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900000009

第9章 帝王碑刻治世思想的边地阐释(1)

白族主要聚居在以云南大理为中心的地区,在西南地区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拥有较高的文明,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白族较早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汉代武帝设立益州郡,对云南进行管辖,揭开了以白族为代表的各少数民族接受汉文化的序幕。唐宋时期,白族作为主体民族先后建立了南诏国和大理国两个独立政权。这两个政权存在的时间与唐宋王朝几乎相始终。元朝灭大理国后,首次将云南各少数民族纳入中央政权行省管理的体系中,同时对大理国段氏委任以总管世袭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南诏国、大理国时期白族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明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白族大姓氏族为首的土酋势力彻底消解,促使白族进一步融入到封建大一统的统治格局中。清朝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明朝的政策,继续推进白族文化向汉文化的转型。

从南诏到清代,在白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进程中,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帝王碑刻留存于大理。南诏国时期阁罗凤树立了《南诏德化碑》,元代留存《世祖平云南碑》,明清时期帝王碑刻则有数量众多的圣旨碑、敕封碑等。本章拟将古代帝王在大理御立或是镌刻圣旨的碑刻笼统冠之以“帝王碑”之名,作为白族古代碑刻中一个重要类群加以研究,探讨古代帝王碑刻所蕴含的帝王们治理云南边疆的思想精华,勾画古代白族上层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变迁,从少数民族区域文化的角度折射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融合的进程。

$第一节 南诏国蒙氏:儒家德政的民族化——“德化”

《南诏德化碑》为南诏第五世主阁罗凤所立,是南诏国留存至今的唯一一通帝王碑。阁罗凤在南诏蒙氏共历的十三代国主中地位显赫,在南诏的发展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元765年阁罗凤“坐南面以称孤,统东偏而作主”,宣告以白族为主体建立的南诏国政权独立,终结了此前南诏与唐朝的羁縻关系,并最终确立南诏国与唐朝、吐蕃三足鼎立的格局。阁罗凤于公元766年将《南诏德化碑》立于皇都太和城门,将“德化”治世以国书的形式告文于天下,碑文不但回溯了唐朝与南诏天宝战争的经过,而且描绘了南诏立国之后社会欣欣向荣的和谐局面。全文以12句与“德”有关的话语贯穿,对南诏国“德化”治世的理念进行了生动的阐述,旗帜鲜明地标举“德化”治世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天宝战争前南诏与唐朝、吐蕃的关系

南诏本为聚居在洱海周围的部落之一。《旧唐书》载:“南诏蛮,本乌蛮之别种也,姓蒙氏。蛮谓王为‘诏’,自言哀牢之后,代居蒙舍州为渠帅,在汉永昌故郡东,姚州之西。其先渠帅有六,自号‘六诏’。兵力相埒,各有君长,无统帅。”因为蒙舍诏位于六诏的最南边,所以又被称为南诏。南诏所居地为云南巍山坝区,有着较为优越的山川之利。《蛮书》言:“蒙舍川……地气有瘴,肥沃宜稻禾。又有大池,周回数十里,多鱼及菱芡之属。川中水东南与勃弄合流。南有笼磨些川。凡邆川河,蒙舍谓之川赕。然邑落人众,蔬果水蔆之味,则蒙舍为尤殷。”因有自然条件的优势,南诏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方面发展迅速,日益壮大为滇西的重要地方势力。

唐朝立国后,便开始了在西南地区的经营活动。公元664年,唐朝建立姚州都督府,标志着唐朝对西南地区的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其目的是防御迅速增长的吐蕃对这一地区扩张掠夺的危险。吐蕃在中世纪的兴起,尤其是其军事力量的壮大,构成了对唐朝整个西南边疆的可怕威胁。而南诏经过皮逻阁的经营,到公元750年左右成为了云南西部洱海地区最强大的势力。唐朝和吐蕃为了控制洱海地区,均采取了不少措施笼络南诏。“南诏统治者为了实现统一洱海地区的目标,无论是对唐朝抑或是吐蕃,他都没有过分的冒犯,更没有对抗;相反,他似乎使这两大势力相信南诏是他们真诚的合作者与忠实的盟友。”。

