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86100000013

第13章 卷四灵(2)

4.20读史要耐讹①字,正如登山耐仄②路,踏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③,此方得力④。

【注释】

①讹:错误。②仄路:隘路。③恶酒:劣酒。④得力:进入(史书)佳境。

【译文】

读史书时要忍受一些错误的字,就像登山要能忍耐山间的隘路;踏雪要忍耐得了危桥;闲暇生活中要忍受得了俗人;看花的时候要能忍受得了劣酒一样,如此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史书的天地中。

【评点】

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当我们接受事物美好的部分时,也要接受其瑕疵的另一部分。以史书而论,若不能忍受断简残篇和错字现象,就很难从其中得到乐趣。

4.21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一生息顷。利荣驰念,和若名山胜景,一登临时。

【译文】

纵情于声色,怎比得上在洁净的书桌和明亮的窗前,陶醉于宁静中的快乐;为荣华富贵而绞尽脑汁,哪里比得上登临名山,欣赏胜景来得真实呢?

【评点】

声色刺激所带来的快乐,往往短暂而易于消逝,而且还要付出很多代价。当我们静静地坐在窗前,什么都不想,常能感到一种宁静平和的快乐。这时天地即在我心,会让我们内心充满着喜悦。这个时候,与其纵情声色,何不让自己坐在净几明窗前静一静呢?

4.22若能行乐,即今便好快活。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①是笙歌②,春花是粉黛③。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何必情欲,乃为乐耶。

【注释】

①春鸟:春天的鸟鸣。②笙歌:动听的乐曲。③粉黛:装饰。

【译文】

若能随时行乐,立刻可以获得快乐。身体没病,心中也没有任何牵挂,春天的鸟啼是动听的乐曲,春天的花朵便是天地间美丽的妆饰。能得到一刻空闲,便享受一刻的快乐。又为何一定要在情欲中追求感官刺激,以为才算是快乐呢?

【评点】

人的苦恼分为两种:一种是身上的苦恼,一种是心中的苦恼。但是,对一个懂得快乐真谛的人,任何苦恼都不会降临到他身上。因为快乐有很多种,而真正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刻意寻找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感官所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快乐,也不是真正的快乐。与其刻意去寻求这短暂的快意,为什么不用心去享受内心深处的真正快乐呢?

4.23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①;机息忘怀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②。

【注释】

①衾枕:被子枕头。②蜉蝣:一种极小的生物,生命很短暂,只有数小时。

【译文】

兴致来的时候,醉后倒卧在落花前,用天空做被子,把大地当作枕头;放下心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将一切忘怀。会发现,古今的一切纷扰,看来都像蜉蝣的生命一般短暂。

【评点】

人生如蜉蝣小虫一般短暂,古今的种种纷争,怎能抵得住时间的洪流?还不如做一个胸怀宽阔的人,让内心自由自在地驰骋,将天地万物置于空灵之中,这该是多么惬意、多么无拘无束的心境啊。

4.24烦恼之场,何种不有,以法眼①照②之,奚啻③蝎蹈④空花。

【注释】

①法眼:佛家认为的五眼之一。②照:观察。③奚啻:亦作奚翅。④蹈:攀附。

【译文】

人世间是一个很让人烦恼的场所,任何烦恼都会有。不过,若用佛眼来观察,只不过如同蝎子攀附在虚幻的花上罢了!

