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87000000015

第15章 深挖内幕(3)

张勋是个人,不是神,他没有一眼看穿别人真心的本事,也就是说这么多的人都同意他,他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是真的同意。

这样吧,让我们通过更多的史料重新审视本案的来龙去脉。

事件爆发之前,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那就是“中华民国”的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闹翻,此事史称“府院之争”。闹翻之后,黎元洪、段祺瑞两个人,分别都想争取重量级军头张勋的支持。

张勋的部下苏锡麟,在《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一辑这册史料里面,对张勋复辟一案的简要来龙去脉,有这样的证言和回顾:

“……段祺瑞通过冯国璋劝说张勋派兵入京驱赶黎元洪。各省督军来了许多人,包括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冯国璋的代表胡嗣瑗、段祺瑞的代表曾毓隽、曹锟的代表、张作霖的代表等,会上一致推举张勋出兵推翻黎元洪,拥戴冯国璋当大总统,并恢复段祺瑞总理之职。会上,张勋的秘书长万绳栻提出条件:保皇上(溥仪)复位。大家没有答应。后来,徐树铮、胡嗣瑗等人密谋:先佯装答应张勋提出的拥戴溥仪复位的条件,利用张勋入京,推翻了黎元洪之后,再想别的办法善后(被张文生偷听到)。结果大家在一张黄缎子上签名同意了,张勋上当了。到了天津的时候,张勋和段祺瑞见面,段祺瑞对张勋说:‘要推翻黎元洪,但是清帝复辟一事,就算北方同意,南方也不会同意,因此我建议缓办。’张勋只是默默点头,没有明说答应。到了北京,我(苏锡麟)建议张勋:他们签名同意,是骗局,复辟一事,不能干。张勋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他们是骗我,我也坚决要干的,这事儿干成,我死了也甘心。’不久,惊闻段祺瑞马厂誓师(讨伐张勋),张勋说:‘他们推我出来复辟,原来真的是在耍我,我们不能孬了,拼了命也要跟他们干到底,怕什么?到时候我们就把内情抖搂出来,难道是我张勋一个人要搞复辟的吗?’情势越来越紧张,张勋叫万绳栻马上把当时大家签了名的那张黄缎子拿出来公之于世。万绳栻说:‘缎子留在天津,我现在就去取。’不料,万绳栻一去不回。原来,签名的黄缎子早就被冯国璋的心腹胡嗣瑗用二十万元的价格买走了。

在紧急关头,王士珍派人找了我(苏锡麟),要求停火,希望牺牲张勋,避免内战。我(苏锡麟)说:‘搞复辟,是各省督军一致签名同意的,现在他们反悔,玩弄张勋,是他们不讲信用,现在张勋很危险,张勋是我的长官,我不能见死不救!你回去告诉王士珍,只要(段祺瑞)讨逆军不开枪,我也决不开枪。而如果张勋的人身安全能够得到保障,我就更不会开枪!’不料,最终还是开打了。很快,荷兰使馆派了轿车来接张勋,张勋不肯走,荷兰人强架着他上车走,张勋还咬了那荷兰人一口。后来,(京师警察总监)吴炳湘陪同我(苏锡麟)去荷兰大使馆看望张勋,张勋见到我们,第一句话就问:‘皇上怎么样了?’吴炳湘说:‘这跟皇上有什么关系?’我则问张勋:‘部队怎么办?’张勋说:‘你看着办吧。’于是,我安排部队的官兵们剪辫子、换服装,发放遣散费,遣返回乡罢了……”

张勋的部下苏锡麟的上述这些回忆,透露了以下三点鲜为人知的重要信息:

1.在“徐州会议”上,有相当多的各省军政要人,在一张“黄缎子”上面,签名拥护张勋搞复辟。

2.张勋见大家都签名拥护,有恃无恐,果断发动复辟。与此同时,那张签了名的“黄缎子”,则被段祺瑞、冯国璋势力收买并销毁。

3.张勋在发动复辟之前,去天津见了段祺瑞,段祺瑞对张勋说:“请不要复辟,否则后果自负。”张勋则所恃各大军头在“黄缎子”上的签名“支持”,因而根本不把段祺瑞放在眼内。

换而言之,张勋是被耍了。被谁耍了?被当年的北洋军头们集体耍了。

那么,事前各省军政要人在一张“黄缎子”上面签名,佯装拥护张勋复辟,这事儿,有没有更多的证人证言呢?

