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9400000022

第22章 “死新闻”是报纸的大忌(2)

当然,新闻“写物言情”,要讲究深度,讲究深意。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所写:“范德机日:善诗者就景中写意。”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也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是说的写诗。我们写新闻同样也有这种情况。记得1988年第一次去云南时,在森林中第一次看到野象群,三三两两,大大小小,三五成群,自由自在,便突然想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的迫切性,自然也想到了傣家人常说的:“白象走出森林,是最吉祥的时候。”于是,我匆匆写下《森林之王》的通讯。

所以,描述环境、景物、动物,抒发新闻中人物的感情,记者的感情每每融在其中。

览情写景,写物言情,要达到理想的新闻“抒情”效果,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必须要有经常性的训练、有意识的训练。所谓“情尽笔生,起笔无情”,便是这个道理,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理在其中,情在其中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1991年我在内蒙古采访时写下了《警犬王国写真》,其中有一段写物言情的话,是针对文中主人公之一“警犬玛丽娜”所写:

看来玛丽娜确实在思念故乡,以至清晨一步跨出大舍,黄昏踏着晚霞越桥穿巷,为那个目标不停地奔忙时,它的心中会时时有一种思念,依恋会像一股清清的山泉,顺着那个幽深的地方逶迤而来。

1992年7月1日

散文的概念与分类

散文是―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概念

在文学的其它体裁上,诸如戏剧、小说、诗歌等,似乎都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笔墨,以对其概念进行诠释和论述。而惟有散文,人们对其概念与分类的理解,一直众说不一,存在着种种分歧。造成这种分歧的主要因素:一是散文本身的“复杂性”;二是散文概念的“多层次”。散文是一种“复杂”的、有时介于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文体,这一点对于初学者,对于热心为《中国人口报》文艺副刊《苍生》、《小叶集》写作的散文爱好者来说,理解和弄清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古代,有人把韵文以外的文章统称散文。后来,随着文体的发展,它的概念渐趋缩小。而在近代,尽管现代散文已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但散文依然存在着复杂性、它既属于文学,又非“纯艺术”。这就是说,一方面它具有文学的一些美质,如形象化、抒情性、描写手法、文字美等,也有被称为艺术散文(即纯文学)的文体;另一方面,它在选材与写法上,又可以“自由”些、“随便”些、像家常“闲话”一样,可以不拘一格。或大题小做,或小题大做,或言近旨远,或微言大义;说的是身旁事,讲的是知心话,在谈天说地中,让人们受到美好的情操陶冶。因此,有的散文,文学色彩便淡了一些。于是,在这浓、淡、强、弱的区分之间,人们便各自根据自己的认识与判断,来逐渐划分散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自然便出现了对散文概念与分类的不同理解,从而形成了散文概念的复杂性。

散文又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不同时期和国度,乃至不同个人,对散文理解的差异及其论述,形成了散文概念的“多层次”,导致了散文分类的复杂性。

从历史角度看,我国散文的概念与分类,是随着散文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变化的。概括讲:总趋势是散文概念的广义与狭义,以及分类的繁杂与单纯,总是波浪式交替出现。当概念过“广”,分类过“繁”时,人们便要求相对地“狹”与“精”;而当其概念过“狹”,分类过“精”时,人们则要求相对地“广”与“杂”一些。

从不同国度看,不同国家对散文的理解也是有别的。如:西方国家,其散文是与韵文相对而言的,包括小说、论文、话剧等等;另外在西方,还有另一种散文即“五四”时期被我国翻译成“小品文”或“随笔”的散文,有人称它是“散文中的散文”。对于它的特质,日本的厨川白村在《出了象牙之塔》一书中曾作过很精彩的描述。这一文体,对于我国现代散文的影响是直接、巨大而深刻的。

当然,在我国,散文概念之内涵不同于西方。我国古代散文,虽然也有同韵文相对的意思,但是,由于戏剧、小说的不发达,且遭受正统文学观念的排斥,故其范围就不包括小说和戏剧,只包彳―一些散文体的文章。“五四”以后,文学散文从广义的“散行体文章”中独立出来,并且受到西方散文的影响,普遍地使用“小品文”这一概念便是自然的。不过,虽然西方的“小品文”与我国的小品散文,都属于“狭义”的散文,也可称之为“散文中的散文”,但是,两个概念之间,无论是在性质或范围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因此,散文便有的同韵文相对而言,有的同骈文相对而言,有的指广义的散文,有的指狭义的散文,其概念是“复杂”的,“多层次”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不难理解散文的概念、定义、分类,以及在这些方面长期出现分歧的原因。这样,对于我们阅读散文、欣赏散文艺术,进行散文创作,搞好人口文学都是极有意义且非常必要的。