【评点】

如果能将内心保持干净,那么一切烦恼的事情就如同蝎子爬在虚幻的花上一般,能对这虚幻中的花朵有什么伤害呢?这也正是佛祖所说:有人才有烦恼,无心何来烦恼。

4.25如今休去①便休去,若觅了②时了无时。

【注释】

①休去:停止。②了:终止。

【译文】

只要现在想停下来,一切便能够停下来;如果想要等到事情都了结时才停下来,那么,永远没有了尽的时候。

【评点】

对任何事情都要有分寸,在关键时刻要果断做出决定。因为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的欲望也总在不停地增长,期待客观事物随自己的主观意愿发生变化是很不现实的,所以对待任何事情,要用主动的态度,而不是被动等待。

4.26上高山,入深林,穷①回溪②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拂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藉③以卧,意亦甚适,梦亦同趣。

【注释】

①穷:走尽。②回溪:曲折的小溪。③藉:身体。

【译文】

登上高山,进入深密的树林,走到满是怪石的曲折小溪和幽深山泉的尽头。不管有多远,我们也要走到。到了目的地,就坐在青青的草地上,倒出壶中的酒,尽情地畅饮;喝醉以后,就互相枕着对方的身体睡觉。我们的心情是多么欢畅呀!就连做梦的情趣都是一样的呢!

【评点】

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有丰富的内容。如果能抛却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去读它,它会带给你无穷无尽的乐趣。在这本无字的书中,观看幽谷清泉,奇石怪草,醉卧草地,赋诗山间。如果这时再有三两好友相伴,并且心意相通,那种喜悦的心情估计在梦中都会笑出来啊。

4.27业净①六根②成慧眼③,身无一物到茅庵。

【注释】

①业净:罪业清静。②六根:又作六情。佛家称眼、耳、鼻、舌、身、意六者为罪孽之源。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③慧眼:佛家所说的五眼之一,能看到过去和未来。即“慧眼无限量,甘露灭名称”“慧眼见真,能度彼度”。

【译文】

只要六根的罪业清静,人就会有观照世间万物的慧眼。身上若没有任何事物的拖累,便如同住在茅庵中修行一般。

【评点】

佛家说每一个人在过去都有无数世的生命,每一世的生命都造了各种不同的业。当我们为凡夫迷惘时,如同生活在梦中,梦中做了很多事,有罪业,有恐怖的事。而当我们内心清净时,细想一下,会发现梦中的所见所闻、所嗅所尝、所触所想,皆是幻心所生,均为虚妄。所谓善恶烦恼菩提,全是虚幻,无非是梦中的六根。只要罪孽清静,六根便成慧眼。

4.28茅帘外,忽闻犬吠鸡鸣,恍①似云中世界。竹窗下,惟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②。

【注释】

①恍:仿佛。②静里乾坤:静中的天地之大。

【译文】

茅屋外面,忽然听到几声狗吠鸡鸣,让人感觉好像生活在远离尘世的云中世界。窗外只有蝉鸣鹊唱,似乎让人明白安静中的天地如此之大。

【评点】

一个人眼中见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完全在于内心。智者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就是这种境界。

4.29山泽①未必有异士,异士②未必在山泽。

【注释】

①泽:河流。②异士:超凡奇特的人。

【译文】

在山林中、河流边居住的不一定都是超凡奇特的人,而超凡奇特的人也不一定都住在山林中河流边。

【评点】

山林河边环境优雅,可以让人的心境变得宁静平和,能更加清楚澄澈地关照生命。因此,一个喜欢反省生命、思考人生的人,在宁静的山林河边更容易体会出智慧的力量。所以,很多智者大儒都喜欢隐居在山林之中,就是这个原因。

4.30天下可爱的人,都是可怜人;天下可恶的人,都是可惜人。

【译文】

天下值得人们去爱的人,常常都特别令人同情。而那些使人厌恶的人,又常常让人觉得十分可惜。

【评点】

有些人很可爱,他们知道人天性中有哪些好的品质需要保留,并竭力维护这些品质。即使自己受到伤害,也不愿意失去这些美好的德行。由于他们不愿同流合污去追逐不道德的事情,所以,即使他们的境况很窘迫,他们也心甘情愿,因为这样会让他们的心灵充实和愉悦。

4.31事有急之不白①者,宽②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③其忿④。人有操⑤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⑥,毋操切以益⑦其顽。