当然有。

关于“黄缎子签名”的这个历史细节,当时的北洋军阀王占元的幕僚杨文恺,也在《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一辑里面,留下了证言。作为历史旁观者,杨文恺在他的证言中,是这样说的:

“……(徐州)开会时,张勋对大家说:‘中国的国情不适合搞共和,我们想请宣统皇帝复位,北京内外的各同人都已经同意了,各国也都乐于支持,现在我与各位商量,同意的请签名……’事后听说,王占元他们是在一张黄缎子上签的名……”

杨文恺的证言说得很明白:的确存在“黄缎子签名”这么一回事。

同样关于军政要人签名同意张勋复辟一事,北洋历史见证人曹汝霖,在其《一生之回忆》里面,也有这样的说法:

“……张勋在徐州开会,各省督军应邀列席,段祺瑞派了徐树铮参加,不料,张勋讨论的却是复辟问题,到会督军首领和代表竟然也签字画押,宣誓赞成,徐树铮则没有签字……”

可见,曹汝霖在他的回忆录里,虽然没有特别提到“黄缎子”这个载体,但是,“签字画押、宣誓赞成”,也是比较清晰的,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

在同一点上,当年的前清遗少派、北洋旁观者张达骧,在中国文史出版社《我所知道的北洋三雄》这册资料里,也是这样回顾的:“是以徐树铮为首的北洋军头们耍了张勋。先是唆使你去干,你干了之后,我们再反对你。”

张达骧的证词,关键文字是这样的:

“……徐树铮急于驱黎(元洪),恐夜长梦多,就不择手段策划行动起来,他知道张勋对复辟蓄意已久,而张的秘书万绳栻素为张所推重,遂极力唆使万在张左右鼓动复辟,这是徐树铮怂恿人上梯子之后再抽梯之计,张并未悟及……”

这不是“耍”,是什么?

还有一个证人:曾毓隽。

在段祺瑞、徐树铮利用张勋复辟这一点上,段祺瑞的心腹曾毓隽,也在《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一辑里,写下了这样的证言:

“……段祺瑞曾经说过:‘张勋带兵入京打倒黎元洪,是上了我们的当。’徐树铮也说:‘张勋是个复辟脑袋,先让他复辟,我们才有机会(倒黎执政)……’”

以上诸多的证人证言,都指向同一个事实:大家伙签名假装拥护张勋复辟,事后又出兵反对他——张勋,这个憨哥哥,显然是被玩弄了。

于是,在各方表面上的“大力支持”之下,张勋果断带领数千名辫子兵,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北京。

7月1日,北京城全城商民的户门口,挂上了龙旗。

清朝复辟了。

就在此时,果然,段祺瑞在天津起兵讨伐张勋。7月8日,段祺瑞向张勋开出了以下的和谈条件:

1.取消帝制。

2.解除辫子军武装。

3.保全张勋性命。

4.维持《清室优待条件》。

对于段祺瑞开出的这个和谈条件,张勋是如何反应的呢?对此,《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一辑收录了段祺瑞的心腹曾毓隽的一份回顾:

“……张勋则提出:必须允许其辫子军安全退出北京回徐州老巢。于是,谈判破裂,双方继续开打。7月12日拂晓,讨逆军兵分三路会攻,天坛辫子军率先投降,其余的也陆续缴械了。

当时,一些军阀采取了骑墙观望的态度。例如,山东张怀芝,迟迟不发讨张电,等到得知辫子军在北京节节败退,各省纷纷发出讨张电的时候,张怀芝才仓促决定发布讨张电。

7月14日,段祺瑞返京再任总理,并亲自去日本领事馆请黎元洪复职总统。黎元洪觉得自己引张勋入京造成此变,愧对国人,遂自己决定下野。于是,段祺瑞电促冯国璋入京,就职总统……”

为什么张勋仅仅带了几千名辫子兵,就胆敢入京搞复辟?事件亲历者曹汝霖在《一生之回忆》里面,是这样认为的:

