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5300000035

第35章 反讽的力量——评刘震云的小说

最近一段时期,关于刘震云的评论有如这深秋季节的落叶,纷纷扬扬堆向了文学的谷底,而我也不能免俗,卷进这堆落叶之中。

或许我能找到理由勉强为自己辩护,使我在扮演一个跟着起哄的角色时不至于那么拙劣。尽管这样我又不得不承担自以为是的风险,我还是要说,刘震云的最重要的特色——反讽,并没有得到恰如其分的解释。

反讽可以简要理解为:对某一事件的陈述或描绘,却原来包含着与人所感知的表面的(或字面的)意思正好相反的含义。“反讽”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文学写作的历史中由来已久,在中国现代,鲁迅就是一位运用“反讽”的高手。不过“反讽”在中国80年代后期走俏文坛,未必是继承了鲁迅的光荣传统,它更有可能是对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即所谓的“黑色幽默”小说)的借鉴。然而,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风格,作为一个时代处理生活的方式,“反讽”在80年代后期为青年一辈作家所看重,却又是必然的。1985年至1986年,批评家从刘索拉和徐星的小说中读出“黑色幽默”或“蓝色幽默”,这显然是一次夸大其辞的误读。在我看来,只是在1986年之后,“反讽”才真正在中国的现实土地上扎卜根。

虽然存这里我难以追溯刘震云写作的来龙去脉,但还足可以看出他一以贯之的精神:耶就是对小人物或底层人的生存境遇和生活态度的刻画。显然,刘震云的“反讽”并不像同辈作家那样仪仅来自对“黑色幽默”小说的借鉴,它更多来自契诃夫和中国笔记小说、杂文一类的古典传统。“反讽”的笔调使刘震云与同类作家相比别具一格且技高一筹。如果仅此而言,刘震云不过是个笔法娴熟的能工巧匠而已,在写作的上艺学的水准上就可以给出他的准确位置。然而,我在刘震云的“反讽”中看到种更为有力的东西,看到刘震云试用运用“反讽”去解开人类本性与制度化的存在结合一体的秘密。正是在把”反讽”的触角伸向整个生活网络的同时,刘震云揭示了日常琐事中令人震惊的事实。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小事,那些凭着本能下意识作出的反应行为,其实都被可以称之为强大的权力关系的力量所支配。人们自觉认同权力的结果,就足以使权力渗透进我们每时每刻的生存,渗透进家庭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关系已经构成现代社会的重要本质,构成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而将这种关系庸俗化,也势必构成它对人们生活的消极影响,这就是刘震云的“反讽”有现实性的根基所在。

关于权力,哲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已经谈论得够多的了,以至于J.K加尔布雷思在其名著《权力的分析》开首一节就写道:“很少有什么词汇像‘权力’一词这样,几乎不需考虑它的意义而又如此经常地被人们使用,像它这样存在于人类所有的时代。通过王权和荣誉的结合,权力被包括在对超我存在的圣念式的赞誉之中,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都要和权力打交道。”伯特兰.罗素认为:“人类最大的、最主要的欲望是权力欲和荣誉欲。”马克斯.韦伯给权力下的日常定义是:“权力是把一个人的意志强加在其他人的行为之上的能力。”显然,韦伯仅只说出了权力的社会本质,而忽略丁权力的社会运作(存在方式)。在米歇尔.福柯看来权力无所不在,并非因为它有特权能使万事巩固在它战无小胜的帮体之下,而是因为它不断地产生出来,在每一点中,或更确切地说在点与点之间的每层关系巾福柯解释说:“权力不是一个机构,不是一种结构,也不是我们具有的某种力量;它是人们给特定社会中一种复杂的战略形势所起的名字,”不难理解,福柯的“权力”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社会文化概念。福柯在解除“权力”的主体功能时,无限制地拓展了“权力”运作的领域,这样,福柯使人们意识到谈论“权力”并不是去冒某种政治风险。

