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1700000031

第31章 师友风采(10)

当光年读到我在自己的《文学评论集》后记里的一段话:“当我编完这个集子时,真是百感交集。投身文学战线近40个年头,在创作上、理论上均毫无建树,如今只能编成如此单薄的一本小书,拿不出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来,不能不自惭形秽。”他感同身受地对我说:“我也在编自己的论文集(指《惜春文谈》),有些问题有同感,引起不少感慨。过去几十年,自己总以为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工作上,还总怕工作做不好,所以也就没写多少东西。可是,大方向错了,再卖力也没用,不仅浪费了自己的青春,也耽误了别人,包括你们这一批年龄比我小一点的人。像我这样20年代的共产党员,做了一些错事,心里感到对不起人民。”正因为如此,他才在81岁生日时发出这样的誓言:“何尝生不逢良辰,一代风云百代惊!中年遗憾晚年补,捧出新编谢后人。”90年代初,在我大病初愈后的一次谈话中,他对我说:“我已经快80岁了,还订了个十年计划,你更可以订个二十年计划,把身体养好,读一点过去想读而没时间读的书,写一点想写还没写的文章。”他一再表示:“我现在是非常吝啬的,时间是按年、月、日、分、秒计算的。生命非常可贵,生命就是劳动时间。如我被拉去参加一个没有内容的会,一天就觉得很懊丧。给我留的时间不多了,我要精打细算地利用时间。”

光年是个意志坚强的人,说到做到,谢绝一切社会活动,尽量排除杂事的干扰,集中精力,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笔耕不辍,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他自己设定的目标登攀。90年代以来,他先后出版了论文集《惜春文谈》、三本日记《向阳日记》《江海日记》《文坛回春纪事》,还有《光未然诗存》、传记文学《光未然脱险记》及《骈体语译文心雕龙》等。面对一个体弱多病的耄耋老人奉献出的这些呕心沥血的劳动成果,我怎能不肃然起敬呢!

多交文友 作家协会是个群众团体。作协的事要同作家商量着办。在作协工作,特别是担负领导工作,就要多同会员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声音、意见,了解他们的情绪、愿望。在80年代初的一次党组会上,光年曾做过这样的自我批评:“对老中青作家、评论家接触得太少了,谈心很少,存在一种心安理得的官僚主义。”他尖锐地指出:如果脱离作家,作协有可能变质,有变成衙门的现实危险,有埋葬作协的危险。他语重心长地劝我们,一定要多同会员打交道,经常走出办公室,走访作家。既要多联系创作旺盛的中青年作家,也不要冷落当前创作已不太活跃的老作家。对我所在的创联部,他更是要求把会员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创联部工作人员要善于同作家交朋友,多为他们办实事,了解、掌握他们的创作计划、动态,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作、深入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条件。他说:作协能不能真正成为作家之家,做创联、组联工作的,负有很大的责任。光年在任时和从一线退下来后,党的组织关系一直在创联部支部,他的兼职秘书也在创联部工作。从创联部,他可以听到来自会员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在他家里,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来访的中青年作家的身影;他也不时探望一些老友,并同一些文友保持着书信往来。尽管如此,他退下来后,仍不免感到:“现在接触青年人少了,和朋友交往少了,得到的信息也少了,与外界相当隔膜。”他还曾经提出:是不是可以考虑,每隔一段时间有一次朋友的聚会,交流交流信息,谈谈创作。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看重以文会友。

多下基层 在文学团体做组织领导工作,不能长期蹲机关、坐办公室,要常下去走走,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感受时代前进的脉搏。80年代以来,光年差不多每年都要抽出一定时间到各地访问考察。他到过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广州和海南的许多县市,也到过武汉、上海和江苏的南京、扬州、镇江、苏州。每次从外地归来,总会听到他兴高采烈地谈起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他说:“坐在家里太憋闷,一到下面,接触基层干部,就觉得有劲、有希望。”1988年他从海南回来后,我看到他在给杨佩瑾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亲眼看到,改革也已经成为庞然大物,就像在海口附近看到的海湾上奇异的红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深深扎根在泥土中、海水中,成百里地连成一片,任何狂风巨浪也奈它不何!”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他从江南回来,对改革开放更是充满信心:“我们的时代还是伟大的,我们的民族毕竟还是前进了。小平同志南巡,登高一呼,到处是一片生机。我这次下去看到了改革确实不可逆转,‘左’的那一套搞不下去了,前途还是大有希望的。”他深入改革前沿,为改革开放的进展、成就拍手叫好,从基层干部和群众身上汲取了营养和力量;同时,他又为改革开放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力而担忧,热切期盼改革的航船能绕过暗礁和险滩,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每当作协召开代表大会、理事会或工作会议之前,光年总让党组、书记处的同志多下去走走看看,做些调查研究。他说:巴金说“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搞组织工作的也要下去。不下去,不了解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面貌和前景,就无法同作家沟通,也难以对他们创作的成败得失做出准确、中肯的评价。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讲实事求是,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座右铭。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就写不出好作品,也做不好文学工作。