“……张勋以为:在徐州军事会议上,各省军事巨头都赞成复辟了,所以只带了三千(原文如此,准确数字待考)辫子兵入京搞复辟,因为张勋深深相信各方会响应,所以不需要带太多的兵,不料,各省军事巨头临时变卦,背信弃义,食言毁约,他也没有料到段祺瑞出师竟然如此迅速……”

可见,张勋是真的相信诸多将领对自己的“拥护”,才有恃无恐,仅仅带了几千号兵进了北京城,当时的张勋,还满怀信心天真地认为大家伙都会从四面八方带兵来拥护他呢。

而冯玉祥,则在其《我的生活》里,摘录了张勋在失败之后,写给段祺瑞的一封信,张勋在信中,是这样对段祺瑞说的:

“……勋(张勋)知国情,只宜君主,即公等卓见,亦早诋共和,兹方拥戴冲入,辄即反对复辟……逐鹿中原,不为大局绸缪,纯为权利起见,徒说伸张大义,岂为好汉英雄……恨当世无直道……”

冯玉祥进一步评论道:

“隐约之间,可以看出:张勋上了段祺瑞的当之后,是非常的愤慨。”

张勋给段祺瑞的这封信,翻译成现代国语,是这样的意思:

“……我张勋为什么要搞复辟?因为我深深知道:中国的国情,只适合搞君主体制。即便是号称远见卓识的你(段祺瑞),也对共和心怀不满好久了,你们刚刚拥戴我带兵入京,立即就翻脸了……你们只知道争夺政权,没有一个是为了中国大局考虑的,你们嘴巴上说的是正义,实际上都是孬种……这世界是多么的黑暗啊……”

平定张勋复辟事件之后,冯国璋以副总统身份继任大总统。

依照冯国璋的秘书长恽宝惠在中国文史出版社《我知道的北洋三杰》之中的回忆,冯国璋上任大总统之后,派了恽宝惠到荷兰公使馆去慰问在使馆内避难的张勋。当时,张勋对恽宝惠狠狠地抱怨,并说了这样的话:

“我这次搞复辟,之所以失败,完全是由于北洋各个实力派背信弃义。就算是你们总统(冯国璋)也有信给我(主张复辟)!”

张勋的言下之意是,冯国璋也背信弃义了。

经过梳理以上正反两方人员基本上互相吻合的证人证言,我们似乎可以基本上理清了“张勋复辟”事件的关键事实和发展经过。令人震惊!原来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1.总统黎元洪罢免了总理段祺瑞,段祺瑞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2.段祺瑞联合冯国璋、曹锟、张作霖等主要军事力量,劝说张勋出兵入京,推翻黎元洪。

3.张勋开出条件:推翻黎元洪可以,但是希望你们支持清帝复辟。

4.上述各主要军事力量假装同意,签名赞成了张勋的复辟建议,引诱张勋出兵。

张勋见此,有恃无恐,出兵推翻黎元洪搞了复辟。

与此同时,大家同意复辟的签名表(黄缎子)被收买、销毁。

利用完张勋之后,段祺瑞突然发兵“讨逆”,打败了张勋。张勋有苦难言,身败名裂。

就这样,张罗了短短12天的“张勋复辟”事件,落下了帷幕。

张勋为什么有苦难言?因为那块写满了北洋军头的签名的黄布——“黄缎子”——被北洋集团收买了而且还销毁了。

也就是说张勋唯一能证明自己搞复辟是“经过大家同意”的那份证据被销毁了。

当然有苦难言,哑巴吃黄连。

读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了。事情似乎是这样的:在段祺瑞和黎元洪的政治斗争当中,由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牵头,利用了忠勇有余、权谋不足的张勋,假装同意张勋搞复辟,引诱张勋出兵入京推翻黎元洪,事后,又销毁了各省同意复辟的签名录,翻脸发兵打倒了张勋,并让张勋这个憨汉子,背了将近一百年的骂名。

读到这里,也许有的读者会有疑问:总统黎元洪罢免了总理段祺瑞,段祺瑞为何不直接发兵打倒黎元洪,而非要让张勋去打黎元洪,自己再来打倒张勋,偏偏要绕这么一个大弯呢?

