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900000022

第22章 白族古代女性题材故事经典碑刻与族群意识透视(5)

综上所言,通过白族女性题材故事经典碑刻的切入分析,可以看到,文人群体作为时代的精英,洞察明清时期中近古的社会思潮的变迁,展开了对白族族源的回溯与探寻。白族民众对“九隆族之裔”说法的一致认同,表明九隆族成为明清时期白族自信生存、继续发展的精神支柱,成为白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共同的文化特点和心理意识的象征。“民族意识,从心理效果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民族归属感。(二)民族认同感。(三)民族的支持力量。”在明清时期白族古代碑刻中,人们重述南诏国、大理国的历史,展示了古代大理地区辉煌的历史和一个与汉族文化交融的神奇世界,唤醒了人们对古代白族的辉煌历史和文化的民族自豪感。不但振奋了白族的民族精神,也为白族在明清时期汉文化席卷而来的狂潮中坚定了民族的信念。明清时期白族族群意识的强化,是文化转型的历史背景之下白族文化适应新的历史环境的一种表现,昭示出白族文化内蕴的强大的聚合力。

三、明清时期白族族群认同的跨文化意义

(一)流官文人的大理文化情结

除了本土文人群体以外,亦有不少外地流官至大理的仕宦文人也提笔书写大理的历史。他们来到大理,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所熏染,深深地喜爱上了白族的历史文化,激发出思古悠情。

武周时期的《大周故河东州刺史之碑》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为云南布政使王昶重修。王昶专文写《修唐河东州刺史王公仁求墓记》并刊刻为碑。碑文先是记述了王昶寻碑的经过。碑言:

余宦游所至,辄好求古人遗迹,凡里居坟墓,必表而出之。今阅省志,见唐刺史王公仁求墓,在废三泊县南二十里。三泊为今安宁州州城南,葱蒙卧山即墓所在。止有碑铭,墓废久,碑亦缺蚀,无有椎拓者。

王昶是清代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亦是名书法家。其宦游云南,深爱云南独特的历史文化,十分重视云南的碑刻文物的保护。王昶通过查阅省志,在安宁州城南边找到了“唐刺史王公仁求墓”,发现墓冢荒废,墓碑残缺,遂萌发修复之心,并遍地寻访王仁求的后人。碑言:“余因碑以得其墓,令知州董君杰修之,且求其后人,还诸墓田之被侵者”,并为其后人恢复了被侵占的墓田。王昶在碑记中感言:

而父子之名皆不获著闻于史,微碑孰知其功烈如此。今表墓以示后人,俾闻仁求之风咸欲以功名自奋,云南人才,必有雄侯日出者,而况于裔孙乎。

表达了自己因感佩于王仁求与其子王善宝的为人与才华,王昶将王仁求父子视为云南人才之代表,所以要立碑为王仁求及其子王善宝立传扬名的激动心情。

正是怀着对云南大理历史人物的钦佩和纪念之情,王昶还对王仁求父子的生平作了进一步的考释,补正了正史记载的缺疏。王昶根据《大周故河东州刺史之碑》考补了平姚州之乱者实为王仁求。《修唐河东州刺史王公仁求墓记》言:“碑又云咸亨之岁,犬羊大扰,枭将失律,元凶莫惩。”王昶对照唐书发现:“考唐书本纪,咸亨三年正月,姚州蛮寇边,太守右卫副率梁积寿为姚州道行军总管以伐之,其龛定之日,本纪及南诏国传皆失载。证以碑,当是积寿败绩,仁求实削平之。”并对唐书不载“河东州”之名存疑。另外,王昶对《大周故河东州刺史之碑》中所记王善宝任职左右鹰扬及碑之字体进行了考释。《修唐河东州刺史王公仁求墓记》言:“唐制:左右卫上将军缺,以中郎将代。光宅元年,改左右侍卫曰左右鹰扬,善宝嗣官,正值顺圣皇后时,故碑亦用其所改字,而善宝结衔书内官者,以常宿卫京师故也。”这些考释均是为王仁求及王善宝正名,纠正了正史之误,无疑具有独特的史学及文化价值。