光年匆匆地走了,从此再也听不到他对文事、国事、天下事的高谈阔论,再也听不到他对我的情真意切的教诲和期望了,心中感到无限的怅惘与哀伤。此时此刻,我想到的是,只有学习他那“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奋进精神,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2005年10月

附记:本文系根据笔者2002年5月12日在《张光年文集》首发式暨张光年同志追思会上的发言整理。

老战士的本色——我读《文坛回春纪事》

在庆贺张光年85华诞的聚餐会上,寿翁不无欣喜地回赠与会文友一套新问世的《文坛回春纪事》(上、下两册,海天出版社)。这是继《江海日记》《向阳日记》之后,光年同志奉献给读者的又一部50万字的日记体大著。

这部文学活动日记所涵盖的1977—1985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起死回生、青春焕发的新时期,也是光年同志自“文革”后复出,为拨乱反正、文学复苏奋力拼搏,至作协“四大”主动交班、退出第一线的一段非同寻常的岁月。书中记述的个人经历、见闻和文友交往情况,折射出新时期文坛最初十年风云变幻、潮汐起伏、繁花似锦、新人辈出诸多值得一记的侧面,为回顾、反思新时期文学工作的经验教训,提供了一份颇为难得的资料。

《文坛回春纪事》对新时期文学界所经历的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筹备恢复文联作协、为蒙冤多年的作家作品平反、举办多项文学评奖、批判《苦恋》、反“清污”扩大化、召开中国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等重大事件,都留下了鲜明、清晰的印记。光年同志作为新时期文学战线的指挥员,置身于文艺漩涡的中心,对上述文学大事的背景、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因而得以做出简明扼要而又真实可靠的记载,并且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读了这些日记,我深切地感到,“以团结兴业为重”似一条红线贯穿在光年同志组织、指导的全部文学活动和文学工作之中。从日记中可以看出,他最为关注的是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解放长期被压抑、禁锢的社会主义文艺生产力,受过“左”的思想束缚、吃过“左”的苦头的光年,唯恐春回大地后好端端的局面又一次被根深蒂固的“左”的祸害断送了。因此,对于僵化保守的观念、不近情理的要求、简单粗暴的批评,不管是来自领导、权威还是同事、战友,他总是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据理力争,化解矛盾,表现出一个老共产党员、老文艺战士应有的坚持原则、无私无畏的可贵品格。

从《文坛回春纪事》中,我还强烈地感受到,光年同志关注、扶持文学新人的满腔热情。为了搞好文学评奖工作,为了撰写总结新时期文学成就、经验的报告、文章,他利用一切可以挤出的时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不少有代表性或有争议的中、长篇小说。在阅读过程中,他情不自禁地为新涌现的有才华的文学新人拍手叫好,并殷切期盼文学园地出现大批养花、育花、护花的热心人。1981年4月参观洛阳牡丹公园写下的诗句:“姚黄魏紫诚可贵,/幼柏新松弥足珍。/都说洛阳春色好,/辛勤莫忘护花人。”最好不过地表达了他对精心育花、护花园丁的呼唤和礼赞。他自己就是一个出色的惜花护花人。对文学新人谌容、张洁、陈祖芬、周克芹等,一方面由衷称赞他们是“大作家的材料”、“才女”、“大有潜力的作家”,热情肯定他们作品的成就和特色;另一方面又直率地、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们某些作品的短处和不足。比如指出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议论过多”;《方舟》“主观成分重,客观描写少”。日记中不少对作品三言两语的点评,言简意赅,切中肯綮。爱护青年作家的拳拳之忱,充溢于字里行间。

读了这部日记,也使我们约略窥见作为诗人兼战士的张光年的本色和情怀。

光年同志战争年代左臂伤残;新时期之初又遭癌症袭击,动了两次大手术。大病初愈,年届古稀,义无反顾地挑起作协党组书记的重担,为文学的发展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十载金光已浪掷,争分夺秒惜春时。”他怀着一种紧迫感,忘我地、超负荷地工作,经常搞得腰酸背痛,精疲力竭。当我们从日记中读到:“总觉得做事太少,写作尤少……不胜愕然。”年复一年,“干了些什么?不胜悔愧。”“这一个月,太疲劳了。……光年!醒悟醒悟吧!你确实干不了了!”我们不能不为老战士的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严于律己、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打动。