我认为“中华民国”号称“共和”,段祺瑞作为一国总理,如果自己直接起兵推翻总统,于共和精神不符,因而很容易遭到舆论的抨击,也会失去民心。所以,段祺瑞利用张勋入京,推翻黎元洪,自己再来推翻张勋,这样绕一个弯,自己做的事情就可以名正言顺了。

也就是说,丑角让张勋去当,英雄让段祺瑞自己来做。“张勋复辟”事件的这个版本,我想应该是更加接近事实真相的。

是谁赶跑了末代皇帝

1924年11月5日上午,冯玉祥派出“国民军”包围紫禁城。此时,18岁的末代皇帝溥仪尚在宫中玩乐,对即将发生的这一切,毫无知晓……被赶出紫禁城之后,一切荣华富贵,顿时都成了镜花水月、过往烟云。

鲜为人知的是:在冯玉祥的背后,让溥仪彻底失去“宝座”的幕后“黑手”,原来却另有其人……中国的近代史爱好者,大概都知道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兵将溥仪从紫禁城里驱逐出去的这件事。依据在辛亥革命中所达成的《清室优待条件》,溥仪是可以居住在紫禁城里面的。但是,清廷倒台十二年之后,冯玉祥派兵,将溥仪赶走了。对于这件事,一般人都知道冲到前台的冯玉祥。但是,人们似乎并不知道,站在冯玉祥后面的更高级拍板人,却是另有其人。

首先,让我们回到当时事发的现场,看看都发生了些什么:

1924年11月5日的清晨,天蒙蒙亮,鹿钟麟、李石曾等“国民军”将领,奉冯玉祥之命,带着一份《修改清室优待条件》,拥兵策马,浩浩荡荡地来到紫禁城,要驱赶溥仪出宫。

当时,出来接待鹿钟麟、李石曾一行的是清朝的老臣子绍英。绍英从鹿钟麟手中接过《修改清室优待条件》,一读,就知道来者不善。当时,绍英的心怦怦地跳。糟了,这回皇上要被赶出皇城了。十万火急。

同类推荐
  • 勤王

    勤王

    经历生死的穿越男已逐渐掌握一省之兵权,从驻防的十万众很快增至三十万众,成为一国海防的坚强支柱,驱逐倭寇,扫平洋夷,“军霸”的雏形日渐形成。躁动的储君已经不能无视“军霸”的存在,与侠气“军霸”的较量正式开始。皇帝的权威是否会受到“军霸”的冲击,且看一代穿越男的统兵御敌涉政之才。
  • 穿越三国之张绣之子

    穿越三国之张绣之子

    雨蒙蒙中,一闪而逝的雷光卷携着一个生灵,惨白的月光照在饱经创伤的凄楚大地上,谁又能在三国大地上纵横,统一华夏并且对外扩张?孙策被击杀,孙权说:把孙尚香嫁过去吧。刘表在被气死前说道:开门投降吧。曹操说:论奸诈,我孟德不及也。
  • 变革年代

    变革年代

    她是高贵善良的公主,他是与世无争的教书匠,两个世界的人,却被命运的枷锁捆绑在一起。战争与和平的冲突,在这变革的年代,他和她将在历史的洪流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 南国大诏

    南国大诏

    天宝七年的中国版图之上,大唐、吐蕃、南诏三雄并立。十二年前,南方少数民族国家南诏,新君登位,国邦几定,政权飘摇。南诏为保生存与吐蕃和亲,不料公主遭奸人构陷,受尽凌辱。一位京城皇子,私夺兵符,发兵吐蕃救公主,南诏七万英魂战死金沙江。十二年后,皇帝膝下六个皇子和一位公主,围绕至高皇权展开夺嫡,社稷混乱,民不聊生。隐藏着巨大身世之谜的西山医阁阁主周夫子,书生样貌,智谋无双,一路伴随大理寺纠察使彭辉,拨弄风云、搅刹乾坤,斗尽万险千难,最终辅佐明君上位的故事。
  • 大唐潜规则

    大唐潜规则

    由于作者本人失业,为了生计,只能放弃此书写作,谢谢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
热门推荐
  • 月圆之夜望穿秋水

