”是清净无染,“相续”是永不间断。用禅宗的话来讲就是:时刻觉照,没有间断。只是各宗各派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阐述同一个事物、同一种境界。比如中国人叫“桌子”,英文则叫“table”,所用的名词不同,实际指的是同一样东西。如果相同,就无宗可分,也无民族可分了。

净土宗的“都摄六根”,禅宗的“六根关闭”,密宗的“中脉打通”,都是一个境界。只有六根关闭,才能达到净念相续、制心一处,进而开通中脉,达到开顶,出神入化。因为从未达到这个境界,所以才各执一端,都说自己的宗派最高。如果一门修通,则门门通达,法法平等。正因为哪个法都没有弄明白,所以给你任何法,你都觉得不相应,不究竟。

正如佛门所讲:“心清净,则国土清净;心不清净,则国土不清净。”如果你的心不安,来到东华山也不会安;如果你的心安,到任何地方都会安。如果你的心不清净,就是阿弥陀佛把你接到西方净土,你也不会清净,也会认为是五浊恶世。如果在娑婆世界解脱了,到任何地方都是净土世界。

有的人讲“有禅,有净,如虎添翼。”其实讲的人不懂,禅与净并没有区别。还有人说,禅为上智之人所行,密为中智之人所修,净为下智之人所依——这是凡夫之见,果地圣人没有三者之分。所谓法有区别,是因为心性未修圆满,还在途中。如果到了源头,又有什么两样呢?无论哪宗哪派,都是心在修。千百年来都在谈论“学佛就是修心”,通俗点讲,就是修思想。思想未修端正,就如同建高楼没有打好地基。

究竟修好了是什么状态?是慈悲,是博爱。但这仅是我们的境界。佛是什么?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正因为他是无形无相的,所以就像水一样,放在什么形状的模具里冷冻,就变成什么形状的冰块。他会根据外在环境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刚才讲到“性”是心的根,“性”究竟是什么呢?就如同一棵树木开花结果,是一种现象。如果没有树根的存在,怎么可能开花结果呢?所以心犹如开花结果的现象,性如同树根。为什么说本来面目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本来面目即是佛性,即是自性。

至于“自性”的名称,佛教中有几十个、上百个,都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我们的心性。就像一个人今天穿这套衣服,明天穿那套衣服,一生中穿了无数套,人有没有变呢?同理,本来面目也是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在各宗各派中,古今中外都在找它。各个宗教都知道有个不生不灭的东西,找到了它,就是“佛”,就是“神”,就是“上帝”。可是我们现在连最基础的身体都没有修通,更不用说修思想,修心性了。

为什么好多出家人身体都不好,越修,身体越不好;而整天晃荡混日子的人,身体反倒还好?都说“学佛消业障”,身体不好说明业障很重,又如何教化别人?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实际上修行修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魔或违缘。只有当一个人曾经入过定,对病魔的考验才能有所抵御。但是,只有能随时进入四禅八定,才能彻底降伏病魔。能随时入定,就能坐脱立亡。而出四禅八定就如同死而复生的过程。

好多修行人都想要一个方法,喜欢有形有相、把握得到的东西。可是给了他,他又觉得没有用。因为有为法修到一定程度就修不上去了。要解决根本问题,必须从心性上下手。据我这两年的观察,好多人连有为法都没修好,就想放下有为法去修无为法。当把无为法给了他,他又根本不受用。

其实无论做什么,比如出坡劳动,挖菜地、种树、种菜,只要把身、心、物三者融为一体,就是在定中,就是“无为法”。如果挖菜地时,突然想到要到街上买东西,三者就没有融为一体。

你们会想:这是不是一种执著?最初的“定”就是一种“执著”。能执著,说明你降伏了心,会使用心了。如果你没有一颗贪心,修道也没有力量。因为修道也是贪。世界上没有不贪的人。修行人是最贪的。想成佛,获得整个宇宙,难道不是贪吗?既然如此,念佛的时候,你能否做到身、心、佛号融为一体?坐禅观空时,能否做到身、心、空融为一体?修密时,能否身、口、意同一体?

世间事与出世间法相比,如同“九牛一毛”。连“一毛”都得不到,就想要“九牛”,怎么可能呢?大家做事都做不好,行为这么粗糙,将来转到修行上,怎么用功呢?每个行为都是“心性”的显现,做任何事都与修道一样。

好多人念佛、打坐都是抱着“随缘”(随大流)的心态:大家上天堂,他随着去;下地狱,他也随着去。真正开悟的人“随缘”是另外一回事。凡夫因为愚昧,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能“随缘”。真正知道了,怎么可能“随缘”呢?既然随缘,为什么还要讲正知、正见、正思维、正精进呢?