我国古代散文的概念与分类

古代散文,尤其先秦散文,至今依然闪烁着光彩。然而,散文一词的真正出现,乃后来的事情。比较早的可见于宋代罗大经所著《鹤林玉露》一书中的《文章有体》条,该条记杨东山论文日:“山谷诗騷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不过,这里所说的“散文”之内涵是同韵文或骈文相对而言的,“散行文字”并不同于现代散文的概念。在此之前,还有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笔”说,唐代韩愈、柳宗元等倡导的“古文”运动。但是,不论是刘勰所说的“文笔”,还是韩、柳所提之“古文”,它们都是无韵散行体的文字,同古代通常使用的“文章”概念之含义是基本相同的,既含文学的散文,也含非文学的文字。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散文”概念,则是“五四”以后才有的。

由于古代尚未产生“文学散文”概念,因此也就没有专门的散文分类,只有文章的分类。

较早出现的、比较完备的、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文章分类法,可见于《文心雕龙》。在该书的分类里,除六经、诗、騷、乐府等文体之外,其余十八类,皆属散行体文字。如:

诠赋、颂赞、祝盟、哀吊、杂文、史传、诸子、论说、书记……等。其中,仅“书记”一类,就细分为23小类:

谱、籍、簿、录、方、术、占……和《文心雕龙》同时代出现的,对后世亦有较大影响的,还有《文选》的分类法。在其所划分的39大类里面,除“诗”、“騷”类外,其它37类,也都属于散文体文字。

这样繁杂的文章分类法,显然是繁琐而不实用的,也容易出现矛盾和谬误。于是,发展到清代,便有了精简和归纳,出现了桐城派古文家姚鼐的文章分类法。然而,仅此也是不够的,所以,1929年叶圣陶先生便在《作文论》里指出:《文选》在文章分类上的缺点是:“杂乱而琐碎”,不足为我们散文分类的依据。因此,要产生出一个能够使我们比较满意的分类法,使之摆脱“杂乱而琐碎”,和现代的“作文方法”相联系,就必须改变旧的散文观念,将文学散文与非文学的文字区别开来,使散文纳人文学的范围之内,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来进行研究,而这正是现代文学重要的使命之一。

我国现代散文的概念与分类

“五四”前夕,现代思潮在我国的勃兴,引起了文学观念的变革,这种变革,尤其在散文领域巨大而深刻。由于在当时的“文学革命”先驱者们看来,两千多年间“散文学”一直是我国文学的“正宗”,是封建阶级用以“载道”的工具;而同样在表现工具方面,其它文学体裁如小说、戏曲等,则自宋元以来,便使用了白活口语,惟独“散文”一直在使用文言。所以,新文学革命的对象,自然首先地落到了“文言文”身上。使其由载封建之道、代圣贤立言的工具,演变为个人抒情言志的文体,从而改变了“正宗”地位,成为文学范畴的一个具体部门。

古代散文观念之变革,有社会和历史的原因;而现代散文观念的形成,及其分类方法的出现,却是受着西方文学观念的直接影响的。在新文学运动中,较早地将文学散文同非文学的文字具体地加以区别者,是刘半农。他主张:各种科学论文“系文字而非文学”,不宜“侵略文学之范围”,至于新闻通讯,如“普通纪事可用文字,描写人情风俗当用文学”;政教实业之评论,如“发表意见用文字,推测其安危祸福用文学”;官署之文牌告令,“适宜用文字而不宜用文学”;私人之日记信札,一般宜用文字,但如游历时之日记,如美国富兰克林与英国议员司屈拉亨之绝交书,英国约翰生不愿受极司菲尔伯爵之推誉书,或可入文学之列。至于历史传记,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继刘半农之后,1921年6月8日,周作人在《晨报副刊》发表了《美文》,他的美文对现代散文概念作了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描述。他以为所谓散文,便是如西方文学里“记述”的“艺术”的“论文”,如读散文诗,“因为他实在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以后胡梦华、钟敬文、王统照、梁实秋等也分别发表文章,就其散文的性质、内容、形式作了更加具体的论述和探讨。概括起来为6个字:“个性”、“抒怙”、“自由”。基于他们的这种理解,即所谓散文,就是抒情文、小品文,而杂文,则是小品文的别体。这一散文概念的涵义和范围,便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30年代,直到杂文的繁荣,速写、通讯、报告文学的勃兴,才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而也发生了“小品文”的论争。于是,散文概念终于由原来的“狭义”、抽象、单纯,逐步向“广义”繁杂方面发展。就表现方式和分类方法而言,也相继地发生了变化。如早期王统照的历史、描写、演说、教训、时代五类分类法;贺玉波的记叙事实、描写风景、描写人物、描写物类等记叙小品法;感伤、欢乐、愤怒、冥想的抒情小品分类法;讽刺、闲话、序跋的说理小品分类法等。还有石苇所编《小品文讲话》一书将散文分类列为8个系列:描写体、叙事体、传记、杂记、抒情体、冥想体、谈论体、讽剌体等。之后又出现了苏雪林的表现方式和表现内容的混合分类法、林慧文的依据文体分类法等。