    月圆之夜望穿秋水

    月圆之夜,一幅宁静的画面却被两个毫无违和感的声音打破。“月秋水,你傻是吧!给你的任务那么难,你就不会轻点伤你自己!!!”某男正扶额大吼月秋水,而我们的女主却愉快的拨着水,灵动的眼睛无辜的看向南宫钰,眼中无尽的呆……萌……?前世,今生,月秋水眼含仇恨看着南宫钰,呵呵,南宫钰,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你都负了我,我们注定了是你死我活的结局,期待吧,我会亲手杀了你,来祭祀我的爱情,来了断你我的情恨……
  • 悍神

    悍神

    啪、啪、啪、啪,一记悍拳轰出,啪啪爆响,每爆一次,悍拳威力就是突地猛增。呼啸声中轰的敌人吐血倒飞,胸穿腹烂,临死体会到了咱的凶悍。公主你不要凶,虽然你是转世女仙,虽然你法力无边,但咱英俊勇猛,蜜语甜言,终会把你主仆二人娶到身边。妖丹宝藏随便找,不要奇怪,因为有天眼。修仙之路长漫漫,何时元神游九天。人类修仙等级1去妄期2入定期3来复期4退藏期5筑基期6了性期7已明期8金丹期9蕴神期10元婴期妖兽的等级1妖丁2妖兵3妖将4妖帅5妖王6妖皇7妖帝8妖仙9妖神10妖圣
  • 把“坏人”变贵人

    把“坏人”变贵人

    每个人都会有判断上的盲点,事业或生活当中,有时也会出现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在寻找问题解答之时,更应该建立自信。如果你是一个一味跟着众人前进的人,那么不妨多给自己一些信心,因为,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坏人”设下的陷阱,不要一味地听取别人的指引,也许他们给你的会是一条深不可测的“圈套”。
  • 我们都曾年少的模样

    我们都曾年少的模样

    日光倾城,堕落我们一起停留的那些时光;那些飞不过沧海的蝴蝶,我们是否一起亲吻过他们的影子;只为了,许下共同苍老的誓言;然而走过,那些逐光的流年,终究从彼此相拥的指尖,如白驹过隙。
  • TARZAN of the Apes

    TARZAN of the Ap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位面鬼差

    位面鬼差

    项蒙突然意外死亡,变成鬼魂后得知自己阳寿未尽,阳寿未尽怎么会死呢?这连掌管命运的冥王都不得而知,项蒙的死超出了灵界的预料,超出了天地法则,正因如此,无法复活,无法投胎,最终只能留在灵界成为一名穿越不同位面完成任务的鬼差,只是,这一切真的这么简单吗?
  • 遮女逆袭

    遮女逆袭

    唉!我堂堂特工穿越成什么不好?偏偏穿越成一要地位没地位,要钱没钱的哑巴遮女一个.更何况穿越第二天就被自己的未婚夫推下悬崖,结果却因祸得福捡到师父一枚~三年后她隐名改姓回到京城,开始了她的复仇之路。
  • 风月一条街

    风月一条街

    人人都说她是祸水,是妖孽,因为她从风月街出来,一步一步踏入后宫,一步一步踏入帝王之心,终究成为一国之后!
  • 信仰化身为龙

    信仰化身为龙

    “唉。”南宫冥无奈的看这自己的前肢。“为什么!别人穿越不是系统就是功法,在次点也是带个装满无数财宝的空间戒指什么的。怎么到了我这就TM只是换了个种族?”“冥,出来吃饭了,别在玩那些金币了。”“来了。”紫蓝色的尾巴一甩,堆积成山的金币、领主级的武器、传奇的法袍,在他身后慢慢坍塌。看这被自己搞乱的洞穴,南宫冥摇了摇头“嗯,我也该有自己的龙穴了。”【变身文,略YY,不种马,轻微无敌流。】
  • 女帝的后宫日常

    女帝的后宫日常

    当不学无术的吃货被告知是女皇陛下。“爱卿啊爱卿,谁是本国最有权势的人?”“是陛下您。”“爱卿啊爱卿,谁是本国最劳累的人?”“是臣。陛下,臣想请个假!”“不准!”“臣想告老还乡!”“太傅!朕错了!朕这就起床早朝……”流落民间三年的女帝重返朝堂,她却失忆得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