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2600000026

第26章

七十七、无聊的县机关生活

风风雨雨的1974年过去了,1975年又会怎么样呢?

我们这些小民,品咂着1972年“解冻”以来的政治反复,渐渐明白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这些个人,成心不让老百姓过正常生活。稍有安定,他们就如芒在背,要折腾,非搞得“霜刀风剑严相逼”不可。

他们嘴里的“斗争”,就是不断地恐吓。

他们以为,人是可以吓老实的,人心是可以无限制被欺辱的。

那年头的人,可怜啊,一年一年地在盼,犹如“夜半三更盼天明”《闪闪的红星》插曲的歌词)。

年初,县知青办忽然来了两个人,一老一少,年轻的是一位年纪比我大得多的上海知青。

两人跟我谈了一番话,似有考察之意。过了两天,公社就通知我,临时抽调到县知青办去工作。

原来,我到处投稿,名声渐渐大了。县知青办有个刊物,我也投了稿,他们印象极好,正逢需要人手,就决定把我抽上去“帮忙”。

这就是机会。

如果我当初搞写作,是为创造上进的机会的话,这就来了。可是,自从看了《约翰?克里斯朵夫》之后,我的写作,就不那么功利了,而是为了精神世界更上一个层次,以免成为凡夫俗子。

这机会若是放到现在,不是“想什么,就来什么”吗?

想想看,我被卡在农村出不去,县知青办抽调我临时帮忙——帮好了,他们能亏待我吗?县知青办是干什么的?

但是——我志不在此。

年轻人的懵懂,无可救药。

我怀着抵触情绪,到了县里。进了知青办,我才知道他们要我来干嘛,就是当实习干部。说起来是个机会,可对于当时的我,是个苦差事。

在机关里混,一般的小白人,还真得有个适应过程。

我最不适应的,有两点。一是,干部之间交往做事,是有一套规矩的,不按规矩办,就是菜鸟。二是,机关当时不干什么实事,我的任务,就是写点儿空话连篇的稿子,大部分时间是——干坐。

大好青春,在县机关的破屋子里干坐,面对着几个戴假面的官场油子,那滋味儿,怎生消受?

虽然不用跟“土垃坷”打交道了,但那种铺天盖地而来的窒息感,让我生不如死。

上班干坐着,又不能看书。我要是在这地方看《普希金文选》,那不等于当众贴反动标语了?

办公室临时安排我住在县招待所,也是个很枯燥的地方,设备简陋,厕所连电灯都没有。有一天晚上,我蹲在黑灯厕所,进来一个家伙,掏出家伙就朝我尿。我大叫,把他也吓一跳:你咋不咳嗽一声!”

我也不能适应县城的破烂环境,还不如农村。到处破破烂烂,小里小气。晚上下班,无处可逛,满眼是昏黄的路灯、寂寞的铁轨、鬼影憧憧的烂街道——就算县知青办将来把我留在县里工作,难道这辈子就在这种环境里玩完?

那一段时间,正好我在读《沫若文集》里的中短篇小说,小说描写的,是都市草民最无望的生活,看得我万念俱灰。

现在看来,我那时是得了抑郁症。

春天还远着呢,我还得就这么郁闷着。

那时候,县电影院正在上演朝鲜黑白电影《一个护士的故事》,我去看了,大为感动。

这故事,没有什么恋情,是战争故事。那是在洛东江战役中——朝鲜永远的骄傲——有一名人民军护士送一批伤病员回后方,突然遭遇美军登陆。形势突变,最初的喜悦荡然无存,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才回到三八线以北。

电影虽然是黑白的,但因为模仿了苏联电影,所以有的画面很唯美。

这电影使我触动的地方,一个是,电影里的“同志情”为何这么感人?我在现实生活中,却为何什么也感觉不到?二是,画面之美,有苏联风格,令人油然而生怀旧之情;三是,女主角温柔漂亮,让人心头温暖;四是,女卫生兵给伤病员煮饭,是热腾腾的大米饭,看得人馋涎欲滴。

电影是失意人的梦境。我后来又连着把这电影看了两遍,也就是说,一共看了三遍,连台词都能背下来了。

这种精神状态,在机关里怎么能干好?那位上海知青在官场混得很溜了,见我不积极,感觉很不可理喻。他看我的那目光,似乎是说:天底下还有你这样没眼力见的?”