毋庸讳言,以上分类方法均不够准确,也很繁杂。如:“记叙”、“抒情”、“说理”的分类法,在实际运用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固然散文创作有或以抒情为主,或以记叙为主,或以说理为主的作品,但在大多数作品中,抒情、记叙、说理往往是相互融合的,彼此间很难截然分离。如朱自清的《给亡妇》、许地山的《落花生》是抒情还是记叙呢?周作人的《(雨天的书)自序一》、瞿秋白的《那个城》是抒情还是议论呢?像鲁迅的《(野草)题辞》,冰心的《(寄小读者)四版自序》等,能简单地说成是抒情和议论吗?另外,人间的感情是复杂的,简单地将抒情小品分为“感伤”、“欢乐”、“愤怒”、“冥想”四种,怎么能够满足人生和文学之所需呢!而那种以形式和内容的混合分类法,时而着眼于表现方式,时而着眼于内容,时而着眼于文体,作家和作者如无一个固定的“立足点”,会怎样地杂乱无章呢?至于文体分类法,虽然较前几种简明扼要,但是也并不适用,也脱离了当时散文创作的实际。在那个年代,在众多作家的心目中,小品文是包括杂文、随笔在内的。朱自清就曾提出:“杂文是小品文的转变。”叶圣陶也说:“不用小品文的名称,那就叫它做文学散文也可以。”从当时的一些小品文选本来看,一些文学性较强的杂文、随笔被归于小品文的范畴。而今天,小品文这一概念的涵义,已有了明显的变化,且很少使用,同时所谓“通讯”,也早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完全独立的文学部门了。因此,它更不能适应当代散文创作的实际。

曾经和部分《苍生(小叶集)》的作者就散文的概念和分类,进行过广泛的探讨,也许是受到了这类历史概念的影响,或是对散文的创作研究不够,就其概念因没有明确的定义,表现形式过分复杂、过分灵活,部分作者便产生了误解,常常将小品文和通讯当做了散文,甚至创作中也使用了小品文和通讯的手法来创作散文,故而造成了作品的屡次失败。这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和长期坚持创作的作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而又值得重视的事。

同类推荐
  •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徐志摩情诗选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徐志摩情诗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诗韵律和谐,意境优美,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徐志摩在短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许多经典诗作,大多收入四部诗集之中。朱自清先生曾说:“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 这本诗选以爱情为主题,由台湾著名诗人、评论家莫渝先生编选。爱情是徐志摩丰富情感的缩影,在他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诗歌也以情诗最具特色,因而这本情诗选包含了徐志摩诗歌的精华。
  •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本书里的美文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文章的题材五花八门,不少是谈草木虫鱼、风花雪月的,可即使如此,也具有丰富、生动的意义。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草木虫鱼、风花雪月打上了作者的精神印记,成为这些名家人格的艺术象征了。从这样的文章可以读出作者独特的生命理解、人生态度和思想信仰。
  •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书中汇集了十个方面选题的20册专辑,其中:有极具想象、浓墨重彩的神话传说;有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科学幻想;有扑朔迷离、谜底意外的侦探故事;有德昭日月、流芳百世的名人传记;有美好柔情、感天动地的爱情颂歌;有恢宏浩大、金戈铁马的战争史诗;有谋略过人、才智出众的智谋叙事;有身处险境、绝处逢生的探险见闻,涉猎了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的所有领域。一卷在手,纵览名篇
  •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是一本有关青春的碎碎念,其文字精练有较强的穿透力,简单而有力度,却也不失清凉温暖。它让我们对生活保持恰如其分的敏锐恰如其分的锋利。就算现实世界残酷地掠夺心底细腻薄弱的天真,却依旧可以做一个柔软而温润的自己。
  • 红唇与领带

    红唇与领带

    本书系台湾当代知名作家、东海大学教授周芬伶的散文自选集。作者的作品以女性书写闻名,文字间既有感性的流动,亦有精细的修饰,诗一般的语言令人读起来有忧伤,有畅快,有愉悦,有悲戚,有坚韧……
热门推荐
  • 诱拐刁蛮小老婆

    诱拐刁蛮小老婆

    七年的分别,能够改变多少东西,幸好你对我的感情一如既往。雷炎修何其庆幸七年后北辰瞳还能够回到他的身边,北辰瞳看着身边的男人,思绪百转千回,幸好你还在这里,爱我如初。本以为可以过上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幸福生活,生活总是会多出那么一些调味剂,不惊心动魄又怎么能叫生活呢?看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还是隐藏在人性背后的弥天大谎,一个个谜团等待着他们去解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路披荆斩棘,为了幸福的新生活努力奋斗。萌娃来助阵,我妈咪不是你想欺负就能欺负的。雷炎修:我的女人当然是我来保护,她许我一生,我定要护她一世周全。
  • 网游之疯狂的地精