二、《南诏德化碑》“德化”治世思想提出的三点原因

天宝九载(750),唐朝对南诏采取了武力攻夺的方式。唐将鲜于仲通发兵南诏,揭开了天宝战争的序幕。这场战争历时五年结束,以南诏胜利、唐朝失败而告终。天宝战争中,南诏宣告立国,并改为“赞普钟”纪年,与吐蕃结成了联盟,与唐朝断交。

公元766年,阁罗凤在太和皇城国门立《南诏德化碑》,反思了天宝战争,亦热情洋溢地描述了南诏立国后的大好局面,委婉地表达了与唐朝交好的愿望,明确地将“德化”思想标举为南诏的治国理念。碑文开篇回溯了唐诏之间的天宝战争,其中论德的语句共有七处,如下:

性业合道,智睹未萌。随世运机,观宜抚众。退不负德,进不惭容者也。

既御厚眷,思竭忠诚。子弟朝不绝书,进献府无余月。将谓君臣一德,内外无欺。

天恩降中使孙希庄、御史韩洽、都督李宓等,委先诏招讨。诸爨畏威怀德,再置安宁。

佥曰:汉不务德,而以力争,若不速除,恐为后患。

赞普差御史赞郎罗于恙结赍敕书曰:树德务滋长,去恶务除本。

汉不务德,而以力争。兴师命将,置府层城。

汉德方衰,边城绝援。御我兵戎,攻彼郡县。

其中,第一句话是《南诏德化碑》的开篇之语,开宗明义,将“德”标举为南诏立国之本。其他六句紧扣天宝战争,贯穿碑文,将南诏“不负德”与唐朝的“负德”加以对比,揭示了唐朝与南诏之间的矛盾,说明战争不可避免的原因。这就是华夷之辨激化忠君思想矛盾,忧患意识警醒民族独立尊严,经历了天宝战争,南诏向唐朝发出了和平共处的呼唤。

(一)华夷之辨激化忠君思想矛盾

首先,阁罗凤将“君臣一德”视为南诏与唐朝之间君臣和睦关系的基础,并以此“正名”,表明战前南诏对唐朝的顺从态度。

对照《南诏德化碑》,可见南诏对唐朝言必称“朝廷”、“君”、“皇上”,标明君臣关系。碑文开篇即言:“崇高辨位,莫大于君臣。”此后,碑文中多次提到唐朝与南诏之间的君臣关系。如碑言:“朝廷照鉴,委任兵权,寻拜特进都之兵马大将。”又,“解君父之忧,静边隅之祲。”可知阁罗凤在受封后,成功地平定了越析诏的边乱,为唐朝解除了边境变乱的忧虑。碑言“天宝七载,先王即世。皇上念功旌表”,说明阁罗凤的父王皮逻阁去世时,南诏自属为“臣”,甘居下位,对唐朝皇帝以君臣之礼相待十分看重。

南诏与唐朝和谐相处,实现“君臣一德”,根源于南诏对唐朝羁縻制的认同。唐朝为了实现对洱海地区的控制,扶持南诏统一六诏。《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载:“子皮逻阁立。二十六年诏授特进封越国公,赐名曰归义。其后破洱河蛮,以功策授云南王。归义渐强盛,余五诏浸弱。先是剑南节度使王昱受归义赂,奏六诏合为一诏。归义既并五诏,服群蛮,破吐蕃之众兵”。开元二十四年(736),蒙舍诏在剑南节度使的支持下,兼并越析诏;开元二十六年(738),剑南节度使联合河西、陇右节度使合力共讨吐蕃,削弱了吐蕃在云南的势力。可见,唐朝对南诏不但在声势上相助,而且屡有军事上的协助。公元738年,南诏统一六诏,成为唐朝的羁縻州,与唐交好。