《文坛回春纪事》还生动地展现了光年同志物质相对匮乏而精神极其丰富的家庭生活。我们简直难以想象得到,一位1927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著名诗人、评论家,家庭经济一度拮据到如此程度:70年代末,三个孩子上大学,加上自己生病,每月入不敷出,负债累累,有时连菜金也短缺。80年代初,家里还只有一台九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为了买下一台660元的雪花牌电冰箱,向同事借了600元。尤其令人百感交集的是,为祝贺阳翰老80寿辰聚餐,竟因出不起凑份子的30元而不得不托辞婉谢。唉!知识分子的清贫、俭朴,在光年身上表现得够典型、突出的了。然而,处于困境中的光年依然执着地追求真善美,崇尚高雅、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从日记所描述的试读新写诗作的家庭朗诵会、同小字辈开除夕谈心会、一遍又一遍地听女儿从海外捎回的漫谈学习、生活、郊游、见闻的磁带录音,找出儿子童年时代的照片来逗孙子等情景里,我们又一次地为温馨的家庭氛围和浓郁的亲子之情所感染。光年同志的诗人气质和坦荡荡的真性情在这里也充分显露出来。

光年同志挥洒自如地运用日记夹叙夹议、随感随咏的文体特征,在《文坛回春纪事》里既给我们录下了新时期文学发展历程的侧影,又让我们看到了他个人的人生足迹和心路历程。这是一本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又有引人生趣的可读性的好书,值得文学界同仁和关注文坛的朋友细细读一读。

1988年11月4日

一要保持乐观,二要敢说真话——在光年寓所的一次党日活动

张光年,笔名光未然,诗人,《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同时也是上世纪80年代文学回春时期的领军人物。

光年是1929年加入共产党的老党员,是党的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委员。1985年初,他从一线退下来、不再担任作协党组书记后,曾一度将党的组织关系转到中顾委。1992年,中顾委撤销后,他的党的关系又转回作家协会,并按他的愿望,编入创作联络部支部过组织生活。

在张光年的心目中,创联部是协助作协书记处抓文学创作、文学队伍,组织文学业务活动的一个主要助手,承担着繁重的业务性的组织工作。他希望创联部的工作人员多读作品,多联系会员,真心实意地帮助会员解决创作、生活上的问题,乐于做作家的服务员,把自己真正培养成为熟悉文学业务、熟悉文学队伍的组织工作者。

正因为光年渴望从创联部听到来自会员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更多地了解会员从事创作、深入生活的情况,因此他愿意与创联部的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经常与创联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谈心、聊天。有一次,他曾向我尖锐地指出:“如果脱离作家,作协有可能变质,有变成官气十足的衙门的现实危险。”

同类推荐
  • 得与失的智慧

    得与失的智慧

    这本《得与失的智慧》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因此,这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叔本华将人生视为痛苦的悲剧,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但其一生却保持奋斗进取的精神。他虽然生活孤独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年青时虽然学术遇挫但坚持到晚年终获成功。他一直在探寻人生得失的奥秘,他对诸如幸福、人格、地位、荣誉、财富、教育、妇女、政治、伦理、爱情、不幸等一系列困扰人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独到见解,启迪后人。
  • 用闲适对付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用闲适对付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
  • 塞上江南踏歌行

    塞上江南踏歌行

    《塞上江南踏歌行》文章不算多,由五大块组成:一、五泉新月初照人。二、塞上江南踏歌行。三、屐齿苍苔喜留痕。四、碧水蓝天鲜荔红。五、花枝招展岭南春。这些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大部分文章都在报刊上发表过,具有可读性,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具有我国工业化强国打基础时期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鲜明特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反映。坦言之,它也是由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在“豪迈的事业,豪迈的人”的风风雨雨的建设里程中心灵历程的一个真实的记录。特点之二是这些文章的作者就是祖国建设者的一员,这些文章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是作者内心“潮汐”的真实流露和表述。
  • 人生有限公司

    人生有限公司

    《人生有限公司》是美籍华人亲子教育家、成功学大师董秀珍女士总结提炼大半生丰富职业经历和深刻人生领悟的倾心力作。本书思想观点鲜明实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又独到系统。作者在书中明确透彻地阐述了对人生成功起着不可忽视且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之核心要素,它们是人生价值观、使命感、梦想、目标、态度、情感、习惯、生动、平衡生活、改变等。这些要素相对独立又相互交织、彼此渗透,它们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人生有限公司”日常顺利与稳健运营,从而使“人生股票”高效快速增值产生极其重大的使用。
热门推荐
  • 飞鹰时代

    飞鹰时代

    实力就是法律,没有人能阻止你强行的步伐!家族的兴衰主宰着一切,没有实力的人只能成为奴隶,一生煎熬,永生为奴!想要昂首生存在这个无理无法的灰色世界,唯有让自己变的强大才能挣脱一切!
  • 千年之旅