王昶还寻访了《南诏德化碑》,为这通“南碑瑰宝”重见天日立下了汗马功劳。据《南诏碑亭记》记载:“南诏碑仆地已久,土人呼磨刀石。乾隆五十三年布政使王昶访得于太和村南子午官道之侧,即南诏太和城北门旧址也。”另外,王昶还寻访了曲靖《石城碑》、楚雄《德运赞碑》、姚安《兴宝寺德化铭》等碑刻,并作了考释,写入《金石萃编》末篇,为白族古代碑刻的保存立下了不灭之功。

嘉庆年间,钦加按察使衔云南分巡迤西兵备道铁荣李亨特为《南诏德化碑》立碑亭,撰刻《南诏碑亭记》。碑文言:“今巡按滇西,往来官道,命工推拓,见其已沉薶野土,牛厉角,若不为保护,日兹摧坠;因加三趺,俾得侧卧,覆以瓦亭,障蔽风雨,并据通志所史传补缀书之,刻石亭畔,庶观者有考焉。”这段话记述了李亨特因流官在云南修建南诏国碑亭的原因,表达了对大理历史遗物的珍惜之情和保护意识。碑亭记中参照《南诏德化碑》的遗迹,对照“云南通志旧载原文,得与史籍参合,补其阙误”。李亨特视《南诏德化碑》为纠正正史错漏的可信资料。通过《南诏德化碑》的比对补充了《唐书·南诏传》所载不详者。《南诏碑亭记》对天宝战争进行了详细的考释,俨然是一篇颇具严正考证的学术论文。

同治十二年(1873),抚滇使者岑毓英至大理,专门造访了“万人冢”,并写了《唐天宝战士冢碑志》。碑志中抒写了岑毓英对天宝战争的感慨。碑文开头言:“同治十二年岁在癸酉夏六月,重建唐天宝战士冢碑志。呜呼!此有唐天宝战士瘗骨之所,俗所呼为万人冢也。”岑毓英目见“万人冢”后,回忆白居易的乐府诗《新丰折臂翁》,心情十分激荡。其言:“余读白香山折臂翁乐府一章,未尝不废书三叹。今观此冢,愈觉然。特有司如左,庶千载忠魂,或可稍纾积愤于地下。”表达了他对战争中无辜阵亡唐军将士的哀悼和叹惋,寄托了希望和平、国泰民安的心愿。

光绪十二年(1886)张思敬题写《吊唐天宝战士冢》。作者先详细地叙述了唐与南诏国之间天宝中战争的发生、发展经过,后又以长诗再度咏叹这段历史,碑言这场战争使唐朝“先后丧师二十万,军赀无算,海内日凋耗。……故国忠得逢君肆毒,安禄山以冒边功,膺王爵,开藩形胜地,缮甲练兵,遂乱天下。”又言:“中华元气从此削。”认为天宝战争导致唐朝元气大伤,“安史之乱”的发生与此不无关系。后作者感叹战争“失陷疆土耗军储,荼毒生灵伤国体。”对天宝战争给予了客观而公正的历史评价,对战争生灵涂炭予以谴责。

(二)杨慎立《禹王碑》、作《禹碑歌》的文化解读

明清时期,流官至云南的文人以书写大理历史的方式加入到白族族群认同探讨的潮流中。明代的杨慎,则将民族族群认同意识延伸到整个华夏民族的大背景中,激发出对华夏民族和文化更为深广的忧思。

杨慎是明代文坛奇才,一生曲折,嘉靖三年(1524),因“大礼议”违抗世宗旨意,被判处“永远充军”,谪戍云南永昌府(府治在今云南保山市),他的后半生主要在云南度过。这段时期是杨慎人生观和文学思想发生巨大跃升的时期。嘉靖十六年(1537),杨慎找到夏代《禹王碑》的墨本并亲笔摹刻,立于大理弘圣寺;后再立《禹王碑》于大理作邑乡龙凤村;又立《禹王碑》于昆明安宁县温泉岩洞内。同年,杨慎创作七百余字的《禹碑歌》,亲笔书写,他人摹刻,立碑于大理弘圣寺。杨慎一年之内在云南境内三立《禹王碑》,并以洋洋洒洒长篇《禹碑歌》宣扬华夏文学思想,可谓人生之创举。