【注释】

①白:清楚,明白。②宽:缓和。③速:更加。④忿:愤怒。⑤操:固执。⑥化:改正。⑦益:促使。

【译文】

有些事情在气氛紧张心情急躁时不能分辨清楚,不妨先缓缓,事情也许自然就会澄清了。不要太急于辩解而造成更大愤怒。有的人,愈劝他,愈是不听,这时,不如放纵他,他也许会自然明白并逐渐改正过来;不要太急切强迫他遵从,否则会使他更为顽固。

【评点】

凡事都要求个处理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难免会产生误会,可是,有时误会并非解释就能说明白,不用着急。因为“事实胜于雄辩”。过些日子,事情自然会真相大白。要平心静气面对事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要胸怀坦荡,这样怎么能惧怕别人误解呢?

4.32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①,则自知足。

【注释】

①较量:比较。

【译文】

只要和境况没有自己好的人比较一下,自然就会知足了。

【评点】

人们总是有难以满足的愿望,也引发出许多不必要的烦恼。而人的不知足,往往由比较而来。同样的,人要想知足,也可以由比较得到。可是,大多数人不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偏偏喜欢拿自己与那些比自己强的人比较,越比较心理越不平衡。所以,很少有人能知足常乐。

4.33俭为贤德,不可着意求贤;贫是美称,只在难居①其美。

【注释】

①居:安于。

【译文】

节俭是种贤良美好的品德,可是也不要刻意去追求这种声名;安于贫穷往往为人所赞美,只不过能安于贫穷的人很少。

【评点】

对于任何事情来说,过犹不及。奢侈固然不对,但是如果过于节俭而至吝啬也不好。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若只为了名声,就失去节俭的本意了。俭是一种经济的观念,和吝啬不同,有的人奉行节俭,遇到他人有困难时,却能慷慨解囊,这便是节俭而不吝啬。现代社会节俭的人很少,可吝啬的人却很多!

4.34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①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注释】

①澄潭:清澈的潭水。

【译文】

倾听寂静的深夜里传来悠扬的钟声,从而唤醒了生命中的种种迷惘;静观清澈潭水中的月影,好像窥见了超越肉身的真实自己。

【评点】

从漫无边际,无始无终的宇宙时空来看,生命是极短的一瞬间。当深夜万籁俱寂时,倾听悠扬的钟声,会使人顿悟到生命中无论多大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当做一场梦。当看到明月将自己的身影投映在清澈的潭水中时,才能感到身外之我的存在,而那个我才是真的我。

4.35打透生死关,生来也罢,死来也罢。参破①名利场,得了也好,失了也好。

【注释】

①参破:看破。

【译文】

若能看透生与死的界限,则活着是如此,死了也是如此;看破了名利争逐的虚妄,就会觉得,得到了也好,失去了也罢,都是无所谓的事。

【评点】

看透生与死的界限,就是超越了生与死,体悟到不生不灭的本性,此时无生死可言,便是打通生死关节了。人对名与利的追逐使人生多出了许多痛苦。人能超越生死,乃是参破了生死的虚妄,而对名利的超越,也是看破了名利的虚妄。得到名利时,不用十分欢喜;失去名利时,不用痛苦万分。

4.36作诗能把眼前光景,胸中情趣,一笔写出,便是作手①,不必说唐,说宋。

【注释】

①作手:能够写诗,即诗人。

【译文】

写诗的人如果能将眼前所看到的所有景致,以及胸中所生的意趣,一笔表达出来,才可以称得上能作诗了,也不必引经据典,说唐道宋了。

【评点】

眼前的光景是客观的世界,胸中的情趣是主观的情意,将主观情意与客观意象融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表现出来的文字就是诗。若能将心中所要表达的意念,一笔写出,淋漓尽致,就是个作诗好手,否则纵使引经据典,也未必能写出好诗来。