    千年之旅

    她,是孤儿,更是齐家的掌上明珠。13岁那年的异世之旅她得知了一些秘密。原来,她最爱的妈妈竟是自己的姐姐,原来,她本来就是异世之人,原来,她的出生仅仅是为了成就父亲的野心。现世中,父母的丧生让她对他产生了误会。异世之中,面对那相似的容颜,她该如何?面对早已变质的亲情,她该如何?面对由父亲导引的阴谋,她又该如何?命运之轮已悄然运转,她的使命,她的人生将由自己的心选择……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当末日女穿越暗黑文

    当末日女穿越暗黑文

    纪瑄从末日穿到古代,本想安稳种田,一搬到桃坞村就开始拜访邻居,却被隔壁恶妇一句“小贱蹄子”喷了一脸唾沫星子。而屋里头关着个刚重生又快病死的男人,正气若游丝挣扎着喊:“姑娘,救命……”总之就是一个武力值爆表的末日女穿到男配文里,保护夫君打打怪,逗逗包子种种田什么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日战斗

    末日战斗

    末世降临,怪物肆虐在与怪物的战斗中衍生出了一种高贵职业:灵师!拥有强大法术的灵师,每个人都极其向往然而,成为灵师的几率却小的可怜。。。。——————————推荐,打赏都来吧!!
  • 风华绝代之零度花开

    风华绝代之零度花开

    万千的徘徊,他优美的到来,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再一次相逢.她是他的北极星,指引着他在茫茫星空不会迷失找寻她的方向.终于,在初次见面的地方,他仿佛从天而降,带着他的一切,为心爱的女孩儿编织华丽的美梦.腹黑的,帅气的,执着的,逗比的,没心没肺的....他将自己毫无保留的呈现在她的面前,即使爱她的方式这般果断坚决.他的受伤,她那一头冰蓝色长发肆意的,在风中飞舞着,如狂怒的蝴蝶;她的离开,他那一颗如火焰般热情的心,在那一刻凝固,如冻结的冰湖.前方是她等待的身影,即使一路孤单,他也会奋力向前.这一切只因,她的微笑是他心的归宿.
  • 万法灵瞳

    万法灵瞳

    世间有异术九等,分有九族掌控,其中瞳术虽诡秘多变,却因其修炼之难屈居于末,此族也因此逐渐衰落,瞳术也由此隐匿世间。青云镇之中一少年虽天生盲瞳,却因看似机缘巧合之下,得修瞳术于魂,集万法于一身,成为数千年来唯一一名真正以瞳术聚灵为圣的武者,获通天之能,彻地之力。平山破浪,血赋长歌,历经生死劫破;凌云壮阔,问鼎苍穹,笑尽天下英雄!
  • 侯门凤女

    侯门凤女

    借身在侯门凤女上官瑾身上,她被迫开始步步为营的生活。她爱憎分明,不卑不亢,身怀绝技。在侯爷府,她先替母亲一步一步翻了案,又洗清自身冤屈,再智斗姨娘们,渐渐扶正了自身嫡女身份。入宫学艺,她周旋在莺莺燕燕的算计中,护得自身周全。嫁入王府,她稳住王妃之位。然而,及笈前,她替上官瑾承受着勾引世子陆胤岚的指责,惹他厌恶。她只能极力躲陆胤岚,不想躲不及反倒一起历了数次生死,彼此开始萌生爱意。然而,他的真实身份又岂是她所知道的?等她入宫学艺,又时时遇到冷面九王爷慕容风易,他冷面无情,却情深意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同桌是冥王

    我的同桌是冥王

    在18年前,一神秘男子带着一恐怖鬼婴,踢开冥界之门放出了鬼王和七大法王,第四代冥王献出了自己的阴魂才封印冥界之门,来到了现代……
  • 爱情进化史:融化冰山王子

    爱情进化史:融化冰山王子

    她不相信一见钟情却不幸中招,可惜美男子太过冰冷。他一直排斥她,却浑然不知自己心的改变,直到骗局揭穿,直到他将她伤害的不敢再爱,他才明白自己的心,他忏悔,弥补····用自己的生命去偿还他对紫儿的亏欠。面对一票美男子,她还会选择伤她最深,却也爱她最深的晨吗?看叶紫纯和欧浩晨之间的爱情追逐战!
  • 踏歌西行

    踏歌西行

    唐玄奘只是一枚苦海中争渡的小沙弥。他用十世的善果,只为换得小师妹一具无暇之魂。不惜十次自毁道果堕入轮回,只为逃出老师的魔掌。————如来出于爱怜金蝉子,一昧的惯着这个从来不用心修行的弟子。徒弟们都看不起他。只有慈航,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懂他的人,慈航甚至为了金蝉子化为女儿身。这师徒三人的爱恨纠葛将如何落幕?本故事首发汤圆创作,作者又名少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