我想,划清楚“权力”的理论前提(或界线),再谈刘震云的小说会更轻松些。显然,刘震云所写的出发点是对“底层人”(小人物)的生活境遇的关注,他的成名之作《塔铺》足以表明那种底层生活的苦涩是如何构成他的叙事基础。

《新兵连》写了一群农村兵们的故事,不仅仅写出一种真实、朴实的军营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他揭示了在那种“主动”、“积极”地争当骨干的行为背后的世俗网络的制约。李上进如此看重“入党”并不是他个人对政治生命特别重视,而因为这是普遍的价值标准。有的老兵直到复员还不能“解决”——李上进说:“那真是丢死人了。”“入党”成了李上进的心病,他的悲欢忧乐全都围着这道轴心旋转。他由一个渴望上进的老兵沦落为阶下囚,这确实是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然而,对权力的世俗理解以及对世俗权力的强烈认同的愿望,与对失去被世俗秩序接纳的恐惧,不过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这是一次绝望的误会,倒霉的只能是李上进。“这样光身子我是宁死不回家。”没有解决党票,那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光身子”未必是李的自我感觉,还有无形的世俗压力。

刘震云埘“底层人”的命运的关注,以及倾注笔力去刻画他们被无形的世俗力量任意摆弄的生活境遇时,显示了他的机智与敏锐。这些无聊乏味的日常生活因为世俗的权力关系的庸俗化方面的侵蚀而全部变了质,它们是权力的庸俗化消极运作的直接产品。如果说在《单位》里。刘震云刻画了权力网络是如何决定并且支配人们扮演社会角色的方式;那么《一地鸡毛》则写出了权力网络向家庭的延伸,那些家庭琐事以它习以为常的惯性同样(乃至更深刻地)表达庸俗化的权力生产过程和方式。

小林和老婆,当年的大学牛,也曾经立过雄心大志,然而,残存些微的生活意志也被艰难的日常生恬改变成患得患失的小市民心理了。也许这篇小说的主题可以读成升常生活是如何把人们变得卑琐,然而,在小林们的日常生活背后,隐藏着强大的力量支配生活的运作方式。小林必须去排队买豆腐,必须求人为老婆办理调动,为孩子办理入托。小林的生活总是发生一系列的错位(各种差错):老婆坐公共汽车并不是因为领导体恤群众,而是沾了局长的小姨子的光;孩子入托也并非邻居发善心,孩子不过充当了陪读的角色;老婆调动又因为搭错了线而前功尽弃等等。小林这个毫无职权的小人物,他的所有的困窘,都是因为处于那个对于他来说无法摆脱的权力的限制。

然而,这些“小人物”也并漫有丝毫抵抗权力庸俗化的意识,连查水表的瘸老头也在滥用可怜的一点职权,他可以随时侵入小林的家,擅自坐下大谈当年给某位大领导喂马的辉煌经历,而小林却只能洗耳恭听。终于有一天瘸老头也求到小林,而小林也成熟了,学会了卖关子,终于也心安理得地受贿。世俗的权力运作之所以无法抗拒,就在于它在生活的每个点上都可以产生,人们自觉认同权力并不仅仅表现在人们准备随时屈从于它,而且在于人们随时(只要有机会)就会自觉行使权力。这个社会残留给小林和他的老婆的“权力”虽已微乎其微,然而,他们并未放弃行使权力的愿望,例如躲在被窝里攻击保姆,这同样是一种权力欲望的满足,只有保姆是比他们更加卑微的弱肯,在背后攻击保姆和在背后数落有权势的人不一样,后者的话语只有象征性的和想象性的意义,而前者则是一次实际的声讨、占有和否定一权力关系对生活的渗透是如此严重,以至于俩人之问的矛盾、争吵、“欢乐”和“激情”最终都可归结到权力关系在起支配作用。当然,刘震云也在尝试寻找摆脱世俗的权力嘲络的口丁能性,例如。他试图用“金钱”来抵御权力,对面邻居“印度女人”的丈夫,鸭老板小李门,他们足否具有另一种消解消极的权力关系的力量?这显然值得怀疑,更何况“金钱”也是一种权力,充其量它不过使权力的分配形式和起支配作用的方式发生变化而已。