南诏多次接受唐朝的册封,正是“我世世事唐,受其封爵”。南诏一世祖细奴罗被唐朝任命为“阳瓜州刺史”;阁罗凤的父亲皮逻阁在开元二十六年(738)九月被唐玄宗赐名为“西南大酋蒙归义”,封为“云南王”。阁罗凤授“右领军卫大将军兼阳瓜州刺史”,后“持节册袭云南王”;阁罗凤长男凤伽异十岁入朝觐见,“授鸿胪少卿,因册袭次,又加授上卿兼阳瓜州刺史都知兵马大将”。另外,南诏还派遣王子入朝为质子,表明对唐王朝的忠诚与政治上的臣属关系。自南诏一世王细奴罗派其子罗盛入质唐朝后,南诏王子入质唐朝成为了传统,盛罗皮、阁罗凤及其子凤伽异均入质唐朝。此外,如《南诏德化碑》载“子弟朝不绝书,进献府无余月”。生动地写照了南诏殷勤供奉唐朝的情况。

然而,唐朝对东爨诸部的残酷压迫激发唐朝与南诏双方的矛盾,南诏与唐朝“君臣一德”的和谐被打破。《南诏德化碑》言:“遣越嶲都督竹灵倩置府东爨,通路安南。赋重役繁,政苛人弊。被南宁州都督爨归王,昆州刺史爨日进,黎州刺史爨祺,求州爨守懿,螺山大鬼主爨彦昌,南宁州大鬼主爨崇道等,陷煞竹灵倩,兼破安宁。”东爨诸部本归附于南诏,但唐朝对其的压迫政策导致东爨诸部起兵反抗。唐朝开始假南诏之手对东爨诸部进行武力招讨。在此过程中唐朝一面“再和诸爨”,假意调和双方矛盾;另一面却暗中“阻扇东爨,遂激崇道,令煞归王”,挑拨南诏与诸爨的关系,并“尚行反间,更令中道谋煞日进”,煽动诸爨互相猜疑残杀。唐将“妄陈我背”,向朝廷诬告南诏背反,导致唐诏之间关系恶化。

阁罗凤为了消除朝廷对南诏的误解,谦恭地以臣子身份向唐明皇上书陈述自己的不白冤屈。《南诏德化碑》言:

吐蕃是汉积雠,遂与阴谋,拟共灭我。一也。诚节,王之庶弟,以其不忠不孝,贬在长沙,而彼奏归,拟令间我。二也。崇道蔑盟构逆,罪合诛夷,而却收录与宿,欲令雠我。三也。应与我恶者,并授官荣。与我好者,咸遭抑屈,务在下我。四也。筑城收质,缮甲练兵,密欲袭我。五也。重科白直,倍税军粮,征求无度,务欲敝我。六也。

这段话中,南诏客观地向唐朝上书陈述南诏面对的局势和自己蒙受的冤屈。如碑所言,“竖臣无政,事以贿成。一信虔陀,共掩天听,恶奏我将叛”,因奸佞作梗,谗毁南诏,遮蔽天听,皇帝无视南诏的冤屈。最后,南诏王阁罗凤慨叹“天高听远”,“九重天子,难承咫尺之颜”。虽然在碑文中南诏一再言,导致天听难达的原因是“奸佞乱常”,即皇上受到了竖臣的蒙蔽,但无论阁罗凤怎样辩解,费尽心机表白自己的忠诚,仍然无济于改变唐朝武力攻打南诏的定局。