4.37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①。

【注释】

①炎凉:人情冷暖。

【译文】

在隐居的生活中,没有荣华或耻辱。在追求道义的路上,也无法感受到人情的冷暖。

【评点】

生活在鸟语花香山林中的人,以草木为伴,早已经摆脱了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也远离了功名利禄的争夺,就不再为尘世中的纷纷扰扰而劳心费神了。在追求道义的路上,不过问人情世态的冷暖,这是因为对道义执著的、义无反顾的追求,使他无暇顾及世态人情的冷暖炎凉。

4.38皮囊①速坏,神识②常存,杀万命以养皮囊,罪卒归于神识。佛性③无边,经书有限,穷万卷以求佛性,得不属于经书。

【注释】

①皮囊:佛家指人的身体。②神识:佛家指第八识“能藏识”,它能将我们的身、口、意保存,使我们不停地在六道轮回中,承受种种善恶报应。③佛性:指人的觉悟之性。

【译文】

我们的身体会坏得很快,但是,神识却能永远存在。宰杀动物来供养自己的身体,罪业最终都将归纳到神识中,使我们将来受到报应。人的觉悟本性无边无际,而经书中的文字却是有限的,穷究万卷的经书来求佛性,一旦得到了,才发现经书只是方法,而不是佛性本身。

【评点】

在佛看来人们投胎以后所形成的思想,对事物的认识引起的苦乐的感受和自我的意识,以及由此引起的爱欲和贪求都收纳在神识中,人们可以通过经书求取悟性,但得到的悟性却不是佛性本身。

4.39闻谤①而怒者,谗②之隙③;见誉而喜者,佞④佞之媒⑤。

【注释】

①谤:毁谤。②谗:谗言。③隙:可乘之机。④佞:谄媚。⑤媒:途经。

【译文】

听到毁谤的言语就会发怒的人,最容易接受谗言,因为这种性格最容易让进谗言的人有机可乘;听到赞美恭维的话就沾沾自喜的人,也最容易听进谄媚的话。

【评点】

大部分人都喜欢听别人赞美自己。如果赞美的是事实,那便是本当如此,没什么可喜的;假如所赞美的话超过事实,这就是虚假的话,就更不值得高兴了。因为虚假的言语而沾沾自喜,这样很糟糕。因为别人一旦知道你有此癖好,就来个“投其所好”,谄媚逢迎,骗得你团团转。因此,喜欢听虚假的话的人,是很少不受人愚弄的。

同类推荐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孺子牛之歌

    孺子牛之歌

    综观万祥牛同志流荡的经历,孺子牛的一生,再细读他的各的作品,在为其作序之时,再为他这本书定名为——《孺子牛之歌》。本册书选集了万祥牛的部分文学散文作品,他的报告文学、通讯、消息、社会新闻、言论作品选集另册出版。倘若读者能从万祥牛作品中获得一点甘做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出版这册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世说新语》名句

    《世说新语》名句

    《国学名句故事绘:<世说新语>名句》是一本双色图文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为底本,精选了六十六则名句,分为立志修身、交友处世、治家劝学等各篇,逐则释义、析理,再配以暗合名句意蕴的历史典故、逸闻趣事、古画碑帖,供读者阅读、赏析。《世说新语》是中小学生必读名著,是教育部指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物;同时,《世说新语》记述的奇人趣事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鲁迅就称其为“名士的教科书”。我们以名句+故事+插图的形式出版,帮助中小学生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获得“三分钟轻松阅读,一辈子受益无穷”阅读价值。
  •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少年场行》是青年诗人张雷的诗歌选本。书中附录了诗人汪国真、李小雨为他的诗集写的序言,还有原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为此书出版写的贺词,贺词说“从张诗字里行间看,他胸怀祖国,腹含宇宙;纵涉古今,横跨内外;时而悲壮,时而缠绵……相当难得”。
热门推荐
  • 入禽太深