《一地鸡毛》在写出日常生活的困窘,以及琐碎的生活细节侵蚀个人的意志和热情的同时,刻莉了主角是如何在世俗权力网络的运作中被任意摆布的状况。刘震云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没有权力的生活不得不是一出卑琐的滑稽剧。那个一地鸡毛的梦,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寓意。当然也不会使我们的主角突然醒悟,这不是一个自我意识的哲学问题,生活就是一大堆琐碎的实际问题,除了认同现实关系别无选择。

《官人》显然是在这一意义上嘲讽了某些陷入权力争斗的庸俗官们。八个局长窝里翻,搞小宗派,勾心斗角,打小报告,整材料,明枪暗箭,目的无非是把对手搞下去,维护住自己的权力位置。调整班子激化了本来的矛盾,各种手法都用上了,然而权力是一个巨大的网络,庸俗的官们同样逃不脱权力运作的愚弄,结果他们都事与愿违。当官确实不容易,因为还有比你更大的官,官大压死人。老张身为常务副局长,然而对副部长的小秘书却极尽巴结之能事,陪着小秘书钓鱼不算,还不惜坐在前座上抱着已经睡熟的小秘书的小女儿,足可见其卑躬到何地步。刘震云说"下级不易,领导也不易,这才叫辩证唯物主义”。我难以断定这是不是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仅仅在这一意义上,刘震厶多少抓住了辩证法的实质:没有权力同然要经受权力的制约,然而有了部分权力可能要承受权力更加全面的控制,总之,在我看来,刘震云的反讽,并没有局限于审视所谓“生活的原生态”的喜剧效果,也没有停留在对“底层人”或“小人物”或拥有部分权利的“官人”的卑琐庸俗行径的刻画上;刘震云的反讽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对权力的庸俗化方面及其支配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因此才具有意识到的历史深度。刘震云的那些主角,不管是小人物还是掌握部分权力的“官人”,总是自觉认同权力秩序所带来的庸俗性方面,最精彩的反讽效果正是在他们自觉确认被秩序化歪曲的社会角色时产生,刘震云巧妙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例如前面提到的李上进和老张的语言),给出人物的社会位置——这些位置被人物看成是天经地义的甚至是理想的,然而,实际上,这些自以为是的“位置”不过是在扮演一些喜剧性的社会角色而已。

在中国步人现代化的改革时代,刘震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值得赞赏,如果我们并不主张回避现实矛盾的话,那么就应该肯定刘震云存在的价值。

同类推荐
  • 花痴日记

    花痴日记

    本书是刘墉在一个冬天与自己心灵的对话,透过自然的风花雪月,反讽人间的爱恨情仇。纽约多年不遇的酷寒,使莱克瑟丝湖一夜冻透成黑冰,湖面上粉雪流浪,而刘墉的湖畔家中,因着一百二十盆花草而充满生机。暗香扑鼻的蜡梅、自恋的水仙、挂满屋檐的冰笋、湖面上的雪泥鸿爪……在这个寻常也特别的天地里,季节的界限开始消弭,无论年纪,无论贫富,肃杀的冬日里也掩藏着喜悦,一花一草,一个小小世界。跟随刘墉先生的导引,跟随他的文字、绘画与摄影,跟随他思绪的漂移融合,一个冬天里的春天,毕现出平凡中的美好。你会发现,有时,角度微移,我们都会成为他一样的生活艺术家。
  • 中国,少了一味药

    中国,少了一味药

    慕容雪村命悬一线,23天惊险卧底,只留遗书一封,孤身暗访混沌传销界,那里只有残酷无情的生存法则,只有暗无天日的权色统治、只有烈性的洗脑毒药和触目惊心的噩梦。传销黑手深藏于重重帷幕之后,正在制造着罪恶与咒怨。“无间道”真实再现,没有剧本,没有重来,惊天骗局摧残无数人生。揭露黑暗传销的无知与疯狂!且看笔者如何全身而退。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本书讲述了《红楼梦》的一些故事。全书忠实于原著,在保持原著故事连续性的同时,保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全书语言简洁易懂、生动形象,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陆游文集4