唐朝夷夏之辨的偏见注定了双方不能平等地对话。孔子言:“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夏尊夷卑,界限分明,表现出强烈的夏贵夷贱、歧视四夷的色彩。又言“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表达了夷裔不能乱华,不允许少数民族用武力干涉中原地区国家事务的观念。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对照唐朝和南诏的关系可以看到,唐朝扶持南诏,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制约吐蕃,唐朝对南诏实行羁縻制不过是“以夷制夷”的策略。所以当南诏对唐朝俯首称臣,严格依照君臣关系的规则行事时,双方关系融洽。但是,当南诏插手唐朝对东爨诸部的武力制裁,不听命于唐朝时,便触犯了唐朝作为天朝上邦的尊荣与权威。所以任凭南诏屡申冤枉却始终无法直达天听。残酷的现实瓦解了南诏对唐朝继续以君臣之礼相待,和平共处的梦想,迫使南诏重新审视与唐朝的关系,同时引发了南诏对唐诏关系的忧思。

(二)忧患意识警醒民族独立尊严

天宝年间,唐朝凭借强大的国力和军力,意欲将南诏纳入“皇化”的大一统政治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说,天宝战争就是唐朝企图武力征服南诏,推进“皇化”的举措。这与南诏追求民族独立,拒绝“皇化”之间产生了根本矛盾,也迫使南诏不得不考虑民族未来的生存。这种深切的忧患意识,促使南诏最终奋起抗击唐朝,捍卫民族独立尊严。

“皇化”一词,出自唐人樊绰《蛮书》:

大和城,北去阳苴口艹 干城一十五里。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城中有大碑,阁罗凤清平官郑蛮利之文。论阻绝皇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

这里的“大碑”即指《南诏德化碑》。唐朝的“皇化”就是将南诏洱海地区以及东爨诸部等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势力纳入唐朝版图的备边经营,以期最终实现中央政权对西南的绝对统治。开元年间,唐玄宗励精图治,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正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蔚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天宝前期,这种盛世景象进一步扩大,沈既济溢美为“家给户足,人无苦窳,四夷来同,海内晏然”。尤其在军事上,唐玄宗对府兵制进行了改革。《唐语林校证》卷八载:“明皇天宝元年,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曰安西,曰北庭,……曰领南五府经略,以备南边。”《文苑英华》卷四百三十七载:“天宝已后,屯兵七十余年,皆成父子之军,不习农桑之业。”唐朝积极发挥节度使卫戍边境的作用,从军成为专门的职业,实现了军队国家化,为唐朝拓境开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边境关系上,唐朝为了实现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帮助南诏统一六诏并建立了以洱海为中心的地方政权,实现了“皇化”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南诏亦积极向唐朝学习先进的制度。《蛮书》记载:清平官六人,每日与南诏参议境内大事。其中推量一人为内算官,凡有文书,便代南诏判押处置。有副两员同勾当。又外算官两人,或清平官或大军将兼领之。六曹公事文书成,合行下者,一切是外算官,与本曹出文碟行下,亦无商量裁制。

在政权组织形式方面,设置南诏王为最高权威,其下设清平官六人,而清平官相当于唐朝的宰相一职,又设大军将若干,可谓文武兼备。

在兵制方面,南诏采用唐府兵制。《蛮书》载:“每家有丁壮,皆定为马军,各据邑居远近,分为四军;以旗幡色别其东南西北,每面置一将,或管千人,或五百人。四军又置一军将统之。”

农业方面,南诏竭力向中原先进农业看齐。《蛮书》载:“水田每年一熟。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月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种粳稻。……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牵牛,一佃人持按犁辕,一佃人秉耒。蛮治山田,殊为精好。”中原农业先进的二牛三夫的耕作方式,在南诏时期得到普遍使用与推广。

南诏建立后,大力推广汉字、汉语,积极学习和吸收唐文化。《蛮书》载:“言语音白蛮最正,蒙舍蛮次之,诸部落不如也。但名物或与汉不同,及四声讹重。大事多不与面言,必使人往来达其词意,以此取定,谓之行诺。”