    入禽太深

    “这层膜,是补的吧。”叶瑾堂粗蛮的将叶乔摔在了墙上,欺身上去。叶乔不客气的回笑:“不然你以为呢?”自此以后每一个醉酒的夜晚,她都被这个男人顶风作案三番五次的睡。而她每一次在他身下痴痴喊着的是那个已经结了婚的男人的名字。*后来,身心俱疲的叶乔跟叶家脱离了关系离开纽约。再后来,她又爱上了别人,却因此被推进了深渊。“乔乔,你爱的都是不能爱的人,不累吗?”叶瑾堂以为自己将遍体鳞伤的她永远的留在了身边。直到真相扑在了叶乔面前。*两年后的西雅图,叶瑾堂找到了叶乔。“孩子呢?”“拿掉了。”叶瑾堂双眼猩红的掐住了她的脖子:“叶乔,你简直是找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感冒轻松应对

    感冒轻松应对

    感冒属常见病、多发病,普通感冒症状又轻,故易被人们忽视,况且有的人认为“伤风感冒不算病,不治也能好”。其实,对于感冒,尤其是流行性`感冒,是不能小看的,应及时治疗,并积极预防。
  • 舰娘同萌队

    舰娘同萌队

    “提督,你就不能用正常的方式造一下船吗?”已经完全黑化的扶桑看着正指挥着一大群小妖精正在进行造船大业的某个提督说道。“先不说这个,我昨天放在这里的超轻合金材料哪里去了?”“额,这个嘛……呵呵……”“不要笑啊!快说是不是被谁拿去当甜点了!……啊!喂!不要跑!你给我说清楚这个新来的舰娘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某个脑子里装满了黑科技的提督自此走上了和自家舰娘争夺口粮(资源)的伟大道路!
  • 地球与环境(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地球与环境(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幸运的是,人类已经觉醒。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都在想尽办法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寻求出路。世界正行进在环保之路上,这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参与。只有今天对环保付出努力,才有人类明天的健康。刘芳主编的《地球与环境》从地球与环境的角度来阐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神头电力城

    神头电力城

    神头电力城位于雁门关外,在梅河支流桑干河源头的山西省朔州市,是我国“六五”“七五”“八五”计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我国电力企业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形成。
  • 工作并快乐着

    工作并快乐着

    本书包括“抬头看”、“低头看”、“向外看”、“向里看”、“左右看”、“向前看”、“永恒的激励”七篇内容,介绍了如何从工作中得到最大的收获,使自己保持好心情。
  •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

    “衣”、“食”、“住”、“行”这是生活的全部。其中“民以食为天”,这个“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作为22世纪的新新人类,聚餐、请客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那在吃餐的时候的礼仪你都知道吗?你有没有引起别人的不屑,或者别人的夸赞呢?什么是餐桌上的智慧?如何做个成功的人士?就请进来看看吧。
  • 天道系统

    天道系统

    天道的破碎,形成了一个奇特的世界。如果整个现实世界的人,都拥有一个游戏系统,那将会是一种怎么样的场景呢?!每个人体内都有天道碎片,甚至还有天道者,拥有着莫可匹敌的‘天道系统’如果你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你可以购买这个城市的地图存入自己的系统…如果你需要一个人的联系方式,只需要添加他为好友…如果你体质薄弱,可以购买各种强身健体的药丸……如果你需要升级,那么你可以做到的还有更多……不一样的世界,带给你绝对浩瀚的场面!!(菊花新书,有些话想对各位说。)
  • 兽血擎天

    兽血擎天

    一个传承于上古神兽血脉的半兽人,却仗着自己仗着人类的面孔,跑到人类领土上搅风搅雨!掠夺人类神迹还不够,还要领着人类打兽人!兽人可是你老乡啊!什么?你说我打不过你?哼……待我拿出我的大棍子……PS:求收藏,求推荐,求一切……
  • 新宋1138

    新宋1138

    …………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需要三项必要条件:一是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二是指南针开辟了通往新世界的道路,三是印刷术成为新教育乃至文艺复兴的工具,而这这三大发明全是宋代所具有的,所以宋代已经有了跨越到商品经济乃至资本主义的条件。。(请看到这本书的读者点击一下收藏……)