1.杨慎立《禹王碑》

嘉靖年间,杨慎有幸得《禹王碑》墨本并进行考释。在他看来,夏代并非是一个传说时代,夏王朝的文学也并非是“神话”文学。《禹王碑》是夏代可信的书面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具有开端性的重要意义。杨慎考释的《禹王碑》如下:

承帝曰咨:翼辅佐卿。州渚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伸禋。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杨慎《禹碑歌》言《禹王碑》“何三千年而完整如此”,又言“三千余岁聚蛇蚺”,可见他认为《禹王碑》有“三千余年”历史。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言:“约在公元前二千二百年左右,是中国历史上夏王朝的开始。古文献上一再提到,比商更早的是夏王朝。《尚书·召诰》:‘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诗·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所以说,夏代的存在是不容怀疑的。”郭沫若言:“夏民族的统治是存在过的,但它的文明程度不会太高,当时的生产情形,顶多只能达到奴隶制的初期阶段。”可见杨慎对夏代的认识与翦伯赞、郭沫若的看法较为一致。《禹王碑》言:“承帝曰咨:翼辅佐卿。”虽用语简略,但透露出夏朝制度已形成了一定的国家体制的信息。翦伯赞言:“《左传》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反映出夏代已经形成了国家,并制定出最早的刑法。《孟子·滕文公》说:‘夏后氏五十而贡’,即夏国家分给每户农民土地五十亩,农民向国家交一定的贡赋。《史记·夏本纪》说:‘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汉书·食货志》也说:‘禹平洪水,定九州,制土田,各因所生,远近赋入贡棐。’贡赋的产生,也是出现剥削和国家的一个重要标记。”可见他认为夏代已是阶级社会,形成了国家和一系列的典章制度。《禹王碑》言:“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伸禋。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这段夏朝社会面貌的描述,体现出百姓衣食有所安,天下太平的局面,为夏代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细节,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同类推荐
  •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本书研讨了生肖蛇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日本,我用一万种方式认识你

    日本,我用一万种方式认识你

    真实有趣的日本从这里开始——本书作者以自己在日本居住六年的所见所闻,对日本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时尚、娱乐等诸多方面作了近距离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将所见、所感、所悟整理成了文字。主要讲述作者在日本生活时发生的故事。将日本普通民众、日本政治、文化、美食、交通等浓缩成个人,通过与邻居们的生活碰撞记录日本。以时间为线索,文章带有故事性,但又不缺真实。以小见大,以散文随笔的形式讲述最真实的日本。书中文字不似专家学者般深奥,也全无情绪化的议论和泛泛而谈,而是力求以平实、客观的描述,将一个真实的日本呈现给读者。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 多姿风情:民俗卷

    多姿风情:民俗卷

    雄奇绵长、多姿多彩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多民族风情,构成了甘肃独特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的辽远广阔时空。
  •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历史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传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再现古代中国社会的生活景观,让现代的生活状态找到它的每个历史渊源。
热门推荐
  • 宇内之王

    宇内之王

    一个平凡的农家少年,成绩优异,一场意外,使他最终名落孙山。高考失利带来的打击使他一蹶不振,然而,一个奇怪的梦给他带来了转机......,开启了他的传奇之路。这是一个呆萌中二少年成长的奇异故事,这也是一个华夏文明之花绽放在宇宙各处的精彩故事......我建了一个群想要继续看书或者和我交流请加群:292347436
  •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首任院长胡乔木,我们编辑了《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部分:一、综述两篇:《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木》,分别评述他创建中国社科院的突出贡献和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二、回忆录七篇。是与胡乔木在社科院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志、著名学者或是身边工作人员所写。其中邓力群、朱元石的回忆录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与胡乔木的接触、交往,对胡乔木的认识、感受,不仅记录了他的言论思想,而且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三、文献资料二十七篇。
  • 焚天剑圣