随着经济和文化与唐朝的迅速接近,南诏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与日俱增。日益壮大的南诏对于唐朝“皇化”的举措产生了抵触。天宝元年(742)唐朝打通步头路(南宁到安南)时,就遭到南诏的抵制。此后唐朝“皇化”与南诏“阻绝皇化”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起初,南诏对唐朝武力相向采取了隐忍退让的态度。《南诏德化碑》言“于时驰表上陈,缕申冤枉”。战前,南诏多次上书表明心迹。“即差军将杨罗等连表控告。岂谓天高听远,蝇点成瑕。虽布腹心,不蒙矜察。”后又“差大军将王毗双罗时牟苴等扬兵送檄,问罪府城。”“自秋毕冬,故延时序,尚伫王命,冀雪事由。”但南诏的上书并未阻止唐军伐南诏。

天宝九载(750),节度使鲜于仲通统大军从南溪路下,天宝战争爆发。《南诏德化碑》载:

同类推荐
  • 故纸拾遗(第二卷)

    故纸拾遗(第二卷)

    本书收集了以洛阳地区为主,包括山西、陕西、云南、东北、甘肃等地在内的各种契约文书,时间从清康熙年间至解放初期,各类包括地契、房契、发票、借据、婚事文书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民俗、货币、度量等各方面的情况。
  •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全世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穷无尽又无处不在,它耐人寻味且令人陶醉。文化孕育了大千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在人类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至今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破译和解析这些文化谜题,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和普及人类文化的精华及其有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锻炼思辩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
  • 交给你了:穿越文化学、管理学的文化管理启示录

    交给你了:穿越文化学、管理学的文化管理启示录

    什么是文化?宏观层面它是指协调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变迁之间和谐关系的衡动系统,微观层面则是指平衡人类生命个体生存与发展之间价值关系的衡动元素。什么是文化管理?宏观意义上它是指以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为依托,使人类社会不同的组织形态能够匹配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事物,保持供求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实践方式;在微观意义上则是指以人类生命自我存在的价值成长为依托,使人类个体潜能的主观能动性得到系统有效地激发和运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断突破并创造出和谐可持续价值的管理实践方法。
  • 中国善恶报应习俗

    中国善恶报应习俗

    本书分为八章,阐释了善恶报应习俗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善恶报应习俗盛行的原因善恶报应习俗的分类与内涵剖析等内容。
  • 书与艺术

    书与艺术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读本之一,是围绕“书与艺术”展开的读书随笔。从艺术欣赏的角度,通过诸多艺术大家对音乐、绘画、舞蹈等的亲身讲述以及作者对身边艺术的感悟,将读者带入艺术类书籍所独具的浓厚的艺术氛围,体验至美的艺术境界,领略伟大的艺术精神、艺术情操和艺术精髓。
热门推荐
  •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所收作品,多为往事旧话。所涉猎的人物,有帝王将相,历史伟人,也有贩夫走卒,才子佳人,市井百姓。书中的故事,有些来自民间传说;有些借助于地方掌故;有些演绎了江湖段子;有些纯属于作者道听途说,做了艺术加工。但,每个故事都讲得妙趣横生,跌宕起伏,神乎其神!每个故事的背后,或正直或邪恶或清廉或贪婪或惊奇或趣然,皆不乏对生活哲理的探求与陈规陋俗的贬抑。作者以小说家的语言,把玩这些故事,其文字简约,笔法娴熟,开阖有度,节奏轻快,读来如品茶饮酒,颇具韵味。
  • 投胎专家的修真生活录

    投胎专家的修真生活录

    掌握投胎转世秘法,炼制另类丹药混世。下辈子想要投胎到富贵人家?本大仙可以帮忙,保证你下辈子富贵荣华,衣食无忧,但是别忘了把你的遗产全赠给本大仙。下辈子想要保留这一世的记忆?本大仙可以帮忙,不过这个价格有点贵,怕你付不起,要不然就保留一部分吧,你看只保留英文水平怎么样,看你这学英文也挺不容易的。你是神仙也想投胎转世?还想转世成为修真世家的公子哥?哎呀,这个要求可是有点难啊,不过没关系,我看中你手上那几件仙器了,给了我,我就帮你忙,保准你满意。本大仙郑重承诺,所有服务,七天无条件退换,三十天可以换要求,三年保证服务质量,各位顾客尽管放心。
  • 便携式仙府世界