    陆游文集4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热门推荐
  • 断莲书

    断莲书

    楚璎身为长明神女,曾经所求所念,不过只是一寸安宁。然而一夕之间,风云骤变。六千年前,她与一同长大的攸宁双双捏碎姻缘玉,毁去婚约。六千年后,她悄然归来,面对的,却是帝妃的步步算计。后来,于蓬莱仙岛之上,寒凉瀛水之中,她化身一条小灰蛇,前尘尽忘。而他一身白衣如雪,踏月而来,眼角一滴泪痣,殷红灼眼。他口口声声说恨了她三万年,却又数次救她于水深火热之中。神神鬼鬼,真人假面,这浮华三千,谁又曾真的超脱于尘世之外?烟云拨散,沧海桑田,她欠了他的旧债,终究需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老年医疗保健10000个为什么(中册)

    中老年医疗保健10000个为什么(中册)

    为什么你容易得病?为什么你的健康状况时好时球?为什么你的治疗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这不单取决于你对疾病和健康的态度,更多的则取决于你对它们的了解程度。
  • 二次元之重回巅峰

    二次元之重回巅峰

    主角从最高位面被人设计,无奈被师傅送入转世之门,结果变成女孩纸了!那么主角是被吃掉呢还是去百合呢。。。其实,我也不知道,想知道就看呗
  • 为了生存而战

    为了生存而战

    亘古长存的战斗之塔,千万年来无人可以通过的绝死之地。唯有最勇猛的人才可以通过,然而,一旦通过,便可取得真正的战神之证。为了生存下去的少年,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旅途。
  • 住在天国里的星星少年

    住在天国里的星星少年

    是不是在天空中,有一个云彩支撑起来的国度,那里有着美好,温暖。每一个人都有一对象征着纯洁善良的翅膀。那,也许就是天国。他,是不是也在那个国度里呢?那个星星一样的少年,祝你在天国过得愉快!
  • 永恒巫师

    永恒巫师

    穿越者西蒙,带着智脑来到了瓦伦世界。这里,魔物横行,巫师为尊,至强者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面对恐怖世界,西蒙一步步掌握世间真理,探索无尽时空,追求无尽永恒!
  • 赤灵剑之三世情缘

    赤灵剑之三世情缘

    “他不仁,我不能无义,当初,我答应过他,隐忍三世,绝不还手的!”“这一剑,你刺在了我的心脏之上,心已破碎,再也没有情谊可言了”“你好痴傻,没有了你的陪伴,心儿纵使有着毁天灭地的功夫又能如何!你没了神之体魄,我也陪你做一世凡人!生也好,死也罢,有你,我还能怕什么?”
  • 威猛二小姐

    威猛二小姐

    为治娘亲的病,她执意离开神秘小岛去学医。谁知娘亲却为她订了娃娃亲?要是早知道未婚夫是他这个恶质男,她才不会在明珠大会上出尽风采,惹得他追着不放。腹黑无赖哪有她的绝色师父顺眼,不行,娃娃亲本姑娘要退婚!
  • 薄荷.初夏恋

    薄荷.初夏恋

    不知什么时候,我的人生就多出了一个我从不想去认识的人。可我还很可笑的喜欢他,因为他的一切而去改变我自己。因此我,我还喜欢上了薄荷。它的味道让我忘记痛苦
  • 爱国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爱国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读关天培、邓世昌的故事,感叹他们为抵抗帝国主义侵略而不惜流血牺牲的壮举;读邹容、林觉民的故事,感受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气魄;读杨靖宇、张自忠的故事,重温他们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而英勇献身的军人本色;读钱学森、邓稼先的故事,学习他们为发展新中国科学事业而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