    网游之疯狂的地精

    某知名公会会长:“我想问下是谁招惹哥布林那疯子的!有胆子承认!我保证不打死你!”“MB!告诉我原因!”“是他招惹……”“啪~”“那你离他远点啊!”“但……”“啪~”“但你妹啊,你不知道他叫疯子吗?他疯的……”……这位兄台,为何台上那个一级小号可以与多公会大佬平起平坐啊?兄弟你新来的吧?谁人不知道江湖上有个人称自爆大狂魔的人啊,江湖有言,宁惹系统君,勿扰自爆郎,看,这SB又TM自爆了……
  • 化极

    化极

    宿命归,神殇泪。千载轮回,只缘前生罪。湮天机,前仇灭。天难逆,路难行。索因果,红尘碎。欲登天,奈何道不成。道成空,尘归尘,后羿射日,转生轮回。登天问鼎,一路高歌!PS:本书主角是后羿二世,对后羿感兴趣的来吧。同时,由于洪荒小说近年来被埋没,所以我在书中会融入一些符合现代潮流的元素。比如英雄联盟这个游戏,大家一定熟悉,我会尽力发挥(融入的人物有惩戒之箭,审判天使,策士统领,德邦总管等诸多英雄。)另外,一些读者说前面几章无代入感,后面最精彩!希望大家能够给我一次机会,看完前面,后面你还不喜欢,就不看了吧。我会努力的!
  •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代表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了他们的作战经历,以及走向失败的过程。
  • 魔魂刺客

    魔魂刺客

    意外解开身世之谜,让杀手之王陈墨步入复仇的深渊。杀与爱,血与泪,无情与冷酷交织,昔日的同伴变成生死仇敌,失手将自己最爱的人葬送黄泉。入魔界,斩血蛊,虫族卑劣的手段让他陷入四位至尊主神的豪赌之中。战异界,争霸主,斩杀天下人又如何?“我甘愿与恶魔为伍,只是为了了却我心中未完成的那个夙愿而已。”陈墨如是说到。
  • 太平御览道部

    太平御览道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共同体

    共同体

    随着永恒星系被人类发现,越来越多的挑战随之而来,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共同体”作为英雄联盟迅速集合起来担当大任。龙王董生作为故事主角,在神秘获得控制水的力量并逐渐成长起来的过程中,将带领身披柳叶飞羽的立里博士、作为科学届“第一师傅”的高大帅邓吕萧峰、控制漫天的五星镖叱咤风云的云芝、速度奇快的暴力凤等人,踏上一段纵横宇宙之旅。“共同体”将面对最历史悠久的组织“乌合之众”的挑战并成长起来,并要穷尽英雄智慧,突破“星”的强力阻扰,击败星系怪力的阴谋,在永恒星系面前,为人类命运殊死一搏。爱恨情仇,家国荣誉,人神与共,“共同体”最终将打造成为中式最强英雄联盟,闪耀银河星系!
  • 穿越之胆小皇妃遇上爱

    穿越之胆小皇妃遇上爱

    发现男友背叛!那也算了!大不了不要他!被推下涯!那也算了!早死早超生!穿越了!这次也算了!尼玛滴!穿越过来自己居然是刚刚当上静妃!我的天哪!要她刷碗洗衣服就行,要她服侍一个大老爷们她可不行!可人家不肯放了她啊!呜呜呜……某女欲哭无泪
  • 志摩小说

    志摩小说

    在徐志摩的文学创作中,小说似一本风韵各具的画册,既有浓彩重墨的渲染,又有轻描淡写的隽永。徐志摩的部分小说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所叙述的故事、所塑造的人物都是现实生活存在并为作者所熟悉的,这类小说在徐志摩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春痕》《老李》《家德》《珰女士》等,都是以作者的忘年交、同学、家仆、朋友等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创作而成的。本书在收录徐志摩创作小说的同时,还选录了作者的五篇翻译小说。这些翻译小说涉及面较广,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二者兼容。既有对自由、爱情的讴歌,也有对社会丑恶、人性堕落的揭露与批判,鲜明体现出作者与译者的人文主义精神。
  • 通缉神秘小逃妻

    通缉神秘小逃妻

    为了保命,她误闯他的房间,他云淡风轻的将她看光光,而后“顺手牵贼”向逼婚的众人宣告她是他的未婚妻。两个立场完全不同的人就此纠缠,棋逢对手她先输了心,他却步步紧逼!她如小鹿一样被他追的东躲西逃,他掐着她的脖子将她揽入怀中,“女人,你是我的宠儿,还想哪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