我知道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怎样,但,我不能强颜欢笑。

就这样僵持了一个多月,到3月份,知青办那位老同志通知我“下岗”。我松了一口气,回农村去了。

七十八、《创业》预示了幸福一年

我放弃了现在大热门的所谓“公务员”生活,大喘一口气。这时候的形势又不大妙,年初,张春桥和姚文元各发表一篇“雄文”,要“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

姚文是八股,还是张文比较有“见地”,这是他们“文革”中那套理论的一个顶峰,提出了要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也就是说,连工人阶级的“8级工资制”,也是资产阶级的,农业方面不是国有制而是集体经济占多数,也是有危险的。

两文在《红旗》杂志发表,又印成单行本问世,来势汹汹。

那一阶段,关于“资产阶级法权”的解释和阐述,喧嚣一时。我对这问题极感兴趣,在两年后还为此专门研究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这问题,是不是如张春桥说的那么耸人听闻?大可存疑。列宁的意思,是再合理的制度也有不合理之处,但他不可能主张吃大锅饭。

我读着两位“理论家”的文章,心里暗叫不好。那年头,山雨欲来,总是这两位舞文弄墨的打头阵。

可是,政治局面的变幻,有非常奇特之处,张姚这回放了个空炮。大概在2个月下旬,我回家。我妈说,有一张单位的电影票,是下午的,你去看吧。

我懵里懵懂进了礼堂,大白天演电影,人不多。开演了,才知道影片叫《创业》。这片子,是以大庆劳模王进喜为原型拍的故事片。片子一开始,就让我震撼了一下,大概有十来分钟,上场的角色一句话也没有讲,全是镜头语言。这手法着实雷人!接下去,无论演员的表演,还是台词,都精彩迭出。

坐在我后面的是两个中青年女工,一边看,一边忍不住感叹:哎呀妈呀,咋这么好呢?”从头感叹到尾。

我震惊了。中国电影人是有才气的,只要摆脱压抑,气象就不一般。

凡“文革”以来的文艺作品,我在内心都嗤之以鼻,但对《创业》我不得不服。

看这路数,肯定又是在“四人帮”控制之外冒出的一个作品。

那时候,我还不大清楚,邓小平接替病重的周恩来,掌管了国务院,正在全面整顿。《创业》写的是石油战线的事儿,正与政治上的变动暗合。

《创业》后来闹了一场“官司”,四人帮打压《创业》,刚演了半个月就给禁演了,硬给电影安了“十大罪状”,还向下做了传达。

但据说,毛泽东对此事做了一个批示,同意《创业》发行。

那个夏天,全国文艺界的“老家伙们”欣喜若狂,把毛泽东的批示倒背如流。

知识分子家家户户,哄传江青失势,连她三年前接受美国女学者采访,在境外出了一本《红都女皇》的事儿,也给翻炒了起来。

这一年,好幸福,《创业》简直就是春风化雨。

“四人帮”自“文革”开始以来就权势熏天,以前他们也有过挫折,但都掩饰过去了,这次在《创业》上栽跟斗,是在全国人民面前丢了一个大脸。

一个电影,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又很受全国人民欢迎,就因为不是他们搞出来的,就这么压制,这哪是政治家,简直是小人。“四人帮”的臭,当时并不臭在他们的理论上,理论都是冠冕堂皇的,老百姓看不出什么来,他们栽就栽在这些小人之举上。

七十九、“坚持乡村的伟大胜利”

到1975年,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勃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了,1968年底,运动成为一种强制,除了侥幸者,适龄青年都要下乡。四人帮也控制了这个运动的理论调子。

最初时期,对于知青下乡的宣传,是田园诗式的。但在1971年底,因林彪事件爆出的一句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透露出了相反的信息。

此后,在1972年12月,又有福建莆田的乡村教师李庆霖,因当知青的儿子收入菲薄,口粮不够吃,日常费用还要家里倒贴的问题,上书毛泽东。毛泽东见信为之动容,亲自回信。