    便携式仙府世界

    机缘获得一座最大面积时堪比“源星”大小的洞天秘府,李叶成为地球上最富有的真修者。虾米?你需要炼制长寿药,苦于没有上了年份的药材?五百年不死老怪,因法器不行被仇家追着打?祖上赐下的护族灵兽年纪老迈将要入土……李叶看着秘府中遍地的大药、神魔崖上无数顶级法宝……“那个谁谁谁,对,就你,这株蟠桃是我家猴子的,去吃你的千年人参去!”李叶踢了一脚身前的神猪,说道。
  • 政学录

    政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DNF枪手异界纵横1

    DNF枪手异界纵横1

    神焉?魔焉!都不算什么!因为杨帆有着DNF枪手的技能!还有着生死与共的兄弟——鬼神!左右逢源,睥睨异世,与神魔争雄!神魔只有跪着屈服,来迎接天才邪帝的觉醒与降临吧!
  • 神圣之战

    神圣之战

    一切源自那不屈服的意志!一切源自那宿命的开始!于是乎有了这里的开始!木源大陆,张氏家族的少年张枫偶得天地灵宝源石,修习本源诀,解决家族危机,却牵出一个巨大阴谋!一朝风雨变换,提剑迎战各路风云!踏上无上巅峰!
  • 华觞

    华觞

    莫名其妙的穿越,莫名其妙的梦境,莫名其妙的……这一切真的只是偶然吗?还是……一切其实早已注定?华觞作为一个古筝高手,莫名其妙的穿越了!!!没错,她真的穿越了,只是……(这是个什么鬼地方)……说好温柔美丽的魔尊呢?帅气桀骜的王爷呢?怎么…和小说里貌似的不太一样?!
  • 万界掌门

    万界掌门

    手无寸铁的中学生突兀的穿越到了修真的世界,在这里仙剑齐飞,天才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出世。而作为一个即将接管掌门之位的少年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穿越一党的孔羽自然也得到了福利,但他没想到这个福利却是一个魔兽系统。更加让他匪夷所思的是,这个系统逼着他传承、把宗门发扬光大,凡入他门下者,便拥有同样的系统。在别人苦苦突破元婴之际,孔羽却带着亡灵族的石像鬼四处寻找资源,准备建造埋骨之地。“师尊,大师兄骑着狮鹫带着小师妹找人决斗去了!”“恩,为师知道了,还有其他的事?没看我正忙吗。”“但……大师兄好像还带走了你的冰龙。”
  • 一步倾瑶:废柴公主

    一步倾瑶:废柴公主

    她是k国将军的外孙女,隐世古武世家里最受人爱戴的小小姐,一身通天本领无人能及。却好巧不巧的穿越到了一个被人四处追杀又嫌弃的废柴公主身上,从小没见过娘也就算了,这天天被自己父亲追的到处躲是什么玩意?粉瞳,天降妖星,魔星下凡,这都是什么跟什么?谁来告诉她长了一张祸国殃民的脸到底有什么错?你们这群古代迂腐,愚昧无知的无良始作俑者,真好。很快就会明白什么叫做天才。斗气,魔法,谁说的我不行?睁大眼看看谁才是天才?可是现实总是相当骨干,谁来告诉她,她这么强势的人身边为毛总是跟着一群萌死人不偿命的萌物?说好的一起争霸天下呢?可这么一张脸还是有好处的,萌的惊天地泣鬼神,萌的四海俯首称臣。
  • 饮剑诀:改朝换代

    饮剑诀:改朝换代

    在他的面前,神也为之惊,魔亦为之惧!在他的眼中,一切阴谋诡计不过是幼稚的玩笑,所有奸险小人都只是无知的顽童!他做起事来就像闪电,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他说出的话就像流星,哪怕星沉陨寂,也决不改变初行的方向……他,就是赵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