    焚天剑圣

    不争来世,不求前生。只愿以手中三尺青锋,诛仇敌,灭神魔,活个今生逍遥。
  • 碳纪元

    碳纪元

    故事起源在一个只有有一颗行政星的主权国家。这个国家虽小,却具备战略价值,属于各方权衡的一个地方。混乱的地方才好摸钱,这不是庸俗,只是为了生存。要说为甚这枚没情调,不是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吗,所以得问罗德的家长,因为罗德的监护人是个碳基机器人,机器人的脑袋里,生存之第一法则。机器人学三定律那只是近古时代科幻小说家对硅基机器人的假想,实际上现在也证明这种假想也只是个假想,已经被证伪。故事就是罗德这个在碳基三进制全智能机器人监护过的的家伙的混迹故事。
  • 世界十大文豪:泰戈尔

    世界十大文豪:泰戈尔

    泰戈尔的一生在诗歌、戏剧.小说、音乐、绘画及哲学,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对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艺复兴、民族独立运动.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土》《国王和王后》等。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其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 神圣风暴

    神圣风暴

    CWOW中玩惩戒骑士的宅男陆单,在登录游戏时诡异的穿越了。融合了一个落跑皇储的灵魂之后发现,其实这个职业设定与WOW相似,但背景却完全不同的异世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圣骑士的惨淡处境,要人命的桃花劫,身为皇室后人的复国大业,不过是成功路上的小插曲。大师级珠宝在身,带魔法属性的华丽饰品只有咱会做!大师级工程在身,铁皮手雷扔到手软。“哎,高处不胜寒啊。”一身光明使者套装的陆单,坐在创神竞技场门外,晶石砌成的台阶上,很是无聊地砸吧砸吧嘴,大大伸了个懒腰。回过身来,望着站在身后的战友,满脸幸福微笑。
  • 师生恋:欠我的一生来还

    师生恋:欠我的一生来还

    他是她的班导,而她是他的学生兼“秘书”,且看腹黑班导怎样一步步引诱小白兔上钩。
  • 名门婚宠:冷少太危险

    名门婚宠:冷少太危险

    她唯一的爱走了,友情也是廉价的可怜,生活只剩下了活着,她只是想活下去,简简单单,平平凡凡的活下去。看到房间内的糜烂,她想吐,结果就真的吐的昏天黑地,当她意识到完蛋的时候,一颗药将她仅有的自尊也践踏的一无所有。“我说过你会回来求我的,别怪我没有提醒你,我对倒贴的东西很是厌恶......”“我不恨你,因为恨也会占用我的感情,我一点都不想留给你,哪怕一丝一毫,我都是吝啬的......”他是商场叱咤风云的冷酷贵阀,桀骜不驯,阴晴不定,然而遇上她,他愿意放弃一切哪怕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只愿她能回头看他一眼。
  • 青少年最爱读的220个经典分析游戏

    青少年最爱读的220个经典分析游戏

    本书精选220个史上最具挑战的分析游戏,每一个游戏都惊险曲折,神秘玄妙,扣人心弦;全书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你在恍然大悟之时又欲罢不能,在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翻开本书,动起脑筋,你就是最聪明的人!
  • 地震袭来

    地震袭来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频发生,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日本大地震、巴基斯坦大地震……一个接一个的大地震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害。地球上的地震是怎么回事?它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奥秘?地震袭来前有哪些征兆?青少年该如何躲避地震灾难?《青少年灾害逃生自救书?地震袭来》将告诉你答案。本丛书在讲述防灾避险知识的同时,以揭秘形式,全面剖析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理及成因,并选取全世界影响重大的灾难事件,以故事方式讲述给读者。本丛书突破了传统的科普书框架,摒弃说教式的知识灌输,而是以讲故事娓娓道来,语言通俗易懂,知识点全面丰富,让读者在阅读的乐趣中学到防灾避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