这李老头,算是知青的大恩人。他的信,在内部文件中全文传达,里面提到他儿子“下饭的菜吃光了,没有钱去再买;衣裤在劳动中磨破了,也没有钱去添制新的。病倒了,连个钱请医生看病都没有。其他如日常生活需用的开销,更是没钱支付。从1969年起直迄于今,孩子在山区务农以来,他的生活一切花费都得依靠家里支持。说来见笑,他风里来,雨里去辛劳种地,头发长了,连个理发的钱都挣不到。此外,他从上山下乡的第一天起,直到现在,一度没有房子住宿,一直是借住当地贫下中农的房子。”

这种悲惨的情形,惊动了高层领导,知青下乡的田园诗神话,当然也就维持不下去了。当时全国估计已有1000万以上的知青,他们也会把在农村看到的情况向家里人说。

因此,“四人帮”控制下的理论机器,就改换了腔调,不再粉饰太平了,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唱起了高调。

那就是,承认“三大差别”,即“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也就是承认农村还很落后,农民也辛苦得很,地位远远低于工人和干部。

而知青下乡,就是一场“缩小三大差别”的革命。

这就好比号召大伙儿去“精卫填海”一样。

那时候,有一句话,时常出现在知青下乡的官方理论中,叫做“坚持乡村的伟大胜利”。这个话,单提出来看,好像有语病。其实意思是说,一定要坚持在乡村。

由此就导出了“扎根农村”的说法,也就是号召知青放弃回城,放弃招工和上大学,宣称这是一种最彻底的革命态度。

那么,如果知青就这么一代一代地下乡,什么时候能填平城乡差距呢?官方不说。农村如何能在基本生活方面赶上城市的水平呢?也不说。

这种革命,谁能信?

革命,不就是要改善状况吗?

当时是不是有真诚信仰这一套的呢?

有,但人数很少,全国大概有几百个,估计不会超过500人——无论哪个时代,都有舍身忘我的赤子。

他们并不等同于遍布全国的知青典型。

当时的知青典型,有个人的,也有集体的。我在县知青办“帮忙”时,就随同省报记者去过我县一个先进集体户,那位记者要拍一组知青学习“理论”的照片。

来到这个模范集体户,我才知道,模范何以成为模范。这个集体户,是县里拨款盖的房子,一点儿也不像农村的房子,好比兵营一般整洁。集体户的知青,个个都牛哄哄的,见人带答不理。

我很惊讶,问同去的公社干部,那干部说:他们见的世面多了,一有运动,各家报社都来,连新华社的他们都敢不了,何况省报?”

这个模范集体户的知青,似乎也不干活儿,都有大队的各种职务,实际上就是农村的小干部。这些知青中的骄子,可能也会“坚持乡村”,但坚持在乡村干什么,就不一定了,我想是不会硬碰硬地去锄地。

省报记者只得放低身段,哄着他们坐到一块儿,找人现写了横幅标语,大家一本正经,面露微笑,拿着张、姚文章做阅读状,咔嚓咔嚓拍了十来张。刚一照完,知青们把书一甩,招呼都不打,就作鸟兽散了。

所以说,那个时代凡是知青学习、开批判会的新闻照片,您一张也别信,都是这么炮制出来的。

相片中的人,是知青不假,但那笑容,很可疑。

我们大队有一位下放干部在回城之前,提出要给我们集体户的人照一张照片,作为留念。我们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到田头去摆拍。

那张照片的画面,我还记得——我和其他小伙子,穿上白衬衫,挽起袖子,戴着仿军帽,年轻英挺。姑娘们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把大辫儿甩在胸前。我们在田间锄草。

当快门按下的那一瞬,所有画面中的人,都不期而然地笑了。

阳光明媚,蓝天如洗。一群青年,朝气蓬勃地在锄大地。

哪里有心灵压抑的阴霾?哪里有生活背面的丑陋?