你一听,可能又会说:“我不随缘,坚持自己的原则,全身心投入地去追求我想要的东西。”实际上一个凡夫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薄地凡夫是前念、后念,念念不同。圣人是今念、明念,念念是一。

同类推荐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地区的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共同存在并得到发展,而且没有产生剧烈的文化冲突,正如德国学者哈拉尔德。米勒所认为的那样,国家对待文化的不同态度,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国家内,各民族绝大部分时间和睦相处所产生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兼容精神,都为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提供了优越的人文社会环境。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本书是文人讲《心经》,借文学人物,用心参悟。作者亲近三宝,生活中有感悟,诵经时能感通,读书时有感应,其用通俗语言讲经,引人颂善,以《金瓶梅》里的芸芸众生为案例,用心良苦。本书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开示。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后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热门推荐
  • 准一号校花

    准一号校花

    朱子妍刚考入大学不久,便被爸爸以约法五章限制了自由,俗话说,臣在外君令有所不授,在学校里,朱子妍仍然放荡的象匹小野马。
  • 冷情女王:追问苍生

    冷情女王:追问苍生

    (正文以完,放心戳)本是天上仙间一枚米虫,却不想被迫卷入了阴谋。当她褪去一身众人仰望仙骨!当她不在是那个她,他却愿随她堕入了凡间!他一样惊才绝艳,绝世无双却跟在她的身后,守护着她,他爱她他宠她,他从不左右她的生命,原伏在她的身下,天高任她飞!当尘归尘,土归土!那所谓的东方之主归位!他和她又该何去何从……
  • 相道神

    相道神

    相由心生,命由天定。世人皆以为能离五行之外,命理之余,可堪之,岂不落套;以相走天下,相天下鸿运仕途,算未来凶吉祸福。半仙儿,半仙儿,怎么说也是个仙儿呀…………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重新之庶女崛起

    重新之庶女崛起

    “如果,如果能够重新再活一遍,一定,不要这么狼狈。”冰冷的湖水上,不住的有气泡冒出,一个白衣少女缓缓下沉,她睁着眼,看着岸边几重模糊的身影,眼里泛着绝望,更多的却是解脱,有泪泛出,和着这冰冷的湖水,将她包裹,一片黑暗袭来,渐渐的将她淹没。前世她为了在乎的人而活,如果在来一次她一定要为自己而活,抛弃所有的怜悯,让一切负她的都要付出代价。
  • 史上第一掌门

    史上第一掌门

    穿越了,而且成了一派之尊!看起来似乎不错,只是这个门派似乎弱了点,人也少了点……“师兄,师傅说了,振兴本派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唯一的同门师妹一脸不爽的说道:“如果你做不到的话就赶紧将掌门之位让给我吧!”
  • 稻盛和夫谈成功方程智慧

    稻盛和夫谈成功方程智慧

    本书包含稻盛和夫的主要思想、以及其成功的智慧和经验,涵盖成功之道、人生哲学、经营智慧等多方面的内容,对成功所需要的梦想、追求、心态、行动、实践、做人等各个要素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独特的视角,全方面展现了稻盛和夫的智慧精髓和成功精华。无论是对渴望汲取经验助己之力以取得更大成就的企业经营者,还是胸怀抱负、立志有所作为的有志青年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都能从本书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 至尊煌神

    至尊煌神

    吞世间武体,噬万般法相,强己身本源,铸就无上霸体!被封印了血脉的废柴少年,意外吞噬灵丹令血脉觉醒,神奇的功法、妖异的心法都能瞬间掌控!踩踏天才、威压圣王,他逆天修行,凭借自身的天赋与无数的奇遇,最终踏上了无极巅峰。皇族娇女、妩媚魔姬、美艳师妹……在他身边争奇斗艳。
  • 戏如人笙

    戏如人笙

    有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何尝不是呢!舞台的戏子,只不过是现实中的一份子,戏子的出现只是为了让过去的故事一一重现。没有一个人可以逃避现实,即使你不面对现实,现实也会面对你。逃避只不过是懦弱的一面,当你学会面对现实这世界会呈现给你不一样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