后人是一点也看不到的。

同类推荐
  • 美洲现代作品

    美洲现代作品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的主要内容包括:布谷声里的大舅、露宿地平线、弦月挂在年关上、醋·乡情、大雪桃园、到秋的高处去、以零分的名义起誓、异乡的月亮、梦见沥泉、不要说我一无所有等。
  • 巴渝轶闻掌故(巴渝文化丛书)

    巴渝轶闻掌故(巴渝文化丛书)

    本书从民俗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讲述了巴渝地区各民族重要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故事和传说,全书分为七部分,分别是巴渝史话、文采风流、民间轶韵、名胜传说、名产掌故、艺海春秋、陪都轶闻等。
  • 世象警示录

    世象警示录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人物特写,第二部分案例写真,第三部分警网快讯,第四部分小说事态。收录了《怀念母亲》、《追忆父亲》、《风正一帆顺》等文章。
  • 为了逝去的青春

    为了逝去的青春

    闵凡利著的《为了逝去的青春/中国当代名家精品必读散文》中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像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每一篇作品不光有着音乐的亲和力,而且还有着文学的高倍纯度。
热门推荐
  • 撒旦校花很不良

    撒旦校花很不良

    枫华高级中学的风云人物,男生们大献殷勤却不得芳心的娇女。她就是撒旦级校花——于芊芊!可第一次失恋的当天喝醉酒还差点被强奸?迷迷糊糊地居然还强吻了救她的金发帅哥让他和她女朋友吵架?!最后还把人家的跑车吐得脏兮兮的?!天哪,她可以直接站在跨海大桥上面跳下去了!
  • 混沌天君

    混沌天君

    正人用邪法,其邪亦正之。邪人用正法,其正亦邪之。当百年一遇天才的光环脱落,天生绝脉无法进阶的秦川没有放弃自强。生死置之度外,却横遭万古老魔夺舍,岂料天生的绝脉反成了一线生机,一代老魔化作过眼云烟,秦川获得万古老魔极乐魔主的无上魔功——混沌极乐经。偷天换日,逆天改命。无上魔功证道,天生绝脉遮天!
  • 特工傲世:百变妖孽妃

    特工傲世:百变妖孽妃

    唐家三小姐唐婧微,在整个上流社会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她是上流社会所有男性的梦中情人。鹅蛋脸,明眸皓齿、柳叶弯眉、肤若凝脂,再加上高挑的身材,黄金般的比例,杨柳腰。对,她就是天生的狐狸精人物。然而?这样的甜心人物却是恐怖组织的天敌。
  • 千岁心

    千岁心

    这里的凡人,都是神族后裔,也是被神族抛弃的对象,他们人人可以活上千岁。所有的人都以为,只要修神,就能重返神界,免受轮回之苦。千千万万岁月的流失,验证了天帝的恶毒。神魔两族后裔相恋,生下一子,天赋异凛,神魔之术俱可修炼。魔族公主死前一口魔气,入轮回化作一名少女,不经意,拜入神族后裔门下,与神族相恋纠葛。唯一成神在望的清冷男子,却爱上了‘最俗气’的笨女子。看神魔如何生情,患难中,到底有多温暖……
  • 重生之旧貌新颜

    重生之旧貌新颜

    七年婚姻,没能耐得住一痒,苏络变成了弃妇,怨妇。死了又回来,生活逼得她改头换面,为自己生存一战。
  • 《穿越之王者天下.A》

    《穿越之王者天下.A》

    世界杀手排行第一美女杀手架空不知名时空,,扮猪吃老虎,,笑玩天下,调戏N多美男,
  • 西游记(下)

    西游记(下)

    中国四大古典著作之一,世界神话传奇经典著作!《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去往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有情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的险阻。以降妖伏魔,歌赞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
  • 倾世圣宠:极品皇妃太嚣张

    倾世圣宠:极品皇妃太嚣张

    天下美男这么多,英俊傲气的周将军、柔美如玉的王爷,道骨仙风的大师……各有千秋、绝代风华,皇上您以为自己是女人唯一争先恐后争夺的抢手货?后宫风云纷争,她苦中作乐,给帅哥抛媚眼,不断挑战九五之尊的底线!繁华落尽,妃舞凤华,舞出倾世之姿。
  • 龟巢稿

    龟巢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情深入骨:boss前夫请止步

    情深入骨:boss前夫请止步

    “女人,就算下地狱我也要拉着你”。他阴弩的模样恨不得将她拆吃入腹。三年来,她努力做好妻子的角色,可始终敌不过前女友的归来。“求求你,放过我“她委曲求全,将一纸离婚协议书递在他的面前,他却如藤蔓般将她缠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